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歸義城的婦人們開始趕制軍服。
她們回來之後,劉諶便有意把她們這批人用軍隊的模式管理起來。
這是一個將涼州和西域都護府徹底收心的難得的機會。
以往這些地方距離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很遠。
國家強大的時候還好說一些,一旦國家衰弱,他們也是最早脫離中原王朝甚至是舉兵進攻的一批。
按照關彝傳回來的消息看,拿下涼州只剩下時間問題。
但想要讓涼州以及更遠的西域都護府對大漢歸心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關彝他們之前在塞外的生存模式,讓劉諶想到了一個後世不錯的做法,建設生產兵團。
把遙遠的邊疆的那些地方,通過某一種或者是幾種東西和中原王朝緊密的聯合起來。
讓他們從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中剝離出來,成為整個王朝運轉中的一環。
人都是是有驅從性的,當他們適應了這種生存模式,享受到這種模式帶來的便利。
即便有人想要干點什麼,也得考慮到能不能承受得住被中原王朝切斷命脈的陣痛。
而歸義城就是劉諶設立的一個試點模式,要不然憑什麼區區不到兩萬人便單獨給她們建一座城?
她們是有功勞,可還沒有大到這種地步。
之所以要趕制軍服,則是因為過了年朝廷要征兵。
姜維等人的判斷下,過了年最遲到四月。
長安那邊就會派人進攻天水。
剩下的時間不多,既要趕制軍服,也要打造兵器,還要訓練那些新兵。
值得欣慰的是,這一次的兵源不會像之前那樣需要挑挑揀揀的。
更不需要朝廷強行征發。
這批兵源會從各個村子的民兵隊伍里面挑選最優秀的幾個人征召入伍。
不僅兵源素質高,還都是自願的!
這麼多的軍服,光靠歸義城的那些婦女們肯定做不及。
在劉諶的授意下,賈褒和秦氏兩個人開始在天水附近招募那些會針線活的婦女一起來做。
這種模式便從歸義城開始逐漸向外散發。
可以到歸義城里的織坊里做,也可以拿回去自己做。
然後一級一級的結算工錢。
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模式,正在天水悄悄興起,並逐漸向外擴散。
過了正月十五,各郡被征發的民兵開始逐漸往天水集合。
劉諶的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這些民兵在本鄉本土的時候,是不需要朝廷負擔任何東西的。
集結起來之後,朝廷便要負擔起他們的衣食住行。
一下子多了幾萬張嘴,後勤的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也是在這個時候,劉諶收到了那些從益州各郡遷徙過來的世家的聯名書。
聯名書上說的很好听。
為了支援朝廷的北伐事業,他們願意捐獻家產。
首先捐的就是來到天水後,分到的那些土地。
劉諶拿到聯名書後,不由得一陣嗤笑。
這哪里是什麼聯名書,分明就是投名狀。
當年這些人購買國債的時候,少則幾千畝,多則上萬畝。
看似很多,但對于這些人的家業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想法,有了更好,沒有也不會損失什麼。
在他們到達天水之後,劉諶很講信用的全數兌付。
劉諶可不會在這點小事上授人以柄。
同時也是為了向他們展示朝廷的態度。
只要你們老老實實的,朝廷是不會對你們怎麼樣的。
現在看來,這個效果好的有點出奇。
宮廷宴會上,自己透露出了要連通西域都護府的想法。
有了之前很講信譽的兌付之後。
這些人立刻像是嗅到腥味兒的鯊魚一樣,借著朝廷征兵缺糧的機會。
向自己示好。
希望能讓家族重新崛起。
劉諶抖了抖手里的聯名書。
想要家族崛起是好事啊,這群人真要是沒了念想,那才是真不容易被自己掌控呢。
“凱武,這些土地由你去接收。”
“按照在益州上中下三等田的劃分方法將這些土地分類。”
“最後把這些土地全都折算成上等田。”
“每一千畝給他們一張票引,這些票引可以讓他們將來到涼州和西域都護府去做生意。”
“不足一千畝的就不用給了!”
張凱武听到不由得一陣咋舌。
不足一千畝就不用給,那豈不是九百九十畝都是朝廷白得的?
隨即張凱武就又釋然了,這土地是他們自願獻給朝廷的。
陛下願意賞賜是陛下念著他們的功勞,不給也沒人能挑出什麼理來。
“哦對了,你跟吳梁商量一下。”
“替朕擬個章程出來。”
“通往涼州和西域的所有貨物類目全都要細細的分出來,哪怕是一根針都是一個新的類目。”
“這其中,絲綢和鹽鐵生意不許商人插手,只能從朝廷手中拿到東西後再販賣。”
“其余的那些和民生有關的東西,每一個類目都不能只有一張票引。”
“起碼也要有五張。”
“絕對不能出現那種一家把持一種類目的情形。”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具體的細節你們自己弄。”
“弄好了拿來給朕過目。”
張凱武從劉諶的手中接過那份請願書︰
“臣這就去安排!”
而在益州,作為目前朝廷根本之地的商人們的反應則要快的多。
剛過完年,這些商人便開始帶著大量的財物浩浩蕩蕩的趕往隴西三郡。
據說朝廷已經奪了涼州幾個郡,這些貨物只要運過去。
轉手就能掙到錢。
這樣的動作,甚至影響到了之前對吳的幾個通商城市。
隨著吳國對魏國的示好,大漢對吳國的貿易往來開始被削減。
劉諶便趁機關停了好幾個通商城市。
只保留了興山、建平在內的寥寥幾個。
這次大漢準備連通西域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很快就傳到了吳國的耳朵里。
同樣也引得吳國的商人蠢蠢欲動。
他們不懂什麼是增量市場,但他們知道。
中原的貨物在那些外族人眼里可是 稀缺貨,而且利潤奇高。
在利益的驅使下,讓興山和建平等地的貿易往來,竟然隱隱有了幾分要回暖的意思。
成都的樊建也趁著這個機會,給糜照撥付一部分錢。
讓糜照放開手腳的去做。
反正過了年後,朝廷已經開始推行紙幣。
益州和漢中的商人都是認紙幣的。
那些新鑄直百錢也開始逐漸回流到府庫當中。
正好可以拿給糜照花,吳國商人不認紙幣,難道還能不認新鑄直百不成?
另一邊,鐘會和杜預也帶兵離開長安。
大軍行動不比騎兵突進,行進速度沒有那麼快。
從長安到廣魏,少說也得兩個多月走。
到達廣魏正好春暖花開。
這個時候進攻天水三郡,既不用擔心天寒地凍不好用兵,還能破壞敵人的春耕。
是個極佳的用兵時間。
“二位此次西征,定能一舉將蜀賊殲滅。”
“孤就在長安等你們凱旋的好消息!”
司馬攸執著鐘會和杜預的手,一直將二人送出長安城外。
鐘會意氣風發的說道︰
“秦王殿下放心,臣此去必擒蜀賊劉諶獻于大王帳下!”
“而後攻滅蜀國,替秦王開疆拓土!”
說罷鐘會又笑著看向杜預,
“車騎將軍可莫要與某爭這個功勞才是。”
而從杜白那里了解到劉諶在天水的所作所為後,杜預顯然沒有鐘會那麼樂觀。
但是大軍出發在即,杜預也不會做出墜自己士氣的事情。
也笑著說道︰
“這滅國之功可不是輕易能得來的。”
“恐怕某要與太尉爭上一爭!”
司馬望則在一旁附和道︰
“那大軍便是兩路凱旋,兩路大勝啊!”
司馬攸聞言頓時笑道︰
“有二位輔佐孤,何愁司馬氏不興!”
緊接著,鐘會和杜預便各自帶領大軍。
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
一路由鐘會帶領 ,走安定入廣魏。
一路由杜預帶領,走扶風入廣魏。
看著大軍逐漸遠去的身影,司馬攸的心里從來沒有這麼揚眉吐氣過。
“叔父,此次司馬炎退兵,給咱們騰出來機會抽出手來對付劉諶。”
“是上天眷顧于孤,真要是能將劉諶打退或者殲滅。”
“那我司馬氏便可以因此功更進一步。”
“到時候洛陽那邊便不足為懼!”
司馬望听到司馬攸的話,笑著附和道︰
“秦王所言極是。”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司馬望所能夠控制的了。
從洛陽封賞父親和自己的旨意送到長安後,司馬望就逐漸開始退往幕後。
而在司馬攸做出決定要調杜預回來攻打劉諶的時候。
司馬望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離開長安,但還是趕緊稱病不朝。
一直到過完年才逐漸康復,為的就是避開這個敏感時期。
司馬攸可以不知會自己,但自己一定要表這個態。
父親一死,自己這一支在洛陽的香火情已經所剩無幾。
無論前路是黑還是白,司馬望都只能跟著司馬攸走下去。
在鐘會和杜預帶著兵馬出發前往天水的時候。
陳倉,已經圍城兩年的霍弋和張翼的臉上卻露出了難得的興奮。
北伐多久,兩人就被小小的陳倉攔住多久。
雖然自己這一路只是佯攻,但為將者誰不渴望建功立業。
而且自己這一支兵馬若是能成功奪取陳倉的話。
整個北伐局勢就會瞬間被改變。
只可惜長安司馬攸也知道陳倉有多重要。
陳倉本就易守難攻,又有石苞坐鎮,當真是守的滴水不透。
開戰至今,兩個人竟然一點好處都沒有撈到。
但就在不久前,兩人突然發現陳倉守軍有所異動。
這個時間點正是楊銳代替石苞鎮守陳倉的時候。
霍弋和張翼雖然不知道城上守將已經換人。
但卻敏銳的抓住這一點,接連發動了持續半月的進攻。
終于確定,城上守將的確是換人了!
原來,兩個多月前,楊銳在鐘會的舉薦下,代替石苞前來陳倉鎮守後。
石苞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隨便動他的城防布置。
城下蜀軍和自己對峙了這麼久,雙方的套路已經被摸的差不多。
現在正處于一個誰都奈何不得誰的局面。
只要楊銳按照石苞的布置防守,城下蜀軍就不會知道守將已經換人。
就不會對陳倉發動進攻。
只要能拖到鐘會和杜預兩路兵馬把劉諶趕出隴西。
陳倉這一路兵馬便會不戰自退。
然而石苞的話,楊銳很明顯沒有听進去。
倒不是楊銳狂妄自大。
而是覺得自己若是不能為朝廷立功,豈不是有負太尉這一番舉薦。
城防他也看過了,確實是敵人攻不下來的程度。
可是這樣一來,就有很多兵力會閑在那里。
楊銳知道這些兵力是用作後備。
可是對于陳倉來說,是不是太多了點?
現在國家兵力多麼的短缺,卻白白浪費這麼多人在這里。
如果能在把這些兵力調動起來,發揮出其該有的作用。
豈不是要比閑在這里強得多?
于是楊銳立刻便開始著手調配兵力。
看看能不能用最少的人來試探出城下敵軍的實力。
至于節省下來的那些兵力,自然要支援給太尉或者是車騎將軍, 以增加討伐劉諶的勝算。
“雖然還不知道城上賊將是誰。”
“但這人比石苞可差遠了。”
“有此人在,咱們未必沒有攻下陳倉的機會。”
帳中,張翼一臉興奮的說道。
霍弋同樣也很高興,但是他顯然要比張翼要來的冷靜。
“伯恭所言甚是,但我覺得此事大可不必過于心急。”
“你沒發現咱們之前半個多月的進攻,每一次城上的反抗程度都不一樣嗎?”
“若是我所料不假的話,對方是在試探。”
“看看怎麼樣以弱勢兵力抵擋咱們。”
張翼聞言面露驚訝之色︰
“霍將軍何出此言?”
霍弋一臉自信的說道 ︰
“陛下說長安司馬炎退兵,最多不超過五月,司馬攸便會出兵隴西。”
“因為這是他唯一能夠抓住的機會。”
“看城上守軍的舉動,陛下所料已經成真。”
張翼恍然︰
“原來如此,那咱們就更應該加快進攻,以期能替陛下分散更多敵人的兵力才是。”
霍弋卻搖頭道︰
“為何是分散兵力,而不是奪取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