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甦懷瑾渾身發抖。
遠處的那個人是代善,他明顯扛不住了,眼看著這一路大軍就要勝了。
建奴的六旗精銳部隊來了。
“走啊,瑾哥走啊!”
甦家家僕在大聲的怒吼著,推著自家少爺上了馬,撿起地上生死不知的吳墨陽,短刃猛的扎在馬屁股上。
“哥,一定要活著啊~~”
在甦懷瑾的淚眼中,跟著自己一起長大的伙計陳懷信拎著刀沖了過去。
血霧噴灑,他的腦袋被人高高舉起。
當初跟著自己一起去天津衛收布的兄弟全死,全死了!
甦懷瑾望著遠處的建奴,如寒鴉哀鳴般嘶吼了起來。
“努爾哈赤,我 你祖宗啊,我 你祖宗啊~~”
馬背上的吳墨陽隨著戰馬的起伏搖搖欲墜。
甦懷瑾望著咳血的吳墨陽,照著他的臉就是狠狠的幾巴掌。
“哥,我們贏了麼?”
“別睡!”
“我睜不開眼。”
甦懷瑾抬手又是幾巴掌︰“我讓你狗日的別睡!”
“哦~~”
“想不到我甦懷瑾他娘先是背棄摯友為不義,如今又沒有為國獻身的為不忠,我.....”
......
馬林將軍的北路軍原本是和敵軍一比一旗鼓相當,能在杜松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打到現在是真的在拼命。
前面是賊寇,邊上林子里還時不時跑出來一群潰兵。
按照部署,這時候該是葉赫鐵騎出擊的時候了。
如果沒有意外,任何一路軍馬配合得當就足夠女真喝一壺。
可惜的是,杜松的提前出擊讓建奴的八旗找到空檔。
八旗齊出,一鼓作氣把他滅了。
當杜松全軍潰敗的消息傳來,這邊的軍心立刻就亂了。
在大軍開拔前就已經有人因為軍餉的問題當逃兵了。
人爭的是一口氣。
建奴八旗因為大勝志高氣昂,大明這邊號稱大明討奴北征大軍中最強勁利刃的杜松部被人團滅。
此消彼長,攻守易型。
望著建奴拿著大明的武器在砍殺大明人……
甦懷瑾的心徹底崩潰了,他沒想到會是這樣,這一仗會打成這樣。
也就一夜之間,杜松率領的六萬人全軍覆沒了。
六萬人啊,那不是六萬頭豬。
當初在草原,三百多沒上過戰場的軍戶,就敢面對數倍于自己的敵人拔刀亮劍。
六萬人一夜之間卻沒了……
車陣堵路後以火器搶攻,之後再以兵力碾壓,杜松他遵守了沒有?
老天爺啊,他到底做了什麼,六萬人被人生吃了?
打不贏,也守不住麼?
怎麼就打成了幾乎被人全殲啊!
“謹哥,咱們去找令哥吧!”
甦懷瑾充滿死氣的眼眸有了光。
這里死了這麼多人,大明一定會報仇的,到時候跟余令一起來,跟著他剝皮。
“對,對,找他,找他,他是山君,他是山君,老虎吃野豬,老虎吃野豬的......”
馬林老將軍這邊好歹還挖戰壕和建奴死戰.
李如柏率領的那一路南軍行動遲緩,都沒見到大批建奴。
大軍到了虎攔崗,軍報也來了。
望著軍報,李如柏臉色大變,他沒想到會這麼慘。
自己這邊還沒開打就要撤退了,奴兒竟然強大到這種地步了?
就在這時候遠處山頭響起了建奴進攻的號角聲。
也不知道哪個嘴賤的說了其他兩路全軍覆沒了。
此時號角聲一響,眾人立刻覺得有埋伏,驚恐潰逃。
疾病會傳染,恐懼會蔓延。
李如松部大亂,等發現是建奴斥候佯擊之策時,為時已晚,踩踏發生了。
等各部好不容易把自己人馬招呼到一起清點人數時……
在剛才的慌亂中竟然踩死了一千多人。
到了沈陽城甦懷瑾第一件事就是給吳墨陽治傷,望著胸口上的那一條口子,甦懷瑾松了口氣。
“建奴還是有點厲害的!”
“他們敢拼,因為他們輸不起,一旦輸了,他們所有人都得死,都在拼命,看著自然就很厲害了!”
吳墨陽不說話了,抬起頭望著慘白慘白的天。
他忍不住的想,若是這消息傳到京城又該怎麼樣的一個情景。
是指揮不當,還是建奴真的不可戰勝?
這一輸,遼東局勢翻天了。
一個窮鬼走在路上,突然撿了一大坨金子....
這一戰不只是死人那麼簡單,從統帥到中高層的將士這才是最大的損失。
這些人一死,下一次打仗找誰呢?
指望那些只會喝茶,在沙盤上排兵布陣,揮斥方遒的文人麼?
“上藥了,忍著點!”
一聲聲慘叫在傷兵營響起。
軍中的那些軍醫可不會噓寒問暖,治傷之前還給你號個脈什麼,他們是有傷就倒藥粉。
能扛過去就能活,扛不過去怪不得任何人。
長安城的匠戶也是這麼想的。
自從祖上成了這匠戶,他自然也是匠戶,挖礦的拼的就是一副好身板。
一旦上頭下來了任務就得使勁干。
管事是不會體諒你累不累的,他們只會問你完成了多少。
身為匠戶,遇到這活,那真是咬著牙在干。
死了是自己活該。
這叫服役,服役期間免除部分雜役,但稅糧仍需繳納。
一家數口幾張嘴,不拼一下,吃飯都是大問題。
如今干活的人個個都是怨聲載道,一肚子氣。
“今年我家開始種土豆了,听說這個比麥子好種,我在這里挖礦,幾個孩子和他娘也能管的過來!”
“听說今日大人會來看咱們!”
孫栓子抬起了頭,望著遠處樹蔭下那穿戴整齊,站的像根筷子一樣的管事“呸”的一聲吐出一口濃痰。
“栓子,你可知道來的是誰?”
“我管他是誰,老子家里今年能種土豆全部仰仗余大人,在我心里余大人是好官,其余的都是狗屁!”
“茹大人也不錯!”
栓子往手心呸了兩口唾沫,一邊干活一邊道︰
“我沒說他不是一個好官,但他家那姓朱的婆娘我不喜歡,霸道的很!”
“栓子你把嘴給我夾緊!”
栓子心里有些不服,小聲的嘟囔道︰
“馬大哥,我也沒說錯什麼,若不是當初朱家人抬高土豆價,我今年就可以多種一畝地,你知道這一畝地夠我吃多久不?”
“就是!”
邊上的一人聞言插嘴道︰
“自打我記事起,無論是他們說的,還是我親眼見到的,朱家有好人麼?”
“他家主上朱狍玥帕茈B桓齪萌耍 br />
“就是,我听讀書人說他的什麼謚號是個“愍”,不是什麼好字,主上都作惡了,兒孫能有好?”
“就是他們家把我祖上編為匠戶,老子這一輩子都是匠戶,老子光棍一個,要絕種了,這話我說了,砍我腦袋我也不怕!”
“好樣的,老爺也不怕,說是能念書,我現在有錢念書麼?”
為了這事大家突然激動了起來。
站在樹蔭下的管事見這群勞力竟然聊了起來,輕輕的一聲咳嗽響起。
咳嗽聲落罷,只剩下叮叮當當的干活聲。
“余老員外讓你發給大家的錢你發了沒?”
“發給他們做啥,他們是匠戶,是免費干活,我們是管事,是管干活的人,這錢不就是給我們的麼?”
孔大管事見大家愣著望著自己,不解道︰
“兄弟幾個看我做什麼,給你的那五十兩你不也笑著接受了麼,現在發愣,你去長安城听曲找娘們可不這樣。”
完蛋了,要死人了!
這個念頭在所有人心里同時響起。
眾人也一下子明白了,余大人這麼忙,派個人來一趟就行了。
他為什麼偏偏要自己來。
從這刻起所有人都開始冒汗。
太陽也不大,可這群人不光淌汗,站都有些站不穩了,余員外給的錢給眾人分了……
娘的,閻王爺給的錢給分了.....
管事蔣文明不冒汗。
他雖然是管事,但卻和這些人合不來,他做的就是得罪人事。
比如去找那些匠戶干活,傳達上頭的命令等。
匠戶們不喜歡他,認為他是狗腿子。
這些管事也看不起他,因為他是掛著管事的名頭跑腿干活的。
好事輪不到他,惡事他是一個不落下,全是得罪人的活。
就拿分錢來說。
余員外派人送來的錢他是一個子都沒看到。
如果今日不是孫大管事主動提起,他都不知道這錢被他分了。
所以,這些管事里他是最坦然的一個。
當馬蹄聲從西邊響起,蔣文明深吸了一口氣,腰桿挺的更直了。
腰桿直一會兒行禮的時候就會顯得更謙卑又不會讓人覺得諂媚。
這是顧全教的,听說是宮中的規矩。
人還沒來,管事里已經有人昏了過去,勁風撲面,余令來了。
蔣文明深吸一口氣,壯著膽子道︰
“學生蔣文明拜見余大人!”
余令聞言一愣,將手中馬鞭交給了吳秀忠,忍不住好奇道︰
“學生,讀書人,來說出你的故事!”
蔣文明開始冒汗,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引起余令的注意。
大人這麼說,想必是看出了自己小心思。
“回大人,小人是犯官之後,萬歷二十年鎮壓�\拜之亂時我爹是糧草官,因糧草一事出了岔子,成了匠戶!”
余令點了點頭,對著身後道︰
“小黑子,他貪不貪?”
“回大人,他這個人不貪,但愛咬文嚼字為人不喜,性子比較孤僻,因為懂得些文學,干的是管事的活!”
余令點了點頭,伸手一指︰“他們幾個呢?”
“貪,坊間人都說,別看這幾位大門破的不成樣,他們吃飯碗,用的筷子,那可是從河南運來的陶瓷筷子!”
余令點了點頭。
這群人怎麼說呢,他們其實也是匠戶。
因為會做人,會說話,在匠戶群體中有點名望,他們就成了頭。
成了頭的他們立刻就忘了過去的身份。
如那衙門的衙役一樣,仗著手里那點微末的權力,層層扒皮。
別看這些管事穿都不咋樣,那是真的有錢。
這群人膽大到連自己老爹給未來孫兒祈福的錢都敢貪,把自己老爹都氣的拿出長槍要來殺人。
老爹受氣了,兒子自然要來,不然就是不孝了。
“查證之後抄家,龍首原那邊不是正缺人麼,讓他們去,一文錢一個坑,貪污多少就挖多少個坑!”
“是!”
蔣文明默默計算了一下,一兩銀子就得挖一千個。
娘的,別的不說,他們每人貪了余老員外的五十兩。
蔣文明深吸一口,完了,這一輩子完了。
余令看都沒看這群癱在地上的管事,走到望著自己的匠人面前,余令笑著揮了揮手,大聲道︰
“各位鄉黨好,小子余令,從今日起,咱們挖鐵礦的都按照挖煤的規矩走!”
余令的話音才落下,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響起。
挖煤的可是有工錢拿的,就連運煤的那也是多勞多得。
就連婦人都能在不忙時去壓煤球補貼家用。
“大家听我說,干這一行我是鴰貔,你們是行家,那些管事不能用了,但干活不能缺管事!”
余令頓了一下,大聲道︰
“我的意思是從你們里面選一個,德高望重的也好,做事公平的也罷,你們選,每月工錢由他來替我發放!”
歡呼的人群安靜了,以前都是衙門指定,如今自己選?
余令不著急,知道這麼做很突兀,但余令想試一下。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等有了三,再做就很自然了。
陽光下,漢子身上反著光。
開始的看戚少保兵書的時候很不明白他為什麼選礦徒。
因為按理來講,從軍戶里挑人是最好的,因為他們懂得多,變陣之道都會。
等看到這群漢子,看著他們的身子,余令突然明白了。
說句不好听的,干挖礦這一行的身體不好的早就扛不住了。
如今能站在這里的那都是淘汰後剩下的。
這群人身體壯碩有力氣,長年挖礦有毅力,這群人稍加訓練,那就是天然的戰士。
余令舔了舔嘴唇,心里發誓,一定要對這群人好。
“秀忠!”
“令哥我在!”
“拿著這個黃冊去找夫人,從家里支取些錢財,每戶分二十斤糜子,一斤花生種,告訴他們怎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