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990

第398章 紐約的暗流和破窗效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海大腹 本章︰第398章 紐約的暗流和破窗效應

    林恩安靜地听著,心中快速分析著內情。

    哥倫布圓環,坐落于中央公園西南角,百老匯大道、第八大道、中央公園西大道59街)交匯處,是進入中央公園的主要入口之一。

    為紀念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圓環于1905年建成,中心雕像由意大利雕塑家加埃塔諾•魯索于1892年創作,紀念哥倫布登陸400周年。

    這里還是曼哈頓的官方地理坐標原點,紐約市所有距離測量均以圓環中心為基準點,被譽為“紐約的宇宙中心”。

    作為曼哈頓的地理中心,是紐約當之無愧的物理心髒。

    朱克曼作為波士頓背景的“外埠開發商”他本人其實是個加拿大猶太移民),進軍紐約如此核心的地段,幾乎必然觸動本地財團的利益,引發強烈抵制。

    這不僅僅是商業競爭,更是一種地域性的商業壁壘。

    那個所謂的“哥倫布圓環聯盟”,背後十有八九就是這些本地財團在操縱。

    法官和市府官員,很可能也被他們收買或施壓。

    查克作為紐約州聯邦眾議員,面對這些根基深厚的紐約地頭蛇金主,選擇犧牲朱克曼這個“外來戶”的利益,保全自身政治資本,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換做林恩自己,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他等朱克曼情緒稍微平復,才開口問道︰

    “那現在這塊地就這麼僵持著?市府那邊沒有給出任何和解方案嗎?”

    朱克曼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和解?我們已經上訴至聯邦第二巡回法院!我們要求裁定原租賃協議違法聯邦公路法因為那塊地屬于公益用地性質,理論上禁止私有化)。

    租賃協議自始無效!我們要求市府全額退款!我們自始至終就沒有獲得過合法的開發權利!”

    林恩心中咋舌。鬧到這一步,就是要徹底撕破臉了。

    不過,這攤渾水暫時和他沒什麼關系。

    他安慰了朱克曼幾句,對這個被紐約市府和本地財團聯手坑得兩眼一黑的地產商表達了同情。

    然後借口還要繼續錄歌,朱克曼知趣地起身告辭,臨走前,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林恩,提醒道︰

    “小心查克,ink。這幫政客...都信不過!”

    “謝謝你來告知我這個消息,也感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朱克曼先生。”

    送走滿身怨氣、步履沉重的莫特•朱克曼,林恩站在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著窗外曼哈頓璀璨卻冰冷的夜景,心中波瀾起伏。

    哥倫布圓環的漩渦、查克的算計、朱克曼的絕望...這一切都提醒著他,紐約這座城市的繁華之下,潛藏著多少暗流與陷阱。

    他深吸一口氣,按下內線電話︰“杰米,來我辦公室一趟。”

    杰米很快推門進來︰“老板?”

    “克里斯多夫•華萊士,”林恩轉過身,眼神銳利,“就是布魯克林那個,krsone的跟班,嗓音很低沉的那個。上次派對上讓你打听的,有結果了嗎?”

    杰米點點頭,臉上帶著一絲凝重︰“查清楚了,老板。我通過nypd的朋友調了他的檔案,情況...不太好。”

    他拿出一份打印好的簡要報告,遞給林恩。

    1988年10月,華萊士首次被捕,那時他才十七歲。

    指控是持械搶劫一級搶劫罪)。

    他在布魯克林區富爾頓街地鐵站口,打劫了一名喬治亞州游客。

    受害者指認其持彈簧刀搶走120現金;同伙拉馬爾•戴維斯的供詞也牽連到了華萊士。

    結果因監控錄像未拍到正臉,關鍵證據不足,案件被撤銷起訴。

    1989年3月,他又卷入了毒品關聯案件。

    在喬治•威斯汀豪斯職業高中因打架被校警搜查書包。

    校警在他書包里發現了總重2.8克的25袋快克可卡因;一個記賬本,標注代號“big”。

    這次的處理結果是︰少年法庭判處社區服務60小時;

    華萊士被強制轉學至布魯克林區輟學預防中心。

    這些處理手段顯然無效︰1990年8月,華萊士再次卷入一起重罪槍擊案。

    案發原因是爭奪牙買加幫派“spanger posse”在布魯克林區的毒品分銷權。

    作案工具是一把tec9半自動手槍序列號tx9847,作案後被拋入東河)。

    受害者是敵對毒販詹姆斯•杰克遜,左肩中彈,未致命。

    這起案子卻迎來逆轉︰主要目擊者因害怕幫派報復,在庭審時當庭翻供。

    判決結果是罪名不成立法官在案卷批注︰“證詞可信度徹底崩解”)。

    林恩放下報告,臉色陰沉︰“持械搶劫、販毒、槍擊...這家伙簡直就是一顆行走的定時炸彈!老天爺賞飯吃的好嗓子,偏偏長在了這種人身上。”

    杰米深表贊同︰“是啊,老板。從檔案看,他的犯罪記錄是逐步升級的︰88年搶劫未遂證據不足脫罪),89年販毒少年法庭輕判),90年直接升級到槍擊證人翻供脫罪)。典型的‘破窗效應’broken indos theory)活教材。”

    “破窗效應...”林恩對這個詞有些印象。

    這是紐約交通警察局長威廉•布拉頓最近一直在公開宣揚的理論。

    他炮轟丁金斯市長和nypd局長本杰明•沃德,指責他們應對紐約治安惡化負責。

    布拉頓認為︰忽視影響生活質量的小罪錯如破窗、涂鴉、街頭失序),會發出‘此地無人管理’的信號,導致更多小問題和低級犯罪滋生。

    社區因此衰敗,居民退縮,最終吸引和縱容更嚴重的犯罪,犯罪率螺旋式上升。

    就像一扇破窗未被修復,會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

    杰米補充道︰“華萊士就是個典型例子。如果88年那次搶劫,即使證據有瑕疵,但能給予他足夠的懲戒和引導;

    或者89年校內的販毒行為被學校或警方嚴肅處理,而不是輕飄飄的社區服務和轉學了事...

    他或許不會這麼快就滑向持槍暴力犯罪的深淵。布拉頓的理論,結合紐約的現實和華萊士的案例,確實很有說服力。”

    林恩沉默地點點頭。

    雖然他是驢黨的支持者,和沃德這個老黑局長關系也不錯,但結合自己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及華萊士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他不得不承認布拉頓的觀點切中了要害。

    紐約的治安,確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惡化。

    “這種人,再好的天賦也不能踫。”林恩果斷做出決定。

    “杰米,以後關于克里斯多夫•華萊士的消息,除非他惹上大麻煩可能牽連到我們,否則不用再匯報了。”

    “明白,老板。”杰米收起報告,離開了辦公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紐約1990》,方便以後閱讀紐約1990第398章 紐約的暗流和破窗效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紐約1990第398章 紐約的暗流和破窗效應並對紐約199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