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黃河繞過太行山脈,九曲十八彎地穿行在北方大地,進入廣袤的華北平原後,最後在山東半島的沙土地上一頭扎向廣闊的大海,而山東境內的泰山便是華北平原上最高的山峰了。
泰山自秦以來,封建王朝都有皇帝來此舉行盛大的封禪大典。農業文明的華夏大地主宰這方沃土糧倉的人不管是聰明還是愚蠢?都是通過封禪大典向世人宣告他的天子身份,因此泰山更是充滿了神秘的高傲和俯瞰眾生的威嚴。
沿途數不過來大大小小的石刻記錄著一次次天子們的書法秀。而那些廟宇,儒釋道三家皆有,每一家都在宣揚著本教的唯一合法和眾生的臣服。而山腳下的岱廟更是將儒家精神發揚光大。
志平和金俠兩人在孔子登臨處附近那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上轉悠,他們仿佛不是紅塵中人,忘了一切的世俗煩惱。金俠用一根紅發箍攔住額頭細碎的短發,白臉上高聳著的鼻梁平添一股異域風情,她上身著一件米色大衣,十月份的泰山腳下氣溫有點低了。
他們昨天入住的快捷酒店,上午休整半天,換上登山鞋,準備今天晚上夜爬泰山,去日觀峰看日出。
下半天在山腳下的每一處賣石頭的和賣文玩的店鋪轉悠,他們饒有興趣的了解關于泰山的每一個傳說,志平看到眼前祈福的游客,祝福他們每一位都心想事成,祈福得福,求子隨願。
兩人吃了晚飯便開始沿著最經典的中線進發。志平覺得泰山風景跟自己去過的天柱山,九華山沒有太多的不同,不過是沿著石階而上,沿途都是刻了字的大石頭和松樹林,到了山頂風景也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身邊有了溫柔的小俠和美好的未來吧?
兩人一過岱宗坊,便發覺沿途比白天還熱鬧,大家都是想著明天是個晴天,能看到日出,就選擇了這個點進山,志平感覺各種天南地北的口音交雜在一起,這兩天他們听慣了山東話,都恍惚自己是水泊梁山108將了。
只是今晚才又回到這五湖四海的方言里,覺得自己只是泰山景區而已。兩人拿著從商店買來的手電筒,沿著一天門的石階,奮力往山上爬。
在兩邊黑乎乎的松樹林里穿過紅門,陸陸續續的人越來越多,都是興奮和嘰嘰喳喳聲不停的,有人高聲吆喝著同伴跟上,還有听不懂的玩笑話和爽朗的笑聲。
夜晚的泰山石階兩旁都有路燈,伴著途中的行人,大家都是去日出的同行者,所以格外親切,偶爾透過密林的黑影,可見疏朗的一顆兩顆星子懸在夜空的一角。
志平不禁感慨道︰天氣真好,明天一定能看到日出!
一開始志平爬山像走路一樣飛快,一會兒超過前人,一會兒又停下來認真的看路邊的石刻,尤其對右手邊那堆三角狀的石刻,揣摩起來上面兩個紅色飽滿的蟲二,像是丟了一半的漫漶看不清字跡,可又不理解是什麼意思,二蟲,蟲二?但都不能自圓其說。
他打著手電筒湊上去,看到石刻兩邊還有一行小字︰已亥年歷下劉廷貴。這個好懂,就是濟南府歷下縣太爺在已亥年題的字了。
可這是什麼字呢?他回頭問金俠,金俠也皺著眉頭做思考狀,搖搖頭,啥也沒說。這時旁邊一個東北的口音的男子大聲說︰“大蟲,那啥就是老虎唄!好嘛,可不就是兩只老虎嗎?”
男子說的特別認真,停下來的幾個游客先是安靜的听著他說景陽岡武松確實叫大蟲是老虎,可二蟲解釋為兩只老虎,大家轟然大笑,覺得古人能想到現代兒歌的兩只老虎,也真是太滑稽了!
今夜的這個笑話讓大家又忘了疲勞,繼續努力爬山,登山杖的點地聲音和遠處廟宇傳來的敲鐘聲听起來格外清晰,夜晚顯得安靜極了。金俠跟著志平身後低聲說“太累了,要歇會兒”。志平停下來倚在欄桿上,金俠則一屁股坐在地上。
在他倆還沒有起身的時候,旁邊有個當地口音的男子走過來招呼志平道︰“小伙子,就你倆?”
志平回頭看看,是一個大漢抱著一件大衣也在趕路。
志平嗯了一聲。
“可以啊,登山棍也不要一根。”
志平覺得確實有點累了,只好如實的回答︰“沒來過,也沒準備,還有多遠能到山頂呀?”
男子“哎呀”一聲說,“早著呢,十八盤還沒有到呢。”
男子很熟悉,看樣子爬過很多次泰山了,志平想著跟一個熟悉的人一起也好,少走彎路。
大漢倒是直截了當地告訴志平,他是夜登泰山的志願者,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問他。
原來是志願者,泰山都有志願者服務了,志平感嘆著。他又問那“蟲二”是什麼意思呢?
大漢仿佛沒听明白,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來,“你是說那個時刻吧?”
志平點點頭朝山下指了指。
“那蟲二呀,是個字謎,蟲二的石刻地處山腰,風景絕佳處。如果是白天,你們爬到這里朝東南望去,視線開闊,一路上彎彎曲曲的盤山路,在這里看下去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所以古人在這里感嘆風光絕好,于是寫了這個字,蟲二就是風月,可是沒有邊框,就是風月無邊嘛!這是贊嘆泰山此地是風景絕美之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哦,原來如此。”金俠和志平的才恍然大悟,也贊嘆著字謎設計的精巧。
不自覺的兩人把大漢當做一個熱情的向導。大漢很得意,那種好為人師的自得,雖然看不清神情,但滔滔不絕的話里有一些洋洋自得,也有一些幫人解疑去惑的開心。
他一路還告訴他們,現在你們是在通往仙界的路上,泰山是陰界,陽界,仙界的三界合一地方。前面有個三官廟,是供奉著主宰三界的至尊的場所。
志平想不到夜爬泰山還能遇到這麼好的導游,對三界的了解也更加讓他倆對泰山產生神秘而敬畏起來。此時的一段路大家都累的不想說話了,耳畔便有流水淙淙,黑漆漆的松樹林和暗影里巨大的石頭聳立著。
大漢說這是從山頂上流下來的溪流,流到蒿里山的這段分為上河下河,也叫上奈何下奈何。
“那有奈何橋嗎?”金俠好奇地問。
“當然有啊,這邊就是泰山著名的陰界景區,除了四川的豐都,就是這里了。前面過了這個黃泉水庫,那邊就是陰司大地了。”
一番話把兩人說的身上發涼,夜晚的山風吹過,松濤陣陣。如果不是還有一隊一隊的夜行人,他們都不敢往山上爬了。
看到年輕人的情緒變化,大漢不再說陰司話題了,轉而說“到南天門外天街那邊有個娘娘廟,全國各地好多人都來這里求平安泰山,姥姥可靈驗了。”
金俠向來不在並不在意這些求禱告的靈驗與否,她倒是更關注來這里的善男信女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
于是跟志平輕聲的說︰“那我們也去看看唄”。
志平覺得只要金俠願意的,他也願意。
大漢見兩人要去山頂拜泰山姥姥,便說山頂風大,等會十八盤過後就很冷了,你們還是租個大衣吧?
“是的呢!”金俠此時停下來,便覺得山風襲來,寒意涼涼的。大漢這時指了指前面一個微微透出光來的道觀,說那個道觀後面有一個商店,等會你們去那里可以租到軍大衣。山頂上因為看日出的人多,會貴很多,這里才20塊錢一天。
兩人萬分感激的樣子,他們繼續走走停停,雖然道觀並不遠,也走了半天。那大漢早已走遠了,不知消失在哪里。
前面一道松樹林,深秋的夜晚,山風吹過,樹林有大鳥撲稜稜地飛起,金俠拉著志平往身邊靠了靠。那一刻,志平覺得金俠並不是往他懷里鑽的柔弱小女子,而是拉他過來保護他的大俠。
兩人依偎在石欄桿停了半天,此時路上登山者早已不說話了,大家都在保持體力,登山棍“跺跺”的聲音,高高低低地由遠而近。
志平想不知有多少人在通往仙界的路上要一步登天呢?
按照大漢的指點,兩人在那家店里租了兩件大衣,押金200元。店家說退押金來這里也可,山頂上的“王大頭客棧”也可,憑收據退還押金。
金俠把大衣穿在身上感覺暖和多了,他看了看到穿著軍大衣的志平更像是個火車站廣場拉三輪車的,便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志平被金俠笑得莫名其妙,收了大衣的押金的憑據,拉著她就往山上走。
登十八盤的山路,大家都明顯體力不支了。四面開闊,山風很大,黑暗里有人在手腳並用沿路往上爬。金俠也一步一步往上挪,可雙腿就不像是她的腿,灌了鉛似的一動也不想動。
太累的時候,兩人就靠在路邊的石欄桿上。這里視線開闊,抬頭可見深藍的天空和一輪明月,而山頂上燈火通明處的大牌坊就是南天門了,只是還有一大段路呢。
金俠看著志平也已疲憊不堪,就問他餓不餓,說著遞過來零食,志平隱隱都覺得心慌手顫了。他料想,這一定是運動量太大,出現低血糖了,連忙塞了一塊糖在嘴里,定了定神。金俠並不知情,只關心的問了一句︰“還能走吧?”
志平說再坐一會。
等上路時兩人互相打氣,抬頭看看南天門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觸的那麼近,走起來卻又那麼遠呢?
他想到自己辭職後的所有經歷,合伙辦瓦廠,分崩離析,苦撐待變,直到後來曉月出軌,等待,回頭,終于離婚。
這一路曲折的經歷,是否也如同這爬泰山一般的極其困難呢?現在金俠的出現,又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志平不禁想到,在娘娘廟里求一卦了,便悄悄的跟金俠說了一下。金俠听了微笑,過了一會兒才說我們是過來游玩的,並不是求仙問卦的。等會到了門口進去拜拜,有什麼話也別當真。
志平心里明白,他知道婚姻對他們兩人來說都格外重要,而如此重要的選擇又怎能讓和尚道士來說呢?
他又回到當下,還是努力爬到南天門,趕在日出之前到達日觀峰才好,想到以後漫漫長路,都有金俠並肩作戰了,何足懼哉!
二
三點鐘的時候,兩人終于挨到南天門下,巍峨的一座宮殿牌坊上書“南天門”三個大字,燈光炫亮,爬山的人也是遠遠近近看到這溫暖的燈光,才一路奮力爬上來的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了南天門,風就大起來了。剛才出了汗的身子一下子冷起來,兩人裹緊軍大衣感覺還是冷,雖然兩腿不肯多走一步,但一看到不遠處,天街家家戶戶門口都有燈光亮著,分明是身處仙界的人,又忍不住逛起天街來!
兩人都有點餓了,便想找一家賣吃的店鋪,街上一連幾家都是零食店,水餃,餛飩,還有粗大的油條,一問價格貴的嚇人。一碗吃不飽的餛飩要35元,油條也是五元一根,還不熱乎,但不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的吃。兩人要了兩碗水餃,兩根冷油條泡在餃子湯里,將就著吃了。
吃完再出來逛時就不覺得那麼累了,沿街還有賣易拉罐八寶粥的,只是價格都要貴幾倍,也許商家就覺得這里是天上人間吧?
金俠突然問︰“我們好像帶過面包干糧哦。”
“嗯,可我們都忘掉了。”
志平努力的想也記不起來了,就笑著說,人間的煙火沒法拿來到天上消受了。金俠也想起那包零食是在租大衣的時候忘記拿了。
街上的山風呼呼吹過,志平不禁摟住金俠,兩人看看距日出的時間還早,便慢慢悠悠地往東走去。街上的燈火沒有山下的熱鬧,但都是通宵不打烊,朦朦朧朧的感覺,憑添了一份仙氣。穿著軍大衣的金俠看不出身材來,朦朧月光下,顯出一副白淨的面孔和尖尖的下顎。
志平忍不住上去親了一口,金俠很意外,但看到志平轉身就走,便一把扯住道︰“就想跑了啊!”
志平被金俠兜頭一下,狠狠地親了一回。
兩人終于走到碧霞元君祠,也就是道教的泰山娘娘廟了。即使在凌晨,也遠比其他景區人多,但都很安靜,只有道觀里的道士在低聲哼唱著誦經。
正殿外有一處高大的銅銘牌,記述著明朝萬歷母親眼疾被治愈的故事。原來皇太後眼楮紅腫了一個月,清熱的,瀉火的,滋補的,喝了一個月也沒效果,最後竟然在泰山娘娘廟求得靈丹妙藥,皇帝一激動就賜了銅銘牌,以彰其勛。500多年了,銅牌早被風雨剝蝕,通體發黑,上面的細小文字依然在講述著皇家的故事。
求佛問道,大多數是心靈慰藉吧?然而,皇帝就愛大張旗鼓昭示天下,他媽生病就有神仙保佑著他,他也就是天子唄!
泰山之所以不斷有皇帝來封禪,也是同樣的原因,精致多彩,玄幻莫測的封建王朝,終歸還是被洋槍洋炮打的一敗涂地。
金俠虔誠的拜在神態慈祥的泰山娘娘的像前,她是否也在祈禱婚姻,志平無從得知。他看到身材縴巧的金俠連續下拜敬香,興奮的大眼楮里卻掩飾著爬了一夜的勞累,金俠忍不住閉上眼楮,像是瞌睡的睜不開。這都讓志平心疼,等到金俠站起來,志平馬上去攙扶著慢慢走出道觀,金俠滿臉幸福的光像是在完成一項神秘的交易。
志平離開道觀回頭看到牆上三個圓形門洞,像是三只深邃的圓眼楮,仿佛看透了天地人三界所有的恩恩怨怨。
玉皇頂就是玉皇大帝的所在了,兩人仿佛也是神仙,抬頭看看深藍的天幕,掛著曉月,稀稀疏疏的幾顆星子仿佛伸手就可以摘到。
山下是一條燈火明麗的爬山路,一直通到市區,站在這里俯瞰著那山下,是一片燈火通明的繁華,讓志平心下頗為感慨︰想來南天門上的神仙,除了清風明月,啥也沒有,他們能感受到人間男歡女愛的震撼嗎?
而貴為天子的皇帝,卻常常要來此朝拜,回頭來再享盡人間的繁華。
月光下的天街,牌坊隱隱綽綽,兩人仿佛是一仙一道走在虛幻飄渺的太虛幻境。
兩人找了塊平地,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互相抱著,就等日出了!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