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所屬就是耿樂樂,這個已經得到證實,她考的教師名額,我去查證過,也的確是被姚家人頂了,可,能查到的就是這些,沒有更加直接的證據證明,姚校長參與其中”
“紀委那邊也沒有關于姚校長的任何違紀行為”
丁學強說完這話,抬眼看向陳最。
陳最沉吟數秒,抬了抬手,“姚連芳和耿樂樂的事你負責,”
盯著他始終溫和的臉,陳最提醒了一句“別看是女孩就留臉面,到時候嚴肅點”
丁學強點了點頭,“好的書記,”
陳最擺手示意他下去。
他從抽屜里拿出自己的筆記本,翻開看了一眼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大腦快速運轉思考著。
李易推開辦公室的門,往他桌面上放了一摞文件,“書記這些都是您要的資料”
“嗯,”
“你回趟家,準備幾套我穿的衣服,還有日用品,這段時間我要住宿舍”
李易“這段時間,您不忙啊,”
“省報的人,要二十四小時跟蹤采訪,宿舍方便些,”
李易了然的垂眸,“好的,我這就去,”
宿舍一直住著人,簡單收拾一下就好,他拎著一個大行李箱走進宿舍,把床鋪上的床品換了換,日用品放進衛生間,看了看時間,準備返回辦公室。
回到辦公室,一個手拿筆記本的記者正在問陳最問題,還有一個拿相機的男人正站在角落。
“慕容書記,我們在辛縣各處看了看,關于新開墾的茶山、修建中的小水田我想請問一下您的大致規劃”
陳最聲音淡淡“這些都是根據省里有關農業副產品的”
記者莫蘭拿筆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陳最看了一眼李易,後者上前,給陳最換了杯水,輕聲開口“書記,到飯點了,”
“這樣啊兩位記者同志也辛苦了,李秘書,你安排一下兩位同志的吃飯問題,”
莫蘭闔上手中的筆記本,笑著看向陳最,“慕容書記不一起嗎,”
“我還有個電話會議,”
“好,那我們下午再見”
看著他們離開,陳最臉上的笑意散去,揉了揉臉,輕嘆一口氣。
這個記者職業素養挺高,就是問問題的時候,有些沒分寸感,讓他有些煩了。
但還是得配合。
哎,憋屈。
這一憋屈,就是一周時間。
最後的采訪環節,陳最跟墨蘭相對而坐,回答完她的一個個問題,身旁拿著相機的記者不停的拍著照片。
陳最抬眸看向她,笑著說“莫記者的問題,問的挺深入啊,比我們縣里的年終匯報還細致,”
莫蘭合上筆記本,將鋼筆別在上衣口袋,也笑了“慕容書記那些對農村改革的經驗,還有農產品的推廣方式,農業廳的趙廳長都說值得推廣,我們省報的主編要求,一定要細致”
她沖他笑笑,轉頭看向正在收拾相機的中年記者,“照片拍得咋樣?”
“拍的很好,”
中年記者看向陳最,笑著說“慕容書記氣質出色,很上相”
陳最輕笑,把茶杯放到一邊,施施然站起身,指著外面說“兩位記者同志這段時間辛苦了,要不要去我們這邊剛開的農貿市場轉轉,”
莫蘭起身,笑著搖頭,“不了慕容書記,我們還得回去趕稿子,領導等著要”
陳最看了一眼李易,後者轉身走出去,再次走進來的時候,手中拎著兩個樸素的網兜。
莫蘭擺手,“不行不行,這我們不能收,”
陳最笑笑“兩位記者大老遠從省里過來,要真空手而歸就顯得是我不懂事了,”
他把網兜往前遞了遞,“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就是一些我們辛縣的山貨和茶葉,”
“這”
再三推拒不過,莫蘭為難的接過,跟陳最道謝。
陳最勾唇,眼神溫潤的盯著她,伸出手,“太客氣了,莫記者,回去的時候路上小心,我們這邊的路還都是待修狀態,有些不太好走,”
莫蘭盯著他這張俊美的臉,點了點頭,帶著笑意開口“好的,多謝書記提醒,您回吧,不用送”
陳最站在辦公室門口,目送他們下樓,轉身時臉上笑意散去,只余疲憊。
單位樓下,李易開車將兩位記者送到車站,給他們買了大巴票,看著他們坐上車,這才返回。
車廂里彌漫著淡淡的柴油味,墨蘭將省報的工作證別在胸前,在過道里走了一圈,她注意到,不少乘客的目光都被那鮮紅的證件吸引,竊竊私語聲漸起。
“女同志,你是記者啊”
莫蘭笑了,看向抱孩子的大嬸,“是的嬸子,”
旁邊一個穿藍布褂子的老漢湊過來,好奇地問“記者是干啥的?”
墨蘭還沒回答,後排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插話“報紙上的字,就是記者寫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呦!寫文章的,”老漢眼楮一亮,“那是有本事的人啊!”
這時,前排一個中年男人回頭瞥了一眼墨蘭的工作證,驚訝道“還是省報的記者?”
“你們這次來,是采訪誰的?”
墨蘭等的就是這句,她微微前傾身子,語氣自然“我們這次來,是采訪咱新縣新來的書記。”
話音剛落,車廂里立刻熱鬧起來。
“慕容書記啊!”大嬸一拍大腿,嗓門洪亮,“那可是個好官!上個月還來我們村看水渠,褲腿卷得老高,跟俺們一塊兒下地!”
“可不是!”
老漢接過話茬,豎起大拇指,“別的干部下來,光會背政策,這個年輕書記不一樣,他真給咱辦事!”
後排一個大哥探過頭,壓低聲音道“我前段時間去省里批貨去各處賣,已經賺了不少了,這些都是慕容書記給我們的推薦。”
莫蘭不解的看向他,“書記怎麼會給你推薦這個,你們相熟?”
男人搖頭,“不熟不熟,”
一旁的大嬸�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