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張興東西游記》
一、五行山的青苔
南天門的守將第三次來報時,張興東正對著案幾上的星圖出神。圖上代表東勝神洲的那顆星忽明忽暗,像是被什麼東西反復揉搓,邊緣還泛起刺目的紅光。
“陛下,五行山方向妖氣沖天,似有異動。”增長天王單膝跪地,鎧甲上的寒光映著他焦灼的臉,“那只石猴……怕是要掙斷山根了。”
張興東指尖劃過星圖上的紅光,三百年前的記憶順著紋路漫上來。那時他剛從洪澤湖畔的草屋走進凌霄寶殿,屁股還沒坐熱龍椅,就听說有只猴子鬧了東海、闖了地府,提著根鐵棍打上南天門,非要搶他這“玉皇大帝”的尊號。
“當年若不是如來佛祖出手,天庭早成了那潑猴的戲台。”太白金星捋著胡須嘆氣,玉板上浮現出五行山的影像——青黑色的山岩上爬滿青苔,山腳下壓著團毛茸茸的影子,正發出沉悶的咆哮,震得石縫里的泉水都在發抖。
張興東忽然起身,龍袍掃過案幾,帶落了枚玉印。“擺駕,去五行山。”
雲層在腳下翻涌,越靠近五行山,空氣里的戾氣就越重。他看見山壁上刻著的六字真言正在褪色,原本金光閃閃的“�嘛呢叭咪�丰_磺 Ω哺牽 皇O隆 恕弊只雇缸諾鬮 狻 br />
“陛下,這山壓了五百年,青苔都能成精了。”護駕的哪吒踩著風火輪,槍尖挑開片撲來的黑霧,“那猴子的怨氣,怕是比東海的水還深。”
張興東落在山腳下,才看清那團影子的模樣金毛被泥灰裹成黑褐色,爪子深深摳進岩石里,指甲縫里全是血痂,唯有那雙眼楮,亮得像洪澤湖底的夜明珠,死死盯著他,帶著不甘和憤怒。
“玉帝老兒,你來做什麼?看俺老孫的笑話?”猴子的聲音嘶啞得像磨石頭,每說一個字,山岩就震落些碎石。
張興東沒說話,只是蹲下身,輕輕撥開他頭頂的青苔。五百年的風霜,竟讓這只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生出了幾縷灰毛。
“疼嗎?”他忽然問。
猴子愣住了,隨即發出刺耳的笑“俺老孫銅頭鐵臂,這點疼算什麼?倒是你,坐在凌霄寶殿上,知道什麼叫疼?”
張興東想起八歲那年在洪澤湖失去爹娘的疼,想起神話樹為救百姓而枝葉枯萎的疼,想起自己初登帝位時被眾仙質疑的疼。他伸手撫上五行山的岩壁,那里還殘留著如來佛祖的指溫,卻冷得像塊冰。
“五百年了,夠了。”他低聲說,指尖劃過的地方,青苔簌簌落下,露出底下泛著金光的山岩。
二、觀音的竹籃
從五行山回來的第三日,觀音菩薩踩著蓮台進了凌霄寶殿。她手里的竹籃還滴著水,籃子里躺著片翠綠的柳葉,隱約能看見柳葉上纏著的金光。
“陛下可知,貧僧為何去長安?”觀音的聲音像山澗清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那石猴雖頑劣,卻是護持取經人的最佳人選。”
張興東望著那片柳葉,忽然想起神話樹上的情景五百年前,那只猴子總在枝椏間翻跟頭,金箍棒舞得比閃電還快,卻會在路過受傷的青鳥時,悄悄放下顆野果;被壓在五行山下後,樹上代表他的那個小人兒,每天都在石縫里畫圈圈,圈里是花果山的模樣。
“他肯受約束?”張興東問。
“貧僧已在他頭上備了頂金箍。”觀音微笑著,竹籃里的柳葉輕輕晃動,“若他頑性大發,唐僧念起緊箍咒,保管他痛不欲生。”
張興東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自己給洪澤湖的黑魚精套過鎖妖繩,那繩子勒得越緊,妖性就越烈。約束不是捆綁,就像神話樹需要陽光雨露,而不是鐵鏈枷鎖。
“不必。”他搖頭,從袖中取出枚玉佩——那是用洪澤湖底的暖玉刻成的,上面雕著棵枝繁葉茂的樹,“把這個給他。告訴他,若能護得唐僧西天取經,修成正果,朕便親自為他摘下五行山的枷鎖。”
觀音看著玉佩上的樹,忽然嘆了口氣“陛下還是這般心軟。可那猴子野性難馴,若沒個緊箍……”
“野性不是惡。”張興東打斷她,“就像洪澤湖的水,烈起來能掀翻船,也能灌溉良田。關鍵是,有沒有人信它能變好。”
觀音最終還是帶著玉佩去了長安。張興東站在南天門,看著她的蓮台消失在西方天際,忽然對著虛空說“太白,去趟花果山。把那里的猴子猴孫,都遷到神話樹附近吧,別讓獵戶傷了他們。”
太白金星愣了愣,隨即躬身應道“臣遵旨。”
三、火焰山的眼淚
取經隊伍行至火焰山時,三界都在看笑話。那猴子借來芭蕉扇,卻被鐵扇公主一扇子扇到了須彌山;好不容易鑽到牛魔王肚子里撒潑,結果連扇子的邊都沒摸到,反被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得差點變成烤猴。
“陛下,這潑猴真是自不量力。”托塔李天王捧著寶塔,笑得胡子都翹起來了,“那火焰山是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時,踢翻老君煉丹爐落下的火磚化成的,他這是自食惡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張興東卻看著神話樹上火冒三丈的小人兒——猴子抓著金箍棒在枝椏上亂砸,把旁邊嫦娥的桂樹都打斷了枝,可每當看到樹下唐僧的身影,又會突然泄了氣,蹲在那里撓頭。
“去趟火焰山。”他對哪吒說,“別露面,看看就好。”
哪吒回來時,臉色很是古怪“陛下,那猴子……在哭。”
張興東愣住了。五百年前被壓五行山沒哭,被如來佛祖翻掌壓頂沒哭,這只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竟然會哭?
“他對著火焰山磕頭,說當年不該偷老君的金丹,不該毀了蟠桃園,害了那麼多仙童。”哪吒的聲音低了些,“還說要是能把火焰山的火滅了,讓他做什麼都願意。”
張興東走到神話樹前,看著那個蹲在枝椏上抹眼淚的小人兒,忽然想起自己剛當玉皇大帝時的樣子。那時他總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怕對不起洪澤湖畔的百姓,怕負了神話樹的信任,夜里常常對著月亮發呆,直到天亮。
“傳朕旨意。”他轉身,龍袍在風中揚起,“命東海龍王敖廣,帶四海之水,助孫悟空滅了火焰山的火。”
太白金星大驚“陛下!那火焰山的火連著地心火龍,若是用水澆,只會燒得更旺!”
“那就讓龍女唱支安魂曲。”張興東望著西方,那里的火光染紅了半邊天,“告訴敖廣,不用滅盡,留些火星就好。讓那猴子知道,有些錯,需要自己去彌補。”
三日後,取經隊伍過了火焰山。據說那火是自己小下去的,只在山坳里留了點余燼,像串沒燒完的燈籠。而孫悟空背著唐僧過河時,忽然對著東海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金箍棒在陽光下閃了閃,竟比往日亮了些。
四、靈山的台階
離靈山還有最後八十里時,唐僧被黃眉老怪抓進了小雷音寺。那妖怪拿著彌勒佛的人種袋,把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裝了進去,連趕來幫忙的二十八星宿都沒能幸免。
“陛下,這黃眉老怪是彌勒佛的童子,分明是故意刁難。”赤腳大仙氣得直跺腳,草鞋上的泥點子濺了滿地,“要不咱派天兵天將去把他揪出來?”
張興東看著神話樹上的景象人種袋里的小人兒們擠成一團,孫悟空卻把唐僧護在最中間,用金箍棒撐著袋子,不讓尖銳的石子傷到師父。袋子外,黃眉老怪正得意洋洋地敲著磬,磬聲里卻透著股心虛。
“不用。”他搖頭,從案幾上拿起顆蟠桃——那是神話樹上剛結的,粉嘟嘟的,像極了當年那個紅衣小童遞給他的仙桃,“去告訴彌勒佛,他的童子玩夠了,該回家了。”
太白金星剛要動身,卻見靈山方向忽然亮起金光。黃眉老怪的人種袋“啪”地裂開,孫悟空抱著唐僧從里面跳出來,金箍棒一掃,就把小雷音寺的牌匾打得粉碎。
“有意思。”張興東笑了,“這猴子倒是越來越像個護經人了。”
可真正的考驗,在靈山的台階上。當取經隊伍終于踏上那九千九百九十九級台階時,阿儺、伽葉二尊者卻攔住了去路,笑嘻嘻地伸手“聖僧,取經可以,總得有些人事吧?”
唐僧面紅耳赤,他身上除了件破袈裟,再無長物。孫悟空頓時火了,掄起金箍棒就要打“你們這些禿驢,竟敢索要賄賂!”
“悟空,不得無禮。”唐僧拉住他,從懷里掏出只紫金缽盂,“這是貧僧唯一的家當了,還請尊者收下。”
阿儺接過缽盂,笑得眼楮都眯成了縫。孫悟空看著師父空蕩蕩的手心,忽然想起五百年前自己在五行山下,唐僧也是這樣,把最後半塊干糧分給了他。
就在此時,靈山的台階忽然震動起來。最上面的三級台階“ 嚓”一聲裂開,露出底下金光閃閃的基石——那上面竟刻著“眾生平等”四個大字,是張興東當年親手刻的。
阿儺、伽葉嚇得趕緊把缽盂還給唐僧,連聲道“聖僧請進,聖僧請進。”
孫悟空望著裂開的台階,忽然對著天庭的方向拱了拱手。他好像明白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明白,只知道師父的袈裟更干淨了,自己的金箍棒也更亮了。
五、神話樹的新葉
取經隊伍取回真經那日,長安城里飄起了花瓣雨。唐僧騎著白馬走在最前面,孫悟空扛著金箍棒跟在後面,尾巴不自覺地晃著,引來路邊孩童陣陣歡呼。
張興東站在南天門,看著那道金光從人間升起,直沖天庭。他知道,孫悟空該回來了,回來看他的花果山,回來看那些被遷到神話樹附近的猴子猴孫。
可孫悟空卻沒有上天。他把唐僧送回長安,又去花果山看了看,然後提著金箍棒,徑直去了洪澤湖。
張興東在神話樹下見到他時,他正蹲在樹底,給那些小猴子講西天路上的故事。夕陽透過樹葉,在他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金毛閃閃發亮,像披了件金盔甲。
“陛下。”孫悟空站起身,撓了撓頭,忽然對著他深深一拜,“謝陛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興東笑了“謝朕什麼?謝朕沒給你戴緊箍?”
“不是。”孫悟空指著樹上,那里新長出片葉子,葉子上坐著個小人兒,正學著他的樣子翻跟頭,“謝陛下信俺老孫,信俺能變好。”
張興東想起五百年前,這只猴子在南天門叫他“玉帝老兒”,氣得他差點派十萬天兵天將去捉拿;想起火焰山的眼淚,靈山台階上的憤怒,還有此刻,他眼里的光——那光里沒有戾氣,只有溫柔和堅定。
“其實,是你自己信自己。”張興東伸手,撫上那片新葉,“就像這棵樹,你給它陽光,它就會長出新葉;你給它信任,它就不會讓你失望。”
孫悟空沒說話,只是咧開嘴笑了,露出尖尖的牙。風從洪澤湖吹來,帶著水汽的清甜,吹得神話樹的葉子沙沙作響。那些葉片上的金光流轉,映出孫悟空的笑臉,映出唐僧的袈裟,映出豬八戒的大耳朵,映出沙和尚的念珠,像幅流動的畫。
後來,孫悟空成了斗戰勝佛,卻總愛往洪澤湖跑。有時蹲在神話樹下看猴子們打鬧,有時幫張興東修剪枝葉,偶爾還會對著湖水發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有人說,斗戰勝佛還是那只石猴,只是眼里多了些東西;也有人說,玉皇大帝張興東還是那個洪澤湖畔的少年,只是心里裝下了更多東西。
只有神話樹知道,那些新長的葉子,那些流轉的金光,從來都不是因為誰的恩賜,而是因為,每一個生靈心里,都住著一個想要變好的自己。就像洪澤湖的水,無論經歷多少風浪,最終都會回到平靜,滋養出滿湖的蓮。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