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第523章 中神通和中頑童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國泰民安張玉皇3 本章︰第523章 中神通和中頑童

    中神通與中頑童終南雪,桃花影

    第一章 活死人墓的梅

    終南山的雪,總是比別處更冷些。王重陽站在活死人墓的石門內,指尖撫過石壁上斑駁的刻字,那些“忠孝節義”的銘文早已被歲月磨得模糊,倒像是誰用指甲硬生生摳出來的血痕。

    “師父,蒙古的探馬已經過了陳倉道。”丘處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關外風霜的凜冽。他手里捧著的羊皮地圖上,密密麻麻插著三十根狼牙箭,每根箭都代表著一處被踏破的關隘。

    王重陽沒回頭。他望著墓頂透下的微光,那里終年懸著盞長明燈,燈油是用桃花島的蜂蜜和終南的松脂調的,燃了三十年,把墓室的青磚燻成了琥珀色。他想起三十年前在臨安城外,黃藥師用玉簫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道袍底下藏著的,是比誰都重的功名心”。當時他只當是嘲諷,直到去年蒙古鐵騎踏破襄陽城門的消息傳來,才明白有些執念,躲進墳墓也甩不掉。

    “把全真七子都叫來。”他轉身時,道袍掃過案上的《九陰真經》,書頁嘩啦啦作響,露出夾在里面的半張泛黃的藥方。那是林朝英當年給他開的,專治練功岔氣的傷,字跡娟秀里藏著鋒芒,倒比他案頭的桃木劍更讓人心驚。

    丘處機看著那藥方,喉結動了動。他還記得師娘去世那天,師父把自己關在這墓室里,用劍在石壁上刻了三百遍“重陽一生,愧對朝英”,血順著劍尖往下滴,把那些銘文染得鮮紅。後來這藥方就一直壓在經卷下,像道永遠結不了痂的疤。

    “師父,”他忍不住開口,“您的舊傷……”

    “不礙事。”王重陽打斷他,從牆上摘下那柄“重陽劍”。劍鞘是鯊魚皮的,上面瓖著的北斗七星紋早就被摩挲得發亮,“通知下去,三天後,我在重陽宮設壇,講解《九陰真經》的要訣。”

    丘處機愣住了。這《九陰真經》是師父當年在華山論劍奪來的,一直說“真經雖妙,卻易引人貪念”,從不肯輕易示人。現在突然要公開講解,莫非是……

    “蒙古人想要的,不只是江山。”王重陽用指腹蹭著劍鞘上的星紋,“他們想斷了漢人的根。這真經里的武功,練得好是護國的盾,練不好就是害命的刀。與其藏著讓人爭搶,不如教給信得過的人。”

    他說著,忽然笑了。那笑容在他布滿皺紋的臉上漾開,倒讓那雙總是緊鎖的眉頭舒展了些,像冰封的終南山上突然裂開的一道泉眼。“說起來,有個人,也該來听听。”

    丘處機心里一動“您是說……周師叔?”

    王重陽沒回答。他把劍放回牆上,轉身走向墓室深處。那里有個石榻,上面鋪著的稻草早就發黃,卻收拾得整整齊齊。榻邊的小幾上,放著個缺了口的瓷碗,碗里還留著些褐色的藥渣,像是昨天剛用過似的。

    丘處機望著師父的背影,忽然想起小時候听師兄們說,周伯通師叔年輕時總愛躲在這墓室里,跟師父搶著喝藥。那時師父還不是全真教主,只是個愛皺眉的道士,周師叔也不是瘋瘋癲癲的“老頑童”,而是個追著蝴蝶跑的少年。

    三天後的重陽宮,雪下得更大了。各大門派的掌門都來了,武當的宋遠橋、峨眉的滅絕師太、丐幫的耶律齊……一個個都神色凝重,坐在三清殿里,等著那位傳說中的中神通開壇。

    可直到日頭偏西,王重陽也沒出現。只有丘處機捧著本《九陰真經》,站在殿前的雪地里,聲音帶著哭腔“師父說,真經的要訣,不在紙上,在心里……”

    就在這時,一陣嬉笑聲從山門方向傳來。一個穿著花布棉襖的老頭,手里舉著只彩色的蝴蝶風箏,踩著積雪一路跑進來,風箏線被風吹得“嗡嗡”響,差點纏上殿角的風鈴。

    “王重陽呢?”老頭扯著嗓子喊,臉上凍得通紅,眼楮卻亮得像兩顆星星,“說好今天跟我比誰放風箏放得高的,他又耍賴!”

    丘處機看著他,鼻子一酸。這就是周伯通,師父的師弟,江湖上人人稱奇的“老頑童”。這些年他一直在桃花島附近游蕩,誰也不知道他怎麼突然會來終南山。

    “師叔,師父他……”丘處機咬著牙,說不下去。

    周伯通卻沒注意他的臉色。他跑到三清殿前的空地上,把風箏往天上一拋,蹦蹦跳跳地放線。那蝴蝶風箏在風雪里搖搖晃晃,眼看就要掉下來,他卻拍手大笑“你看你看,它飛得多高!王重陽肯定比不過我!”

    突然,風箏線“啪”地斷了。蝴蝶風箏打著旋兒往下落,正好掉在三清殿的匾額上,積雪被震得簌簌往下掉,落在周伯通的花棉襖上。

    他愣住了。剛才還笑嘻嘻的臉,一下子垮了下來,像個被搶走糖果的孩子。“怎麼斷了……”他喃喃自語,蹲在雪地里,用手去夠那風箏,夠不著,就急得直跺腳,“王重陽!你出來!你賠我的風箏!”

    沒人回答。只有風雪在殿宇間呼嘯,像是誰在低聲哭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周伯通忽然不哭了。他呆呆地看著重陽宮的飛檐,看著那些熟悉的梁柱,看著殿門上“全真教”三個大字,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了!他又躲進活死人墓了!我去找他!”

    他拔腿就往古墓的方向跑,花棉襖在雪地里劃出道鮮艷的痕跡,像道突然綻開的傷口。丘處機看著他的背影,忽然明白師父為什麼說“有個人該來听听”——有些話,對著世人說不出口,卻能跟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師弟,掏心窩子。

    第二章 桃花島的箏

    桃花島的春天,總是帶著股咸濕的海味。周伯通蹲在試劍亭的欄桿上,手里拿著根蘆葦,在水面上劃來劃去,把那些游來游去的桃花魚都嚇跑了。

    “黃老邪,你這破島連個玩的都沒有。”他扭頭沖坐在亭子里的黃藥師喊,“早知道我就不跟你來這兒了,還不如回終南山跟蜜蜂玩。”

    黃藥師沒理他。他正用玉簫敲著石桌,桌上攤著張樂譜,上面的音符彎彎曲曲,像是水里的游魚。去年周伯通突然從終南山跑來找他,說“王重陽那老道士不跟我玩了,我跟你玩”,他本想把這瘋老頭趕出去,可看到他懷里揣著的那半張藥方,又改了主意。

    “喏,”黃藥師把玉簫往桌上一放,“把這個吹會了,我就陪你玩‘雙手互搏’。”

    那是支《碧海潮生曲》,據說能亂人心智,當年在華山論劍時,不知難住了多少英雄好漢。周伯通卻眼楮一亮,搶過玉簫就往嘴里塞,吹出來的聲音卻像殺豬似的,把樹上的鳥兒都驚飛了。

    黃藥師皺著眉,卻沒阻止。他看著周伯通踮著腳、晃著腦袋,吹得滿臉通紅的樣子,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這瘋老頭第一次來桃花島,也是這樣搶了他的玉簫,說要“研究研究這笛子怎麼沒膜孔”。那時王重陽還在,站在旁邊笑著搖頭,說“伯通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對了,”周伯通忽然停下,從懷里掏出個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半塊發霉的糕點,“這是王重陽當年給我的,他說吃了能長力氣。你要不要嘗嘗?”

    黃藥師的臉沉了下來“扔了。”

    “憑什麼?”周伯通把布包往懷里一揣,像只護食的小獸,“這是他給我的!你不跟我玩就算了,還想搶我的東西!”

    他說著,突然跳下欄桿,往桃花林里跑。花棉襖在漫天飛舞的桃花瓣里一閃一閃,像只誤入仙境的蝴蝶。黃藥師看著他的背影,喉結動了動。他知道,周伯通懷里揣著的,不只是半塊糕點,是他跟王重陽那輩子都沒說出口的兄弟情。

    那天晚上,周伯通做了個夢。夢見他和王重陽還是少年,在終南山的草地上放風箏。王重陽的風箏是只雄鷹,他的是只蝴蝶,兩人跑得滿頭大汗,風箏線纏在一起,怎麼解都解不開。最後王重陽說“算了,纏在一起也挺好,就像咱們倆。”

    他笑著笑著就醒了,發現自己躺在桃花林里,身上蓋著件貂皮大衣,是黃藥師的。月光透過花瓣灑下來,在他臉上映出斑斑駁駁的影子,像誰在輕輕撫摸。

    “王重陽,”他對著月亮小聲說,“你的雄鷹風箏,肯定沒我的蝴蝶飛得高。”

    風從林子里穿過去,帶著桃花的香氣,也帶著遠方的硝煙。他忽然想起白天黃藥師說的話,蒙古人已經打到了長江邊,很多人都在說,這天下,怕是要變了。

    “變就變唄,”他嘟囔著,翻了個身,“反正你說過,只要心里有風箏,在哪兒都能飛。”

    第二天一早,周伯通就不見了。只在試劍亭的石桌上,留著那支被他吹得不成樣子的玉簫,旁邊還有張用炭筆畫的畫一只雄鷹和一只蝴蝶,翅膀纏在一起,飛得很高很高,一直飛到雲彩里。

    黃藥師拿起玉簫,指腹蹭過上面的牙印,忽然嘆了口氣。他知道這瘋老頭去了哪里——終南山的雪,該有人去掃了;重陽宮的燈,該有人去點了;王重陽沒說完的話,該有人替他說下去了。

    第三章 襄陽城的燈

    襄陽城的夜晚,總是被烽火照得通紅。周伯通蹲在城樓的垛口上,手里拿著個油紙包,里面是剛從廚房里偷來的雞腿,油汁順著指縫往下滴,在青磚上洇出深色的痕跡。

    “喂,你看我這招‘空明拳’怎麼樣?”他突然對著身邊的郭靖喊,一拳打出去,帶起的風把郭靖的披風都吹得飄了起來。

    郭靖憨厚地笑了笑“周大哥的拳,還是那麼厲害。”

    他手里正拿著張布防圖,上面用朱砂畫著蒙古大軍的營寨。黃蓉站在旁邊,用繡花針在圖上扎著,每扎一下,就代表著一處要攻破的關卡。夫妻倆的臉上都帶著疲憊,眼里卻亮得像城樓上的火把。

    周伯通啃著雞腿,忽然指著遠處蒙古大營的方向“你看他們的帳篷,像不像一個個倒扣的碗?我以前跟王重陽去草原,也見過這樣的碗,他說那是牧民用來盛馬奶酒的。”

    郭靖和黃蓉對視一眼,都沒說話。他們知道,周伯通說的“以前”,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自從王重陽去世,這瘋老頭就總愛說些過去的事,像是怕忘了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對了,”周伯通忽然想起什麼,從懷里掏出個小盒子,打開來,里面是顆鴿卵大的夜明珠,“這是黃藥師給我的,他說能避邪。你說,把它掛在城樓上,蒙古人會不會嚇得不敢來?”

    黃蓉“噗嗤”一聲笑了“周大哥,這珠子哪有那麼大本事。真正能嚇退敵人的,是咱們手里的刀槍,是這滿城的百姓。”

    周伯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把夜明珠往城樓上一掛,珠子在火把的映照下,發出柔和的光,倒比那些殺氣騰騰的刀槍看著溫暖些。“王重陽說過,”他忽然開口,聲音低了些,“光有武功能保命,有了人心才能保家。”

    郭靖心里一動。他想起師父江南七怪總說,周伯通瘋瘋癲癲,卻最懂江湖道義。以前他還不信,現在才明白,有些道理,裝瘋賣傻的人反而看得最透徹。

    那天夜里,蒙古人發起了總攻。喊殺聲、兵器踫撞聲、城樓的倒塌聲混在一起,把整個襄陽城都震得發抖。周伯通像只猴子似的在城牆上躥來躥去,空明拳打得蒙古兵人仰馬翻,花棉襖上濺滿了血,卻笑得比誰都開心。

    “王重陽,你看我厲害不?”他一邊打一邊喊,“你當年總說我打不過你,現在我一個人能打十個!”

    郭靖在他身邊,看著他蹦蹦跳跳、毫無章法的樣子,眼眶忽然濕了。他想起師父說過,周伯通的武功看似胡鬧,卻藏著最精妙的道家玄機——以柔克剛,以虛勝實,就像水,能穿石,也能載舟。

    戰斗一直持續到天亮。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城樓上時,蒙古兵終于退了。襄陽城還在,只是城牆塌了好幾處,守城的士兵倒下了一片,鮮血把護城河的水都染紅了。

    周伯通坐在城樓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花棉襖破了好幾個洞,露出里面的棉絮,像只被雨淋濕的鳥兒。他看著遠處漸漸退去的蒙古大軍,忽然嘆了口氣“要是王重陽在,他肯定會說,這仗打得不漂亮,太費力氣了。”

    郭靖走過來,遞給了他一壺酒。周伯通接過來,咕咚咕咚灌了幾口,酒液順著嘴角往下流,在脖子上的皺紋里積成小小的水窪。

    “郭小子,”他忽然嚴肅起來,抓著郭靖的手,“我跟你說,《九陰真經》里有招‘易筋鍛骨篇’,能治內傷。當年王重陽就是靠這個,才把林朝英留下的舊傷養好的……你可別忘了練。”

    郭靖愣住了。他練《九陰真經》多年,卻從沒听說過這一篇。黃蓉卻眼楮一亮,她知道周伯通從不騙人,尤其是關于王重陽的事。

    “還有這個,”周伯通又從懷里掏出個小冊子,塞給黃蓉,“這是我跟王重陽當年研究的‘北斗七星陣’,多加幾個人也能用,對付蒙古人的騎兵正好。”

    黃蓉接過來一看,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卻把陣法的要訣寫得清清楚楚,旁邊還有幾個小圖,畫著七個人怎麼站位,怎麼出招,像小孩子的涂鴉,卻藏著無窮的智慧。

    “周大哥,這些……”黃蓉的聲音有些哽咽。

    “拿著吧。”周伯通擺擺手,又恢復了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我留著也沒用,你們比我會打仗。對了,等打跑了蒙古人,你們得陪我放風箏,我要放只最大的蝴蝶!”

    他說著,突然跳下城樓,往城門方向跑。花棉襖在晨光里一閃一閃,像顆不知疲倦的流星。郭靖和黃蓉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明白,周伯通帶在身上的,從來不是什麼糕點、珠子,是王重陽當年沒來得及托付的江山社稷,是那一代人沒說完的家國大義。

    第四章 華山的雪,桃花的影

    華山之巔,雪下得正緊。周伯通坐在那塊“華山論劍”的石碑旁,手里拿著根樹枝,在雪地上畫著什麼。畫了又擦,擦了又畫,最後畫出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

    “王重陽,你說咱們這算不算‘華山再論劍’?”他對著空蕩蕩的山谷喊,聲音被風吹得七零八落,“當年你贏了,這次該我贏了吧?”

    沒人回答。只有雪花落在他的花棉襖上,簌簌作響,像誰在輕輕點頭。

    他從懷里掏出個酒葫蘆,是王重陽當年用過的。葫蘆口都磨出了毛邊,里面卻還留著點酒氣,像是幾十年前的余溫。他往嘴里倒了倒,沒倒出酒,卻倒出張泛黃的紙條。

    紙條上是王重陽的字跡,只有八個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周伯通看著那八個字,忽然笑了。笑得像個孩子,眼淚卻順著臉頰往下流,落在雪地上,砸出小小的坑。他想起當年在重陽宮,王重陽把這紙條塞給他,說“等你什麼時候懂了這八個字,就長大了”。那時他還嫌字丑,隨手就塞進了葫蘆里,沒想到一藏就是幾十年。

    “我懂了……”他喃喃自語,用樹枝在雪地上一遍遍地寫著那八個字,“我早就懂了……”

    風從山巔刮過,卷起地上的雪花,像無數只白色的蝴蝶,圍著他飛舞。他忽然站起身,張開雙臂,像只想要飛翔的鳥兒,在雪地里蹦蹦跳跳地轉圈。花棉襖在風雪里展開,像一朵突然綻放的桃花。

    “你看,我會飛了!”他大喊著,“比你的雄鷹飛得高,比我的蝴蝶飛得遠!”

    他轉著轉著,忽然腳下一滑,朝著懸崖邊飛速墜落!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方便以後閱讀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23章 中神通和中頑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23章 中神通和中頑童並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