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僕幾個在客棧里用了午膳後,開始分頭行動了。
新家的大件家具只需購置一張新的紅木大床,一套梳妝台、梳妝凳。
衣櫥和箱籠還是將就著用舊的。
禾娘又畫上了粗眉毛,臉頰上點了大黑痣和星星點點的雀斑,梳著大辮子跟著相公一起,忙著大采買。
帶來的人手少,馮銘軒和禾娘都親自上陣,為家里添置必須品。
所幸李牙人讓自己的婆娘去了馮宅幫忙做粗使活兒。
李大嫂穿著粗布衣,梳著圓髻,手腳麻利的幫著歸置買回來的油鹽柴米醬醋茶。
直到傍晚時分,李大嫂提著馮公子送的半袋白米興高采烈的回了家。馮公子讓她每天去他家做些粗使活兒,一個月給四百文的工錢,她美滋滋的想,這真是個美差!
半山亭十號住宅的門楣上掛上了“馮宅”的匾額,前、後院收拾得煥然一新。
順子幾個住在東廂房,小桃和小紅住在西廂房。
回到客棧用了晚膳後,順子帶著小文、小武去了新宅居住。新家附近的鄰里關系如何,也得暗中打探一二。
夫妻倆梳洗好後,禾娘柔聲道︰“相公,我們回雲城後,宅子里不是要鎖門了?”
馮銘軒微笑道︰“家里什麼都置辦齊全了,自然不能鎖門。得買兩個奴僕負責看家、護院!”
買奴僕?禾娘忽然想到一件事,擰眉道︰“相公,我倆是不是疏忽了一件事?”
“何事?娘子!”馮銘軒摟著妻子親了一下額頭。
“相公,順子,馮文、馮武、馮雨都到成親的年紀了吧?我們還沒給他們指婚吶!哎呀,相公,我這主母太不稱職了!”禾娘懊惱的輕拍了一下前額。
馮銘軒微怔︰“還真是!不是娘子的錯,是我疏忽了!”他今年二十歲了,順子還比他大兩個月,小文、小武、馮雨都是十八、九歲了。
禾娘拉著相公的手搖了搖,壓低聲音道︰“相公,我們先問問小桃,可有中意的郎君!”
馮銘軒輕笑道︰“那笨丫頭看順子時眼楮就會飄忽閃躲!不用問了,笨丫頭的心里有順子!”
禾娘又自責開了,小桃十六歲了,還是她的大丫鬟,她連這個都沒有發現。
“小桃!”禾娘朝門外輕喚一聲。
“來了!二少奶奶!”小桃快步推門進來,微笑著福身道,“二少奶奶請吩咐!”
“小桃,給我倒杯茶吧!”禾娘微笑著,裝作不在意的道,“小桃,你說我把小綠許給順子可好?”
正在倒茶的小桃驚訝的張著小嘴巴,茶水倒滿了茶杯,從杯口溢出,流到桌子上,她提茶壺的手抖得厲害。
“咳!”馮銘軒好笑的輕咳一聲,娘子這個小東西,在使壞呢!
小桃醒過神來,手忙腳亂的放下茶壺,拿布巾擦拭桌子上的茶漬,邊擦心急得眼淚奪眶而出。
二少奶奶怎麼會把小綠許給順子哥?那她怎麼辦?二少奶奶會把她許給誰?
“二少奶奶!”小桃猛的跪在二少奶奶面前,哽咽道,“求您了,不要把小綠許給順哥!”
禾娘嘆了口氣,她只是想逗逗小桃,這丫頭,這麼不經逗!
禾娘攙扶起小桃,用絲帕幫她擦拭著臉上的淚水嗔道︰“你這丫頭,你是我的大丫鬟,有什麼心里話不能同我好好說嗎?又是哭又是跪的!”
有二少爺在寢屋里,小桃抽抽搭搭的哭得更歡了,“二少奶奶,婢子…婢子心里一直喜歡順哥,您要是把小綠許給他,我…婢子可怎麼辦?”
禾娘微笑著拍拍小桃的手道︰“傻丫頭,我就是逗逗你,你說你這丫頭,心里有順子了怎麼不早些告訴我?我和二少爺給你們辦個成親禮不就成了?”
小桃又驚又喜,破涕為笑,紅著臉道︰“婢子多謝二少奶奶,二少奶奶最好了!”
馮銘軒輕哼一聲,說這丫頭笨可沒說錯,當他的面夸娘子,就不知曉連帶著夸夸他這個一家之主!
“小桃,我且問你,小紅可有中意的郎君?”禾娘壓低聲音問道。
“二少奶奶,雲娘子和艾嬸兒私下里說過,想讓小紅和馮文湊一對兒!”小桃同樣壓低了聲音回答。
家僕們私下看中意了,也好過禾娘給他們亂點鴛鴦譜了。
馮銘軒微微頷首,心中有了主意,“小桃出去歇著吧!”
小桃微微福身,退了出去,心里的一塊巨石終于落地了。她從九歲起,就跟著二少爺和奶娘一家去了兔兒嶺鎮,從小和順子打打鬧鬧的長大,她早就把順子放在心底了。
奶娘私底下和她說過,等二少奶奶懷上小主子了,她就向二少奶奶討個恩典……
夫妻倆睡在床上後,馮銘軒摟著妻子溫柔道︰“娘子,我想這樣安排,你看看妥不妥當?
回雲城後,讓馮文和小紅成親,再讓艾嬸兒和馮威陪著他們倆來府城照看宅子。
我們在集市邊買間鋪子,讓他們在府城開家麻糖鋪子,不做大規模,像兔兒嶺鎮那樣的鋪子就成……”
府城的集市規模可不像雲城和兔兒嶺鎮的集市,禾娘白天忙著采買時,看到大府城的百姓多,賣糕點的鋪子有,像她們家賣麻糖的沒有,這個熬糖漿的方子可難得了!
想到阿弟兩年後要來府城讀書,既然買了宅子,就得有養家糊口的鋪子,禾娘欣然同意相公的提議,“相公!你想得很好!艾嬸兒一家來府城既照看了家里,又能開鋪子賺些銀子!”
夫妻倆達成共識了,相擁而眠。
搬家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只是把客棧里的行李搬到半山亭的馮宅,順子在家門口燃起一掛鞭炮,就算入住新家了。
陳永斯帶著隨從送來了一座尺把高的玉麒麟瑞獸當做賀禮。
麒麟瑞獸寓意祥瑞安康、招財納福、鎮宅闢邪、多子多福!
這是新家的唯一客人,馮銘軒抱拳道謝,帶著陳永斯去客廳里飲茶。
順子去酒樓訂了兩桌席面,算是喬遷宴。
膳後,陳永斯提出告辭︰“軒弟,愚兄一會兒動身回雲城了,你在府城有事可以去客棧找掌櫃陳東,他能幫些小忙!”
馮銘軒微笑道謝,送陳永斯出了半山亭的巷口。
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多條路,陳永斯的善意,馮銘軒領了。
馮文和馮武一起去了牙行,再次找到李牙人,在集市邊買了一間帶院子的雙開鋪面。
以前是賣餛飩的鋪子,稍微修繕一下就可以用來制作麻糖。
後院雖小五髒俱全,正房三大間、柴房、庫房、膳房、馬廄、水井、廁屋都齊全。
馮銘軒帶妻子過來看了一眼,都比較滿意,以二千八百兩的價格買下了鋪子。
馮文單獨監工建過親家老爺家的新宅子,對于修繕鋪子自是不在話下。
李牙人作為本地土著帶馮文一起請了修繕的匠人,從第二天開始重新把鋪子翻修一新……
鋪子裝修好,已經到了三月中下旬,夫妻倆一商量,干脆等三郎來府城參加府試後再一起回雲城。
每天忙忙碌碌的在家和鋪子間往返,禾娘的生辰沒有辦法慶祝,馮銘軒想著等小舅子來了,再給妻子補過十八歲的生辰。
馮銘軒思忖,住在府城,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妻子不再糾結孩子的事,這是好事。
他已經想好了去面對妻子三年內無所處的結果,屆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今年的日子好好過,至于明年的事麼,明年再說,他馮銘軒可是長了一身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