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毀天滅地的能量波動徹底平息,當帝君的威壓消散于無形,當冉光寶塔帶著雙重封印靜靜懸浮,當第一縷真實的、帶著海風咸腥味的晨光刺破污濁的雲層,灑在滿目瘡痍卻奇跡般保留下生機的大地上時——
“結...結束了?真的...結束了嗎?!”
小喬帶著哭腔的吶喊打破了死寂。她靈根的禁錮隨著天柱帝君雲逸的消失和雲凌霄被封印而解除,身體的控制權完全回歸。劫後余生的巨大沖擊,讓她再也無法抑制!她像一只受驚後終于找到歸巢的小鳥,不顧一切地撲向那個手持玄玉、浴火重生的身影!
“伯言——!”小喬緊緊抱住伯言的腰,將頭深深埋在他胸前,淚水如同決堤般涌出,浸濕了他殘破的衣襟。那是恐懼宣泄後的狂喜,是失而復得的巨大慶幸!她的身體因激動和疲憊而劇烈顫抖著。
幾乎同時,在夢璇的琴音和水靈珠最後一絲柔和力量滋養下,昏迷的夢璇也悠悠轉醒。她長長的睫毛顫動,睜開眼,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被小喬緊緊抱住、同樣滿身血污卻目光清亮的伯言。
“伯言...”夢璇的聲音虛弱卻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喜悅與安心。她沒有絲毫猶豫,掙扎著起身,踉蹌著也撲了過去,從另一側緊緊抱住了伯言,淚水無聲滑落。這一刻,所有的矜持、顧慮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只剩下最純粹的重逢喜悅與劫後余生的悸動。
伯言被兩具溫軟而顫抖的身軀緊緊抱住,感受著懷中真實的溫度與淚水,听著她們壓抑不住的嗚咽,連日來的生死搏殺、絕望掙扎、靈魂深處的劇變...所有的沉重仿佛都在這一刻被這滾燙的淚水沖刷、融化。他眼眶發熱,鼻尖酸澀,伸出雙臂,將兩個為他付出一切、生死相隨的女子緊緊擁入懷中。三人相擁,在初升的朝陽下,在焦土廢墟之上,喜極而泣,無聲地訴說著活下來的慶幸與對彼此的珍視。
“咳...”顧慶和李復看著這一幕,眼中也滿是動容,正想上前扶起三人,卻被朱雲凡伸臂攔住。
朱雲凡臉色依舊蒼白,掌心神紋的灼痛猶在,但看著相擁的三人,嘴角卻扯出一絲如釋重負又帶著點調侃的笑意︰“讓他們膩歪會兒吧。我這表弟啊...”他看向伯言的目光充滿了復雜的感慨,“要不是他,我們今天有一個算一個,骨頭渣子都涼透了。讓他...好好感受下活著的滋味。”
另一邊,墨寒星僅剩的獨眼在若海大規模復生術的作用下,竟奇跡般地重新生長出來,恢復了視力!他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切——崩塌的鑄劍爐、高懸的封印塔、復生的戰友、以及那相擁的三人...這個在戰場上如同磐石般堅毅的漢子,此刻也忍不住紅了眼眶。他大步走向同樣激動不已的顧慶和李復,三個歷經生死、曾以為必死無疑的戰友,猛地張開雙臂,緊緊抱在一起,肩膀劇烈地聳動,壓抑著劫後余生的巨大情緒,無聲地流下了男兒淚。
數日後,飽經摧殘的京都開始了艱難的清理與重建。殘垣斷壁間,幸存的百姓在士兵幫助下清理家園,空氣中彌漫著焦土與希望交織的氣息。神策軍、大名聯合軍、以及各地響應勤王、反抗九頭蛇暴政的豪強軍隊,如同百川歸海,匯聚在殘破卻象征著希望的日出國皇宮廣場前,等待著君主的裁決與恩賞。
日出國天皇,在阿北清明及新組建的近衛軍保護下,返回了京都。站在昔日巍峨、如今只剩斷壁殘垣的皇城高台上,這位君主眼中充滿了後怕、沉痛,以及一種重掌權柄後更深沉的決心。
朝堂重開,地點設在相對完好的偏殿。氣氛肅穆而莊重,空氣中仿佛還殘留著血腥與硝煙的味道。天皇端坐于臨時清理出的御座之上,身著莊重的冕服,目光掃過下方肅立的群臣與功勛者,聲音沉穩而清晰地頒布了一系列旨意,每一項都伴隨著內侍官的高聲宣讀和詳細的文書記錄︰
真田家真田信武、真田義鋼、真田幸寸︰
“真田家一門忠烈,在妖邪肆虐、國祚飄搖之際,堅守封地,保存力量,于京都決戰關鍵時刻,率軍勤王,浴血奮戰,功勛卓著!特敕令︰
恢復真田家原有封地,並加封毗鄰富饒之郡三城,總計石高增至五十萬石!
追贈真田昌盛公為‘護國武神大御所’,享太廟祭祀!
真田信武正式襲封‘昌盛公’之位,授‘征夷大將軍’餃,統領京都以東諸藩軍事,賜金印紫綬,可佩刀上殿!”
真田信武身著嶄新的武士禮服,帶領弟弟們出列,深深叩拜,聲音鏗鏘︰“臣,真田信武、義鋼、幸寸,謝天皇陛下隆恩!真田家永世效忠天皇,守護日出!”
阿北清明︰
“陰陽寮大允、阿北一族家主阿北清明,于危難之際,洞察奸邪,撥亂反正!整合零散力量,護衛皇室周全,于決戰中溝通陰陽,力抗邪魔,居功至偉!特敕令︰
擢升阿北清明為‘陰陽頭’,統轄全國陰陽寮,位列公卿!
加封‘護國大陰陽師’尊號,賜予象征最高陰陽術傳承的‘八咫烏羽扇’!
兼任天皇近衛總長,統領重建之‘神只衛’,專司京都及皇室安危,享見駕不拜之權!”
阿北清明身著莊重的陰陽師狩衣,手持玉笏,神色平靜中帶著一絲疲憊後的釋然,深深躬身︰“臣,阿北清明,領旨謝恩。必竭盡所能,護佑國祚,鎮守陰陽之序。”
有功豪強勢力代表︰服部、島津、毛利等︰
“服部、島津、毛利等諸藩大名,于國難之時,明辨是非,舉義兵勤王,力抗妖邪,拱衛京都,功不可沒!特敕令︰
依據戰功大小,分別賜予金判,大判金千枚至五千枚不等、名刀,如‘童子切安綱’、‘三日月宗近’等名刀仿品或新鑄寶刀、錦緞千匹!
確認並擴大其原有領地邊界,授予永久世襲權!
開放其領內主要港口,特許與龍國、南洋進行優先貿易,免除三年賦稅!”
各豪強家主或代表紛紛出列,激動地叩拜謝恩,山呼萬歲。
“凡之前迫于九頭蛇淫威而降伏、參與作戰之部隊將士,只要未犯下屠戮平民、褻瀆神社等不可饒恕之重罪,天皇仁慈,念其情非得已,特旨︰既往不咎!著令其戴罪立功,全力參與京都重建、道路修葺、農田復墾等事務!有功者,日後論功行賞;懈怠或再生事端者,嚴懲不貸!” 旨意下達,許多原本惴惴不安的降兵將領松了一口氣,紛紛跪地叩謝皇恩浩蕩。
天皇的目光最終落在了殿前肅立的伯言一行人身上——龍血盟的伯言、小喬、夢璇、朱雲凡、易渠子;神策軍軍官顧慶、李復;皇子護衛營的墨寒星;以及沉默的佣兵馮恩。他的眼神充滿了真摯的感激。
“龍國三皇子龍伯言殿下,及諸位龍國勇士、俠士!”天皇的聲音清晰而莊重。
“此次日出之國得以免于陸沉,京都萬千生靈得以幸存,全賴諸位遠渡重洋,舍生忘死,力挽狂瀾于既倒!此恩此德,重于富士山,深于瀨戶海,日出國上下,永世銘記,世代相傳!”
內侍官展開長長的禮單,高聲宣讀︰
“龍國三皇子龍伯言殿下,賜予日出國皇室至寶、三神器之一——八尺瓊勾玉!”
此玉非尋常信物,乃凝聚日出國開國氣運、象征天照大神神眷之無上聖物!由天皇親手捧出,置于鋪著明黃錦緞的玉盤之中。玉石呈彎月形,通體深紅如赤焰凝結,內部似有神光流轉,散發著溫潤而神聖的氣息。此物一出,整個偏殿仿佛都明亮了幾分,所有日出國臣民,包括天皇本人,都微微躬身以示敬意。
天皇親自將玉盤交到伯言手中,鄭重道︰“此玉,乃日出與龍國永世交好、生死與共之見證!見玉如見吾!”
另賜予黃金萬兩,極品東珠百斛,名貴漆器、刀劍、折扇、浮世繪屏風等珍寶無數,裝滿十輛大車。
親筆書寫國書,詳細記錄京都事變始末、龍國眾人功績及日出國結盟之誠意,加蓋天皇玉璽與“八尺瓊勾玉”印鑒,交由伯言呈交龍帝。
小喬︰賜予“月華”稱號及配套的日輪金釵、華服,象征其勇毅如日;賜名刀“菊一文字則宗”仿品,但工藝精湛);黃金五千兩。
夢璇︰賜予“日輪”稱號及配套的月華玉佩、霓裳,象征其溫婉如月;賜名琴“玄象”古琴名品);黃金五千兩。
朱雲凡︰賜予“不動明王”尊號及金身小像;賜予大明無相禪師在日出國失傳的部分禪宗典籍抄本;黃金三千兩;名貴藥材、香料若干車。
易渠子︰賜予“智將”稱號;賜予日出國秘傳陣法圖錄、機關術殘卷;黃金兩千兩。
神策軍軍官顧慶、李復︰
各賜予“忠勇”金牌一面;日出國工藝精鋼重甲兩套;名馬四匹;黃金各三千兩;並附表彰文書,由其帶回神策軍大營。
皇子護衛營墨寒星︰
賜予“獨目修羅”稱號因其曾失一目,後復明,此號彰顯其勇悍);賜予家傳寶弓“射月”據傳為源氏名弓);黃金兩千兩;擢升其子佷入京都禁衛軍任職。
佣兵馮恩︰
賜予“無影”稱號及純金打造的無面面具一枚;賜予黃金萬兩遠超他人,暗含封口與感謝其關鍵作用之意)。
“龍血盟乃龍國伯言殿下所創,救我國于水火。即日起,日出國正式加入龍血盟,成為其最堅定之盟友!永不退出!日出國將以龍血盟所尊之龍帝為尊,若龍國遭遇危難,日出國必傾盡全國之兵、糧、財、物,無條件支援,生死與共!此誓,天地共鑒,神佛共證!” 天皇的聲音斬釘截鐵,回蕩在殿內,群臣齊聲附和。
當封賞進行到最後,那柄依舊散發著不祥凶煞之氣的偽十拳劍。天皇看著這把曾斬殺八岐、威力無窮卻又戾氣沖天的魔劍,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熾熱與渴望。他伸出手,似乎想觸踫劍身。
“陛下!”
新任陰陽頭阿北清明立刻出列,聲音清朗而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警示意味。
他深深躬身︰“此劍,凶戾異常,乃以八岐怨念、戰場血煞、乃至滔天恨意所鑄!其煞氣之重,非大功德、大毅力、大神通者不可鎮壓駕馭!觀我日出國上下,恕臣直言,目前尚無一人能承受其反噬,更遑論使用!強行留之,必如抱薪救火,恐引煞氣反噬國運,再釀災禍!”
阿北清明抬起頭,目光掃過那凶劍,又看向伯言︰“反觀伯言殿下,身具龍氏血脈,歷經生死,魂魄堅韌,更有天柱帝君真靈覺醒之底蘊,方能在激戰中駕馭此劍,發揮其力。此劍于殿下手中,凶威內斂,煞氣可控。為日出之國長治久安計,臣懇請陛下,將此劍交由伯言殿下帶回龍國處置!此乃上策!” 他說完,深深叩首。
天皇的手停在半空,臉色變幻不定。他看了一眼阿北清明嚴肅而憂慮的臉,又看了看那柄仿佛在低鳴的凶劍,再看向神色平靜的伯言,殿內氣氛一時凝滯。最終,天皇緩緩收回了手,發出一聲意義不明的嘆息︰“阿北卿所言...甚是有理。此劍凶煞,確非我國所能承受。伯言殿下,此劍...便有勞你帶回龍國了。” 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
重建的港口,海風帶著咸腥和新生的氣息。日出國天皇率領著新任的公卿重臣們包括阿北清明、真田信武等),親自為伯言一行人送行。龐大的神策軍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傷痕累累卻士氣高昂的士兵們正在有序登船。冉光寶塔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旗艦“定遠號”最核心、由多重陣法防護的艙室,那膠狀封印倉在塔尖靜靜流轉著四色光暈。
天皇面帶和煦而真誠的笑容,與伯言等人一一話別。他再次親手捧了捧象征性的裝有部分珍寶的禮盒,將最重要的、裝有國書和八尺瓊勾玉的紫檀木匣鄭重交到伯言手中。
“伯言殿下,諸位恩公!此去山高水長,一路順風!日出之國,永感大恩,永為龍國摯友!”天皇深深鞠躬,身後群臣亦隨之行禮,場面莊重而感人。
“陛下保重!願兩國情誼,如日月長存!”伯言代表眾人抱拳回禮,聲音清朗。
在日出國官員們“一路順風”、“後會有期”的祝福聲中,在岸邊自發聚集的幸存百姓的目送下,艦隊緩緩升起風帆,解開纜繩,在領航船的指引下,緩緩駛離港口。巨大的船體破開蔚藍的海水,迎著初升的朝陽,向著龍國的方向駛去。甲板上,伯言、小喬、夢璇並肩而立,望著逐漸遠去的京都海岸線,望著那依舊可見殘破輪廓的皇城,心中充滿了大戰後的疲憊、對逝去戰友的哀思,以及歸家的深切期盼。朱雲凡在一旁活動著手腕,掌心神紋的金光似乎也柔和了許多;顧慶、李復、墨寒星則檢查著士兵的安置;馮恩抱著他的百變神兵,靠在船舷,眼神深邃地望著大海。
然而,就在艦隊最後一艘船的桅桿也消失在視野盡頭的那一刻。
港口上,天皇臉上那和煦如春風般、飽含感激的笑容,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如同海底暗流般的冰冷與算計。他緩緩轉過身,背對著大海,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掃過身邊同樣收斂了笑容、變得嚴肅而眼神閃爍的重臣們。
海風吹拂著他華貴的冕服,衣袂獵獵作響。夕陽的余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射在空曠的碼頭上,顯得有些孤寂,又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壓力。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像冰珠砸在石板地上,在寂靜下來的港口上空回蕩︰
“龍國之力...天柱帝君真靈覺醒...幽冥霸君...還有那柄可斬化神的凶劍...” 天皇的語調平緩,卻蘊含著巨大的波瀾,“今日,諸君皆已親眼所見!若非彼等,我日出之國,早已亡國滅種,社稷傾覆,黎民涂炭!”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了海平面,死死鎖定了艦隊消失的方向,銳利得似乎要將那艘載著冉光寶塔和偽十拳劍的旗艦從虛空中剜出來。
“然...” 天皇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難以抑制的渴望與近乎貪婪的狂熱,“此等移山填海、逆轉陰陽、近乎神魔之力...若能為我日出之國所掌握...”
他環視著身邊屏息凝神的臣子們,一字一句,如同淬毒的誓言︰
“——諸君試想!我日出,又將...強大至何等地步?!這東海,這天下,還有何人...能再視我日出為蕞爾小邦?!”
海風驟冷,卷起碼頭的塵埃。夕陽的最後一絲余暉被海平面吞噬,夜幕悄然降臨。港口上,所有听到天皇話語的重臣,在短暫的沉默後,眼中都燃起了同樣狂熱而危險的光芒。剛剛結束的浩劫所帶來的恐懼,迅速被對那毀天滅地力量的極度渴望所取代。阿北清明眉頭緊鎖,真田信武眼神凝重,但更多的臣子臉上,寫滿了對力量與強盛的向往。
重建的燈火在京都廢墟上星星點點亮起,映照著這片開始新生的土地,卻也在這位年輕天皇野心勃勃的低語中,投下了一道漫長而深不可測的、隱含著未來血雨腥風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