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娘

第81章 小鎮溫馨日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偏愛金駿眉 本章︰第81章 小鎮溫馨日常

    小鎮上的日子,溫馨又快樂。

    經過幾天的練習,禾娘終于學會寫幾個字了,雖然握筆的手有些顫顫巍巍,筆畫歪歪扭扭,她總算能寫了。

    馮銘軒幫妻子研墨,那好聞的有香味的墨條在硯台里慢慢加水研磨,墨汁漸漸濃稠。

    禾娘抬眸見相公專注研墨的俊臉,她的臉上有些微熱,心里滿是甜蜜。

    “相公,這墨香真好聞。”禾娘笑著輕聲說道。

    馮銘軒抬頭,溫柔的看著妻子︰“這墨是我特意挑選的,想著娘子練字時聞著這香氣,或許能更有學寫字的興致。”

    禾娘抿嘴一笑,再次拿起筆,蘸了蘸墨在紙上認真地書寫起來。

    筆尖剛落在紙上,不小心蘸墨太多,一滴墨汁從毛筆尖滴在了紙上,洇出一片墨漬。

    禾娘有些懊惱,這麼好的紙和墨,就這麼糟踐了。

    馮銘軒停下了研墨,湊過來,輕笑道︰“娘子莫急,看相公我替你畫一幅小畫。”說著,他接過妻子手中的筆,順著墨漬的形狀添了幾筆,竟畫出了一朵淡雅的小花。

    禾娘看著小花,然後用愛慕的眼神看著她的相公,相公太能干了,會寫字還會作畫……

    妻子熱辣的眼神,馮銘軒心底的火苗又要燃燒起來了…

    馮銘軒把筆塞進妻子的手中,輕咳一聲道︰“娘子,再不練字,墨又稠了!”

    禾娘醒過神來,瞪了相公一眼,臉頰發熱,繼續寫起字來。

    陽光照進書房里,夫妻二人溫馨又美好的相處,可不就是一幅畫?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重演……

    馮銘軒每天看著小娘子一本正經的練字,就忍不住想笑。

    娘子那與毛筆較勁的眉眼,看得他抖著雙肩忍著笑。同時在心里又是深深的感動,她想學會看賬本,幫他理家,管理好後宅,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從去年提親時起,妻子學規矩禮儀吃的苦他都看在眼里。

    現在妻子學認字、寫字他同樣看在眼里。

    他走到書桌邊,把妻子圈進懷里,握著她的小手,教她一筆一劃的書寫。

    禾娘看著倆人齊心協力寫出來的字,效果完全不一樣時,就會開心的笑。

    那左臉頰上的酒窩,讓馮銘軒的心跟著柔軟起來。

    認字和寫字是枯燥乏味的,妻子每天平心靜氣的重復,勁頭十足。

    日子一天天過去,禾娘的字越寫越好,不再歪歪扭扭,而是有了幾分娟秀。她練字的熱情也愈發高漲,常常一練就是一兩個時辰。

    《三字經》禾娘早就在任夫子教三郎時,她偷偷的跟著背會了,她每天學寫《三字經》,從最開始的一天學會兩個字,慢慢變成三個字、四個字了…

    就像當初菊韻嬤嬤教她學習規矩禮儀時一樣,她暗中卯著勁兒。

    當家主母要想學會理家,管理好後宅,僅僅會認字、寫字那是不夠的,還得學會算賬、記賬。

    在妻子的字練得尚算娟秀時,馮銘軒從櫃子里拿出來一個小巧的算盤,擺在妻子面前。

    “娘子,練字累了,可以學學算賬。這樣就不會枯燥乏味了。”馮銘軒看著妻子微笑。

    禾娘看著算盤上的珠子,既新奇又有些忐忑。

    馮銘軒耐心教妻子如何拔珠計算,禾娘學得虛心,可一開始總是手忙腳亂,把算盤珠子弄得 里啪啦響。

    面對相公鼓勵的眼神,禾娘沒有氣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

    有時晚上睡著了,手指還在無意識的作出拔珠的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禾娘漸漸掌握了基本的算法。

    馮銘軒拿出鋪子里的賬本,鼓勵妻子試著用算盤計算每天的收入。

    禾娘每次面對相公鼓勵的眼神,她的心底就充滿了信心,雖然她拔珠的速度不快,但算的都很準確。

    “不錯!娘子算得很對!就這樣慢慢練習珠算,熟能生巧,以後小桃念賬本,娘子打算盤,小桃念完,娘子的賬就能算完!”馮銘軒毫不吝嗇的夸獎妻子!

    相公的夸獎就是鼓勵,禾娘的心里甜滋滋的。每天練習一個時辰的寫字,練習一個時辰的珠算,不知不覺中,禾娘的身上也透出一絲書卷氣來。

    鋪子里的收支明細,她慢慢能看懂了,每天鋪子里賺了多少銀子,她的心中也有一本賬了。

    馮銘軒把聰明的妻子當做了心肝寶貝,他此時有了同他阿爹一樣的想法,他要培養他的孩子讀書,考取功名!

    小舅子卯足了勁讀書,妻子同樣如此。

    他體會到了生在農家,對于上學堂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當他們姐弟倆有了讀書的機會,他們是何等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馮銘軒在心底嘆了一口氣,多少農家子弟沒有進學堂的機會,一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而縣學里多少富家子弟對于進學堂,完全當成了吃苦受罪!

    唉,時也,命也!

    三郎的《三字經》已經倒背如流,而且能完整的書寫規範了。

    任夫子現在教三郎《百家姓》和《九章算術》。

    三郎的算盤打得很流暢了。每次阿姐回家,姐弟倆還能切磋一番,當然勝出的是三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姐夫安慰阿姐說︰“三郎還小,你是姐姐應當讓讓他!”

    三郎抿著嘴笑,阿姐已經很厲害了!放眼兔兒嶺鎮,哪家的姑娘會認字會打算盤?

    三郎現在知曉了一千個銅板是一兩銀子,十兩銀子相當于一兩金子。

    家里地下埋的元寶,他也知曉是多少銀子了。那是他和阿爹生活在胡家村,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銀子。

    三郎是聰慧的,雖然不是過目不忘,一篇文章,誦讀三四遍後就能流利的背誦下來。

    其他六個堂兄弟,也都進步很快,筆墨紙硯都是姐夫買給他們的,他們都懂得珍惜,每天放學後,在沙地上用竹棍練習寫字,順便也教一教家中的幼弟幼妹。

    到了農忙的日子里,任夫子也給學生放假,讓他們回家幫爹娘的忙,讀書人同樣要會耕種,會進膳房生火。

    小鎮上如膠似漆的夫妻倆,每隔幾天就回一次胡家村。胡老二現在不去鎮上賣柴火了,他听了女兒的話,柴火夠自己家里用就行了。

    胡老二種的小麥,一畝旱地第一年就收獲了一百多斤小麥。

    看著兩個大半麻袋小麥,胡家村的人開荒的勁頭更加高漲了。

    開墾出來一畝地,種一季紅薯,一季小麥,怎麼也有幾百斤糧食了。

    旱地用農家肥養幾年,收成才會越來越好。

    佷女婿提出的種植生姜,可惜的是今年並不能大量種植,因為鎮上沒有生姜種子賣。家家都是十來棵,今年種下後留作種子,明年才會加大力度種植,後年才會有收入。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日子,胡老二給大哥和大寒家,一家送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一家兩塊臘肉一條臘魚。

    胡老大家也做了兩個兔籠,胡老二送了兩對兔子來。養好了兔子,一年的鹽巴銀子就有了。

    胡老二沒去鎮上賣兔子了,大兔子生的小兔子,養滿月後村里家家送一對。

    多余的大公兔子,胡老二殺了兔肉,胖嬸做的麻辣兔肉,和鎮上兔肉館的味道不相上下。

    大寒家的兔子養得很大只了,再過兩個月也能懷仔了。雞也是半大的雞了,現在正是雞草瘋長的季節。小兩口每天侍弄完田里地里的莊稼,就是圍著驢、兔子和雞轉。

    胡老婆子現在也不多話了,她可是有金子的婆子,有綢緞衣服的婆子。放眼整個胡家村,也只有她有這個福氣!

    小兒子隔三差五的送吃食過來,她再也沒有餓肚子了!吃飽了喝足了,每天笑眯眯的,也不罵曾孫女是賠錢貨了!

    她的好日子,就是她當初天天罵作賠錢貨的孫女帶來的,現在她見人就夸孫女是福星!

    福星此時被馮銘軒帶著,把小鎮上的鋪子都逛了一圈,每家鋪子里的東家都熱情的同小夫妻倆打招呼。

    每進一家鋪子,小桃就送上一包姜香味的麻糖作為拜訪禮,然後自豪的宣講,姜香味的麻糖是她的少奶奶琢磨出來的!

    每家鋪子里的夫妻都道賀麻糖鋪子的新婚夫妻夫唱婦隨,日子越過越紅火!

    小兩口承了他們的吉言,再帶著他們送的回禮回家。

    禾娘以前來鎮上都是在集市上賣雞蛋,賣完了就和阿爹一起回家了。

    家里的針線用完時,也都是村里趕集的嬸子、嫂子們幫忙帶。

    現在有相公陪著一家家的認識,掌櫃們和東家們都尊稱她是“少夫人!”

    禾娘也認識了幾家的當家夫人,生活在小鎮上的當家夫人,好相處得多,都是被家族遺棄的成員,沒有城里的夫人們市儈。

    馮樂再次來了小鎮,正逢主子夫妻倆準備去莊子上。

    馮樂當起了向導,莊子竟然就在回門遇上樵夫的那個村落前面。

    下了官道順著河邊走,馬車緩緩行了小半個時辰,轉過一處山坳,眼前豁然開朗,一座規模宏大的莊園便映入眼簾。

    莊園的大門古樸而莊重,朱紅色的門板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

    穿過大門,便是一條寬闊的青石板路,馮銘軒牽著妻子的手沿著青石板路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廣闊的旱地。

    土地平整肥沃,被精心劃分成一塊塊整齊的田壟,上面種滿了各種農作物。

    地里有不少戴著草帽勞作的身影。

    旱地的盡頭是一片良田,種的都是水稻,翠綠的秧苗在陽光下顯得勃勃生機。

    水田邊的河里,竟然還有十幾頭牛在悠閑的吃草,偶爾抬頭“哞哞”叫幾聲…

    這是禾娘第一次見到牛,彎彎的牛角看著就覺得高興。

    耕牛是很少見的,家里的莊子上竟然還有十幾頭,妻子的驚喜,馮銘軒自是看在眼里。

    小河的對岸就是山林,山林邊有一座小小的涼亭,亭中有石桌、石凳。

    進入莊子大門內的左手邊有一片青磚建的房子,莊頭馮慶和馮如、馮意早早等在那里了。

    房子的不遠處還有一口魚塘,魚塘里種了蓮藕,養了魚。

    現在一百一十畝旱地里種的都是芝麻,還種了十畝生姜。收拾好的油菜籽已經送去了大少爺的作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莊頭馮慶、馮如、馮意恭敬的給主子磕頭見禮,然後匯報了莊子的情況。身契在大少爺手上的家僕都去了大少爺的莊子。

    現在莊子上屬于二房的家僕還有二十五人。

    到了收割季節,莊子上請了不少附近的農戶做工,二十個大錢一天,很好請幫工。

    莊子上的一應事務都被馮慶、馮如、馮意幾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們的婆娘、兒女都在莊子上做事,養的雞有七十多只,每天雞蛋都能撿一竹籃。

    以前的雞蛋都是送去城南馮府,現在送去城北馮宅。

    家里抱窩的母雞還有七只,過幾天小雞仔就能出窩了。

    見到少奶奶來了,馮慶的婆娘撿了一籃子新鮮雞蛋,捉了兩只雞,叮囑小桃一會兒帶走,回家煲湯給少奶奶喝!

    少奶奶正需要喝雞湯養身子,小桃夸贊慶嫂子能干!

    馮銘軒帶著妻子在莊子上逛了一圈,心中有了一些計劃。

    他又仔細詢問了馮慶一些農事細節,馮慶都是謙卑的回答。

    隨後,馮慶帶著二少爺和少奶奶去了一進院,這是馮老爺以前來莊子上時常住的地方。

    馮慶的婆娘每天都打掃的干干淨淨。

    禾娘走進院子,只見庭院干淨整潔,屋內布置簡單卻不失雅致。這個一進院,比村尾的一進院子大。

    禾娘看了就覺得歡喜,她本來就是農家的女兒,對田園有著與生俱來的喜歡,莊子上有田有地有山林有魚塘,這里比胡家村強了不少!

    馮銘軒看著妻子的表情就知曉她的心中所想,他笑著說︰“娘子,以後咱們也可以常來這里住住。”

    禾娘眼楮亮晶晶的看著相公,眼里的愛慕之情溢于言表…

    馮慶笑著說︰“二少奶奶,暑天來莊子上住,比在雲城涼爽了不少哩!”

    馮銘軒笑道︰“慶叔,我讓管家來看看哪里需要要修繕的,到了八月,我們來莊子上住段日子。”

    禾娘微笑著點頭,相公的提議確實不錯!

    馮銘軒在莊子的門口踱步,帶著笑意左右打量,他給莊子取名“豐園”。他要安排管家給豐園掛一個牌匾,莊園的青石板路兩邊都要種上櫻桃樹……

    夕陽西下,順子駕駛著馬車離開了莊子,回到了鎮上。

    城里想買良緣紅的富商有十來家了,馮銘軒思忖,是該回去洽談良緣紅的價格了。

    本不想釀酒賺錢,奈何良緣紅走紅了呢?家里釀的櫻桃酒,再也不能走漏風聲了。

    有了麻糖鋪子,有了莊園,還有胭脂鋪子,自己還有兩個出租的鋪子,這日子怎麼著都能過下去了。

    鎮上住了兩個多月,夫妻倆商量好後,當即決定明天回雲城。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禾娘》,方便以後閱讀禾娘第81章 小鎮溫馨日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禾娘第81章 小鎮溫馨日常並對禾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