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502章 涼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502章 涼州

    听到這個聲音,司馬駿已經準備縮回袖子里的手瞬間停止動作。

    王戎的臉上露出一絲不快。

    “慌慌張張的,像什麼樣子!”

    來人名叫王衍,是王戎堂弟。

    听到王戎的呵斥之後,立刻住了腳步。

    先是給司馬駿行了一禮。

    司馬駿點頭回禮。

    王衍又轉頭對王戎說道︰

    “大兄,剛剛接到消息,劉淵反了!”

    听到王衍的話,王戎皺了一下眉頭,對王衍的反應很是不解︰

    “反了就反了,至于這麼慌張?”

    從劉淵在並州起兵的那一刻,天下人都知道劉淵反了。

    這有什麼好慌張的。

    王衍直接把手里的東西遞給王戎︰

    “大兄還是自己看吧!”

    王戎接過王衍遞過來的東西,僅僅只是一眼,王戎就臉色大變︰

    “狗賊,好膽!”

    “當真欺我中原無人!”

    看到王戎的反應,司馬駿的心也瞬間提了起來。

    不知道究竟是何事讓王戎如此失態。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只見王衍接著說道︰

    “半月前,劉淵于薊縣設壇祭祀,尋一劉氏子奉山陽公之祀並登基稱帝。”

    “國號為漢,劉淵自立為丞相兼大將軍,統領軍事並發布檄文。”

    “斥曹氏為篡逆,司馬氏為賊,並邀天下兵馬討之!”

    司馬駿听到這話後,心里一驚的同時,瞬間升起一股怒火。

    強忍著怒意,司馬駿對王戎說道︰

    “靭沖,可否給某一觀?”

    此時已經看完 檄文的王戎臉色難看至極,听到司馬駿的話便把手中檄文遞給司馬駿。

    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差點沒有把司馬駿氣抽過去。

    這天下到底是怎麼了?司馬氏招誰惹誰了,誰都要來踩司馬氏一腳!

    此前蜀中便有書作把司馬氏斥為貳臣,可人家好歹是一國之主。

    你劉淵算個什麼東西,竟然也敢這麼做!

    而且山陽公是死了,又不是絕嗣了,如今承嗣的是山陽公的親孫子。

    你有什麼資格從犄角旮旯里找個姓劉的來奉祀?

    “荒唐!荒謬!無禮至極!”

    司馬駿不顧士族禮儀,顫抖著聲音罵道。

    此時的王戎已經從憤怒中重新恢復過來,對司馬駿說道︰

    “司馬監軍勿憂,此賊不過是借漢之名謀身而已。”

    “只要朝廷天兵一到,頃刻便會土崩瓦解!”

    正在氣頭上的司馬駿听到王戎的話,登時一愣。

    听王戎話里的意思,是準備接受朝廷征闢了?

    王戎確實準備接受朝廷征闢。

    之前和司馬駿的拉扯不過是為了謀求更大的好處。

    只是劉淵突如其來的一手,讓王戎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

    因為檄文能夠送到自己面前,就意味著劉淵的兵馬距離自己也不遠了。

    而司馬駿在短暫的愣神之後,也想明白了其中關節。

    大漢滅亡之後。

    瑯琊王氏在內的一眾士族轉頭便投到了曹魏的門下。

    並憑借這次效忠從曹丕的手里換來不少好處。

    後來司馬氏勢大,河北士族準備再次效仿前例。注1)

    誰知道司馬炎卻把橄欖枝伸向了中原士族以及並州士族。

    所以才會拿捏自己,想從自己這里謀求好處。

    誰知道劉淵半路殺出來,打著已經滅亡了幾十年的大漢的旗號。

    把曹魏斥為逆賊,連帶著司馬氏也一並成了逆賊。

    司馬氏都是逆賊了,他們這些當初投靠了曹氏的士族還能落得了好?

    真要是讓劉淵坐大,哪怕最終劉淵被打敗,一眾河北士族的名聲必然會受損。

    所以必須在劉淵成事之前,將其扼殺。

    想到這里,司馬駿的心里就感到又喜又悲。

    喜的是王戎願意出山,這也意味著河北士族願意替司馬氏效力。

    悲的是人家出山的原因來自劉淵的威脅而非司馬氏的強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之前準備的東西用不上了。

    也算是給司馬氏省下來不少好處。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王戎想的要比他還要遠。

    除了維護家族的名聲外。

    運氣好的話,瑯琊王氏的手還能夠順理成章的伸到幽州。

    與之相比,從司馬家手里能夠得到的好處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總之無論如何。

    雙方在此時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要先消滅已經舉起反旗的劉淵。

    剩下的事再坐下來慢慢談!

    與此同時,王渾也從徐州順利調兵北上和司馬駿會合。

    伙同司馬駿手中的青州兵以及青州和冀州士族手中的兵力,火速殺往幽州剿滅劉淵。

    而在另一邊,涼州刺史王渾卻得到一個說不上是好還是不好的消息。注2)

    一支蜀漢兵馬從隴西出發,已經殺到了涼州境內。

    短短的時間內金城、西平兩郡已經告破。

    現在對方正朝著武威的方向殺來。

    王渾身為涼州刺史 ,一方諸侯。

    自然要負責一方之安定。

    此時敵國入侵,當然要組織兵力抵抗才是。

    可自家事自家知。

    如今的涼州早就不是曹魏剛剛建立時期的涼州。

    那時候的大魏兵多將廣,隨便一個人都能打的周圍草原部族頭都抬不起來。

    現在?能守住涼州不落入敵人手里就已經很不錯了!

    先前羌人部落追殺一支漢人兵馬到金城郡的事,王渾不是不知道。

    他也有心想要出擊,可是算算手里的兵力以及沿途的消耗。

    王渾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因為司馬攸割據長安自己又沒有投降的原因,早就斷了涼州的糧草軍需。

    等到蜀漢奪了隴西三郡之後,補給之事就更不用提了。

    這段時間維持官府和軍隊運轉的所需基本上都來自涼州本地。

    涼州本就是苦寒之地,勉力維持已經艱難。

    哪里還有能力去管更多的事情。

    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羌人殺到金城郡。

    後來得知那群漢人成功逃脫,王渾還很是高興了幾天。

    無論這群漢人是從哪里來的,終歸都是漢人!

    現在,王渾知道當初那群漢人到底是哪里來的了。

    因為這群人又重新殺回來了,而他們所打的旗幟,正是漢人的漢!

    這下又輪到王渾頭疼了。

    蜀漢自立國以來,便和大魏有不共戴天之仇。

    此次前來,必然是為了涼州而來。

    以先前對戰涼州羌人的結果來看,這支兵馬的戰斗力不容小覷。

    自己連涼州羌人都沒辦法對付,又如何能對付得了這支蜀漢兵馬?

    可若是就這麼平白丟了涼州,也不是王渾想看到的。

    雖然此時的大魏已經分裂成了長安和洛陽兩部分。

    但依然不是偏居一隅的蜀漢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司馬氏要篡魏是大魏所有士族的共識。

    丟了涼州,會讓瑯琊王氏在將來的利益分配中吃虧。

    想到這里,王渾又是一嘆。

    “刺史因何嘆息?”

    別駕張軌听到王渾的嘆息後開口問道。

    張軌是涼州本地士族,其祖上乃是西漢趙王張耳。

    歷經變遷後扎根于涼州,並發展成為涼州本地士族。

    在當地地位舉足輕重。

    就連王渾也不敢怠慢,听到張軌的話後便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听到王渾的話,張軌笑著說道︰

    “在下還以為是什麼事呢。”

    “不過是些許雜兵罷了。”

    王渾搖了搖頭︰

    “張別駕切莫輕視。”

    “這伙人曾在金城逃過羌人圍剿,如今復至,其威勢更勝當日!”

    張軌卻笑著說道︰

    “在下怎會輕視敵人,實在是這些人不足掛齒罷了。”

    “眼下逆賊司馬攸看似割據長安,與晉王分庭抗禮。”

    “然其手中只有一州之地,如何對抗得了晉王。”

    “在下料定司馬攸最終必然敗亡。”

    “蜀漢雖說趁著這個機會佔了隴西三郡。”

    “並派兵進攻涼州。”

    “看似來勢洶洶,在下卻認為其必不能持久。”

    “當年諸葛亮何等人也,尚且飲恨五丈原。”

    “那蜀主雖一時僥幸得勝,但想要憑借一州之地鯨吞大魏,不過是痴心妄想罷了。”

    “等晉王拿下長安之後,蜀主除了敗亡,並無他路可走。”

    “只要咱們能堅定守住,就有辦法!”

    王渾听到張軌的話,不由得精神一振︰

    “哦?張別駕有何法?”

    張軌接著說道︰

    “拖!”

    “涼州這麼大,武威不行就到張掖,張掖不行就到酒泉。還有敦煌、西海。”

    “甚至于退到西域都護府都可以。”

    “蜀國彈丸之地,此次舉國北伐已經是掏空家底。”

    “他們不可能在涼州耗費太多。”

    “只要咱們能拖住他們,等晉王那邊解決了長安的問題。”

    “蜀國要麼退回益州,要麼等死。”

    “到時候,王刺史就有天大的功勞。”

    “說不定將來憑借此功,還能位列三公!”

    “只不過還需要王刺史吃些苦頭。”

    听到張軌的話,王渾忍不住皺眉思索。

    張軌雖然也是士族出身,可到底久居邊塞。

    根本不了解洛陽朝堂是個什麼形勢。

    位列三公這樣的夢,王渾還沒有資格做。

    不過張軌的話倒是很有道理。

    涼州丟不丟並不重要,只要自己能安然無恙。

    到時候一個忠臣的名頭肯定是跑不了的。

    等到改朝換代的時候,憑借此功必然能替瑯琊王氏劃拉一些好處。

    至于吃苦頭什麼的,難道武威就不苦了嗎?

    想到這里,王渾點了點頭︰

    “張別駕言之有理,那咱們就在涼州跟蜀國拖上一拖!”

    隨後王渾便派哨騎打探蜀軍的動向,並隨時準備好往張掖方向退走。

    另一邊,關彝拿下金城和西平二郡之後,並沒有著急殺往武威。

    切斷涼州和雍州的聯系之後,涼州就是砧板上的肉,早晚都是自己的東西。

    現在關彝要做的是報仇!

    報當初在石灰峽被圍之仇。

    關彝此舉並非是被仇恨沖昏了頭腦。

    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石灰峽一戰,大軍折損數千人。

    這些袍澤原本是不用死在這里的。

    只因要保護家小,才被那些羌人所趁。

    在北邊待了五六年,從來都是自己找羌人的麻煩,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 。

    所以這次出征,全軍上下都憋著一口氣。

    這口氣若是不撒出來,保不齊哪天就會出什麼大事。

    而且此次出來,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替朝廷搜羅戰馬。

    相比較于有兵有甲的魏軍,當然是那些羌人更好欺負一些。

    再加上涼州這麼大,萬一魏軍退走到張掖方向怎麼辦?

    當年冠軍侯追擊匈奴,最起碼也是一人雙騎。

    單憑自己這一人一騎,恐怕很難追上他們。

    況且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補給也是很有壓力的。

    所以在拿下兩郡之後,關彝決定先轉頭去找那些羌人報仇!

    這一舉動立刻得到了全軍上下的一致擁護。

    馬奉原本想勸說關彝涼州為重,但一想到出征之時陛下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便什麼話都說不出口了。

    反正都是要打的,誰先誰後都一樣。

    做出決斷之後,大軍立刻回轉,從西平再入金城。

    準備從金城殺入羌人的地盤。

    通過石灰峽之後,關彝先帶著眾人來到當初埋葬袍澤的地方。

    冬去夏來幾個月,當初一片荒蕪的土地早就變的青草叢生。

    而這片曾經戰斗過的地方,青草顯得格外的茂盛。

    一萬多人全都翻身下馬,來到那片墳塋前面。

    木板刻的墓碑上的字跡也隨著風吹日曬變得模糊起來。

    但那些面容卻牢牢的刻在這群活著的袍澤心中。

    命人將墓碑上的名字重新描刻清楚。

    關彝的手輕輕撫過這些墓碑。

    “弟兄們,我要去給你們報仇了!”

    “你們安心在這里等著我!”

    隨後關彝便帶著大軍繼續向西北方向進發。

    穿過武威郡,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

    關彝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去搜尋羌人部落的所在。

    這活對于這群騎兵來說並不陌生。

    這些年在塞外生存,大部分都是靠這些羌人部落的接濟。

    甚至很多士兵的媳婦兒都是從這些部落里劫掠來的。

    如今,報答他們的時候來了。

    沒過多久,羌人的蹤跡就被打探到了。

    關彝接到探馬回報的消息後,嘴角露出一絲凶殘的笑意︰

    “羌狗們,你的漢人爺爺找你們報仇來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02章 涼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02章 涼州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