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葫蘆彎

第二第266節歲末電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墨香蓮青山 本章︰第二第266節歲末電話

    臘月三十的風裹著雪沫子,像撒了把細鹽,刮在臉上涼絲絲的,在葫蘆灣村的馬路上打著旋兒,卷起地上的枯草屑。許前進剛把院里的柴火垛碼得方方正正——松木劈成的柴塊還帶著松針的清香,手機就“嗡嗡”地在棉襖內袋里震起來,震得胸口都跟著發麻。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指尖還沾著點柴灰,掏出手機一看,屏幕上“小吳”兩個字亮得顯眼。這是他最在意的哥們啊,每年臘月底,準會打電話來嘮嘮年磕,說些最新最近的社會新聞。

    “喂,小吳!今年年貨備得咋樣?是不是又給你家娃買了新棉襖?”許前進笑著接起,靠在院牆上往遠處望。村頭老槐樹上還掛著去年的紅燈籠,紅布面褪了點色,風一吹就“嘩啦嘩啦”晃悠,像在跟他打招呼。遠處的田埂上積著薄雪,把麥田襯得更綠了些。

    可電話那頭的聲音沒往常的熱乎勁兒,反倒透著股急慌慌的顫,像被凍著了似的“前進哥,先不嘮年貨了,跟你說個不好的消息——我們老家那邊,出疫情了!”

    “疫情?”許前進臉上的笑“唰”地收了,直起身子往院門口挪了兩步,聲音也提了些,眼里滿是詫異“啥疫情?嚴重不?前幾天听廣播還沒說周邊有這事兒啊。”

    “听說是跟以前的薩斯一個路數,傳染得厲害!”小吳的聲音壓得更低,像是怕被旁邊人听見,語氣里帶著點慌,“具體咋來的還沒準信,有人說是從一個運動會傳出來的,後來又飄到了批發市場,現在市場都封了半邊,人進進出出都得登記,查得可嚴了。”

    許前進皺著眉,手指無意識地摳著院牆的磚縫——那磚縫里還卡著去年秋收時的玉米須,干得發脆。薩斯那事兒他記著呢,那會兒村里大喇叭天天響,路口搭著棚子設崗,家家戶戶閉著門,連走親戚都得隔著牆頭遞東西。沒想到這都多少年了,又出這麼一檔子事。“咋偏偏趕在過年的時候啊……”他嘆口氣,哈出的白氣裹著焦慮,在冷空氣中散得慢,“那你們那邊現在咋弄?出門還敢隨便走不?”

    “咋不敢走?是根本不能走!”小吳連忙說,語速快了些,“我爸媽現在除了倒垃圾,門都不出,要買米買油都是我爸抽空騎電動車,一次性扛回去兩大袋。前進哥,你們也得注意,過年別串那麼多門了,尤其別去鎮上趕集——人擠人的,萬一有事兒根本躲不開。還有口罩,趕緊提前備著,現在不買,過兩天就沒了!”

    “備口罩?”許前進心里“咯 ”一下,手不自覺地攥緊了手機,塑料殼子硌得指頭疼,“這玩意兒平時就藥店有賣,誰也不當回事,現在怕是早被搶空了吧?”

    “可不是嘛!”小吳的聲音里帶著點急,像是怕他不當回事,“我昨天去藥店買感冒藥,听見掌櫃的跟人說,已經有人整盒整盒地囤口罩了,再過兩天指定得漲價,說不定有錢都買不著。你趕緊跟和平說,讓他想想辦法——他經常去鎮上,認識的供貨商多,多囤點不光你們自己用,石藝廠的工人也得用,也能勻點過去,別讓他們到時候著急。”

    許前進心里一暖,小吳自退居後一直在忙著創業,還惦記著村里人的難處,這朋友沒白交。“行,我知道了,謝謝你啊小吳,還是你仗義,有啥消息第一時間想著我。”

    “嗨,咱們可是在困難中一起長大的,跟我客氣啥!”小吳終于笑了聲,聲音松快了點,“我們家口罩我上周就買好了,你別操心我們,趕緊去安排你們的事,別等晚了來不及。”

    “好,好,那我不跟你多聊了,我這就給和平打電話。”小吳又叮囑了兩句“出門戴口罩,別去人多的地方”,才掛了電話。許前進站在院里,望著天上飄下來的細雪——雪粒子落在棉襖上,沒一會兒就化了個小濕印,涼得透進棉絮里。心里沉甸甸的,原想著今年玉米、土豆收成好,家家戶戶都能殺頭年豬,炖上一鍋噴香的肉,過個熱熱鬧鬧的年,這下怕是要冷清了。“沒想到這新年,偏偏出這麼一檔子事……”他喃喃自語,手還攥著手機,指節都有些泛白。

    正愣神呢,手機又“嗡嗡”震起來,這次屏幕上跳著“二懶叔”。徐前進趕緊接起,語氣里還帶著點剛被勾起的緊張“二懶叔,新年快樂啊!您老身體咋樣?家里的年豬殺了沒?”

    “同樂同樂,前進啊!”二懶叔的聲音帶著老輩人的穩重,卻也藏著些擔憂,像蒙了層霧,“我剛在院里劈柴,听見蠻子在屋里打電話,跟她娘家嫂子嘮嗑,說她們那邊出現了疫情,跟以前的薩斯一樣厲害,傳得還快,你知道這事不?”

    許前進心里一沉,小吳說老家有疫情,二懶叔說蠻子的娘家也有,看來不是局部的事,怕是範圍不小。“我知道,剛小吳還跟我打電話說了,說是從一個運動會傳去批發市場,再從市場散開來的。”他頓了頓,又問,“二懶叔,這消息靠譜不?會不會是村里人瞎傳的,越傳越邪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不好說啊,現在都是小道消息,沒見電視里、廣播里說啥。”二懶嘆了口氣,聲音里滿是老輩人的謹慎,“但老話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咱們農村人沒啥別的,就是身子骨得保重。你是村里的帶頭人,跟大家伙兒說一聲,讓大家多注意點——出門戴口罩,家里多開窗通風,別再聚在一塊打牌、嘮嗑了,萬一傳上了,可不是鬧著玩的,家里連個照應的人都沒有。”

    “哎,我知道了二懶叔,我這就跟村委會的東子說,讓他在大喇叭上喊一喊,提醒大家別亂跑。要是有從外地回來的,也得讓他們先跟村委會報備,別瞞著不說。”許前進應著,心里已經開始盤算先讓和平囤口罩,再讓東子用大喇叭循環喊,還要挨家統計村里從外地回來的人,一一摸清回來的路、接觸過的人。

    “行,那我不耽誤你事了,你趕緊去安排吧,別等真出了岔子再著急,那時候就晚了。”二懶又叮囑了兩句“你自己也注意身體,別天天跑東跑西太累”,才掛了電話。

    許前進剛把手機揣回口袋,就見香玲端著個搪瓷盆從屋里出來——盆沿還沾著點面粉,像撒了層霜,里面是剛和好的白面,軟乎乎的,要留著晚上包餃子。“咋了前進哥?站這兒皺著眉,跟誰打電話呢?臉都快揪成一團了,跟院里的柴火垛似的。”香玲擦了擦手上的面,疑惑地問,目光落在他攥緊的拳頭上,指節都露著白。

    許前進轉過身,把剛才小吳和二懶叔的話一五一十地跟香玲說了,末了還加了句“現在情況還不明朗,但肯定得提前準備,不然等真嚴重了,想買口罩都買不著,村里的老人眼神不好,出門買東西也不方便,要是缺了,咱們心里也不安。”

    香玲的臉色也變了,手里的搪瓷盆都頓了頓,面粉簌簌落在地上,沾了點雪沫子“這麼嚴重?那可咋整,我還想著初三帶娃去鎮上趕年集,給他買個會亮的新燈籠呢,去年的燈籠都破了。”

    “年集別去了,人擠人的,萬一有啥情況,根本躲不開。”許前進搖了搖頭,語氣斬釘截鐵,沒半點商量的余地,“你趕緊去給和平打個電話,讓他不管用啥辦法,先囤個五百個口罩回來——他石藝廠里有員工,自己人得用;村里的五保戶、軍烈屬,還有王奶奶、劉爺爺他們,也得給送點過去,每人最少兩三個。對了,他廠里不是還有二十多個工人嗎?也得讓他們注意,上班必須戴口罩,別隨便去鎮上逛,下班後就回家,別扎堆聚餐。”

    “哎,我這就去打!”香玲把搪瓷盆放在屋檐下的石台上——石台是去年秋天新砌的,還帶著點水泥的潮氣,涼得很,轉身就往屋里跑。剛跑兩步又回頭,頭發上還沾著點面粉,像撒了層白糖“對了前進哥,除了口罩,要不要再囤點米和面?萬一到時候路口封了,進貨的車進不來,買不著糧食,家里沒吃的可不行,娃還得吃飯呢。”

    許前進一拍大腿,差點忘了這茬,心里直夸香玲想得周到,比他還細心“對對對!讓和平也多進點米面油,還有白菜、蘿卜、土豆這些耐放的菜,再進點豬肉、雞肉——凍在咱的大冰櫃里,能吃好久。不光咱們自己家備著,廠里也得擺滿貨,別到時候村里人買不著東西,慌了神,到處亂傳閑話。”

    “知道了!”香玲應了聲,腳步匆匆地進了屋,木門“吱呀”響了一聲,又很快關上,把寒風擋在了外面。

    許前進又站回院里,雪下得比剛才密了些,落在他的絨線帽上,沒一會兒就積了層薄薄的白,像撒了層奶粉。他望著村里的方向——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冒著煙,煙柱在寒風里歪歪扭扭地往上飄,裹著點柴火的焦香;有的人家已經開始貼春聯了,紅底金字的“福”字倒著貼在門上,在雪地里格外顯眼,透著股子年味兒。

    “希望別太嚴重啊……”他嘆了口氣,掏出手機撥通了東子的電話,指尖因為冷,有點不听使喚,按了兩次才按對號碼。“喂,東子嗎?跟你說個事,現在外面有疫情,跟以前的薩斯差不多,你趕緊去把大喇叭打開,跟大家伙兒說一聲——過年別串門,別趕集,出門必須戴口罩,家里多通風,勤洗手……”

    電話那頭的東子還在驚訝地追問“真有這麼嚴重?”“消息靠譜不?”,聲音里滿是不信,徐前進耐心地解釋著,把小吳和二懶叔的話重復了一遍,聲音在寒風里傳得很遠,連院外路過的老黃牛都抬了抬頭。院牆上掛著的紅燈籠被風吹得晃了晃,紅光映在徐前進的臉上,暖了點。他知道,這個年或許沒有往年熱鬧,沒有串不完的門、喝不完的酒,但只要大家都小心點,互相幫襯著,總能平平安安地熬過去。雪還在下,可他心里卻沒那麼冷了——村里人的事,就是他的事,只要把該做的都做好,把大家護好,就不怕這疫情來勢洶洶。

    喜歡血淚葫蘆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淚葫蘆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淚葫蘆彎》,方便以後閱讀血淚葫蘆彎第二第266節歲末電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淚葫蘆彎第二第266節歲末電話並對血淚葫蘆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