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澤瀉春秋︰洪荒本草紀》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澤瀉春秋︰洪荒本草紀》上卷

    《澤瀉春秋洪荒本草紀》

    楔子

    混沌初開,清濁自分。天為陽,地為陰,陰陽相濟,化生五運流轉;寒來暑往,六氣更迭,孕出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滇之南,甘棠箐深谷藏幽,三十萬年前,蒼莽林海蔽日,瘴氣與霞光交織,石壁間滲出的清泉滴落石臼,叮咚如遠古梵音。

    彼時,人族尚蒙昧,穴居岩窟,與虎豹爭食,憑草木續命。他們觀星辰知四時,察草木辨生死,于無字天地間,悄悄寫下中醫藥的第一筆。這一筆,蘸著晨露與血痕,藏在澤瀉的球睫里,埋在挖掘工具的木痕中,在春生夏長的輪回里,等著被歲月喚醒。

    上卷•箐谷本草初長成

    第一回 陰濕困族 瘴氣鎖春

    甘棠部落在箐谷已繁衍生息百年。族長名喚蒼,背微駝,左手食指缺半截——那是去年冬獵時被熊羆所傷。這年春深,本該是草木抽芽、獸類肥美的時節,卻連月陰雨,岩窟外的沼澤漲了半尺,蒸騰的濕氣裹著腐葉味,鑽進每個人的骨縫里。

    先是孩童,晨起眼瞼腫如桃,尿色渾似泥潭水;再是婦人,下腹墜脹,如廁時痛如針扎;最後連最強壯的獵手,也開始腿足發沉,扛著獵物走不了半里路就喘。蒼族長蹲在岩窟口,望著雨簾中打蔫的蕨類,喉結滾動"是地脈在哭麼?"

    族中最老的巫嫗,頭發白如霜草,拄著根磨得發亮的紫荊木杖,顫巍巍撥開人群。她摸了摸病童鼓起的肚皮,又聞了聞他們尿在陶片上的漬痕,眉頭擰成疙瘩"水毒漫了筋骨。春屬木,本該抽枝散葉,如今反被濕土困住,是陰陽擰了勁。"

    夜幕降臨時,雨還沒停。岩窟里點著松明,火光映著一張張蠟黃的臉。有個叫阿禾的少年,腿腫得穿不上獸皮褲,疼得直哼哼。他娘把嚼爛的紫甦葉敷在他膝蓋上——那是往年治風寒的法子,此刻卻半點不管用,淚水混著松煙,在臉上淌出黑痕。蒼族長望著洞外連綿的雨,忽然想起祖輩傳下的話"天給的病,地里藏著藥。"

    第二回 澤畔偶見 白睫藏機

    雨歇的清晨,蒼族長帶著阿禾的娘,挎著藤籃,沿著漲水的溪流往上游走。巫嫗說,水毒得用水性的草木來解,就像火能克冰,木能疏土,這是天地定下的規矩。

    溪邊的淤泥軟得像膏脂,踩上去能陷到腳踝。水蓼開著細碎的白花,睫稈卻帶著辛辣氣,蒼族長拔起一根聞了聞,搖搖頭——這味太沖,怕是壓不住沉在底下的濕毒。再往前走,一片淺灘上冒出叢叢綠苗,葉片像攤開的手掌,托著晶瑩的露水,風一吹,葉底露出圓鼓鼓的白睫,半截埋在泥里,半截挨著水。

    "這是啥?"阿禾娘伸手要拔,被蒼族長按住。他記得去年秋獵時,見過鹿群在這一帶低頭啃食,那些鹿皮毛油亮,從沒見過腿腫的。他蹲下身,用石刀輕輕刨開周圍的軟泥,露出來的球睫圓滾滾的,像縮小的獸卵,剝開外皮,內里雪白,滲著清潤的汁水。

    "聞聞。"蒼族長遞過去。阿禾娘放在鼻尖一嗅,沒有尋常草木的濃烈氣息,只有淡淡的土腥混著水甜,像雨後初晴的天空。她舔了舔斷面,不苦不澀,反而有種清冽的淡味,順著喉嚨滑下去,剛才走得發沉的腿,竟似輕快了些。

    回到岩窟,蒼族長把球睫切成薄片,放在陶釜里煮。水開時,一股清氣漫開來,聞著就讓人胸口敞亮。他先舀了一碗,吹涼了喝下去。半個時辰後,只覺得小腹發沉,想去如廁,回來時竟發現,連日來的腰酸腿軟,消了大半。

    "是它!"蒼族長眼楮亮起來,把陶釜里的湯水分給最病重的幾個孩童。阿禾喝了兩碗,當天夜里就尿了好幾回,晨起時,眼皮的腫脹竟消了一圈。

    第三回 五運驗性 四氣初明

    澤瀉(族人們後來叫它"澤中玉")能解水毒的消息,像野火一樣在部落傳開。巫嫗拄著木杖,讓蒼族長把完整的植株連根帶葉挖來,擺在岩窟中央的石板上。

    "你們看,"巫嫗用木杖指著,"它長在水澤邊,葉朝上承天陽,睫入泥接地氣,球睫藏在陰陽交界的地方。"她又掐了片葉子,汁水濺在火塘邊的青石上,很快洇出濕痕,"味淡,能滲;性涼,能清。水往低處流,它的氣,也跟著水走。"

    這年是"土運太過"的年份,巫嫗說,土氣重了就生濕,濕多了就成澇,澇積在人身上,就成了腫。而澤瀉生在土水之間,得土之精,含水之性,正好能把多余的水濕導回地里,這是"同氣相求",也是"五行相制"。

    蒼族長開始領著族人按時節采挖春分時,球睫剛冒芽,汁水雖足,卻帶著生澀;夏至後,葉茂睫粗,球睫飽滿,這時挖出來,斷面雪白,嚼著有回甘——這是"夏長"給的力氣;到了霜降,球睫縮成硬殼,再煮也沒了清潤的味。"得順天時而取,"巫嫗讓少年們記著,"春生的芽,是木氣;夏長的睫,是火氣;秋收的實,是金氣;冬藏的根,是水氣。咱們要的,是夏末秋初的,金木相濟的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有回,一個獵手吃了澤瀉,又喝了兩碗鹿骨湯,結果上吐下瀉。巫嫗查看後,拍著大腿"傻孩子!澤瀉是利水的,屬陰;鹿骨是補火的,屬陽。陰陽相沖,就像把水倒進滾油里,能不炸鍋嗎?"她讓人取來曬干的莎草睫,煮了水給他喝,"莎草味辛,能散,把沖到一起的陰陽分開,這叫"相殺"。"

    自此,族人們漸漸明白,草木不光能當藥,還得看跟啥同吃,這便是"七情"的開端。

    第四回 木耒開土 本草入俗

    澤瀉越挖越多,石刀刨泥總傷著球睫,蒼族長看著巫嫗那根紫荊木杖,忽然有了主意。他找了根結實的青岡木,削出扁平的刃,又在柄上刻了防滑的紋路——這便是最早的木耒。

    用木耒挖澤瀉,又快又穩,球睫完好無損。族人們發現,用木耒翻松的泥里,來年長出的澤瀉更粗壯。阿禾的娘琢磨出法子,把新鮮的澤瀉球睫埋在干爽的沙里,能存到冬天。冬藏時,族人吃多了獸肉,容易腹脹,取幾塊澤瀉煮水,很快就舒坦了。

    有個叫石生的漢子,夏天在山里被蛇咬了,小腿腫得像木桶,皮膚發紫。巫嫗讓蒼族長取來新挖的澤瀉,搗成泥,和著搗爛的魚腥草,敷在腫處。"澤瀉引水,魚腥草解毒,"巫嫗邊敷邊說,"蛇毒是火毒裹著水毒,得讓它們順著汁水排出去。"三天後,石生的腫消了,皮膚透出正常的血色,只是留下圈淺痕,像給澤瀉記了功。

    部落里的孩子們,開始跟著大人認草藥。他們知道,澤瀉的葉能止血,揉爛了敷在傷口上,比苔蘚管用;莎草的根能安神,睡不著時煮水喝,夢里都是香的;溪邊的蘆葦根,味甘性寒,能止渴,夏天打獵帶上幾段,比泉水還解渴。這些知識沒人寫在骨頭上,全靠嘴說手教,母親傳給女兒,父親帶著兒子在田埂上認,這便是"口傳知識"的源頭。

    春去秋來,當甘棠箐的蘆葦又黃了一茬,族人們發現,那些常吃澤瀉的人,很少再得水腫病。蒼族長在岩窟的石壁上,用赤鐵礦畫了幅畫底下是波浪線代表水,中間畫著圓鼓鼓的球睫,上面頂著葉片,像個舉著傘的人。他想讓後人知道,這片土地上,藏著救過他們性命的寶貝。

    (上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澤瀉春秋︰洪荒本草紀》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澤瀉春秋︰洪荒本草紀》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