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機不是一次性的機械!”
林朝陽氣得飯都吃不下。
盾構機不是一次性的機械。
雖然每一台盾構機都要根據具體的工程量身定做,但其實它們是可以重復利用的。
在後世,最經濟的就是直接轉場復用。
只要後續工程與原工程的核心參數高度匹配,比如地質相似且直徑一致的隧道,或者同一個城市的地鐵線路等,都可以用同一台盾構機。
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試參數和更換刀片。
哪怕無法直接轉場復用,還能改造後復用,這也是後世很常見的做法。
通過“擴徑”或“縮徑”的做法改變盾體的直徑,更換適配新地形的刀盤,改造關鍵適配部件就可以實現復用。
改造工程的造價只需要新造機的兩到四成,比起新購買機器,依然便宜許多。
事實上,在後世,一台盾構機能夠多次復用,壽命能夠達到1015年,挖掘里程可以達到幾十公里。
總的來說,在業內的看法中,自主研發和生產盾構機,在長遠看來,絕對是利大于弊。
秦楓更是如此認為,只有他知道未來國家對于地鐵的需求有多大,發展有多快。
盾構機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大多數人並不這麼想。
民間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
此時,突然有一股不一樣的聲音出現。
秦楓手里拿著報紙,仔細閱讀這篇文章。
標題非常有力。
「國之重器——盾構機」
文章里詳細闡述了自主研發盾構機的必要性。
盾構機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水利、市政等關乎國家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更是國防工程、戰略地下通道等保密項目的關鍵設備。
若是無法自己掌握技術,一旦經濟局勢動蕩,無法進口,國內的各種大型工程都有被迫停滯的風險。
再者,自主研發盾構機不是單一設備的技術突破,而是對一個龐大產業生態的全面拉動。
機械、電氣、液壓等多個學科,以及多個產業會被帶動起來,從而激發經濟活力。
接著便是關于人才儲備的討論。
秦楓看完文章,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這篇文章寫得太有水平了。
除了從技術上出發,還涉及了經濟和人才教育方面,並且每個論點都十分專業,外行人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他有點明白那天湯院長和陸院長在辦公室里秘密商量了什麼。
這是做好了準備要在筆桿子上開戰。
這篇文章一出,風向就有些改變。
原本支持派幾乎被反對派摁著打,此文章一出,支持派有了主心骨一般,紛紛開始反擊。
秦楓心血來潮,也給報紙投稿了幾篇文章。
林瑞和林嘉兄妹倆也沒有只看著,兩人也拿起筆桿子。
一個從機械工程的角度,一個從經濟金融的角度開始支持自主研發盾構機。
他們動員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寫了十幾篇文章,把兩所大學的校園牆都給佔了。
支持派和反對派“打”得有來有回。
內部,會議也開了一次又一次,一直沒能得出一個確定的答復。
這種時候,秦楓帶領的項目組就很尷尬。
你說咱們開工還是不開工?
事情沒個定論,他們甚至不敢出發去飛仙嶺,只能留在京市,繼續紙面上的理論研究。
老鄧特別懊惱,早知道現在這種情況,年前他們地質勘察組,拼了老命也要到飛仙嶺收集現場地質情況。
現在就能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
日子一天天過,很快元宵都已經過去了。
秦楓覺得不能繼續這麼下去。
他三天兩頭就往交通院跑,企圖從湯院長口中得知事情的進展。
林朝陽和其他小組負責人也一樣,都回各自的單位打听消息。
大家都不希望項目暫停,尤其是秦楓拿出筆記本後,他們在春節前已經根據筆記本上的資料開始理論上的研發。
大家很有信心,這個項目會成功的。
這個項目,會成為他們每個人履歷上不可抹去的精彩一筆。
已經進入了三月份,還沒出定論。
“所以能不能做,總得給我們一個定論,團隊里的大家都是各單位的中堅力量,總不能把大家耗在這里。”
秦楓坐在湯院長的辦公室里,難得語氣里帶了怒意。
湯院長也很無奈,作為項目的倡議者,這幾個月里他才是被折磨得最厲害的人,白頭發都多了好幾根。
他當著秦楓的面長嘆。
秦楓也跟著嘆氣︰“所以,現在爭議最大的是什麼?”
“各方面的阻礙。”湯院長敲擊著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
別說在外人眼里,哪怕在秦楓眼里,這個項目也是個吞金獸。
誰也不知道,錢都投進這只吞金獸里,會不會有收獲。
“國家現在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領導層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湯院長像在勸秦楓,也像在勸自己。
“所以,哪怕最後項目擱置,我們也只能忍了,但是別泄氣,哪怕不是現在,等將來總會有項目重啟的一天。”
湯院長深深地看著秦楓,他這個年紀也許等不到,但秦楓一定能等到。
秦楓坐在他對面,低垂著眼眸,似乎在思考,隔了一陣,他抬起頭來。
“既然資金不夠,那就融資。”
融資?
作為一個外行人,這個金融專業詞匯,在湯院長听來十分陌生。
仔細想一想,他似乎在什麼地方听過或見過。
對了,在報紙上。
盾構機在熱議的當下,幾乎每天報紙上都有一兩篇討論的文章,湯院長幾乎把所有的文章都看過。
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他都仔細看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干派不說支持還是反對,只從實際出發,提出一些讓項目能夠進行下去的方案。
湯院長在報紙上見過這樣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了用融資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
當時他就沒看懂,也沒太當一回事。
“秦楓,你似乎很了解這個叫融資的東西,你給我仔細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