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匆匆陪了家人幾日,又與摯友秦誠小聚數回,衛國便按捺不住心中對農場的牽掛,踏上了歸途。
西北的風帶著熟悉的粗獷,吹拂著農場的每一寸土地,讓他倍感踏實。
回到農場沒多久 ,劉敏風塵僕僕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場部門口。
她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一見到衛國便快步迎上來,聲音里滿是激動︰
“衛國,你的太陽能燈通過了部里的評估,決定在全國推廣!部里特意派我來跟你商量生產事宜,打算建一座專門的工廠,由你負責技術指導。”
衛國聞言,連日來的疲憊瞬間煙消雲散,眼中閃爍著欣喜的光芒︰
“太好了!這樣一來,老百姓就能早點用上清潔能源,再也不用為煤油和柴火犯愁了。”
恰好路過的王場長听到消息,也快步走過來道賀︰
“我就說你的技術準行!這下不光是你,咱們整個農場都能跟著沾光了。”
“工廠建在哪里?”衛國按捺不住好奇問道。
劉敏笑著回答︰“部里初步決定,工廠就建在農場附近。”
這個消息讓衛國心頭一暖,工廠建在近處,既能兼顧農場的工作,又方便技術指導,實在是再好不過。
可轉念一想,建廠離不開基建,誰來主持這項工作呢?
他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個身影——黃岡的秀坤。
秀坤不僅是建築好手,更與自己有著過命的交情。
當年在黃岡後山打獵,秀坤曾數次舍身相救;
原身的舅舅一家,也全靠秀坤照拂。如今多年未見,不知他近況如何?
念及此,衛國找了個巡查農田的借口離開眾人視線,走到一處僻靜的林帶。
他迅速穿上隱身衣,啟動瞬移功能,只覺眼前光影一閃,已置身于黃岡大隊部外。
見四周無人,他脫下隱身衣,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進敞開的大隊部大門。
大隊部里人聲鼎沸,屋內坐滿了村民,老支書黃振康坐在最上首的木椅上,眉頭微蹙,顯然正在商議要事。
眾人見衛國進門,紛紛熱情地站起身來——三年自然災害最嚴重時,
是衛國送來的糧食和種子幫他們渡過難關,整個鎮上唯有黃岡大隊沒有餓死人,這份恩情,他們始終銘記在心。
黃振康快步迎上來,拉著衛國的手往自己身邊的空位讓︰“衛國來了!快坐快坐。”
衛國剛坐下,便笑著擺手︰“你們這是在開會吧?繼續討論,不用管我。”
黃振康嘆了口氣,道出原委︰
“昨天縣里來通知,銅陵市東郊的立新煤礦新投產了三號井、四號井,急需工人,給咱們村分了20個指標。
煤礦工人是正式職工,有工資有糧票,大家都想去,可這20個名額哪夠分?
從昨天吵到今天,還沒個結果呢。你腦瓜子活,幫舅想想辦法?”
衛國听完,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巧了,我或許還真能幫你解決。”
“怎麼解決?”黃振康眼楮一亮,眾人也紛紛湊上前來。
“振康舅,咱們村現在有多少戶人家?”
“54戶。除去13戶老弱病殘走不開的,還有41戶能出去干活。”
“那剩下的21個名額,我包了。”
衛國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大家看這樣行不行︰
家里有老婆孩子老人需要照顧的,就去銅陵煤礦,離家近,能常回來;
沒負擔的,跟我去西北農場,那里要建一座能源工廠,雖然氣候差點,
但屬于國家能源部直屬企業,待遇只會比煤礦好。
另外,干體力活的壯漢去煤礦更合適,細致些的跟我去工廠做手工活。
去哪你們自己商量,怎麼樣?”
話音剛落,屋里瞬間安靜下來。
黃振康端著茶杯的手微微顫抖,心中翻起驚濤駭浪——41個工人名額!
這意味著全村近八成的家庭能吃上“商品糧”,不僅能擺脫餓肚子的日子,
還能把外面的新鮮事帶回村里。
在這年代,誰家出個工人都是天大的榮耀,更別說一下子多出41個!
村民們愣了片刻,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很快,41個名額便分配妥當︰
20戶有家室的選了銅陵煤礦,22戶青壯年決定跟著衛國去農場——多出的1個名額,是衛國特意為秀坤的妻子加的。
他記得秀坤媳婦做事利落、明事理,還讀過幾年書,正好能幫著管理工人檔案,而隨行的21人中,大多是沒上過學的莊稼漢。
眾人約定後天一早出發。
可到了出發那天,隊伍正要啟程時,一個背著大包袱的女人突然帶著兩個孩子追了上來。
她看到站在隊首的衛國和黃振康,“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衛國急忙上前攙扶︰“有話好好說,別這樣。”
黃振康在一旁解釋︰“這是拴柱家的,就住在你舅家後院。
拴柱前幾年為了護著村民,被野豬頂死了……”
衛國這才認出她來。拴柱媳婦抹著眼淚哽咽道︰“衛國表弟,帶上我吧!我當姑娘時在紡織廠干過,啥活都能做。這倆孩子懂事,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衛國看著兩個怯生生的孩子,又看了看她布滿老繭卻依舊清亮的眼楮,點頭道︰“行,跟我們一起走。東西都帶齊了?”
“齊了!”女人驚喜地擦干眼淚,趕緊牽起孩子
回到農場後,衛國立刻著手工廠的籌備工作。
秀坤果然沒讓人失望,他帶著黃岡來的鄉親們勘察場地、平整土地,把基建工程安排得井井有條。
劉敏也時常從部里趕來協調物資,兩人一個管技術,一個管後勤,配合得默契十足。
車間里,衛國手把手教工人組裝太陽能板,講解蓄電池的原理︰
“這 片要輕拿輕放,線路接錯一根就不亮了……”
工人們學得認真,連秀坤媳婦都拿著本子記筆記,時不時幫著糾正操作細節。
不出三個月,第一批太陽能燈下線了。
當夜幕降臨時,農場宿舍區亮起成片的暖黃燈光,再也不用點煤油燈、劈柴火,村民們圍著燈柱歡呼雀躍,連王場長都感慨︰
“這日子,真是越過越亮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