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格林詳細論述完通用語落後的原因之後,戈爾隆雖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也大致能夠理解了他的想法。
回想著以前在赫爾維西亞公國的霍恩道夫大學上學的經歷,半精靈和遠東來的留學生在數學上都有著比他更強的天賦。
原本戈爾隆還以為這是種族差異,但後來才發現他們強也只是強在了數學上,在其余的方面尤其是理工科學科,他們也沒強到哪里去。
尤其是遠東來的留學生,他們由于文化環境的緣故很難理解現如今基于元素學說而發展來的化學,在醫學方面也很抵觸剛剛興起的組織解剖學說。
這個問題曾經讓戈爾隆一直想不明白,他不清楚一個能將數學能力鍛煉地如此之高的人為什麼會抵觸代表著理性的學說。
在戈爾隆聊起陳年往事的時候葉格林听也不由地問道︰“戈爾隆同志,你說的那位遠東留學生該不會是你們文法系的吧?”
“不,葉格林,他學的是機械工程學。”
戈爾隆搖著頭說道,而他的回答則讓葉格林十分地驚訝。
“都學機械工程學了,為什麼還要抵觸化學?”
“不知道。”
戈爾隆一聳肩,他也想不明白這件事。
“以前的時候我跟那位同學聊過,他告訴我他的國家之所以落後是因為技術比不上帝國,只要他能學會帝國的先進技術,回去之後就一定能讓自己的國家變強起來。”
葉格林繼續听戈爾隆介紹道,那位遠東的留學生似乎是當地某個大宗門的弟子,他們對于自然界的元素有著自己的理解。
他們的哲學是建立在傳統的陰陽五行之上的,包括他們的醫學也是如此。
戈爾隆認為他們是在用一個落後的學說指導自己的實踐,不改變問題的根本是不可能變法圖強的。
葉格林在這個問題上有著相似的看法,不過他對于遠東那邊的傳統醫學卻有著自己的見解。
想著他有位高中同學當年就是考上到了中醫的,按照那位老同學的說法中醫那邊根本就不用什麼陰陽五行。
現代的中醫學之所以將傳統的中醫給拆分成了三個學科那都是有道理的,中醫內科講究的是五髒辯證,五髒會對應一部分五行而已,五髒辯證當中一些沖克關系也會對應五行那邊的邏輯,但不完全對應,這邊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
同樣的中藥講究五味辨證,性酸甘苦咸與五行有一定邏輯但絕不完全匹配。
至于針灸那邊就完全不同了,人家是講究經脈辯證的,全程一丁點五行學說的影子都沒有。
可以說中醫的理論其實是十分完善的,但就是因為跟五行理論搭邊了,總容易被一些江湖騙子借去招搖撞騙。
畢竟傳統的五行理論用得最多的不是中醫,而是算命的方士。他們拿著自己算命的那一套邏輯往不相干的中醫上面套,然後借著兩者在理論上的共通點偷梁換柱,可不就是能忽悠出一個似是而非的回答嘛。
葉格林在戈爾隆說到他遠東同學的時候腦子一熱想到了自己以前的老同學,就是不知道那家伙今年畢業了沒有。
想著自己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才大學畢業,今年已經是第六年了,算上對方多讀的一年本科,今年那家伙想要博士畢業可能還有點難哦。
葉格林會心一笑地搖著頭,想著自己在異世界都拉起一支隊伍建立根據地了,自己學醫的老同學可能都還沒有讀完書的。
“哎呀,說起這個問題,戈爾隆同志我們要不要派人去遠東那邊招點醫生過來?”
“還有就是引進一下他們那邊的傳統藥物。”
有時候戈爾隆真的是很無語的,他想不通葉格林為什麼總是這麼跳脫的?
剛剛兩人還在聊要改良通用語結構的問題,怎麼突然間對方就提起醫生和傳統藥物了?
面對戈爾隆的質疑,葉格林也只是呵呵一笑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
不過他是真的想要引進一下遠東那邊的傳統醫學,畢竟中醫中藥不說別的,在日常病癥的診療成本上可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根據地之後要建立完善的醫療體系,這就是能極大節省開支成本的一項舉措。
“不管是找醫生也好,還是統一通用語的語法也罷,咱們都要清楚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做好的事情。”
“咱們現在要做的只是提前規劃好行程,開個好頭、打個好基礎。”
听著葉格林的感嘆,戈爾隆懸著的心算是放了下來。
他倒是不怕問題困難,怕的是葉格林想一出是一出,然後又急著想要看到結果。
既然葉格林都不慌,那麼他自然也樂于接受對方提出的這兩點建議。
首先針對語言問題,兩人商討之後一致認為其他的缺陷可以先不管,根據地可以先召集沃爾夫格勒大學文法系的幾位教授和一些精靈族出身的同志。
讓大家一起商量著把0到10的數字給統一成單音節詞,然後仿照葉格林老家的語言規則。
將可能需要單獨記誦的上百個單詞給濃縮成數十個詞,通過這些數字和單位的組合來形成新的數字命名體系。
這套方案肯定與大家平時使用的語言不一樣,但根據地這邊完全可以通過掃盲運動給強行推行下去。
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一個會成為根據地官方推行的官話,另一個變成本地的方言。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官話和方言其實並不會互相排斥,是可以共存的,但只要官話推行地足夠久全部代替方言可以能夠做到的。
語言的問題暫時有了一個較好的開頭,至于之後更復雜的系統性重構戈爾隆其實也有辦法。
“改進通用語的事情我可以幫忙引薦一下,我記得我們學校有位半精靈的副教授是從事這個方向研究的。”
“過段時間我們不是要派一個代表團去舊大陸嗎?”
“我去問一下索特修斯,如果他們行程上沒有沖突就可以去我的母校看看。”
對于自己的母校戈爾隆還是很驕傲的。
赫爾維西亞公國歷來以開放的學術氛圍和相對公平的種族政策聞名,在其首都霍恩道夫有著數所享譽世界的知名大學。
不同于其他公國,這里的大學只要你能通過他們的入學考試,是不會介意你的出身。因此這里也就成了帝國各殖民地學子所向往的燈塔。
戈爾隆想著他們既然都是要去挖掘人才的,何不順帶把他們普拉爾什維克的思想在帝國最開放的幾所大學里給傳播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