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月亮山的雲霧,像苗家姑娘的百褶裙,終年纏繞在烏當寨的竹樓頂上。寨前的白水河,唱著千年不變的歌,流過布滿青苔的石板橋,滋養著兩岸的稻田和吊腳樓。烏當寨的苗家人,世代以打獵、采藥為生,他們的圖騰柱上刻著牛角和古藤,傳說是祖先留下的守護符。
那一年的苗年過後,怪事開始發生。先是寨尾的阿公,在山里追一只錦雞時突然栽倒,高燒不退;接著是曬谷場上的孩子們,一個個蔫頭耷腦,皮膚泛起紅斑,像被山火灼過;最可怕的是,得病的人眼神渙散,像丟了魂,連最親的人都認不出來。
寨里的“摩公”(部落醫師)岩老爹,把祖傳的草藥都試遍了艾草燻、刺梨根煮水、穿山甲鱗片泡酒……可病人越來越多,連岩老爹自己的孫子,也開始咳嗽發燒。他在祭神的篝火前跳了三天三夜,銅鈴搖得震天響,嗓子喊得冒了煙,天上的月亮卻始終躲在雲里,不肯露臉。
“是山神發怒了,要收我們走啊……”寨老們圍坐在火塘邊,抽著旱煙,愁眉不展。煙袋鍋里的火星明明滅滅,映著他們布滿皺紋的臉,像即將熄滅的火把。
第一回 瘟神突降烏當寨,百藥無效入絕境
瘟疫像一張無形的網,越收越緊。烏當寨的竹樓,一半都掛起了白布條——按苗家的規矩,這是家里有重病人的記號。白水河的水,似乎也變得渾濁,河邊洗衣服的姑娘們,再也唱不起山歌,只剩下低低的啜泣。
岩生是岩老爹的徒弟,也是寨里最年輕的苗醫。他跟著師父采了半輩子藥,認識的草藥比認識的漢字還多,可面對這場瘟疫,他卻束手無策。他看著躺在竹床上的小伙伴阿果,嘴唇干裂,臉頰燒得通紅,氣若游絲,心里像被牛角尖扎著疼。
“師父,真的沒有別的藥了嗎?”岩生蹲在藥簍旁,翻著里面的草藥——板藍根、金銀花、魚腥草……都是治小病的,對這場瘟疫根本沒用。
岩老爹嘆了口氣,吐出一口煙圈“我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藥經》里,也沒記載過這種病。它不像風寒,也不像熱毒,倒像是……把人的魂兒一點點抽走。”他指著病人渙散的眼神,“你看他們的眼楮,空落落的,像丟了魂的野鬼。”
為了找藥,岩生帶著幾個年輕後生,闖進了平時不敢去的“斷魂崖”。那里的崖壁上長著許多奇花異草,也藏著毒蛇和瘴氣。他們在崖下找了三天,采到一種開著黃花的草,岩生覺得眼熟,像《藥經》里記載的“驅邪草”,便趕緊帶回寨里。
煮好的藥湯呈黃綠色,帶著一股怪味。岩生先舀了一勺,自己喝了——半個時辰後,他覺得頭暈目眩,肚子里翻江倒海,差點吐出來。“是毒草!”他趕緊把藥湯倒掉,冷汗浸濕了後背。
阿果的病情越來越重,開始說胡話“崖上……有蝴蝶……綠色的……”岩生湊過去听,只听清這幾句。他握著阿果滾燙的手,心里暗暗發誓就算闖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能救他的藥。
那天夜里,寨里又走了兩個人。哭聲從村頭傳到村尾,像白水河的嗚咽。岩生坐在火塘邊,望著跳動的火苗,不知不覺睡著了。他太累了,連日的奔波和焦慮,讓他連眼楮都睜不開。
第二回 祖先托夢指迷津,石上仙草現真容
岩生做了一個夢。夢里,他站在一片雲霧繚繞的崖壁前,身邊站著個穿著古老苗服的老人,銀飾叮當響,看不清臉,卻覺得無比親切。
“是岩生嗎?”老人的聲音像山澗的流水,清冽而有力。
岩生趕緊跪下“您是……祖先?”
老人點點頭,指著崖壁“烏當寨有難,你看得見嗎?”
岩生抬頭,只見崖壁上的石縫里,長著一種草,睫像竹子一樣有節,葉片翠綠,頂端開著淡紫色的花,花瓣像蝴蝶的翅膀,在風中輕輕顫動。
“這是……”岩生從沒見過這種草。
“它叫‘還魂草’,”老人說,“生在崖上,附石而長,吸石之精,飲霧之露。節如竹,是有骨;花似蝶,是有靈。取它的睫,用山泉水煮,給病人喝下,能把丟了的魂兒喚回來。”
岩生追問“它在哪個崖上?我怎麼找?”
老人的身影漸漸模糊,聲音卻越來越清晰“瀑布旁,石縫深,蝶花開處,便是魂歸處……”
“祖先!祖先!”岩生大喊著醒來,發現自己還坐在火塘邊,身上蓋著一件簑衣。火塘里的火快滅了,只剩下幾點火星。他摸了摸額頭,全是冷汗,夢里的情景卻記得清清楚楚——崖壁、節如竹的草、花似蝶、瀑布旁……
“瀑布旁……”岩生喃喃自語,烏當寨附近,只有“白簾瀑布”符合這個條件。那瀑布從幾十丈高的崖上瀉下來,像一道白色的簾子,崖壁濕滑,長滿了青苔,平時根本沒人敢靠近。
他顧不上天亮,抓起藥簍和柴刀,又背上攀岩用的藤條,就往白簾瀑布跑。剛到寨口,就被岩老爹攔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麼晚了,你去哪?”
“師父,我夢到祖先了!他告訴我,瀑布旁的石縫里,有種草能治瘟疫!”岩生把夢里的情景說了一遍。
岩老爹皺著眉“夢話怎能當真?白簾瀑布的崖壁,連猴子都站不住,你去了就是送死!”
“阿果快不行了!寨里的人也快不行了!”岩生紅著眼楮,“就算是死,我也要去試試!不然,我們全寨人都得死!”
他推開岩老爹,頭也不回地沖進了夜色里。岩老爹望著他的背影,嘆了口氣,對跟來的幾個後生說“拿上家伙,跟上去!就算拉,也要把他拉回來!”
第三回 冒雨攀岩尋仙草,生死一線見生機
那天夜里,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點砸在頭上,生疼。風裹著雨,像無數把小刀子,刮得岩生睜不開眼楮。山路泥濘,他摔了好幾跤,膝蓋磕在石頭上,滲出血來,混著泥水,又冷又疼。
白簾瀑布在暴雨中變得更加洶涌,水聲像打雷,震得崖壁都在抖。岩生站在瀑布下,抬頭望去,只見白茫茫一片,根本看不清崖壁上的情況。“祖先不會騙我!”他咬著牙,把藤條的一端牢牢系在一棵老榕樹上,另一端系在自己腰上,深吸一口氣,開始往上爬。
崖壁比想象中更滑,長滿了青苔,手指根本抓不住。他只能踩著石縫里的凸起,一步一步往上挪。雨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流進眼楮里,澀得他直流淚。好幾次,他的腳打滑,身體懸空,全靠藤條拉住,才沒掉下去。崖壁上的水珠滴進他的嘴里,又冷又甜,像祖先的眼淚。
爬了約莫兩丈高,他忽然听到“嗡嗡”的聲音,像有什麼東西在飛。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抬頭一看——只見瀑布旁邊的一個石縫里,停著幾只蝴蝶,翅膀是淡紫色的,和夢里的花一個顏色!
“找到了!”岩生心里一陣狂喜,手腳並用,朝著石縫挪過去。石縫很深,里面果然長著夢里見到的草——睫有節,像竹子;葉翠綠,帶鋸齒;花淡紫,似蝴蝶。更奇的是,草睫上還掛著一層黏黏的汁液,像凝固的露水,在雨水中閃著光。
他按捺住激動,從腰間抽出柴刀,小心翼翼地割下幾株草的睫。他記得祖先的話,沒有連根拔,只取了上面的部分。剛割完,腳下的石縫突然松動,一塊石頭掉了下去,帶著他的身體往下滑!
“不好!”岩生趕緊抓住身邊的一根古藤,藤條“咯吱”作響,好像隨時會斷。他懸在半空,腳下是咆哮的瀑布,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不能掉下去!阿果還等著我!寨里人還等著我!
他用盡全身力氣,一點點往上挪,終于抓住了一塊結實的石稜。等他爬回地面,已經是天快亮的時候。他渾身濕透,手上、腳上全是傷口,卻緊緊抱著懷里的藥草,像抱著全世界最珍貴的寶貝。
回到寨里,岩老爹和後生們都在寨口等著,看到他平安回來,懸著的心才放下。岩生顧不上休息,立刻取來一個黑陶罐,裝上山泉水,把還魂草的睫放進去,架在火塘上煮。
藥湯很快沸騰了,冒出淡淡的霧氣,帶著一股清苦的草木香。岩生舀出第一碗,吹涼了,走到阿果床前,小心地喂給他喝。
第四回 一碗藥湯定驚魂,還魂草名震苗嶺
阿果喝下藥湯後,沒過多久,奇跡發生了。他原本渙散的眼神,慢慢有了焦點,嘴唇動了動,說出一句清晰的話“岩生……渴……”
“他醒了!他認出我了!”岩生激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趕緊又舀了一碗藥湯,喂給阿果。
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了整個烏當寨。得病的人紛紛來要藥湯,岩生和寨里的姑娘們一起,架起了十幾個陶罐,日夜不停地煮藥。喝了藥湯的病人,一個個好轉起來高燒退了,眼神亮了,能認出親人了,也能吃下東西了。
最先痊愈的是阿果,他能下床走路了,雖然還有點虛弱,卻能幫著岩生燒火。他告訴大家,生病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在一個黑洞里,越陷越深,是一股清涼的力量把他拉了回來,“像有只蝴蝶,在前面飛,我跟著它,就回來了”。
七天後,寨里的瘟疫徹底退了。掛在竹樓上的白布條被摘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鮮紅的綢帶,象征著吉祥和平安。白水河邊,又響起了姑娘們的山歌,火塘邊,又傳出了後生們的蘆笙聲。
寨老們在“鼓藏頭”(苗寨的祭祀場所)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感謝祖先的庇佑,也感謝岩生的勇敢。岩生把剩下的還魂草,小心地種在寨口的石縫里,用紅布系在睫上,當作“護寨草”。
“這草救了我們全寨人的命,不能再叫它‘還魂草’這麼簡單了,”寨老說,“它生在崖上,是石精所化;能救死扶傷,讓魂歸安康。我們就叫它‘石精還魂草’,世代相傳!”
岩老爹把岩生拉到身邊,對著全寨人說“岩生找到了還魂草,救了大家,從今天起,他就是烏當寨的新摩公!我把《藥經》傳給你,你要記住,這草是祖先賜的,要好好守護,取之有度,不能貪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岩生接過用獸皮縫制的《藥經》,跪在地上,對著祖先的牌位磕了三個頭“我岩生在此立誓,定當守護還魂草,用它救死扶傷,絕不讓烏當寨再遭此劫難!”
那天起,烏當寨流傳開一句諺語“崖上石斛,石精所化,救死扶傷,魂歸安康。”(注苗語中“還魂草”的音譯,與“石斛”相近,後逐漸被稱為“石斛”)
岩生沒有忘記夢里祖先的指引,也沒有忘記尋找草藥的艱難。他帶著寨里的年輕人,學習攀岩采藥的技巧,定下了“三不采”的規矩幼苗不采,開花的不采,雨天不采(怕傷根)。每次采完藥,都要往石縫里填些腐葉土,感謝山神的饋贈。
幾年後,鄰近的苗寨也爆發了類似的瘟疫,岩生帶著還魂草,趕去救治。他不僅給藥,還教他們種植的方法“找朝南的石崖,石縫里填腐葉,用山泉水澆,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它。”
還魂草的名聲,就這樣傳遍了苗嶺。每個苗寨的懸崖上,都開始生長這種神奇的草;每個苗醫的藥簍里,都少不了這種“還魂草”。而烏當寨的白簾瀑布旁,那株最早被發現的還魂草,長得越來越茂盛,淡紫色的花像一群蝴蝶,停在崖壁上,守護著這個曾經被拯救的村寨。
岩生老了以後,把《藥經》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每一代傳人,都會在苗年的時候,帶著新采的還魂草,到白簾瀑布旁祭拜,講述那個暴雨夜的故事,講述祖先的指引,講述岩生的勇敢,講述這株石上仙草,如何讓一個瀕臨滅絕的村寨,重獲新生。
(上卷終,下卷待續)
注上卷通過“瘟疫爆發”“祖先托夢”“攀岩尋藥”“藥到病除”等情節,構建苗寨“還魂草”(石斛)的核心傳說。融入苗族文化元素(摩公、鼓藏頭、諺語、祭祀)、地域特色(烏當寨、白簾瀑布、斷魂崖),突出石斛“附石而生”“救死扶傷”的特性,以及“還魂”的文化內涵。細節上強調尋藥的艱險、祖先的指引、苗醫的勇敢與智慧,為下卷“還魂草的傳承與文化意義”鋪墊,凸顯“自然饋贈與族群生存”“傳統智慧與生命敬畏”的主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