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國泰民安張玉皇3 本章︰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

    孤宸自潔

    玉皇大帝張興東第三次駁回西王母的蟠桃宴請柬時,太白金星終于忍不住嘆了口氣。請柬上的鎏金字跡在玉案上泛著冷光,像極了瑤池冰面的倒影——那里本該是三界最熱鬧的地方,此刻卻因玉帝的堅持,連看守的仙娥都少了大半。

    \"陛下,\"太白金星的拂塵掃過案幾,帶起些微的光暈,\"瑤池的並蒂蓮開了,三千年一遇的景致,眾仙都盼著您能賞光。\"

    張興東抬頭時,龍椅上的夜明珠恰好映在他眼底。那光芒清冽,像極了他修行時住過的終南山石窟,洞里只有月光和松濤,干淨得沒有一絲塵埃。他指尖叩了叩案幾上的《天界典律》,泛黃的紙頁上印著他親手批注的字句︰\"君者,當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不以私情亂綱常。\"

    這是他登基的第三千年。

    三界都知道,這位玉帝與歷任不同。他不納仙後,不設貴妃,連瑤池的蟠桃宴都能推就推。當年西王母要將自己的佷女許配給他,他只淡淡說了句\"天界公務繁忙\";東海龍王送來的鮫人美人,被他轉贈給了掌管洛水的宓妃;甚至連月下老人偷偷塞給他的紅線,都被他系在了凌霄殿的銅鶴腿上。

    \"並蒂蓮開,是吉兆。\"張興東站起身,龍袍的十二章紋在燭火下流動,\"但設宴就不必了。隨朕去看一眼便回。\"

    太白金星松了口氣。他知道,玉帝並非不近人情,只是心里那道坎,三千年都沒過去。

    瑤池的並蒂蓮果然開得驚人。兩朵粉白的蓮花並蒂而生,花瓣上還沾著晨露,像極了一對依偎的戀人。岸邊的眾仙見玉帝親臨,紛紛叩首,目光里帶著好奇——他們想看看,這位三界最尊貴的單身漢,面對這樣的景致,會不會有半分動容。

    張興東站在池邊,忽然想起自己還是個小道士時,在終南山見過的並蒂蓮。那時他跟著師父修行,師父說︰\"草木有情,才會並蒂而生。可修道之人,要學孤松,獨峙崖壁,方能見天地。\"

    \"陛下,\"掌管姻緣的月老不知何時湊了過來,手里還攥著本紅線簿,\"老臣查過了,您與西海的靈珠公主有三世的緣分,要不要...\"

    \"不必了。\"張興東打斷他,聲音里沒有波瀾,\"月老還是多操心凡間的痴男怨女吧。\"

    月老悻悻地退開,看著玉帝的背影,忽然覺得那背影比終南山的雪還要冷。可他不知道,張興東的指尖正微微發顫——他想起三百年前,那個叫靈珠的公主為了救他,在仙魔大戰中化作了珍珠,如今那些珍珠還串在他的朝珠上,貼著心口的位置,暖得像她最後看他的眼神。

    回凌霄殿的路上,經過掌管人間情愛的姻緣司。司里的仙官正忙著給新科狀元系紅線,紅繩在空中飛來飛去,像極了凡間的流螢。張興東駐足看了片刻,忽然問︰\"這些紅線,斷了的有多少?\"

    仙官愣了愣,掐指算了算︰\"回陛下,十成里總有三成是斷的。\"

    張興東沒再說話,轉身離開。他想起凡間的話本里,總說神仙眷屬如何恩愛,卻沒人寫過那些因情所困的仙者——天蓬元帥錯投豬胎,織女與牛郎隔河相望,連掌管月亮的嫦娥,不也守著廣寒宮,數著桂樹的年輪過日子嗎?

    \"太白,\"他忽然開口,\"取朕的佩劍來。\"

    那柄劍叫\"孤宸\",是他登基時老君親手所鑄,劍鞘上刻著北斗七星,出鞘時能引動天河的水流。張興東握著劍柄,走到凌霄殿外的白玉欄邊,對著雲海揮了一劍。劍光劃過處,雲海裂開一道縫隙,露出底下流轉的星河。

    \"你看,\"他指著那些獨自閃爍的星辰,\"它們不與誰相伴,不也照樣照亮夜空?\"

    太白金星望著那些星辰,忽然想起玉帝修行時的模樣。那時他在終南山石窟里,一坐就是百年,洞里只有一盞油燈,一件道袍,卻修出了最純粹的仙骨。師父曾說,張興東的道心,像塊無瑕的羊脂玉,容不得半點雜質。

    三千年里,不是沒有過動心的時刻。

    他記得瑤池的蓮花精曾化作人形,在他批閱奏折時偷偷遞上蓮子羹;記得東海的龍女在他巡視四海時,唱著漁歌一路相隨;記得靈珠公主把最亮的珍珠塞給他,說\"這個能安神\"。可每次心動升起時,他總會想起師父的話︰\"你要坐的位置,容不得半分私心。\"

    \"陛下,凡間的皇帝又納了新妃。\"太白金星翻開水鏡,鏡里映出紅綢漫天的景象。

    張興東瞥了一眼,淡淡道︰\"凡間有凡間的規矩,天界有天界的法度。\"他忽然想起自己做凡人時,曾在江南見過一位清官,一生未娶,只抱著本《論語》過活,死後百姓為他立了生祠,香火比知府的衙門還旺。

    \"清淨,也是一種修行。\"張興東將劍收回鞘,\"就像這凌霄殿,若日日宴飲,夜夜笙歌,哪還有心思處理三界公務?\"

    太白金星望著殿外的銅鶴,忽然發現那鶴腿上的紅線不知何時斷了。斷口齊整,像是被人用劍斬斷的。他想起昨夜路過玉帝的寢殿,看見窗紙上映著孤燈,直到天快亮才熄滅——想必又是批閱奏折到了天明。

    秋分時,凡間的祭祀傳來消息,說南方大旱,百姓求雨的文書堆成了山。張興東當即召集眾仙議事,楊戩請命去行雲布雨,卻被他攔住︰\"讓雷公電母同去,再讓河伯多引些活水。\"

    議事到深夜,眾仙散去後,張興東獨自坐在殿里。案幾上放著杯冷掉的清茶,是他自己泡的,茶葉是終南山帶回來的野茶,微苦,卻能清心。他忽然听見殿外有細碎的腳步聲,探頭一看,是個小仙童捧著食盒站在門口,怯生生地說︰\"西王母娘娘讓送來的蓮子羹。\"

    張興東看著那碗蓮子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靈珠公主也送過類似的東西。那時他還不是玉帝,只是個剛修出仙骨的道士,她笑著說︰\"吃了這個,修行就不累了。\"

    \"替朕謝過西王母。\"他把蓮子羹推回去,\"但朕習慣了清茶。\"

    小仙童走後,殿里又恢復了寂靜。張興東望著窗外的月光,忽然覺得這樣很好。沒有牽掛,沒有羈絆,心就像平靜的湖面,能清晰地映照出三界的疾苦,能公正地處理每一件公務。

    他想起自己剛登基時,天界混亂,仙魔紛爭不斷。是他廢除了歷代玉帝留下的後宮,精簡了機構,把省下來的仙力都用在加固南天門和救助凡間上。三千年過去,天界清明,凡間安穩,連地府的輪回都順暢了許多。

    \"太白,\"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細紋里盛著月光,\"你說,等朕卸任那天,是不是該回終南山看看?\"

    太白金星愣住了。玉帝從未提過卸任的事。天界的規矩,玉帝只要道心不滅,便可永居其位。可他看著張興東的眼楮,忽然明白,這位玉帝心里,始終住著那個終南山的小道士,惦記著石窟里的月光和松濤。

    \"陛下若想回去,老臣陪您。\"太白金星的聲音有些哽咽。

    張興東搖搖頭︰\"還不是時候。\"他指著案幾上的奏折,\"這些都還等著朕處理呢。\"

    那天夜里,張興東做了個夢。夢里他回到終南山,坐在石窟里,師父正用松枝給他拂去道袍上的灰塵。師父說︰\"你看這松,冬不凋,夏不萎,不是因為它有多強,是因為它不求暖陽,不懼寒風。\"

    醒來時,窗紙上已經透進微光。張興東起身時,發現朝珠上的珍珠亮得驚人,像極了靈珠公主最後看他的眼神——那眼神里沒有怨懟,只有釋然。他忽然明白,有些選擇,看似辜負,實則是另一種成全。

    他成全了靈珠公主的大義,成全了蓮花精的修行,成全了龍女的自由,也成全了自己作為玉帝的責任。

    \"傳旨下去,\"張興東整理好龍袍,聲音清越如鐘,\"明日起,削減凌霄殿的用度,省下的仙材,都送去凡間賑災。\"

    太白金星領旨時,看見玉帝正對著銅鏡整理衣冠。鏡中的人,鬢角雖有了些霜色,眼神卻比登基時更亮,像被月光洗過的孤宸劍,清冽,純粹,帶著一種無需言說的驕傲。

    三界都知道,這位玉帝一生未娶。有人說他冷漠,有人說他無情,卻沒人能否認,在他的治理下,天界清明,凡間安穩,連地府的彼岸花,都開得比往常鮮艷。

    很多年後,張興東卸任時,新玉帝問他︰\"陛下一生孤寂,悔嗎?\"

    他望著終南山的方向,那里的松濤正順著風傳來。他笑了,像年輕時那樣,眼里盛著月光︰\"你看天上的北辰,孤懸天際,卻指引了無數人的方向。這世間的驕傲,從來不止一種。\"

    那天,凌霄殿的銅鶴腿上,新系了根紅繩。但這次,紅繩沒有系向任何姻緣,只是靜靜地垂著,像一道沉默的證明——證明有些靈魂,無需依附誰,無需陪伴誰,獨自綻放,已是萬丈光芒。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方便以後閱讀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並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