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神草融入苗家俗,祭草節里續傳奇
瘟疫過後的第一個苗年,烏當寨格外熱鬧。按照祖先的規矩,要舉辦“祭草節”,感謝還魂草的庇佑。岩生成了祭典的主持者,他穿著嶄新的苗服,頭戴銀冠,手里捧著用還魂草編成的“魂幡”,帶領全寨人來到白簾瀑布旁的崖壁下。
崖壁上的還魂草,經過精心照料,長得愈發茂盛,淡紫色的花像一群停駐的蝴蝶,在陽光下閃著光。岩生先將一碗米酒灑在石縫前,然後點燃艾草,煙霧繚繞中,他唱起了古老的《祭草歌》
“石縫深,瀑布響,還魂草,石精藏。
救咱命,還咱魂,苗家人,永不忘。
一節睫,一片心,敬神草,保安康……”
歌聲里,寨里的姑娘們獻上用還魂草編的花環,掛在崖壁的古藤上;後生們抬來一頭肥豬,當場宰殺,將最好的肉切成小塊,擺在石台前;孩子們則捧著自己種的還魂草幼苗,小心翼翼地栽進崖壁的新石縫里。
岩老爹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切,對岩生說“這草不僅能治病,還能讓咱苗家人的心聚在一起。以後每年苗年,都要辦祭草節,讓子孫後代都記得,是誰救了咱們。”
祭草節成了烏當寨最重要的節日。還魂草也漸漸融入了苗家的日常生活
——姑娘出嫁時,母親會用還魂草的干花和銀飾一起縫進嫁衣,說“帶著神草的靈氣,日子會安穩”;
——新生兒滿月,父親要去崖上采一片還魂草的葉子,煮水給孩子洗澡,盼著“像神草一樣堅韌,少生病”;
——獵人進山前,會嚼一節還魂草的睫,說“神草會指引方向,保平安”;
——連苗家的“跳月”舞,也多了新的動作姑娘們模仿還魂草開花的樣子,手臂輕搖,像蝴蝶展翅;後生們則模仿攀岩的動作,腳下穩健,象征著勇敢。
岩生把還魂草的用法,一點點補充到《藥經》里。他發現,除了治瘟疫,還魂草還有許多妙用和生姜同煮,能治風寒感冒;和蜂蜜拌勻,能治咳嗽;甚至用它的汁液涂抹傷口,還能止血消炎。他教寨里的年輕人辨認還魂草的真偽“睫有節,色青褐,折之有絲,嚼之回甘——這才是真的還魂草,石精所化的神草。”
第六回 鄰寨求援顯仁心,還魂草名傳四野
三年後的一個秋天,鄰寨擺金寨的寨主帶著幾個後生,背著一簍臘肉和一壇米酒,來到烏當寨。他們臉色凝重,一進寨就“撲通”跪在岩生面前。
“岩生兄弟,求你救救擺金寨!”寨主聲音沙啞。
原來,擺金寨爆發了“瀉肚病”,大人小孩上吐下瀉,脫水嚴重,已經死了好幾個人。當地的苗醫束手無策,听說烏當寨有能“還魂”的神草,便特地來求援。
岩生趕緊扶起寨主“都是苗家人,不用這麼客氣。還魂草或許能治,但我得先去看看病情。”
他帶上《藥經》和藥簍,跟著擺金寨的人出發。擺金寨的病人,癥狀果然和烏當寨的瘟疫不同,主要是腹瀉脫水,眼神雖虛弱,卻不像丟了魂。岩生琢磨著“這是‘濕毒’,還魂草能清熱,但得配止瀉的藥。”
他讓擺金寨的人去采“馬齒莧”和“地錦草”,然後用還魂草為主,三者同煮,制成“還魂止瀉湯”。“這湯要趁熱喝,一天三碗,”他叮囑道,“另外,病人要喝燒開放涼的山泉水,不能喝生水。”
三天後,擺金寨的腹瀉病就控制住了。寨主感激涕零,要把寨里最好的稻田送給岩生,被岩生婉拒了。“我要的不是稻田,”岩生說,“是讓還魂草能幫到更多苗家人。我教你們種還魂草吧,找朝南的石崖,像我們烏當寨一樣,用心照料。”
他在擺金寨待了半個月,不僅教會他們種植還魂草,還傳授了幾種配伍的藥方。離開時,擺金寨的人送了他一塊罕見的“雞血石”,石上的紅斑像還魂草的花。岩生把它當成藥碾的底座,說“石精護草,草護蒼生,這石頭和還魂草一樣,都是苗家的寶。”
還魂草能治“濕毒”的消息傳開後,周邊的苗寨、布依寨、侗寨,都來烏當寨求藥、求種。岩生從不拒絕,還帶著徒弟們巡回義診,把還魂草的知識傳遍了月亮山。有人問他“你不怕神草外傳,烏當寨就沒優勢了?”岩生笑著說“神草是石精化的,不是烏當寨私有的。能救更多人,它才高興呢。”
第七回 年輕草師遇考驗,還魂草性顯真章
岩生的兒子岩保,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辨識草藥,尤其擅長照料還魂草。他聰明伶俐,卻有些驕傲,總覺得自己比父親懂得多。
十八歲那年,岩保獨自去鄰寨義診。那個寨子的病人患了“干咳無痰”的病,夜里咳得睡不著,日漸消瘦。岩保想起《藥經》里說還魂草能“潤肺”,便直接用還魂草煮水給病人喝。可連喝了五天,病情一點沒好轉,反而有人咳得更厲害了。
寨里的人開始議論“這後生是不是不行啊?還是岩生老草師厲害。”岩保又急又愧,趕緊回烏當寨向父親請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岩生沒有責備他,而是帶著他重新去了那個寨子。他仔細觀察病人的舌苔,又詢問了飲食,說“這些人不是單純的‘肺燥’,還帶著‘寒氣’。還魂草性偏涼,單用它,會讓寒氣更重,咳嗽自然好不了。”
他教岩保“要用還魂草配生姜和紅糖,先把生姜煮出辣味,再加還魂草和紅糖,這樣既能潤肺,又能驅寒,才管用。”岩保按父親的方法配藥,果然,三天後病人的咳嗽就減輕了。
回來的路上,岩生對岩保說“還魂草是神草,但它不是萬能的。就像苗家的銀飾,要搭配衣服才好看;草藥也要配伍,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他指著崖壁上的還魂草,“你看它,附石而生,離不開石頭的支撐;治病救人,也離不開醫者的細心和智慧。”
岩保羞愧地低下頭“爹,我懂了。光記住《藥經》的字不行,得懂它的‘性’,懂病人的‘癥’。”
後來,岩保遇到一個更棘手的病例一個老人患了“水腫”,四肢腫脹,呼吸困難,用了很多藥都沒用。岩保想起父親的話,仔細辨證老人是“氣虛水腫”,還魂草能清熱,但不能補氣。他大膽嘗試,用還魂草配“黃 ”和“茯苓”,既滋陰清熱,又補氣利水。半個月後,老人的水腫竟消了。
岩生見兒子進步,欣慰地說“你已經是合格的草師了。記住,還魂草的‘還魂’,不僅是把魂兒喚回來,更是讓身體的氣血重新活過來。醫者的心,也要像還魂草的根,扎得深,才能辨得清。”
第八回 山外商人起貪念,苗寨合力護神草
還魂草的名聲,漸漸傳到了山外。一個叫王老三的漢人商人,听說這草能治百病,甚至能“還魂”,覺得有利可圖,便帶著幾個伙計,背著銀子來到烏當寨。
王老三找到岩生,掏出五十兩銀子“岩草師,我想買你們的還魂草,越多越好,價錢隨便開。”
岩生搖搖頭“還魂草是救病的,不是賣錢的。我們可以給你一些,救急,不賣。”
王老三眼珠一轉,又說“那我跟你們學種,怎麼樣?我出一百兩,買你們的種植方法。”
岩老爹在一旁冷冷地說“這是祖先傳的法子,不賣。”
王老三踫了釘子,不甘心,夜里帶著伙計偷偷摸到白簾瀑布的崖壁,想挖走還魂草。他們剛動手,就被巡邏的後生發現了。寨里的人拿著柴刀、扁擔圍上來,把王老三等人團團圍住。
“你們敢偷神草!”岩保氣得發抖。
王老三還想狡辯“不就是幾株草嗎?我給錢!”
岩生站出來,指著崖壁上的還魂草“這不是普通的草,是我們苗家人的命!當年瘟疫,是它救了全寨;現在,它是我們的守護神。你要挖它,就是挖我們的根!”
寨老讓人把王老三的銀子扔了回去,說“念你是外鄉人,不懂規矩,這次放你走。再敢來,就別怪我們不客氣!”王老三嚇得屁滾尿流,帶著伙計連夜逃走了。
這件事過後,烏當寨的人更重視守護還魂草了。他們在崖壁周圍種上帶刺的藤蔓,派人日夜巡邏,還在石縫里埋下刻有咒語的石頭,說“誰偷神草,就會被山神懲罰”。岩生則把“三不采”的規矩刻在石碑上,立在崖下“幼苗不采,開花不采,雨天不采;采三留七,方能永續。”
第九回 神草助戰退強敵,苗嶺風骨照汗青
十幾年後,一股流寇闖進了月亮山,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鄰近的幾個寨子都遭了殃,紛紛逃到烏當寨求助。
“流寇有刀有槍,我們只有柴刀和弓箭,怎麼辦?”寨老們憂心忡忡。
岩生已是滿頭白發,他沉思片刻,說“硬拼肯定不行,得用巧勁。”他指著還魂草,“神草能救死,也能幫我們退敵。”
他讓寨里的人多采還魂草,配上“迷魂草”(一種能讓人頭暈的草藥),煮成濃濃的藥汁,裝在竹筒里。又讓年輕後生在白簾瀑布的必經之路,挖了許多陷阱,上面鋪上樹枝和茅草。
流寇果然闖進了烏當寨。他們看到瀑布旁的崖壁上長滿了還魂草,以為是什麼寶貝,紛紛涌過去搶奪。就在這時,岩生一聲令下,寨里的人把裝著藥汁的竹筒扔向流寇,藥汁濺在他們身上,散發出刺鼻的氣味。流寇們頓時頭暈眼花,腳步踉蹌,不少人掉進了陷阱。
“是神草顯靈了!”寨里的人吶喊著,沖出來用扁擔、柴刀驅趕流寇。流寇們以為遇到了“神助”,嚇得魂飛魄散,狼狽逃竄,再也不敢來月亮山。
經此一戰,還魂草的名聲更響了。人們說,它不僅能治病,還能護寨,是真正的“神草”。岩生在祭草節上,又給《藥經》添了一筆“還魂草,石之精,不僅還人魂,更護苗家魂。”
第十回 百年傳承還魂志,石上仙草永芬芳
岩生九十歲那年,已經爬不動白簾瀑布的崖壁了。他把岩保叫到身邊,把用了一輩子的藥簍和《藥經》傳給兒子“這藥簍裝過無數還魂草,這《藥經》記著它的性子,也記著苗家的根。你要像守護眼楮一樣,守護它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岩保跪在父親面前,接過藥簍和《藥經》,說“爹,您放心,還魂草在,苗家的根就在。”
岩生去世後,烏當寨的人把他葬在白簾瀑布旁的崖下,就在還魂草生長的石縫邊。每年祭草節,人們都會先給岩生的墳添土,再祭拜還魂草,說“老草師,您看,神草長得好好的,我們也好好的。”
又過了一百年,烏當寨的還魂草,已經從白簾瀑布蔓延到了整個月亮山的崖壁。《藥經》傳到了岩保的孫女阿珠手里,她不僅繼承了祖輩的醫術,還學會了用漢字記錄還魂草的用法,讓更多人能看懂。
有個研究植物的學者來到烏當寨,看到還魂草,驚嘆道“這是石斛啊!是珍貴的藥用植物!”阿珠笑著說“我們叫它還魂草,是石精化的,能還魂,能護寨。”
學者研究後發現,還魂草(石斛)確實含有多種有益成分,能滋陰、潤肺、養胃,和苗家的用法不謀而合。他想把這個發現寫成論文,阿珠沒有反對,說“只要能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好,讓它救更多人,就行。但你要告訴大家,它是苗嶺的草,要好好保護,不能亂采。”
如今,烏當寨的祭草節,不僅有苗家人參加,還有許多外來的游客。阿珠會給他們講岩生尋藥的故事,講還魂草救寨的傳奇,講“采三留七”的規矩。游客們看著崖壁上迎風搖曳的還魂草,听著古老的《祭草歌》,忽然明白這株草,早已不是普通的植物,它是苗家人與自然共生的見證,是勇敢與智慧的象征,是“還魂”不僅是肉體的康復,更是精神的傳承。
白簾瀑布的水,依舊嘩嘩地流著,像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崖壁上的還魂草,年年開花,淡紫色的花瓣像蝴蝶,停駐在石縫間,守護著烏當寨,也守護著一個民族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感恩,對傳承的堅守。
這株石上仙草,終將和苗家的故事一起,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芬芳。
(全文完)
注下卷通過“祭草節”“鄰寨求援”“年輕草師成長”“擊退流寇”“現代傳承”等情節,展現金斛(還魂草)在苗寨的文化融合與傳承。融入苗族習俗、跨民族交流、守護與傳承等元素,突出“還魂草”從“治病神草”到“文化圖騰”的升華,強調其在維系族群認同、凝聚民族精神中的作用。細節上延續“石精化草”的傳說,通過具體的醫療案例、沖突事件,展現苗醫的智慧與勇敢,呼應上卷“救死扶傷”的核心主題,完成“從危機到傳承,從神草到精神象征”的敘事閉環。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