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

第74章 濱海根據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溪湖山村閑人 本章︰第74章 濱海根據地

    五月下旬蒙山司令部收情報︰日軍將調集2萬部隊圍剿魯中及濱海地區。楊文翰匆匆從魯南回到蒙山,沂蒙軍區經商議決定︰楊文翰和李振華一起帶了411團二營前往濱海根據地甲子山,帶上新生產的火箭炮、火箭筒前去支援濱海根根地。張經武也帶上新裝備前往魯中根據地支援、坐鎮。黎玉留守蒙山。

    濱海軍區司令部設在莒南甲子山,整個濱海根據地,新四軍與國軍一起布防,防區犬牙交錯,離司令部最近的是國軍57軍111師,原東北軍部隊,師長常多恩。兩軍相處還比較融洽。此時的濱海軍區有二個團的正規部隊︰沂蒙軍區414團、415團師,統一由司令員陳士渠指揮,地方武裝縣大隊、區小隊及游擊隊總計6000余人。甦魯戰區成立後,國軍57軍進入魯東南後,沂蒙軍區與于學忠經過談判,讓出了部分防區給國軍,于學忠也默認了該地區已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府也需承擔國軍的部分糧餉。因為此事引起山東省主席沈鴻烈的強烈不滿,沈鴻烈致電常申凱告狀,于學忠接到常申凱的訓電後回復︰山東共軍實力不在我軍之下,如之奈何。國黨又致電延安總部稱八路軍破壞地方政府。延安總部復電常申凱稱︰委員長言抗日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且根據地是我軍從日軍手中奪得,抗日民主政府乃民選政府,不是我黨獨裁之政府。兩黨雖嘴仗不斷,但民主政府卻保留了下來。

    楊文翰、李振華于5月底抵達甲子山濱海軍區司令部,陳 士渠向楊文翰報告了近段時間根據地狀況,著重提到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推行一個政黨,一個領袖活動,試圖破壞民主政府及抗戰組織。楊文翰指示以堅決斗爭為準,原則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陳士渠吃下一顆定心丸。李振華又詳細詢問了部隊建設和兵工廠建設情況,得到的答復也挺讓人滿意,陳土渠告訴他們,兵工廠子彈生產線已經完工並投入生產,炸藥廠和地雷、手雷廠也投入生產,部隊訓練也有序進行,近期準備再新編一個團。

    翌日,楊文翰、李振華就分頭檢查根據地各項事務,李振華視察了兵工廠,並將此次帶來的技術人員留在了兵工廠,準備試制無縫鋼管,進而生產火箭炮和火箭筒,李振華又去了訓練場視察,了解部隊的訓練水平,411團營也在訓練場上,一部分在正常訓練,一部分在提前培訓濱河軍區直屬部隊使用火箭炮和火箭筒。李振華與陳士渠商量好了,從各部隊抽調士兵集中到司令部培訓,遠一點的士兵現在還沒有趕到,正式培訓定在兩天後。

    晚上李振華又看了文化政治教育課程,課程還不錯,淺顯易懂。李振華還即興為學員上了一堂課,內容是︰不忘初心,牢記人民子弟兵的使命。我黨領導的軍隊要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這是我黨建軍宗旨,這也是我軍能從不斷的挫折中站起來的根本原因。每個戰士都要清楚認識到我們是為何而戰︰現階段我們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是為民族獨立而戰,最終我軍是為全國人民幸福而戰,為實現共產主義而戰。有斗爭就有犧牲。我軍要有這樣的覺悟,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戰、而犧牲,重于泰山。軍隊要有這樣崇高的理想,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我們的心中始終要有一根弦,我們做事、作戰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的行事準則。符合這個準則就大膽去做,不符合這的準則就堅決不做。人民的眼楮是雪亮的,我們的所作所為在人民的心中都會有個公正的評價。

    ……

    6月1日如情報所料,日軍調集了2萬多人,對魯中、濱海根據地進行掃蕩,這次掃蕩主要針對的是于學忠51軍、57軍。濱海軍區為避免與日軍硬踫硬,命令主力部隊暫時後撤山區,派出多支小股部隊與地方部隊合作協助國軍,采用地雷戰、麻雀戰、伏擊戰的方式騷擾、襲擊敵人。埋地雷、挖陷井、炸橋梁、破壞公路。戰士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只要能打擊到日軍,就是好辦法。日軍的進攻還是一如既往的沿公路線進攻,佔領沿途各城市、交通節點,修築工事成為據點。11日,日軍第二次佔領莒縣縣城後,接著佔領日照城,並打通了莒日公路和台濰公路,在枳溝、高澤、招賢、石溝崖、濤雒、兩城等地設了據點。隨著佔領區的擴大,日軍分散到各個據點。

    甲子山濱海軍區司令部,陳士渠開始調兵遣將,李振華也參與其中。火箭炮手、火箭筒手已培訓完畢,分配到各部隊,武器也已下發。此次破襲就是以他們為中堅,以3倍以上的兵力快速拔除各小據點,小據點指的是日軍駐軍人數小于300人以下的據點。陳士渠把濱海根根地劃區分配給各團,要求各團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一個月內拔除轄區內各小據點。爭取一個月後日軍只能龜縮在大據點。後期再集中兵力破襲大的據點,擴大戰果。各團制定破襲計劃上報司令部,司令部協調統疇各部破襲計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振華帶著411團一營參與了414團破襲濤雒據點的戰斗。夜里破襲戰斗非常順利,李振華派出偵察部隊用刀悄無聲息的解決了哨兵,一營順利摸到了據點不遠,當炮樓被414團用九二步兵炮擊毀,飛雷炮、火箭炮轟炸據點,殘存的一百多日軍在一輛裝甲車的帶領下,沖出據點突圍,一營兩門火箭筒發射二顆火箭彈將裝甲車炸毀,機槍掃射後面的日軍,日軍急忙退回據點,留下一地的尸體。

    此時沖鋒號響起,一營一面頂住據點出口日軍,一面從破損的圍牆沖了進去,緊接著後續部隊跟上,戰士們首先扔出一輪手雷、手榴彈,逐屋清剿殘敵。半小時後戰斗結束,戰場打掃立即展開。在地方部隊的協助下,半小時完成打掃,帶著戰利品撤離。此時日照日軍還未到達414團阻擊陣地。等日軍柵柵來遲,濤雒據點已成為廢墟,一地日軍白花花穿著兜檔布的尸體,濤雒鎮500多偽軍被擄走,漢奸被當揚被槍斃、抄家。

    部隊返回甲子山,政工人員立即展開對偽軍的甄別,通過相互揭發以及當地黨組織的指認,甄別出有血案的人員當場處決。剩下的關押起來進行勞動改造,同時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根據地周邊破襲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濱海軍區又與常恩多111師合作攻擊日軍大據點。日軍焦頭爛額,小于500人的據點根本防不住,半個月下來二十多個大小被拔除,有的據點甚至被拔除過兩次,日軍損失加起來接近1500余人,無奈之下日軍收縮兵力集中到莒縣、諸城、日照等縣城。

    楊文翰又與常恩多秘密會唔,達成了一些協議,並在軍中秘密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濱海軍區也將為111師提供更多的協助。

    楊文翰、李振華在濱海軍區待了一個來月,此時日軍的大掃蕩完全失敗,不敢輕易出縣城。兩人的檢查工作業已完成,兵工廠已可生產無縫鋼管,帶過來的技術人員正在試制生產火箭筒、火箭炮。濱海根據地能自主生產這兩種武器的日子已為時不遠。濱海根據地組建第四團的工作也已經展開,陳士渠從原有的二個團中抽調出人員搭建新建團的骨架,從各地方部隊抽調出精稅充實編制,整偏訓練工作隨之展開,新建團經沂蒙軍區批準番號為427團。

    7月上旬楊文翰、李振華帶411團一營離開甲子山前往魯南根據地。經過5天的晝伏夜出抵達抱犢崮,魯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周正坤,副司令王思源等一眾人熱情迎接了老首長,楊文翰、李振華看到了很多當年磨盤嶺出來的老游擊隊員,兩人都是感覺到了莫名的親切。這些人也都在血與火的考驗中迅速成長了起來。大家在一起暢談了這些年的經歷,感嘆這些年的不易。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74章 濱海根據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74章 濱海根據地並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