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軍覆滅東狄聯軍的戰報像野火般燒遍燕州,正向著更遠的疆域蔓延。
燕京,宰相府內。
宇文弘死死攥著手中剛送來的軍報,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紙上的墨跡仿佛化作利刃,一刀刀剜著他的心神——燕山軍大勝,東狄聯軍全軍覆沒,而大燕的定北軍精銳幾乎折損殆盡!
代山被梟首!
定北軍高岳戰死,王鼎、郭登陣亡,獨孤承下落不明……如今偌大的燕京,竟只剩萬余燕京三衛的老弱殘兵和兩千羽林衛!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宇文弘猛地將案幾上的茶盞掃落在地,瓷片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廳堂內格外刺耳。
他額頭青筋暴起,眼中血絲密布,連日來的焦灼與恐懼幾乎將他逼至崩潰邊緣。
前幾日,代山還送來捷報,聲稱燕山軍已被擊退,只需抓緊補充糧草軍械,勝利唾手可得。
誰料轉眼間延慶府叛亂,二十萬東狄聯軍灰飛煙滅,快得讓他連做出應對的時間都沒有!
“東狄人靠不住了……大魏……對,大魏!”
宇文弘喃喃自語,顫抖著手提筆疾書,一面向東狄黃台吉求援,一面向大魏皇帝表忠心,願獻燕山全境歸附。
局勢驟變,他這個左右逢源的“三蛋宰相”此刻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報——!”
一名心腹慌慌張張沖入內堂,跪地急聲道“相爺,陛下……陛下帶著兩千羽林軍,說是暑氣難耐,要北上承德府避暑,已經出城了!”
“什麼?!”
宇文弘如遭雷擊,眼前一黑,踉蹌幾步險些栽倒。
他一把揪住心腹的衣襟,厲聲吼道“誰準他們走的?!羽林軍將領呢?為何不報告?”
心腹面如土色,顫聲道“探子……探子們全無消息,羽林將領也未請示相爺,直接護駕離京……”
他一把抓住案幾邊緣,指甲幾乎摳進木頭里。
“這個蠢貨……燕京要是丟了,他去承德喝西北風嗎?!”
宇文弘松開手,頹然跌坐在椅上,冷汗涔涔而下。
更讓他心驚的是——羽林衛中的探子和將領竟未提前通報,將領也未請示就直接跟著皇帝跑了!
果然高岳一死,有些人開始有小心思了!
今日他們敢擅自帶走皇帝,明日是不是就敢提刀闖進宰相府?
“傳令!”
他猛地抬頭,眼中閃過狠厲之色,“速調崔元的四千定北軍殘部回防燕京!另備大船數艘于天津衛,隨時待命!”
手下領命而去,宇文弘獨自站在空蕩的大廳中,望著窗外漸沉的暮色,只覺寒意徹骨。
燕京已如風中殘燭,他感覺有無數雙眼楮盯著他,曾經懾于高岳定北軍實力被壓下的仇恨和貪婪如今讓他感覺如芒在背,而他的性命,此刻懸于一線。
北面的曹家皇帝已經北逃承德府。
南面金陵城的夏夜悶熱難當,曹禎擱下朱筆,案頭堆著的奏折已經高過他的額頭。
他手中攥著一疊奏報,每一份都仿佛重若千鈞——西羌和偽梁聯軍十萬,已兵臨平涼、慶陽二府,一旦破城,便可直撲西安;
而另一路六萬大軍由拓跋察哥率領,正猛攻燕山衛,似乎意圖牽制晉州軍支援秦州。
北疆防線搖搖欲墜,而東面的齊州更是潰不成軍,多耳袞的部隊包圍兗州府,齊州軍殘部十不存三,根本無力抵擋。
“英國公張維的禁軍呢?江南兵呢?!”
曹禎猛地拍案,聲音里帶著壓抑的怒火,“為何還在淮河邊上磨蹭?再拖下去,多耳袞就要飲馬淮河了!”
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監低聲道“陛下,英國公上奏,說是江南糧草調運不及,需再等幾日……”
“等?多耳袞會等嗎?!”
曹禎冷笑,“朕看他是畏敵不前!”可眼下除了催促,他竟毫無辦法。
朝中官員爭相反對他大開納捐之門(俗稱捐官)
可不納捐,軍費從何而來?糧餉從何而來?
他只能咬牙準了右相司馬嵩的提議,在江南廣開捐納,哪怕此舉會激起大批讀書人的反對。
“太平……太平……”
曹禎盯著御案上“太平興國”四字,自嘲般喃喃道,“太平,可這天下何曾太平過?”
還有大臣竟提議南巡粵州,被曹禎當場打了板子。
現在那人還趴在值房里呻吟。
他冷笑,粵州?
咋不提台州和夷州?!(海島奇兵)
再退就要退到海里去了。
淮河岸邊的火光徹夜不熄,那是征發的壯丁在挖壕溝。
這些人里,十個有八個是北邊逃來的難民。
“傳旨——”
他聲音沙啞,“命英國公三日之內必須進駐徐州,再敢拖延,以貽誤軍機論處!另,加派錦衣衛巡查金陵,凡有動搖軍心、蠱惑南遷者,一律下獄!”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啊!”
東廠提督太監黃景一路小跑,手中高舉軍報,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顧不得禮數,徑直闖入殿內,跪地高呼“定北侯張克在保定府大破東狄偽燕聯軍二十萬!陣斬敵酋代山、高岳!東狄正紅旗與偽燕定北軍幾近覆滅!天佑大魏啊!”
曹禎猛地從座上站起,三步並作兩步沖上前,一把奪過軍報,雙眼如炬,逐字逐句地掃視著戰報上的內容。
片刻後,他猛地合上奏折,仰天大笑“好!好!好!天不亡我大魏!走,去內閣!”
內閣值房內,眾臣正為調配前線資源忙的焦頭爛額,忽見皇帝滿面紅光地踏入,手中揚著軍報,聲音洪亮“諸卿!燕州大捷!張克一戰滅敵二十萬,代山、高岳授首!”
內閣瞬間沸騰。
諸葛明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長舒一口氣道“如此一來,多耳袞孤軍深入,後路將斷,金陵無憂矣!”
右相司馬嵩當即賀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天佑大魏,東狄經此一役,元氣大傷,偽燕更是土崩瓦解!我朝中興,指日可待!”
戶部尚書司馬藩更是激動上前,拱手奏道“陛下,此乃千載良機!多耳袞部已成甕中之鱉,若趁勢反攻,必可全殲!
屆時,光復舊都、收復遼東,亦非難事!陛下之功業,必將超越先帝,成我大魏中興聖主!”
曹禎眼中精光閃爍,胸膛因興奮而微微起伏。
是啊,若能一舉殲滅多耳袞,收復燕京,甚至直搗遼東,他必將青史留名,成為真正的中興之君!
他當即轉向兵部左侍郎曾仲涵“曾愛卿,可有良策,對付多耳袞這支孤軍?”
曾仲涵沉穩一禮,道“臣請陛下準臣展開軍事堪輿圖。”
曹禎揮手示意,兩名內侍立刻抬來一幅巨大的《大魏軍事堪輿圖》,鋪展于案。
曾仲涵執鞭指點,聲音鏗鏘“陛下請看,如今燕山軍大勝,燕州方向已無敵手,多耳袞部孤懸于濟南府、登州衛、兗州府一帶。
其東面是蒙無敵所率的青州府齊州殘兵,南面兗州府則是蒙田、蒙義的齊州殘部,再往南,更有英國公張維十四萬大軍陳兵淮河。”
戰略示意參考圖,這是個紙面上教科書般的完美計劃
曾仲涵頓了頓,深諳官場之道,涉及國家戰略層面的決策他可不敢隨便開口;
成了,功勞太大引人記恨,沒成,這口鍋他個正三品的侍郎身板可背不動,所以得讓陛下自己說出來,這樣最穩妥,中庸之道,回去得繼續寫日記。
曹禎的目光在軍事堪輿圖上反復游移,沿著燕州、兗州、徐州一線掃過,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好!局勢逆轉了!如今是聚殲東狄多耳袞部的天賜良機。"
他直起身,聲音里透著壓抑不住的振奮,"如此南北對進,東西夾擊,多耳袞已成甕中之鱉!"
他當即轉向侍立一旁的侍奉太監"傳旨!命五軍都督府左都督英國公張維為征北大將軍,總領此次圍殲之役,賜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
兵部尚書余廷益、濟南侯蒙無敵、定北侯張克為副總指揮,悉听調遣!務必將東狄殘部盡數剿滅,揚我大魏國威!"
兵部左侍郎曾仲涵立即拱手贊道"陛下聖明!如此南北夾擊之勢,必叫多耳袞死無葬身之地!"
內閣眾臣紛紛附和,唯獨左相諸葛明眉頭微蹙,沉吟片刻後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尚需斟酌。英國公所部原本只是率軍構建淮河防線,如今貿然令其北上進攻,恐有風險。
且南北兩路大軍相隔數百里,難以溝通協調,若各自為戰,反而被敵所乘。不如先讓英國公穩住徐州淮河防線"
"老師多慮了!"
曹禎不待他說完,便自信滿滿地一揮手,"代山戰死、正紅旗覆滅的消息一旦傳到多耳袞耳中,他必會驚慌失措,急于撤軍。
此時英國公北上追擊,定北侯南下截擊,正好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他走到中央,意氣風發地繼續道"諸位想想,多耳袞一旦得知後路被斷,第一反應定是倉皇北撤。
張維率軍北上,遇到的只會是潰逃之敵,豈會遭遇頑強抵抗?
而燕山軍挾大勝之威南下,更是一路勢如破竹!此乃天賜良機,豈能錯過?"
內閣眾臣聞言紛紛點頭。戶部尚書司馬藩笑道"左相大人過慮了。此戰我軍佔盡天時地利,多耳袞插翅難逃!"
諸葛明環視眾人,見群情激昂,哪怕是他也不好再潑冷水。
他暗自思忖這套方案從地圖上看,這個計劃確實無懈可擊,完美至極,契合兵法戰略。
多耳袞一旦得知代山全軍覆沒,必然軍心大亂,倉促撤退。
英國公北上確實不會遇到太大阻力
"既然陛下聖意已決,老臣自當遵命。"諸葛明最終躬身道。
曹禎滿意地點頭,轉向黃景"立即六百里加急傳旨!告訴英國公,朕要的不是擊退,是全殲多爾袞所部!"
殿外,太陽的金色光芒灑在皇宮的琉璃瓦上,仿佛預示著大魏即將迎來新的輝煌。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