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蜀香居。
早上8點,譚靜雅就趕到了蜀香居餐廳。餐廳1樓的水磨地面已經打好。定制的桌椅板凳也擺放整齊,整個店鋪看起來煥然一新。
原本,譚靜雅和李哲計劃著初十左右開始營業。但真正做起來才發現計劃趕不上變化。要籌備的事情比想象的多,開業時間也只能延後。
李哲有恆產有恆心,雖然是大股東,依然穩如泰山。譚靜雅雖是小股東,卻投入了全部的身家。開業時間每延遲一天,她心中的焦慮就會增加一分。
但她也很清楚,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急躁。如果沒有準備好就貿然開業,很可能會砸了餐廳的口碑。
好在,開業時間雖然延遲了一些,但一切順利。餐廳的裝修設備已經齊全。現在只剩下人員招聘和菜品的調試。
餐廳門口一直掛著招聘的通知,這些日子也陸陸續續有人來面試。
人員招聘都是由譚靜雅負責,要求也很簡單︰年齡18~35歲,身體健康,能听懂、說普通話,保證和客人溝通順暢。
只要符合以上條件的人,都會被邀請參加今天的復試。
譚靜雅听到店外有汽車響動的聲音。她走到門口一看,見外面停著一輛卡車。李哲從汽車駕駛室走下來,王建軍也跟著下了車,從後車廂搬下來一筐子青菜。
譚靜雅笑著迎了上去,“李老板,您這幾日忙什麼呢?可連著三天都沒來餐廳了。”
“朋友幫忙聯系了一個小生意,這兩天忙著考察市場。”李哲說這話倒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譚靜雅不光是餐廳的股東,還是餐廳的經理。多拿一份工資,就得多干一份活。
“譚經理,帶我看看餐廳的裝修進展吧。”李哲直接連稱呼也改了。
“譚經理。”譚靜雅嘀咕了一句。臉上露出幾分笑意,似乎對這個稱呼很滿意。“李老板請吧。”
李哲進了餐廳,踩著嶄新光滑的水磨石地面。
水磨石地面在這個年代很流行。成本相對低廉,可以搭配出豐富的圖案和紋理,美觀耐用。表面經過打磨後光滑平整,污漬不容易滲透,便于清潔。
2000年後,隨著瓷磚木地板等新型材料普及,它的熱度才逐漸下降。
不過,在李哲重生前,水磨石地面這種有復古風的實用型設計,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很多咖啡館、展廳、商場都開始重新使用水磨石地面,個性化的圖案設計得更加美觀。
李哲請老楊頭打的桌椅,也擺放在餐廳內。桌椅間隔的空間較大,讓客戶擁有更好的就餐體驗。
廚房內的設備也已經準備齊全。各種工具應有盡有,隨時都可以開灶做飯。
譚靜雅又帶著李哲上了餐廳2樓。2樓一共設計成5個包間,每個包間都有明窗。小的包間能容納10人,大的包間可以容納16人。每個包間都放有旋轉圓桌,圓桌的尺寸也稍有不同。
李哲用手撥動圓桌上的圓盤,圓盤順時針轉了起來很絲滑。李哲看著包間內總感覺缺了些什麼,他指著餐廳的角落︰“那邊最好放一個衣架,這樣客人在就餐時可以掛外套和背包一類的。”
譚靜雅雖然熟悉餐飲行業,但這個年代能吃飽吃好就不錯了,餐飲行業服務意識並不強。李哲只要拿出後世的就餐體驗,就能做到查漏補缺。
“譚經理,餐廳的人員招聘的怎麼樣了?”
“最近面試服務員工作的人不少,符合咱們餐廳基本要求的一共有10人。通知他們上午9點來參加復試。”譚靜雅說完,望向李哲︰
“李老板,餐廳服務員,咱們要招聘幾個人?”
李哲看看手表︰“8個人左右吧。”
譚靜雅微微蹙眉。“服務人員會不會有些多?”
說是8個人,但每人每周休息一天,那平均下來每天工作的就是7個人。李哲答道,“先多招聘一些,還要經過培訓。咱們餐廳要求的服務意識比較高,最後肯定會有人不受約束離職。
而且,服務員人手充裕一些,也能給客戶更好的服務和就餐體驗。”
以前李哲去餐廳吃飯,就有過被晾在餐廳半天沒人過問的尷尬局面。叫服務員半天都沒人來,人家不是故意不理你是真的忙不過來。
有的客人能理解,有的客人會覺得受到了冷遇,很可能下次就不來了。還有一些脾氣激動的客人,甚至可能當場能吵起來。
兩人聊了一會兒,其他人也陸續趕到。兩位廚師跟李哲打了聲招呼,就去廚房忙活了。
今天除了面試服務員外,還有幫廚。其中有兩名幫廚是兩位廚師推薦的。
幫廚是廚師的助手,彼此能否默契的協作和搭配,關系到整個廚房的工作效率和氛圍。
如果這兩位被推薦者沒有太大的問題,李哲都會錄用。
當然兩名幫廚是不夠的,餐廳還額外招聘了其他幫廚。
林巧梅趕到餐廳後,換上了一身嶄新的制服。她在國營餐廳干了4年服務員,經驗豐富,人也踏實又知根知底,現在是餐廳的代理領班。餐廳領班的工作很重要,是服務員的直接管理者,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服務員的一些問題。
她今天負責接待來餐廳面試的人員。
上午8點多,能面試的人員都陸續趕到。有男有女,年紀都不大。年紀最大的一個婦女30多歲,是來應聘面點雜工的。
上午9:00,面試正式開始,面試人員等候在1樓大廳,而面試場所定在了2樓的包間。
第一個上來的是個姑娘,看著頂多十六七歲,梳著齊耳短發,棉襖袖口磨得發亮,看了李哲二人一眼︰“兩位老板好。”
李哲指著桌子對面的椅子︰“坐下說,做個自我介紹。”
“兩位老板好,俺叫韓春燕,是冀州人。俺能干活,洗碗、擦桌子都行,不偷懶。”這姑娘的嗓門洪亮,多少帶點外地口音。
李哲看她臉上帶著幾分稚嫩,問道︰“韓同志,你多大了?”
“十六歲。”似乎是擔心李哲嫌她小,補充道︰“再過兩個月就十七歲了。”
16到18歲屬于未成年工,符合法定年齡,但在某方面也有一些限制,李哲不太想用。
他扭頭望向一旁的譚靜雅,小聲問道︰“不是說招十八到三十五歲的嗎?”
譚靜雅瞅了一眼韓春燕︰“一開始我也覺得她年紀小,沒打算要。但這姑娘機靈,眼里有活,面試那天主動幫著擦桌子,說話、做事也不認生,我挺喜歡她的性子。”
譚靜雅壓低聲音說︰“而且,這姑娘也是廊坊人,跟您是半個老鄉。”
李哲笑笑︰“韓同志,以前有工作經驗嗎?餐廳的工作可是比較累人的。”
“老板,您叫俺春燕就行。俺沒在城里做過活,但在老家干的都是力氣活——”她想了想,答道︰“從記事起,俺就跟著爹娘下地。夏天收麥子,天不亮就蹲在地里割麥,一割就是一整天;
秋天掰玉米、刨花生,收完了還得把玉米桿子捆起來扛回家當柴燒。
冬天去河溝里砸冰洗衣裳,冷水浸得手裂口子;
開春了還要幫著喂豬、喂雞、割草、挑水,啥活俺都干。餐廳的活再累,總比在地里頂著日頭干活強?”
譚靜雅說道︰“春燕,把你的手給李老板看看。”
“俺的手不好看,跟譚姐的比不了。”韓春燕抬起手,皮膚粗糙,掌心有厚繭,指甲縫里沾著黑泥。“李老板,俺不怕累,就怕沒活干……
您讓俺試試,要是干不好,不用您說,俺自己就走。”
李哲確認道︰“你確定自己十六歲了?有身份證嗎?”根據勞動法,16歲以下是童工,禁止使用。
“李老板,俺還沒辦身份證,但真的有十六歲。俺從來不撒謊。”
李哲問道︰“我們這服務員一個月工資七十,做的好有獎金,每月休息四天,能接受嗎?”
“能接受。”
李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你什麼學歷?認識字嗎?”
韓春燕仰著下巴,帶著幾分驕傲︰“俺是初中畢業。”
李哲點點頭,這個韓春燕雖然年齡偏小,但目前的表現看還不錯,踏實肯干、能吃苦,學歷也夠用。
“明天來餐廳參加培訓。”
“謝謝李老板,謝謝譚姐。”韓春燕喜笑顏開,沖著兩人鞠躬。
李哲放下茶杯︰“不用客氣,你在餐廳好好干就成。還有一件事,你的指甲有些長,回去剪短一些。”
韓春燕將雙手背在身後︰“俺知道了,俺回去就把指甲剪了。”
譚靜雅雪白的下巴微微揚起︰“出去吧,叫下一個人進來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