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安昌河畔芎香暖》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安昌河畔芎香暖》下卷

    下卷

    第五回芎香續氣血生,微調法顯神通

    秀蘭的奶水一天比一天足,娃娃的小臉漸漸圓起來,哭聲也洪亮了,像只剛出殼的小公雞。可她的頭痛還沒完全好,每天下午會隱隱作痛,腰桿也還有些發酸。王嬸看著媳婦碗里的雞湯見了底,心里盤算著該給方子添點啥。

    這天早上,她去鎮上趕集,特意繞到藥鋪門口,想問問坐堂的老掌櫃。那掌櫃的頭發都白了,戴著老花鏡,正在翻一本線裝書。听王嬸說用川芎炖雞治好了月子病,他扶了扶眼鏡"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能行氣活血,祛風止痛,本就是治產後頭痛的良藥。只是單用川芎,雖能散寒,卻少了點補氣血的力道,若加些紅棗、枸杞,既能助川芎行氣,又能補產婦的虛,豈不更好?"

    王嬸听得連連點頭,買了斤紅棗,又在集上挑了些飽滿的枸杞。回家後,她炖雞時除了川芎,又加了三顆紅棗、一小把枸杞。湯炖好後,顏色更紅亮了,香氣里帶著點甜味,不像之前那麼沖。秀蘭喝了一口,咂咂嘴"這湯比昨天的潤口,喝下去心里不發慌了。"

    連喝兩天,秀蘭下午的頭痛輕了許多,能坐在炕邊給娃娃做小鞋了。她摸著自己的腰說"媽,腰也不酸了,像是有股熱氣順著骨頭縫往下走,渾身都松快。"王嬸看著她穿針引線的樣子,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這川芎就像個懂事的幫手,知道產婦身子虛,不蠻干,只慢慢疏通,再配上紅棗、枸杞補著,難怪見效。

    柱子在旁邊听著,忽然說"前兒我去河里打魚,見張老五的媳婦也總捂著頭,她剛生二胎沒滿月,要不要跟她說一聲?"王嬸趕緊說"當然要說!都是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是一把。"她找出幾塊好川芎,用紅紙包了,讓柱子給張老五家送去,順便把炖雞的法子教給他們。

    傍晚柱子回來,臉上帶著笑"張老五媳婦喝了半碗湯,就說頭不那麼沉了。她婆婆非要塞給我兩個雞蛋,說等好了,要親自來謝您呢。"王嬸笑著把雞蛋放進籃子"謝啥,都是女人家,誰沒受過生娃的罪。這川芎啊,就該幫咱們女人家撐過這道坎。"

    第六回鄰里傳驗方效,芎珠成護女符

    張老五媳婦用了川芎炖雞的法子,五天就見了好。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了太平村,又傳到了鄰村。那些剛生過娃、正受頭痛腰酸折磨的媳婦們,都托人來問王嬸要川芎,討方子。

    王嬸從不吝嗇,把家里剩下的川芎都分了出去,還特意去鎮上的藥鋪買了些新的。她教大家怎麼選川芎"要挑那些沉甸甸、斷面有菊花心的,聞著辛香沖鼻子的才管用;那些輕飄飄、發潮的,藥性都跑了,沒用。"又囑咐炖雞的火候"要用老陶罐,炭火慢慢煨,不能用鐵鍋,會敗了藥性;雞要選三年以上的老母雞,嫩雞沒力氣,托不住藥勁。"

    村東頭的李寡婦,生了雙胞胎,身子虧得厲害,不僅頭痛,還總覺得肚子墜著疼。她按王嬸的法子炖了川芎雞,喝到第四天,肚子不墜了,惡露也干淨了些。她提著一籃新摘的青菜來謝王嬸,紅著眼圈說"王嬸,您這法子救了我的命啊!之前疼得直想死,現在能抱著娃喂奶了。"

    王嬸拉著她的手說"這不是我的功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女人家生娃,就像從鬼門關走了一遭,身子骨虛,風寒最容易鑽空子。這川芎性溫,能鑽能散,就像個貼心的閨女,知道往咱們女人的筋骨縫里鑽,把寒氣一點點趕出去,氣血通了,啥病都能好一半。"

    漸漸的,來求方子的人越來越多,王嬸索性把法子寫在紅紙上,貼在村口的老槐樹上。紙上寫著"產後風寒擾,川芎炖雞好。三錢芎珠碎,老雞陶罐熬。慢火煨三刻,去油溫著喝。七日氣血順,痛消奶水足。"村里識字的人念給不識字的听,大家都記在心里,像記著一首護命的歌謠。

    有外鄉來的貨郎,听說了這個方子,覺得稀奇,買了些川芎回去,給他剛生娃的媳婦試,果然管用。他走南闖北,把這方子帶到了更遠的地方,說安縣太平村有個王嬸,用一種叫川芎的藥,救了好多月子里的女人。

    王嬸的院子里,時常有人來送東西,雞蛋、紅薯、新做的布鞋她都笑著收下,轉身又分給那些更困難的人家。她看著院角那棵老梨樹,雖然還沒發芽,卻覺得枝椏里藏著生機,像那些被川芎治好的媳婦們,身體里重新流動起溫暖的氣血。

    第七回細辨性明藥理,歲月沉澱智慧方

    開春後,秀蘭的身子徹底好了,能下地干活,抱著娃娃在田埂上走,氣色紅潤得像熟透的隻果。她常跟著王嬸去地里,學著辨認草藥。王嬸指著田邊一種開藍紫色小花的植物說"這就是川芎苗,你看它的葉子,邊緣像鋸齒,睫稈帶點紫色,聞著有股沖勁,跟它的性子一樣,潑辣卻貼心。"

    秀蘭蹲下來,輕輕掐了片葉子,放在鼻尖聞"真的有股熟悉的香味,跟炖雞時的味道一樣。"王嬸點點頭"等秋天挖出來,根睫曬干了,就是咱們用的川芎。這東西啊,喜歡長在向陽的坡地,喝著安昌河的水,吸著蜀地的暖,性子里帶著股韌勁,專治咱們女人家的難言之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村里的老人們也常聚在王嬸家,講起過去的事。七十歲的周婆婆說"我當媳婦那會兒,村里有個接生婆,隨身總帶著川芎,誰家媳婦生娃受了寒,她就用酒泡了川芎,擦額頭、抹腰桿,比現在的藥膏還管用。"另一個老人接話"可不是嘛,這川芎啊,就像咱們女人的護身符,從老輩傳到現在,救了多少人的命。"

    王嬸把大家說的話都記在心里,還特意去鎮上找識字的先生,把川芎的用法、選法、忌諱都寫下來,訂成個小本子。她在本子上寫道"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產後用之,須配老雞、紅棗,溫而不燥,補而不滯。忌用鐵鍋炖,忌與生冷同食。"

    有一次,縣上的女先生下鄉考察,听說了這個方子,特意來拜訪王嬸。她翻看王嬸的小本子,又听了眾人的講述,感嘆道"這哪里是偏方,這是你們祖祖輩輩用身體試出來的智慧啊!書上說川芎"為血中氣藥",能"上行頭目,下調經水",跟你們說的一模一樣,只是你們用更實在的法子,讓它發揮了最大的用處。"

    女先生走時,給王嬸留下一本《婦人良方》,說里面也有川芎治產後病的記載。王嬸看不懂那些文縐縐的字,卻覺得書里說的,跟自己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好藥不在貴,管用就行;好方子不在復雜,對路就靈。

    第八回歲月流轉方不老,芎香永續護新生

    日子一年年過去,太平村的媳婦們生娃,總會想起王嬸的川芎炖雞。有人家種起了川芎,秋天挖出來,分些給鄰里;有人家把方子教給了嫁去外鄉的閨女,讓這股芎香飄到了更遠的地方。

    王嬸老了,頭發白了,背也駝了,卻還總坐在院子里,看著年輕人抱著娃來討方子。她會顫巍巍地拿出那個老陶罐,說"就用這個炖,藥香跑不了。"秀蘭接過了她的班,成了村里新的"王嬸",教著年輕媳婦們怎麼選川芎,怎麼掌握火候。

    有一年,鎮上的衛生院來了個老中醫,听說了太平村的川芎方子,特意來調研。他給幾個用這方子治好的產婦把脈,又看了當地的川芎,贊嘆道"這方子暗合醫理啊!產後多氣血虧虛、寒凝血瘀,川芎行氣活血能化瘀,老雞補氣養血能固本,紅棗調和諸藥,三者相配,溫通而不耗氣,補益而不滯瘀,真是妙極了!"

    他還發現,太平村的產婦很少有落下月子病的,比城里那些依賴西藥的產婦恢復得還好。他在醫學雜志上寫了篇文章,說安縣太平村的"川芎炖雞"是"民間實踐與中醫理論完美結合的典範",只是村民們看不懂那些字,只知道這法子能讓女人們少受些罪。

    王嬸八十歲那年,得了場小病,躺在床上不想動。秀蘭給她炖了川芎雞,像當年她照顧自己一樣。王嬸喝著湯,看著炕邊跑來跑去的曾孫,笑了"你看這川芎,陪著咱們女人家,從生娃到養老,一輩輩傳下去,比啥都牢靠。"

    後來,王嬸走了,村里人把她的老陶罐和那本記著方子的小本子,放在了村頭的祠堂里。每年春天,祠堂周圍都會長出幾株川芎苗,藍紫色的小花在風里輕輕搖,像在說著一個溫暖的故事——關于女人的堅韌,關于草藥的溫情,關于那些藏在煙火氣里的、代代相傳的智慧。

    結語

    安縣太平村的川芎炖雞,就這麼成了川中農村的"護女經"。它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高深的理論,卻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托住了產後虛弱的女人。那些關于川芎的選擇、火候的掌控、搭配的講究,都是一輩輩女人用身體體驗、用歲月沉澱下來的經驗,比任何醫書都來得鮮活、實在。

    這方子告訴我們,最好的 dice 往往藏在最樸素的生活里。川芎的辛溫,老雞的醇厚,紅棗的甘甜,恰如生活的滋味,有沖勁,有溫情,有調和,缺一不可。而那些口口相傳的叮囑,那些手把手教的技巧,是女人之間的默契,是生命與生命的接力,讓這股芎香,跨越了時光,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的新生。

    贊詩

    安昌河畔川芎香,炖得雞湯暖女腸。

    產後風寒何所懼,辛溫一縷化冰霜。

    不求典籍傳千古,只護新生與歲長。

    最是民間真智慧,藏于煙火灶台上。

    尾章

    如今,太平村的川芎還在年年生長,藍紫色的小花鋪滿坡地,像片溫柔的海。年輕的媳婦們生了娃,婆婆們還是會拿出老陶罐,炖上一鍋川芎雞,嘴里念叨著"慢火煨,溫著喝,芎珠能把寒氣挪。"

    偶爾有城里的孕婦來村里,听說了這個方子,會帶著川芎回去,卻總說炖不出村里的味道。村里的老人會笑著說"差的不是方子,是那份心——得想著她疼,想著她難,藥香里才會藏著暖。"

    這大概就是民間智慧的真諦它不只是藥與方的結合,更是心與心的相通。就像那川芎,扎根在泥土里,吸收著日月精華,最終變成一股溫暖的氣,流進女人的血脈里,護著她們走過人生最脆弱的時刻,也護著一個家的生生不息。而那縷飄散在安昌河畔的芎香,還會繼續飄下去,飄向更多需要溫暖的地方。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安昌河畔芎香暖》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安昌河畔芎香暖》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