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先生

第3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星星語話 本章︰第3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三)

    清晨,

    風吹過鐵獅子胡同,還帶著冰碴子的冷,卻已悄悄松快了些——像凍了一冬的空氣,終于肯透進絲暖意。

    中山先生拄著拐杖,在妻子攙扶下慢慢走著。

    遠遠地,便望見穿一身黑綠色旗袍的苗疆公主,身邊立著獨臂的小龍,兩人靜立在晨光里,身影被淡淡的雲下,透出的陽光拉得細長。

    孫夫人望見兩人,笑著招呼道︰“二位來得這麼早呀……”

    苗疆公主一听,忙拉過身邊的小龍,加快腳步走上前,笑意盈盈地應道︰“先生,夫人,早上好啊!”

    中山先生臘黃的臉上透著一絲紅暈,用他那帶著廣東口音的語調溫和地說道︰“看你們倆這笑眯眯的模樣,莫不是有什麼好消息要告訴我們?”

    苗疆公主略一斟酌,開口說道︰“先生,不知這算不算好消息——甦先生已經同意出任華夏科學院院長了。只是他不大願意離開雲南,提議科學院先在東陸大學內落腳。說這話時,他還笑稱他這個雲南人都是‘家鄉寶’,實在是故土難離呢。”

    中山先生眼中頓時亮起神采,朗聲道︰“好!只要甦先生肯擔下這華夏科學院院長的重任,在那里辦公又有何妨?反正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孫夫人也笑著附和︰“可不是嘛。等先生身子骨再好些,我們索性去雲南看望甦先生這位神醫,就當給先生復查身體,也省得總隔著千里萬里,總要旁人轉述病情了。”

    中山先生沉吟片刻,問道︰“那甦先生有沒有提過,這華夏的院士該如何設立?是否要參照法蘭西科學院的規制來辦?”

    苗疆公主從小龍手里接過資料袋,取出文件說道︰“甦先生提議把華夏科學院院士分作數理、生物、人文三組,每組名額暫定為三十人。他還說,起初數理、生物兩組或許只能湊齊幾個人,屆時可以把空余名額先調劑給人文組……”

    她正要說下去,孫夫人已笑著打斷︰“哎喲,這才剛踫面就談上正事了。走走走,進屋里坐著說去。”

    眾人笑著往屋里走,晨露在青磚上閃著細碎的光。

    孫夫人一邊攙扶著中山先生,一邊回頭對苗疆公主道︰“你們這一路定是趕早來的,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甦先生的章程細,等會兒慢慢說,不急在這一時。”

    中山先生走在一旁,手指摩挲著拐杖,忽然開口︰“人文組的名額能靈活調劑,倒是合了大多數人的心思。想來這院士的遴選,也不會只看一紙學問。”

    苗疆公主挨著小龍並肩走,聞言點頭︰\"甦先生確是這麼說的,他還擬了份初選名單,說數理、生物眼下雖人少,卻都是能扛事的硬骨頭。人文組里,既有研究典章制度的老學究,也有懂實業、曉民生的實干家。\"

    說話間已到正廳,侍衛端上熱茶,氤氳的水汽里,孫夫人親手給中山先生添了些蜜餞在茶盞邊,輕聲道︰“先生剛走累了,先潤潤喉。”又轉向苗疆公主,“那名單可否給我們瞧瞧?也好早做些準備。”

    苗疆公主從資料袋里取出折得整齊的紙頁遞過去,中山先生接過展開,目光掃過幾行字,忽然朗聲笑起來︰“好個甦先生,連這位還在國外修鐵路的都準備請來!看來這科學院,是真要扎扎實實為國家做些事了。”

    孫夫人忽然眼楮一亮,笑著說道︰“辜鴻銘先生我知道!便是那位總留著條清朝大辮子的老先生,1913年還和泰戈爾一同獲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呢。他給西方譯了不少咱們華夏的古籍,讓外人見識了東方學問的精妙。甦先生選他當院士,可真是好眼光!”

    她話音剛落,中山先生便接話道︰

    “你們可別忘了,辜先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等九種語言,還拿過十三個博士學位,學問底子厚著呢。”

    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名單,笑道︰“把這份名單給新聞界的朋友送去吧,也讓全國百姓都來議議——這些人,擔不擔得起當代‘大學士’的名頭?”

    苗疆公主聞言笑道︰“甦先生早料到會有這番議論,還特意囑咐說,不怕人議,就怕議不透。這些人里,有的是埋首書齋的老夫子,有的是跑遍山河的實干家,正好讓天下人看看,咱們的科學院既要守得住老祖宗的智慧,也要接得住新時代的學問。”

    孫夫人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指尖輕輕點著桌面︰“這話在理。就說辜先生,外頭總笑他留辮子守舊,可誰又能像他那樣,把《論語》譯得讓西洋人讀得懂、敬得服?這般能在東西方學問里架橋的人,才算真本事。”

    中山先生將名單折好遞給身旁侍從,目光望向窗外晨霧漸散的天際,緩聲道︰“學問本就不該分新舊、論地域。甦先生把科學院設在雲南也好,讓這些‘當代大學士’在各地生根也罷,只要能讓學問真正服務于國家,便是正道。”

    正說著,小龍忽然插話︰“甦先生還說,等院士們聚齊了,先辦一件要緊事——編一部《華夏百科全書》,把古今中外的學問都梳理清楚,讓往後的子弟念書,再也不用摸著石頭過河。”

    “好主意!”

    中山先生猛地一拍扶手,朗聲道,“既有傳承,又有開創,這才是科學院該有的樣子。告訴甦先生,就說我舉雙手贊成,若是需要京城這邊出力,盡管開口!”

    這份名單一經見報,霎時間在全國知識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各行各業的人捧讀報紙,都在名單里尋到了各自領域公認的翹楚。

    數理、生物兩界的學者們見了名單,多是默不作聲地對著名字琢磨,暗自比對自家學問與入選者的差距,少有人公開置喙。

    可人文領域卻應了那句“武無第二,文無第一”的老話,質疑聲、不服氣的論調從南到北此起彼伏——有人說某公考據雖精卻不通世務,有人論某先生著述雖豐卻難免偏頗,更有甚者直斥某某入選是“浪得虛名”。

    吵到激烈處,竟有不少人直接帶著筆墨官司找上了甦俊。

    有的揣著厚厚一疊文稿登門,逐條辯駁名單的取舍;有的托人遞信,歷數自家學派的淵源與功績;更有性子急的,干脆到各地的雲南會館里擺開架勢,要與甦俊當面“論道”,非要爭出個是非曲直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國的先生》,方便以後閱讀民國的先生第3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國的先生第3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三)並對民國的先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