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點了點頭,同意荀諶的話︰“今所收到消息,只言敵軍攻兩城,但實際攻了幾個城,還不能確定,且一旦敵軍攻打各城,必會造成淮南人心惶惶,此時正是農耕季節,百姓難呀。我不出城也得出城,不過,即便如此,我又有何懼哉?我就親率兩千騎兵,會一會周瑜。”
淮河流域,雨水充足,以種水稻和春麥為主,此時正是下種的時候。此戰對淮南的春耕影響不小。
荀諶也點了點頭︰“此前我軍按兵不動,皆因敵軍援軍動向不明,才以靜制動,子通所文,八九不離十,敵軍援軍必是從廬江方向,穿行紫蓬山,攻打合肥。既然敵軍援軍動向已明,出兵也未嘗不可,只是……”
“周瑜之智,不容小覷,他激將軍出兵,自然也會料到將軍會出騎兵,既如此,想必他已有對付我軍騎兵之法,將軍不得不小心謹慎呀。”
蔣濟也連忙說︰“友若先生所言有理,想必周瑜已有辦法對付我軍騎兵,故而才主動激將軍出兵。”
“那周瑜會怎麼對付我軍騎兵?難道不是設置拒馬之類的?”
荀諶一時想不出來︰“這……恐怕就不知道了。”
此時,趙雲也沉思起來,過了一會兒,他也想到了一些端倪︰“騎兵戰力高,迅速快,南方沒有戰馬,也不能組建騎兵,以步兵應對騎兵,除了以弓箭遠程攻擊外,其他辦法就不多了,一是用精銳步兵,來對抗我軍騎兵,但再精銳的步兵,都不可能與我軍騎兵相抗。”
趙雲所說並非虛言,他所率的騎兵,是陳軍唯一的重騎兵,以長槍為兵器,發動沖鋒,就算是陷陣營來了,恐怕也擋不住。當然,趙雲心里是這麼想的,他又不可能與高順交戰,以分高下。
“另外一個辦法,便是借助器械,若周瑜真想對付我軍騎兵,唯有制造出車弩之類的器械來,擺出車弩陣,再結合特殊地形,才有獲勝的機會,看來周瑜軍中可能有一定數量的車弩。”
趙雲一番分析,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荀諶微微笑了一下︰“這就是了,周瑜軍中必有車弩,那將軍可曾想過該怎麼應對?”
趙雲搖了搖頭︰“如何應對,得看具體情況。車弩雖可對付騎兵,但缺陷是車弩陣可不好擺,且車弩不夠靈活。我既然知道敵軍可能有車弩,也會有所防範,先生放心,此戰我輸不了。”
“如此我就放心了。”荀諶看到趙雲有了防備,自然放心。
“趙將軍,若將軍率騎兵出合肥,正是一次契機,可伺機再派一些兵力,鎮守紫蓬山緊要之處。”
“子通所說有理,今夜我和顏將軍各率騎兵出城,敵軍必一時不能判斷其兵力,我以騎兵的速度擺脫敵軍斥候,再讓顏將軍率軍離開,繞道去紫蓬山,子通熟悉合肥附近地形,你隨顏將軍一起去。我就率軍往浚遒方向而去,敵軍攻破浚遒城,自然會在那里等我。合肥城,就交給焦將軍了,有友若先生在,我亦放心。”
“如此大善。”荀諶覺得這麼安排很合理。
“末將領命。”蔣濟接下命令,他突然想到一事︰“將軍,末將還有一事。”
“請說。”
“周瑜此人,擄我百姓,實為可恨,若擊退荊州軍後,我軍可穿過紫蓬山,攻破舒縣,擄其家眷,雖將軍不恥于以家眷相威脅,但也得為我淮南無辜百姓報仇。”
“可……周瑜跟隨孫氏已久,家眷想必都在吳郡吧?”
“周瑜妻妾子女,多半在吳郡,但周瑜之父名為周異,早已去世,其下有三個弟弟,子孫可不少,周家大把人都在舒城。”
“好,若你能助顏將軍擊敗荊州軍,屆時就攻破舒城,擄其家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顏良並不在場,他在鎮守其他城門。他手里還有一千兩百兵力,休整了一段時間,士氣恢復,也足以一戰。
當天夜里,趙雲和顏良率部一起從北門離開了合肥。
趙雲自然知道,敵軍斥候多半就在附近,但夜里視線有限,斥候肯定不知道多少兵力出城。
出城後,趙雲讓士兵只點燃少量火把,用來照明,一路急行軍,沿官道走了三四十里路。他想著應該已經擺脫敵軍的斥候了,于是他和顏良兵分兩路。他率軍往東,顏良率軍往西,兩人分道揚鑣。
……
天亮之後,黃蓋率江東軍列陣,繼續攻打合肥。他一聲令下,江東軍弓兵率先沖出,箭矢呼嘯著射向合肥城頭。
焦觸指揮陳軍,躲在垛口後放箭,兩軍箭雨在空中交錯,對射起來。
江東士兵頂著箭雨,把沉重的井闌推到離城牆五六十步的地方。士兵登上井闌,射箭襲擊城頭,壓制陳軍的火力。
趁這個空隙,幾十架雲梯搭上城牆,士兵手腳並用向上爬。城頭立刻潑下滾燙的金汁,砸下滾木 石,梯上的人慘叫著摔落。
雙方激戰,戰況慘烈。江東軍攻城甚猛,但陳軍亦是防守森嚴,讓江東軍無機可乘。
……
揚州淮南郡浚遒縣
話說趙雲率行軍了一天時間,到達浚遒縣地界,他小心謹慎起來,下令放慢速度。
“報……報……”士兵來報︰“將軍……前面十幾里處,發現敵軍一支軍隊,是步兵,兵力約兩三千人,押運著不少物資,正往南走。”
“押運物資?果然是擄掠所得,真是可恨。”趙雲又問︰“沿途有沒有其他發現?”他必須判斷這是不是誘餌。
“沒有。”
“那加派人手,繼續查探沿途。”
他並沒有下令停止,而是繼續前進,只是再度放慢了速度,緩緩而行。
又過了半個時辰,士兵又來報︰“報將軍……斥候仔細查探沿途,沒有發現。”
“那敵軍位置在哪?”
“距離我軍只有不到四五里了。”
趙雲陷入了沉思,想著是不是該發動突襲。片刻之後,他咬了咬牙,做了決定︰“全軍听令,加快速度,準備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