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雲笙的大弟子齊自勵拿起一本算術課本,隨手一翻,便看到乘法表。他低聲默念著︰“三六一十八、五七三十五、九九八十一”等口訣,心中細細核對著這些乘法口訣的準確性。
突然間,齊自勵“啊”了一聲,驚訝地問道︰“晉王殿下,這些算術知識,還有這乘法表,都是你親自編寫的嗎?”
劉軒微微一笑,道︰“本王能力有限,如有錯誤之處,請先生不吝指正。”
齊自勵略顯尷尬,道︰“我哪有此才能。”說完,將書遞給陳自勤,道︰“三弟,你最愛算術,看看這個。”
陳自勤接過課本,翻開幾頁,被書中的算術理論和生動的舉例所吸引。聚精會神地研讀起來。時而蹙眉思考,時而嘴角上揚,顯然對課本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許自律正在翻看《國文》課本,讀完一個章節後,便湊到齊自勵身旁,指著其中《贊春》詩文,笑道︰“大師哥,你看,這里面收錄了一篇你的詩文。”
齊自勵聞言,驚訝地接過課本,仔細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作品。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沒想到我的涂鴉之作竟然能被收錄進課本,真是慚愧慚愧。”
隨後,幾人便互相傳閱課本。他們時而低頭沉思,時而相視一笑,偶爾還會就書中的某個觀點或問題展開討論。整個書房內,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氛圍。
就這樣,不知不覺間,半個時辰悄然流逝。最終,幾人都將手中的課本輕輕放在桌子上。幾人初來之時,對劉軒大漢第一才子的名頭不以為然,看了這些他編寫的課本後,已心悅誠服。
墨雲笙看著幾名弟子,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與期待,道︰“你們有什麼疑惑,自管向晉王殿下提出,這可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你們要把握好。”
計自謙聞言,向劉軒拱了拱手,問道︰“王爺,學生有一事不明。地理和歷史這兩門知識,並非生活必需,即便是讀書人,也很少涉及。王爺為何如此重視,要將其納入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中呢?”
劉軒耐心解釋道︰“計先生,地理和歷史,看似與生活日常無直接關聯,實則不然。地理讓我們了解國家的山川河流、氣候土壤,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這些知識有助于我們能夠因地制宜,發展生產,興修水利。”
“而歷史,則是我們民族的記憶與靈魂,它記錄了我們的先輩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何面對挑戰,創造輝煌。學習歷史,我們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明白自己肩負的傳承與發展之重任,培養我們的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黃自查目光炯炯,向劉軒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請問晉王殿下,學生踏入校門,為何首要之選是學習《思想道德》這門功課?”
劉軒聞言,神色莊重,認真地回答道︰“黃先生,你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學問之道,首在立人;而立人之本,則在于道德。一個人若是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即便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難以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甚至比普通歹人危害更大。”
“相反,一個擁有良好道德觀念的人,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堅守本心,做出正確的選擇。本王希望通過《思想道德》這門課程,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秦州乃至大漢的棟梁之才。”
岳自勉略作猶豫,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向劉軒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王爺,學生心中也有一個疑惑。”
劉軒微笑著鼓勵道︰“先生但說無妨。”
岳自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王爺所編的這些課本,內容新穎且富有深度,實乃難得的好教材。然而,學生擔心的是,這些課本,尤其是《物理》這一科,對于許多私塾先生來說可能過于深奧,他們自身都難以完全理解,又如何能夠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呢?”
劉軒聞言,神色凝重起來,緩緩說道︰“岳先生所慮極是。在編纂這些教材時,本王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打算在長安成立一所專門的教師培養學校,邀請一批有潛力的私塾先生前來學習。”
“在這所學校里,先生們可以相互研討,共同進步。本王也會在空閑之余,親自為他們解答疑惑。待他們完全掌握了這些知識,並通過本王的考核後,將為他們頒發教師證,賦予他們前往各府學校任教的資格。”
“此外,對于那些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先生,本王還將考慮讓他們留在教師培養學校,繼續培養下一批教師。如此循環往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秦州將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教師,為孩子們帶來更加優質的教育。”
岳自勉听罷,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他拱手道︰“王爺深謀遠慮,學生佩服之至。”
王自檢問道︰“晉王殿下,那學生以後就不學繪畫彈琴之類的了嗎?”
劉軒搖搖頭,道︰“並不是,這只是小學課本,只是一些基礎的知識。將來秦州會另建大學,學生小學畢業後,可以選擇進大學繼續深造。”
頓了頓,劉軒接著說道︰“大學本王準備設立專科和本科,本科學習更深奧的理論知識,專科則學習鐵匠、木匠、瓦匠等各種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專業技能。開始也從民間聘請教師,由官府給教師發薪水。”
眾人听劉軒說這些課本只是基礎知識,不由大驚。
許自律問道︰“請問王爺,以後官府選拔官員,是否在這些學生中選拔?”
劉軒點點頭,肯定地說道︰“對!將來本王要在秦州實行官員錄用革新,打破門閥世襲當官傳統,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秦寧七賢聞言,無不佩服。
墨雲笙見弟子們已無疑問,便站起身來,對劉軒深深一躬,語氣誠懇地說道︰“草民久聞王爺在晉北時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愛戴。此次攜弟子前來,就是推薦他們在晉王麾下效力,為家鄉父老做些事情。之前諸多冒犯,只是想試探一下王爺胸懷,以及是否真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還望晉王海涵。”
劉軒聞言,心中大喜,連忙雙手相扶,將墨雲笙扶起,說道︰“墨先生能有如此胸懷,實乃秦州百姓之福。先生願意讓弟子們投身秦州建設,本王代表秦州百姓,對先生的大義之舉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墨雲笙哈哈大笑,道︰“王爺過獎了,時至中午,王爺府中可有好酒,招待我們這些酒囊飯袋?”
劉軒大喜過望。他听說這墨雲笙性情高傲,非摯友不肯與之同飲。想當年,劉鵬在未做太子之前,曾代表朝廷親自來秦州邀請墨雲笙入朝為官,墨雲笙非但婉言拒絕,甚至連與劉鵬共飲一杯都未曾答應。如今,墨雲笙竟主動提出要在自己府中飲酒,這無疑是對自己極大的看重。
劉軒說道︰“先生既有雅興,本王自當傾盡所有,以最好的美酒招待先生及諸位賢才。請先生稍等片刻,本王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