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青看著何老頭,很是滿意,這老頭腦袋瓜子轉得挺快。
“何叔,這事興業他們幾個都提過,但這地道還是挖了。這地下炸鬼子,才是我們最大的手段,輕易丟不得。”
何老頭一慣陰險狡詐,他不會認為六爺是在冒險,也不認為劉興業他們這些新一輩會真的舍命去炸鬼子。
真要這麼蠻干,那他們有取死之道,白培養了這麼多年。
“六爺,這是打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面上把一些地道放在顯眼的地方,讓鬼子們查封、毀掉,實際上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地道?”
王長青笑了笑,拿出了一份地道的剖面圖。
何老頭接過來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六爺的手筆不小啊。
這是地道下還有地道,一環套一環。
難怪長康去了江城這麼久沒有動靜,要挖這麼復雜的地道,哪是三五個月的事。
去了一年多的時間,只挖三段地道,都是雙層地道,這時間還是夠的。
想來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勘察跟做掩護工作上了。
何老頭想了想,道︰“六爺,你這是對紳民黨沒抱希望啊,這鬼子還真能打到江城?”
“這打到江城,不得後年去了?咱家長康待在江城得等一年多?”
王長青卻道︰“等不了一年多,估計明年就用上了。”
何老頭心中一驚︰六爺對局勢這麼悲觀?那自己得好好想想。六爺他們都拿出方案了,自己不能提點什麼建議,那也白活了這麼些年。
何老頭用手敲了敲桌子,陷入了沉思。
良久,才開了口︰“六爺,這城內也就這些手段了,但這城外的文章倒是可以再做一做。”
王長青一喜,這老頭的主意想必不差,于是道。
“何叔,您說。”
“六爺,按你的想法,這江城肯定是會打上一仗是吧?我听說這鬼子架炮,排兵布陣都有講究,不知道能不能算得到鬼子會在哪里架炮,會在哪里集結?”
王長青搖了搖頭︰“這哪里能算得到,這得看國軍怎麼排兵布陣,這軍國大事,排兵布陣可是最高機密,我們看不到的,更加算不到。”
何老頭也不在意,于是道︰“打了這麼久的仗,鬼子每打下一個大城,都喜歡搞個進城儀式,六爺,能不能在這里面做做文章?”
王長青想了想,還真是啊,鬼子打下一座大城,都喜歡玩這一套,一是為了炫耀,向天皇報功,二是為了震懾當地百姓。
何老頭也沒管六爺認不認同,自顧自地道。
“六爺,咱家有錢,只要六爺願意發電報時把長康的名字帶上,咱家願意出錢為江城修一段路。”
“用咱們的人,把江城漢陽門,門口的那段路重新挖開,全都翻修一遍,咱要修得漂亮一點,結實一點。”
王長青心中一動,這何老頭好大的手筆,為了長康上位,這是不惜花血本啊。
路都要挖開重修了,必然是打算埋炸藥的,這保密怎麼辦?
還有這仗要是打起來了,路還能是好的嗎?不會被炸?
剛想到這兩點,他回過神來,這事他不用操心。
何老頭心思縝密,何長康也是個細心的,他們會搞定。
王長青開始算起戰果來,要是能埋個一里路的炸藥,鬼子進城一排四個人,一里路五百米,少說也得炸翻兩千鬼子兵。
兩千鬼子兵,這功勞可不小了。
“何叔,這鬼子進城都有高官記者,這功勞倒是挺大的,可是還有不少漢奸會裹挾百姓夾道歡迎......”
何老頭手一揮,渾不在意︰“六爺,這都對鬼子夾道歡迎了,那都不叫百姓了。”
“死忠的叫漢奸,被裹挾叫亡國奴。漢奸也好,亡國奴也罷,這些人死了就死了,這人命債,我何家擔了。”
果然不愧是專業干綁票的,心狠手辣,小孩女人無辜百姓殺過不少,這何老頭的心腸就是硬。
“六爺,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家長康要想上位,這血債是少不了的,總不能為了幾個亡國奴,我家長康就不殺鬼子了吧?”
王長青也不是什麼好人,哈哈一笑道︰“行,這修路的錢不用你們出,山頭出了。這事我發電報去找陳局長談。”
何老頭一听不用出錢,心里也是一喜,六爺大氣。
不用出錢,那就多出點力吧,于是何老頭說道。
“六爺,不,這事不能三鐵山頭出面,鬼子的間諜無孔不入,時間太長了,有漏風的時候。”
“這事還是我來吧,借著王老道的便利,我在江城有不少關系,這是捐錢辦善事,有個名頭就行。”
“我讓長康他哥出面去談事,順便到江城做點生意,演戲要演全套。”
好家伙為了何長康上位,這是一家老小全都上啊。
何老頭全押了,我也不能沒格局。
王長青道︰“行,江城的事就交給長康了,這事我不過問,事後要發的電報,我讓長康自己寫。何叔,想給長康兄弟弄個什麼外號?”
何老頭豪氣地把手一揮︰“這是光宗耀祖的事,就用何長康的大名,三鐵山頭何長康。咱老何家也能名垂千古,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哈哈哈哈哈!!!”
光宗耀祖?是噢,這打鬼子,御外敵,本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御外敵,歷朝歷代不少地方縣志那都會記載的,看來這事還真得重視起來,以後要給弟兄們正個名。
跟何老頭談得很是痛快,兩件事都妥妥地,王長青也放心了。
打算在星城休息幾天,等戴處長那邊有了消息,就去長安看一看。、
自家的部隊有兩萬多人了,他還沒看過是什麼樣的。
王長青還沒休息兩天,就收到了手下的電報,張道長嫁在燕京城內的女兒一家被鬼子給殺了。
去年開始,李師爺的老兄弟鐵拳張就帶著張道長、劉鐵算、有劉三國、周水滸四人去了蜀省,用三鐵山頭的名義在那邊買地買房。
他們的家人也都遷去了蜀省,但張道長的女兒外嫁的,出嫁從夫,這遷居一事就不是張道長說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