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536章 得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536章 得勝

    事實也確如姜維所料想的那樣。

    在自己圍困鐘會第三天的時候。

    鐘會後軍爆發出一陣內亂。

    鐘會見狀頓覺不妙。

    不用問,肯定是之前的蜀軍已經殺過來了。

    與此同時,正面的姜維也看到了魏軍的亂象。

    立刻就意識到是李驤或者廖化殺到。

    再次毫不猶豫的發動攻勢。

    遲遲不能突破圍堵,就已經魏軍人心浮躁。

    追兵的到來更是加劇了這一個過程。

    魏軍陣型立刻開始晃動。

    鐘會見狀,立刻開始撤退。

    至于撤退的方向也很快確定。

    前有阻截,後有追兵。

    一東一西直接封死了鐘會撤退的道路,而南邊又是敵人的地盤。

    鐘會的選擇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往北逃竄。

    當年那支一直沒有被消滅的蜀軍不就是一直在北邊游弋,襲擾雍州。

    自己當然也可以北上,然後繞道返回長安!

    只是這麼一來,肯定有很多士兵因為糧草不濟折損在半路。

    但此時的鐘會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立刻下令全軍北上。

    姜維和李驤合兵一處後,緊緊的咬在鐘會身後。

    一路上不停的有魏軍跪地投降,一如當年的漢中追逐戰。

    但最終還是被鐘會給逃走了。

    姜維和李驤一直追出廣魏境外才罷手。

    返回天水的時候,姜維和李驤臉上的表情都十分輕松。

    因為這一戰意味著司馬攸對大漢的兩路攻勢中的其中一路徹底瓦解。

    不僅瓦解,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那就是廣魏也因為他們自身的原因亂起來了。

    只要能擊退南邊的杜預兵馬,就可以趁勢殺入廣魏,安撫百姓的同時,將廣魏也收入囊中。

    “廖將軍已無大礙,我出發的時候,已經將其送回天水。”

    路上,李驤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姜維。

    姜維也只能默默一嘆。

    廖化已經太老了,整個大漢除了柳隱之外,已經沒有人在資歷上能夠比得上他。

    他原本應該跟柳隱一樣,留在成都講武堂替大漢培養人才。

    卻因為昭烈帝和丞相的復漢之志而執意出擊。

    此次負傷也算是好事,起碼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他留在天水,不讓他再親臨戰線了。

    倒是這些講武堂學子,如廖文等人。

    從興漢五年的時候,就跟在自己身邊歷練,結果就歷練了個這?!

    順風仗打的有板有眼,一遇到逆風就打成這樣。

    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的責罰他們!

    只是姜維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天水冀縣。

    廖文正赤脊跪在行宮殿外,等候劉諶發落。

    一天前,廖文奉李驤之命,護送受傷的廖化返回天水療傷。

    消息傳到劉諶的耳朵里,劉諶心中“咯 ”一下。

    從進入天水之後,他就沒有再讓廖化親自上陣殺敵過。

    干的都是鎮守城池的活,根本不需要自己下場。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廖化怎麼會受傷?

    在從廖文嘴里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

    劉諶心中“騰”的一下冒出一股無名火。

    他不是不能接受廖化陣亡,將軍亡于陣上,有時候也是一種榮譽。

    他不能接受的是廖化以這種方式陣亡。

    在劉諶看來,廖文和杜翊所遇見的險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當初在講武堂的時候,他們都是學過的。

    為什麼不能學以致用!

    劉諶覺得是北伐這一路過于順利了,才讓他們生出這樣的念頭。

    不光是他們,就連之前那些在牽弘進攻中陣亡的講武堂學子也一樣。

    在那些學子們陣亡之後,劉諶第一時間肯定了他們的做法,並按照規矩將他們送入忠烈祠供奉。

    但是事後,劉諶卻對他們的行為十分不滿。

    哪有用步兵正面硬剛騎兵的?

    好歹自己還教給他們一些游擊戰的戰法。

    難道就不能在敵人進攻的路上對他們進行騷擾拖延?

    或許當時的情況確實不允許他們做過多的決策,但哪有打這麼呆的仗的?

    一戰下來,陣亡數十名講武堂學子,劉諶的心都在滴血。

    這些陣亡的人里面,有一部分很有可能會成長為當世名將,卻被扼殺在一次再普通不過的沖突當中。

    今天廖文又搞出這樣的事情。

    責令廖文跪在殿外,劉諶邁步來到廖化身邊。

    經過醫師的又一次診斷施藥後,廖化已經確無大礙。

    劉諶面露關切的輕聲責備道︰

    “上陣廝殺之事,讓小兒輩們的去做就行了。”

    “老將軍何必親赴險地,萬一有個好歹,大漢豈不痛失一大 ?”

    此時的廖化除了傷痛以及因為出血帶來的虛弱外,基本上已無大礙。

    听懂了劉諶責備話語里面的關切。

    面露愧疚之色的說道︰

    “老臣一時救子心切,差點壞了國朝大事,還望陛下責罰!”

    劉諶听到廖化的話,心中微微一嘆。

    廖化說的是實話,那種情況若是不趕緊打亂敵人的攻勢,大軍右翼很有可能會因此崩潰。

    但同時也有為廖文開脫的意思。

    劉諶道︰

    “老將軍老來有子,對他們疼愛有加,朕自然明白。”

    “然左師公觸龍曾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老將軍護得了他一時,護不了他一世的。”

    “這次有你救他,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咱們和偽朝還有很多仗要打,朕不想說什麼喪氣話。”

    “可若是他依舊如此,這輩子也就只能是個先鋒將軍了。”

    廖化聞言也是微微一嘆,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可世上的父母哪有能不顧兒女安危的。

    就在兩人互相沉默的時候,外面走進來一個侍衛對劉諶行禮道︰

    “陛下,廖教授到了!”

    廖化聞言精神一振︰

    “是睿卿來了?”

    劉諶點了點頭道︰

    “讓他進來吧!”

    沒一會兒,一道身影就出現在劉諶二人面前。

    廖武看到躺在床上的廖化,原本就紅著的眼眶瞬間布滿淚水。

    先是對著劉諶行了一禮,然後又三步並作兩步的跪倒在廖化面前痛呼道︰

    “父親!”

    廖化面露溫情的責備道︰

    “大丈夫何故作此女兒態。”

    劉諶沒有打擾父子二人的溫情,起身緩緩走了出去。

    看到還跪在外面的廖文,依然是一臉的沮喪,但臉上卻多了幾道紅印。

    不用說,肯定是剛剛來的廖武賞他的。

    慢步走到廖文身邊,劉諶開口道︰

    “你知道朕為何責罰你嗎?”

    廖文伏地曰︰

    “臣貪功冒進,致自己陷入死地,連累父親受傷。臣死罪!”

    劉諶搖了搖頭說道︰

    “朕責罰你不是因為你貪功冒進,更不是因為你連累你父親受傷。”

    “而是因為這一切原本都可以避免,就連朕這個不通軍事的人都能想明白。”

    “敵人根本不會讓你輕松突入陣中。”

    “你卻跟杜栩兩個人一腦袋扎進去。”

    “若不是汝父在側,光憑李驤不光救不得你,就連軍陣都有可能因此崩潰。”

    “說不定此時朕也會因為你身陷險地!”

    “連累北伐大業功虧一簣。”

    “你知道其中的利害嗎?”

    劉諶的話當然是在嚇唬廖文,但是玉不琢不成器。

    若廖文能夠因此做出改變,那絕對是一件好事。

    若因此沉淪,也省得將來帶來什麼麻煩。

    廖文聞言再次說道︰

    “臣知罪!”

    “請陛下責罰!”

    劉諶盯著廖文道︰

    “成紀城中,不听主將軍令,按律當領三十軍棍。”

    “貪功冒進,致大軍陷入險地,按律當斬!”

    廖文渾身一顫。

    劉諶看了他一眼︰

    “但若真是要斬,就不會讓你跪在這里了。”

    “從現在開始,你身上的一切官職盡皆剝奪,留在軍中當個大頭兵吧。”

    “現在滾進去去見你爹,然後自己去領軍棍!”

    廖文立刻道︰

    “臣遵旨!”

    處置完廖文,劉諶的臉上卻沒有半點輕松。

    這次廖武的到來,給劉諶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吳宮的那場動亂。

    對于劉諶來說,孫氏傀儡不傀儡的跟自己沒有半點關系。

    他們刺殺大漢使者,對于劉諶來說同樣也不算出乎意料。

    無非就是想把水攪渾拔了。

    但是吳國朝堂上的那些官員的表現卻很值得讓人咂摸。

    在孫喊出那聲殺賊之後,除了本身就已經決定站出來的丁溫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響應孫的話。

    要知道當年漢獻帝從登基之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忠臣義士站出來斥責那些權臣,哪怕到最後被逼的禪位。

    都還有一個符寶郎寧死不交玉璽。

    而且剿滅孫的時候,站出來的可也不止丁奉一人。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吳國朝堂 竟然一至于斯!

    這其中的原因,劉諶當然也想得明白。

    無非就是利益。

    之前皇權沒有旁落的時候,雖然孫氏也對江東士族多有妥協。

    但利益大頭還是握在孫氏手中,無論是出于公理還是出于私心。

    這個皇權都有人去維護。

    但從孫皓把自己玩死,孫登基開始,孫氏手中的權利已經被瓜分的一點不剩。

    他們也在這些年里嘗到了足夠多的甜頭。

    嘗到甜頭的他們,又有誰會因為一個孫讓渡自己的利益?

    他們多半跟朱先的想法一樣,巴不得龍椅上的人永遠都是傀儡。

    有什麼好處是自己的,有什麼壞處完全可以推到皇帝身上。

    但這對于劉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孫氏掌權的時候,還會顧念國家利益和大漢站在一起。

    就算和魏國結盟也沒有毀掉漢吳盟約。

    可這些士族就不會考慮那麼多,只要利益足夠,他們連國家都可以賣。

    何況一個區區盟友!

    再加上他們對待長江屏障陸抗的態度,以及賣造船材料給司馬炎的舉動。

    很難讓劉諶相信如今的大吳盟友。

    “听旨!”

    “告訴樊建,讓他籌措一批糧草送往永安和興山,以備不時之需。”

    “再到永安和興山傳旨,一旦吳國有什麼變故 。”

    “第一時間出兵秭歸,務必不能使永安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

    兩天後,姜維命人傳來喜訊,告訴劉諶他們已經擊退鐘會。

    並且正在班師返回天水。

    這個消息讓劉諶心中大為驚喜。

    他著實沒想到鐘會會輸的這麼快。

    之前廖文回來的時候,詳細的告訴了劉諶成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讓劉諶著實心有戚戚。

    要不是自己想到讓講武堂學子們出謀劃策這一招。

    這會兒是什麼形勢還真不好說!

    最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這麼快就趕走了鐘會。

    鐘會一退,兩路來犯之敵就只剩下杜預一路。

    只要再將杜預擊退。

    以如今廣魏的亂局,完全可以派人殺入扶風郡,進而奪取陳倉。

    之前霍弋他們就來信跟劉諶說過這件事。

    但是這麼長時間,對方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劉諶猜測對面多半是接到了什麼命令才能夠保持按兵不動。

    可若是杜預被擊敗,那可就由不得他們了。

    上那邊打的艱難,但好歹是擋住了。

    賈完和墨辛傳來消息,雖然兵馬在杜預大營附近游弋。

    但根本起不到任何震懾的作用,相反還屢屢被逼退至木門道口。

    不過現在不用擔心這些了,姜維已經得勝歸來了!

    又過了兩天,姜維帶著大軍順利返回冀縣。

    李驤則負責留守成紀以防萬一。

    “伯約辛苦了!”

    劉諶看著滿臉滄桑的姜維,笑意中帶著心疼的說道。

    姜維也不年輕了呀!

    當初自己到劍閣尋他的時候,姜維就已經六十有二,如今都興漢十年了。

    姜維也已經到了古稀之年。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卻還要替自己帶兵打仗。

    “為國征戰是臣的本分。”

    “幸賴陛下天威,臣得以成功擊退種賊!”

    “此一戰,殲敵兩千余,俘虜萬余人。”

    “並軍械糧草無算。”

    “我軍大獲全勝!”

    劉諶點了點頭說道︰

    “雖是得勝,不過還沒有到休息的時候。”

    “伯約,上杜預依然對天水虎視眈眈。”

    “需要你前往解圍!”

    姜維道︰

    “回來的路上臣已經知道消息了。”

    “如今木門道重新奪回,臣可從祁山道出兵,轉入木門道殺向敵人身後。”

    “到時候姜筠與臣同時出擊,必能一鼓破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36章 得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36章 得勝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