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傳奇

第108章 心心相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方唐宋 本章︰第108章 心心相印

    抵達廳堂,張明遠在等候,子午、余下、明紅、月兒早已擺好飯菜,眾人坐下來,喜笑顏開,吃起飯來。青城山弟子也在大灶吃飯,一個個有說有笑,都夸明紅、月兒的菜做的好吃。

    費無極贊不絕口,笑道︰“這東坡肉,看上去不錯。”用筷子夾菜,但見一碗東坡肉,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喂到嘴里嘗上一嘗,頓覺軟而不爛,肥而不膩。嚼起來,頗為地道。

    張明遠也夾了一塊東坡肉笑道︰“好吃不貴,東坡肉。”

    阿長樂道︰“甦東坡可對此津津樂道,沒曾料想豬肉也被甦東坡做成了美食,甦東坡也是個吃貨。”

    普安笑道︰“據說,東坡肉起先可不叫東坡肉,而叫做‘回贈肉’。相傳神宗熙寧十年四月,甦學士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甦學士身先士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甦學士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了徐州傳統名菜。”

    武連道︰“記得元豐三年二月一日,甦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甦東坡’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甦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制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名,在大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天下的紅燒肉,是甦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子午道︰“哲宗元佑四年一月三日,甦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佑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甦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老百姓度過了最困難的日子。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甦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听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于是到上元佳節之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甦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說話間娓娓道來。

    余下感慨萬千道︰“追本窮源,甦東坡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在黃州時加以發揚光大,在杭州時聞名全國。可謂一波三折,步步高升。”

    明紅道︰“關于東坡肉還有許多故事。傳說,甦東坡當年曾雲游四海來到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甦東坡救了一個中暑的小孩。作為農夫的父母,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著提了回來,想問甦先生的口味。恰巧,甦東坡正在賦詩填詞,口中朗朗念著︰‘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听了一楞,仔細琢磨,認為是讓他把肉和著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吃飯時,菜端上桌來,甦東坡見一塊整肉,沒斫沒切,還用稻草捆著,不知是何緣故,又不好意思開口。農夫挺奇怪,就對甦東坡說︰‘先生,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你的想法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甦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順坡下驢。沒想到豬肉摻雜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夫婦出門去了。甦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日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日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里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著︰‘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甦東坡先生。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著用稻草扎肉煮著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致,所以一直流傳在民間。”

    月兒笑道︰“還有一個故事,甦東坡在杭州做太守世人皆知,也留下了東坡肉。那時杭州有家大菜館,菜館老板見人們夸說東坡肉好,就和廚師商量,也把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掛出‘東坡肉’的牌子。牌子一掛出來,那家菜館的生意就興隆極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日殺十頭大肥豬都不夠賣。別的菜館看得眼紅,也都學著做了起來。一時間,大小食店家家都賣東坡肉。再說甦東坡為人正直,不畏權貴,朝廷中的一班奸臣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听說他受到杭州老百姓愛戴,心里更不舒服。他們當中有個御史,喬裝打扮到杭州,存心來找甦東坡的岔子。御史到了杭州,在一家飯館吃飯。堂倌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過來一看,頭一樣菜就是‘東坡肉’。于是他皺起眉頭想了想,尋思,好家伙,甦東坡,你這下就倒霉了。不覺高興得拍著桌子大叫︰‘我就要點這個菜,趕快上這道菜。’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真是不錯,向店小二一打听,知道在杭州東坡肉每家菜館都有。于是,就把杭州所有菜館的菜單,統統收集來,急急忙忙回東京去了。這廝回到東京,馬上就去見皇帝,說︰‘皇上呀,甦東坡在杭州貪贓枉法,壞事做絕,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這可是微臣親眼所見,不敢欺瞞皇上,還望陛下明察!’皇帝一听大驚失色,緩過神來,就感到蹊蹺,馬上追問︰‘愛卿如何知道?有何證據?’這廝就把那一大沓油膩膩的菜單呈了上去。皇帝本來就是個糊涂蛋,他一看菜單,也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傳下一道聖旨,將甦東坡革掉官職,發配到瓊州去。甦東坡革職充軍之後,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像過去一樣贊揚他,把他疏浚西湖築的堤稱為‘甦堤’,還把‘東坡肉’公推為杭州第一道名菜。 ”

    明浩目瞪口呆,驚道︰“甦東坡還會治病救人?”

    怡樂吐了吐舌頭,嘆道︰“糊涂皇帝是誰啊?是不是哲宗皇帝!”眾人面面相覷,樂此不彼。

    費無極笑道︰“甦東坡真是天才,居然寫了一篇文字,叫做《豬肉頌》 ,對豬肉歌功頌德起來,真是令人大跌眼楮了。我還記得這樣幾句話。”說話間隨即吟誦道︰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張明遠笑道︰“果然非比尋常,是大家風範了。”

    費無極環顧四周,喜道︰“明日,子午四人就要比武了,今日你們就吃好喝好。眼下如若岳飛將軍按兵不動,我看你們就在青城山留些時日,一同修煉武藝,枕戈待旦,如若形勢危急,再下山大顯身手也未為不可。”

    張明遠點了點頭,推心置腹開來︰“不錯,此番到青城山,也是同門之間走一遭。如若女真人不曾進犯,我們也不必蠢蠢欲動。可靜觀其變!眼下,我等就學甦東坡好了,做個吃貨也不錯!”

    阿長捋了捋胡須,笑道︰“這吃貨不可怕,就怕吃貨有文化。甦東坡哪里是吃貨,分明是大大的美食家。”此言一出,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飯後,子午見明紅若有所思,就約她出去走一走,聊一聊,畢竟很久不見了。二人心心相印,自然有許多話要說。

    青城山後山,郁郁蔥蔥,潺潺流水,風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在一個小亭子里,二人面對青山綠水,對視而笑。

    子午尋思,不知這明紅如今心里如何想法,有沒有想自己,就試探道︰“明紅,你在青城山還好嗎?有沒有想一個人活著兩個人?”

    明紅愣了愣,微微一笑︰“當然有!”

    子午喜出望外,追問道︰“那是何人?”目不轉楮看向明紅。

    明紅不緊不慢道︰“想我那可憐的明哲哥哥,他當年死的好慘,慘遭毒手。我好想他,好不容易久別重逢,可他離我而去。”

    子午听了這話,大失所望,愣了愣,回過神來,勸道︰“你還在傷心難過?你別這樣,畢竟事過境遷了。”

    明紅道︰“雖說事過境遷了,可哥哥還是在終南山,他的死讓我難以忘懷。”

    子午不甘心道︰“你心里只有他麼?”

    明紅喃喃道︰“當然還有別人了。”

    子午驚道︰“還有誰?”

    明紅轉悲為喜道︰“明哲哥哥走了,好在還有明遠哥哥,就是你師父。”

    子午笑道︰“這個我知道,你有這樣大的哥哥,你很幸運。”

    明紅不解道︰“此話怎講?”

    子午一怔,馬上解釋道︰“你有這樣偉大的哥哥。他可是一代宗師了。”

    明紅破涕一笑,嘆道︰“你哪里知道,我爹爹年輕時候離開終南山後,明遠哥哥是孤苦伶仃的,如若不是李長安,也就是你太師父收養,如何會有他的今日。”

    子午噓唏不已,不想再糾結過去的悲苦,就話鋒一轉微微一笑道︰“來青城山,感覺如何?想必終南山也比不了此處了。青城山如今靠近成都府,富甲天下,香火旺盛。京兆府卻是兵荒馬亂,終南山自然無法相提並論,是也不是?”

    明紅道︰“青山綠水,風景如畫。遠離了兵荒馬亂,告別了悲歡離合,倒是一方樂土。不過青城山雖好,明浩哥哥的英靈卻不在此,他長眠于終南山。明年清明時節要回終南山去踏春、掃墓,去看看明哲哥哥與道空哥哥!”

    子午道︰“那時我們一起去,好也不好?”目不轉楮的盯著明紅。

    明紅點了點頭︰“你可知清明節與寒食節的風俗習慣麼?”

    子午笑了笑,緩緩介紹道︰“寒食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三日中隨便那一日均可上墳祭祖,只是不設香火,將紙錢掛在墳墓周圍的樹上就可以了。寒食的最後一日為清明,听說當年東京還有龍舟競渡,許多人都前往觀看,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鄉村百姓亦是成群結隊,拜掃祖先墳塋。”

    明紅道︰“我還知道不少節日也是異彩紛呈。比如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也叫做端五、重五、菖蒲節、浴蘭節、浴蘭令節、天中節。相傳屈原于這日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儲米投水以祭之。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又稱為小兒節、乞巧節,七夕有乞巧會,令兒女輩悉預,謂之小兒節。兩浙路則將這一節日稱為吃巧,浙人七夕,雖小家亦市鵝鴨食物,聚飲門首,謂之吃巧。”

    子午談笑風生,喜笑顏開道︰“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又稱為重九,還叫做落帽之辰。日月梭飛,轉盼重九。蓋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號曰重陽。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飲之,蓋茱萸名闢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十二月最後一日為除夜,又稱為歲除、除日、除夕。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

    明紅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朝廷在這些節日里都要放假,其中元日春節)、上元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五個大節各休假七日,合計三十五日;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七個節日各休三日,合計二十一日;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春社、清明、上巳節、天祺節,立夏、端午、天貺節、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秋分、授衣、重陽、立冬二十一個節日各休假一日,合計二十一日;每個月還有三日旬休,一年合計三十六日,加起來,共有一百一十三日。”說話間微微一笑。

    子午見狀,不由樂個不住,目不轉楮看向明紅。明紅不經意回頭,見子午盯著自己,也害羞的低下頭,樂個不住。

    二人一言不發,一同看向這青山綠水,頓時會心一笑,心曠神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兩宋傳奇》,方便以後閱讀兩宋傳奇第108章 心心相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兩宋傳奇第108章 心心相印並對兩宋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