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520章 大漢第四個三年計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520章 大漢第四個三年計劃

    興漢九年大年初一。

    天水行宮,眾人齊聚一堂。

    今年相較于去年,又多了幾副面孔。

    比如司馬� 職牽 熱縋切┐右嬤萸 教燜 氖蘭掖笞濉br />
    這些人的加入,代表著大漢的勢力再一次的得到增長。

    劉諶舉起酒杯,笑著說道︰

    “興漢七年,朕從漢中踏上征程。”

    “親率數十萬大漢健兒。”

    “開始了登基後的第一次北伐。”

    “短短兩年時間,便拿下隴西三郡。”

    “我大軍所到之處,百姓亦竭誠歡迎。”

    “真可謂佔盡了天時。”

    “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

    “此非朕一人之功,亦是諸位之功!”

    “諸卿,請滿飲此杯!”

    在場眾人紛紛舉起手中酒杯︰

    “為陛下賀,為大漢賀!”

    飲完杯中酒後,劉諶對李驤示意。

    李驤立刻起身道︰

    “奉陛下旨意,對大漢第三個三年計劃做總結。”

    “大漢第三個三年計劃共分三步走。”

    “至興漢九年,前兩步皆已走完。”

    “其中,國中糧食增產已超過三成。”

    “這三成多由下等田產出。”

    “全都得益于朝廷興修水利,積肥堆土。”

    “得益于煤炭的大量利用,朝廷不僅超額完成了第二步開礦煉鐵的要求。”

    “還額外多煉出來一部分鋼,這些鋼將會在接下來的北伐中,發揮巨大作用。”

    “至于第三步,由于偽賊負隅頑抗,未能如期完成!”

    李驤講完,劉諶再次開口道︰

    “北伐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國家大計,不算未能完成。”

    劉諶說的輕松,眾人臉上也滿是喜意。

    尤其是姜維等人。

    從大漢第一個三年計劃完成之後,眾人便看出這個東西的好處。

    在此之前,大漢這台機器只是按照慣性運轉。

    大漢的官員都是按部就班的干活,說白了就是磨洋工。

    但在此之後,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該干什麼事。

    極大的調動了官員和百姓的積極性。

    大漢能這麼順利的進行北伐,三年計劃功不可沒!

    李驤接著又從袖子里掏出一封旨意︰

    “興漢九年,按舊例再制訂計劃!”

    “此三年計劃同樣按照三步走。”

    “第一步,鞏固三郡根本,並消滅偽朝有生力量。”

    “第二步,朝廷計劃連通天水到西域,重新拓通通商道路。”

    “陛下將此通商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第三步,繼續以北伐為首要目標,早日奪取長安!”

    听到李驤的話,在場眾人不由得一陣心潮澎湃。

    自從靈帝喪失西域掌控權後,便再也沒有人提及西域。

    如今陛下舊事重提,恐怕不止是要和西域通商這麼簡單!

    大漢,成都。

    大漢太子端坐大殿之上。

    一左一右分別是太尉宗預和侍中樊建。

    滿朝文武正在專心听著太子劉裕奶腔奶調的喜慶話。

    張紹端著酒杯,一張臉激動的像是喝醉了一樣。

    太子說的這些話全都是張紹一字一句教的。

    幾天前,兒子從天水回來,給張紹帶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帝命太子祭祖,宗正陪同。

    張紹心里很清楚,這份功勞陛下並不是賞賜給他的。

    而是賞賜給兒子張凱武的。

    這兩年兒子在北伐大業中,雖然沒有親臨戰場。

    但也算是兢兢業業。

    有著這份功勞在,才有自己這次陪同太子祭祖的機會。

    兒子已經能支應起張家門楣了。

    陛下不是要在隴西和南安大興學堂?

    過了年,就讓張然去隴西當教授!

    陳壽拿出一道寫著大漢第四個三年計劃的旨意,在眾人的期待中進行宣讀。

    內容和天水李驤宣讀的那份相同之外,又多了一些需要具體實施的細節。

    “自明年開始,益州和漢中逐步廢除直百錢流通,以紙幣作為替代。”

    “益州和漢中增加五十萬畝桑田,用來養蠶產絲。”

    “但只許用下等田,中等田和上等田依然只能種糧。”

    “另,興漢九年六月,大漢舉行第二次科舉考試!”

    大漢的第四個三年計劃,帶來了一些很新的東西。

    紙幣的推行並不出乎眾人預料,因為同為紙幣的邊票現在已經在隴西三郡完全流通。

    益州和漢中的商人前往天水 做生意的時候,同樣也是用邊票作為結算,極其方便。

    但是那些邊票卻不能在益州和漢中流通。

    離開天水的時候,需要重新兌換成新鑄直百錢。

    逐漸適應了邊票輕便易攜的他們,已經不喜歡再帶著一大堆的銅錢在益州交易了。

    這次在益州和漢中推行紙幣,想來不會有什麼阻礙。

    而真正讓人嗅到別樣味道的還是朝廷準備連通西域。

    陛下為什麼要讓益州和漢中種桑樹產絲綢?

    從陛下對通商道路的命名就足以明白。

    要知道此前陛下還不允許新增桑田呢。

    這意味著什麼,大漢的那些商人不會不明白。

    那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意味著巨量的財富!

    至于如何連通西域,這就不是他們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听得明白就老老實實打開門迎接貿易往來。

    听不明白自有漢軍上門給他們講明白,然後再打開門迎接貿易往來。

    至于科舉考試,那反而不是他們需要關心的東西。

    總之興漢九年的三年計劃是這四個三年計劃里最簡單的一次。

    但卻是大漢正式向外擴張的第一步。

    大吳,建業。

    孫如同木偶一樣在朱先的指揮下宴請群臣。

    面對群臣的恭賀聲,孫的臉上堆滿了笑,但心中卻無半分喜意。

    過了年,孫就要成親了。

    皇後不出意外的還是朱氏女。

    原本以為成親之後,朱先就再也無法完全把持朝政。

    國家權力多少也要還一點給自己。

    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徐徐圖之,畢竟自己還年輕。

    誰知道朱先居然來了這麼一手。

    想到這里,孫就不由得一嘆。

    “滿朝歡慶,陛下何故嘆息?”

    朱先的聲音在孫的耳邊響起。

    孫抬頭,正好看到朱先滿是醉意的眼神。

    孫連忙笑著說道︰

    “朕在想,如此盛景,沒有皇後在身邊作陪,總是缺了點什麼。”

    “故而才有一嘆,不成想驚擾了大將軍,朕之過也!”

    朱先聞言哈哈一笑︰

    “陛下何出此言?”

    “陛下乃天子,天子何過之有?”

    “來來來,臣敬陛下一杯!”

    孫趕緊舉起手中酒杯回禮。

    宴會結束,君臣散去。

    回到府中的朱先洗了把臉後,慢慢的啜飲醒酒湯,腦海里全是孫剛才哀嘆的表情。

    鳥兒翅膀硬了,想要掙脫籠子的束縛。

    再等等吧,等女兒誕下皇嗣,孫小兒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正在胡思亂想間,管家推門而入,來到朱先面前行禮道︰

    “大將軍,魏使正在門外求見!”

    管家的話打斷了朱先的思緒,朱先的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八月的時候,魏國的使者就來到建業面見自己。

    準備向大吳購買一些戰船,即便是不能直接把戰船賣給他們。

    賣一些造船的木料也是不錯的。

    這個想法立刻就被朱先給否決了。

    作為一個仰仗水師的國家,大吳不缺船,更不缺造船的木料。

    可你魏國早不買晚不買,偏偏在吳蜀聯合軍演過後來買。

    這其中沒有什麼貓膩,朱先是不信的。

    往好了想是在防備蜀漢,往壞了想那不就是要防備吳國?

    這種情況下,朱先怎麼會賣船給魏國。

    而那個魏使在被拒絕後也沒有打道回府的打算。

    就這麼直愣愣的在建業住下了。

    三天一見,五天一拜。

    擾的朱先不勝其煩,到最後直接拒之不見。

    因為只要一見對方,不管一開始在聊什麼,最後總能扯到買船上。

    今天大年初一,沒想到對方又登門了。

    不用想,肯定還是要買船。

    朱先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正準備再次把對方趕走。

    就在抬手的瞬間,孫的哀嘆在朱先的腦海里浮現。

    讓朱先停住了手上的動作。

    “讓魏使稍待,我等會兒便到。”

    管家離開之後,朱先再次陷入沉思。

    原本他想把虞汜他們叫來一起商議,但那點私心讓他改變了想法。

    平心而論,魏國開出的價碼並不低。

    但朱先作為吳國大將軍,肯定是要以國家利益為重。

    但今天孫的表情讓他聯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當初孫休不也是被當成傀儡一樣對待,還不是被他找到機會逆風翻盤。

    自己想要行險,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想要安撫這些人,就得讓渡利益出去。

    可吳國的地盤就這麼大,讓渡出去一分,手里的權利就小一分。

    到時候如何維持朱家一家獨大?

    不能維持朱家一家獨大,早晚必引來其余人的覬覦。

    野心這種東西,是很容易滋生出來的。

    這部分利益不能從朱家的身上割!

    既然不能從朱家身上割,那就得另闢道路。

    魏國就是眼下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里,朱先起身,臉上換了另一副表情往客廳而去。

    “今日宮中有宴,某多吃了兩杯,望公海涵。”

    魏使聞言立刻回禮道︰

    “豈敢豈敢,今日本不應來叨擾大將軍。”

    “只是在下離鄉日久,建業也無甚熟人。”

    “便想著來找大將軍一敘,稍解思鄉之情。”

    朱先抬手示意對方落座。

    又囑咐下人準備酒宴。

    緊接著兩人便開始閑聊,果然聊著聊著就又扯到買船的事情上。

    朱先搖了搖頭︰

    “魏使勿復多言,我大吳水師的船是絕不可能往外賣的。”

    魏使對這個結果倒也不意外。

    舉起酒杯敬了朱先一杯後,便打算止住這個話題。

    豈料朱先喝完之後,話風一轉︰

    “魏使在建業呆了這麼長時間,誠意本將軍已經看的明白。”

    “若非大吳水師要擴建,便是賣給你們一些又何妨。”

    魏使心中一動,這個話風不對!

    于是趕緊說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大吳水師能獨步天下,靠的就是這些戰船。”

    “只可惜我大魏水師根基淺薄,便是再有一百年,也難以望其項背!”

    朱先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魏使的話既是馬屁,也是事實。

    “不過水師的船只雖然不能賣給你們。”

    “但造船的大料倒是可以賣給你們一些。”

    “畢竟吳魏乃是盟友,豈有不幫之理。”

    听到朱先的話,魏使激動的差點跳起來。

    沒想到真被自己猜中了!

    朱先居然答應賣給自己造船的木料!

    “在下省得!”

    朱先笑著說道︰

    “來來來,喝酒喝酒!”

    具體的買賣,朱先肯定不會自己親自和魏使談,那樣太掉價。

    價格也要不起來。

    最終這些木料以原本價格上浮五成交易成功。

    而且其中的一半需要以實物折算,包括但不限于糧食、軍械以及戰馬之類的物資。

    錢這方面魏使可以自己做主,但是糧草軍械他就沒有資格了。

    魏使立刻派人把消息送往洛陽, 交給司馬炎定奪。

    而在另一邊的洛陽。

    司馬炎難得的心情大好。

    入冬之後,北邊就接連不斷的傳來好消息。

    雖然司馬駿他們並沒有把戰線往前推進多少。

    但因為天氣逐漸變冷的原因,劉淵的生存壓力逐漸增大。

    整個幽州在入冬之後,氣溫急劇下降。

    根本沒法行動,再加上從劉淵反叛之後。

    司馬炎就完全切斷了幽州的糧草供給。

    更是進一步的加速消耗幽州原有的儲備。

    而且據細作回報,那個劉淵已經和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發生了好幾次爭吵。

    起因是因為鮮卑人草原習性逐漸 暴露,開始發生劫掠百姓的事。

    劉淵對此自然不會容忍,直接讓人把那些劫掠百姓的鮮卑人抓住明正典刑。

    而作為鮮卑首領的禿發樹機能自然要維護自己人的利益。

    兩人為此鬧得很是不愉快。

    開春之後,春耕播種又要再消耗一批糧食。

    劉淵很有可能會撐不住。

    到時候司馬駿和王渾他們只需要按部推進,劉淵插翅難逃!

    想到這里,司馬炎就不由得慶幸。

    幸虧自己听了衛和羊祜的建議,果然這爭天下不完全在打打殺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20章 大漢第四個三年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20章 大漢第四個三年計劃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