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爬到正南方,把葫蘆灣村活動大院曬得暖烘烘的。青磚地縫里的草芽蔫頭耷腦,只有老槐樹的枝葉還精神,風一吹,葉子“沙沙”響,混著村委會辦公室飄出的戲文調子,在院里打著旋兒,慢悠悠地裹著煙火氣。
東子書記的二郎腿翹在辦公桌木沿上,黑布鞋的鞋尖跟著收音機里的梆子聲輕點,節奏踩得準準的。手邊搪瓷缸子冒著白汽,碧螺春的嫩芽在溫水里舒展,卷著淺綠的邊兒,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上周把村西頭宅基地糾紛捋順,總算能偷半天閑,連空氣都透著松快。他眯著眼,跟著戲文哼“甦三離了洪洞縣”,尾音還沒拐完,辦公室的木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風裹著股旱煙味鑽進來,桌上幾張報表被吹得翻了個卷,東子眼皮一抬,看見二懶爺爺背著手站在門口。藏青色中山裝熨得沒一絲褶子,領口的風紀扣扣得嚴實,花白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腰桿挺得比院里的電線桿還直。走路時肩膀微微晃,還是當年當村治保主任時那股子不慌不忙、大搖大擺的勁頭,只是眼角的皺紋,比去年又深了些。
東子“噌”地從藤椅上彈起來,二郎腿就那麼一收,膝蓋差點撞翻搪瓷缸,忙不迭往前迎“哎呦,二懶爺爺!這是什麼風把您老吹來了?可是把我想壞了!”
二懶往屋里邁兩步,目光先掃過牆上“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錦旗,又落回東子沒來得及放下的腿上,鼻腔里輕“哼”一聲,白了他一眼“我說你小子,在鎮里培訓大半年,正經本事沒學幾樣,拍馬屁的功夫倒長了。怎麼,我二懶就不能來村委會?還是說,我這退休老干部,成了外人,連門都進不得?”
這話一出口,連收音機里的戲文都顯得局促,調子弱了半分。東子趕緊把腿收回來,雙手在衣襟上蹭了蹭,臉上堆著笑,聲音放軟“哪里話!二懶爺爺您可別誤會!我是真驚喜,打心眼里的驚喜!您當年在任時,整天泡田埂、蹲曬谷場,十天半個月難來村委會坐會兒,如今退了休,反倒主動上門,我這心里啊,是驚嚇摻著驚喜,高興都來不及呢!”
他一邊說,一邊拉過旁邊的木椅,袖子蹭了蹭椅面的灰“您快坐!我再給您泡杯茶,還是您當年愛喝的黃山毛峰,我特意托人從鎮上捎的,新茶!”
二懶沒動,從中山裝內兜摸出個黃銅煙盒,“啪”地打開,金屬聲脆生生的。他抽出支煙夾在指間,又摸出火柴,“嚓”一聲劃燃,橙紅色火苗映著眼角的皺紋。吸了一口,煙圈慢悠悠從鼻孔飄出來,在陽光里散成淡霧,他才開口“茶不用泡,我今兒來不是喝茶的。”
東子剛拿起的茶葉罐頓在半空,又輕輕放下,笑容更殷勤了些“您老向來無事不登三寶殿,有啥吩咐盡管說,只要我東子能辦的,絕不含糊!”
“也不算吩咐。”二懶把煙蒂在門口痰盂沿上按滅,聲音沉了沉,“村里要修南邊的灌溉溝渠,我代表合作社,出五萬。村頭那片空地,你們想搞體育設施給娃們、老人們活動,合作社再出三萬。這錢,下周讓會計打給村里賬戶,怎麼樣,力度夠不夠?”
東子眼楮“唰”地亮了,往前湊了兩步,聲音都帶了顫“二懶爺爺!您這可是救了我的急啊!那溝渠再不修,秋收的水就供不上了,體育設施的事,村民代表會提了好幾回,就差錢沒著落!太謝謝您了!也替我謝謝合作社的鄉親們!”他激動得直搓手,差點把“您說啥就是啥”喊出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知道二懶爺爺的脾氣,最不喜歡听虛話。
果然,二懶抬手擺了擺,打斷他“先別急著謝,我出錢,有個條件。”
“條件?您說!別說一個,十個八個我都應!”東子忙不迭點頭。
“就一個。”二懶的目光落在東子臉上,帶著不容置喙的嚴肅,“以後,不許再叨擾沈書記。”
東子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沈書記是冊山鎮的鎮委書記,鄉村振興的代表人物,前陣子村里缺資金,他確實找過沈書記幾回,想托著搭個線。他趕緊點頭“您放心!二懶爺爺,我保證,往後絕不再去騷擾沈書記老人家!村里要是有啥要協調的,我直接找您,您看這樣成不?”
二懶臉沉了沉,眉頭皺起來,伸手點了點東子“哎,我可沒這麼說。你別什麼事都往我身上攬,我今兒來,是代表合作社,不是代表我個人。合作社的錢是大家伙兒的,得花在正經地方,不是讓你拿來當靠山的。”
東子這才明白,心里悄悄松了口氣——他早听說,這次出錢的事,許前進和二懶爺爺在合作社小屋商量了半宿。許前進性子急,前陣子還因為合作社和村委會的化肥分配鬧過別扭,要是讓他來,怕是話沒兩句就嗆起來;二懶爺爺不一樣,當年當干部就擅長“和稀泥”,既顧著合作社的利,又念著村里的情,這種贈人玫瑰的事,讓他來辦,兩邊都體面。就像許前進說的,往後再遇難題,要是他先出頭,難免勾出之前的生疏,倒不如讓二懶做這個“和事佬”。
“是是是,我明白您的意思!”東子趕緊表態,“錢是合作社的,我心里有數,往後辦事一定按規矩來,絕不給您和合作社添麻煩!”
二懶這才滿意點頭,轉身往門口走“既然說清楚了,我就先走。溝渠和體育設施動工前,讓會計提前三天去合作社找我,我得把賬給大家伙兒說清楚。”
“哎!您放心!”東子一路送到門口,看著二懶的背影往大院外走,中山裝後襟在風里輕輕晃,步子還是那麼穩。直到那背影消失在老槐樹後面,他才轉身,臉上的笑還沒散,心里卻琢磨——二懶爺爺雖退了休,在村里的分量一點沒減。這八萬塊錢,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像在村委會和合作社之間搭了座橋,往後打交道,怕是能少些磕磕絆絆。
他回到辦公室,重新把二郎腿翹起來,卻沒再開收音機。拿起桌上的筆,在筆記本上寫下“溝渠施工方案”幾個字,筆鋒比平時穩了些。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紙上,把字跡曬得暖融融的,就像葫蘆灣此刻的日子,雖偶有波瀾,可在老輩人的幫襯、年輕人的打拼里,總在慢慢往好里走。
喜歡血淚葫蘆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淚葫蘆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