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

第423章 明目張膽!想贏,就要不擇手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火�本章︰第423章 明目張膽!想贏,就要不擇手段!

    廖晨曦眼前一亮。

    “對啊!你說的太對了!”

    “趙瑞龍都可以投資建高鐵,櫻花人當然也可以!”

    “反正他的惠龍集團是在香江注冊成立,嚴格來說也屬于外資。”

    “鐵路總署既然允許了趙瑞龍投資建燕滬高鐵,顯然沒道理拒絕櫻花人投資建燕盛高鐵吧?”

    葛鈞山自信滿滿的笑道︰

    “他們當然不會拒絕!”

    “鐵路總署那幫人,我是很了解的。”

    “尤其是那個柳志恆,他就是個名副其實的高鐵狂人!”

    “他提出的八縱八橫高鐵計劃,總長將近五萬公里,基本覆蓋全國主要地區。”

    “想要完成這麼宏偉的計劃,得花多少錢?算它平均每公里造價幾千萬,那也需要四萬億!”

    葛鈞山伸出右手,收著大拇指,比劃出另外四個手指頭。

    “四萬億!四萬億啊小廖!”

    “去年咱們龍國全年,鐵路投資規模才六百多億。”

    “就算全拿來建高鐵,就這點投資規模,幾十年他都建不完啊!”

    廖晨曦哈哈大笑。

    “幾十年?他柳志恆怕是早就入土為安了吧!”

    葛鈞山放下手後,輕笑道︰“所以這家伙聰明著呢,他知道不出現嚴重的經濟困難,財政不大放瘋狂投資基建拉動經濟,他就很難實現自己的高鐵夢。”

    “既然漢東要大力發展高鐵產業,他又很想實現高鐵夢,雙方就一拍即合,讓社會資本可以投資參與高鐵建設,但在項目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50。”

    “這樣一來,鐵路總署既解決了資金需求,又掌握著項目的主導權,讓鐵路這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就依然還是保持國有,不越紅線一步。”

    “至于趙瑞龍……他鉚足勁兒從國外薅錢回來投資,本就不是為了賺錢,純粹只是為了幫他爸趙立春做出亮眼政績以便進步,砸起錢來自然不含糊。”

    “現在燕滬高鐵一期,京州到天海這一段,已經開始聯調聯試,就算再怎麼認真細致,三四個月時間也足夠了,年底之前開通運營,基本是板上釘釘。”

    “一旦開通,漢東的制造產業搭上天海的金融外貿,兩地之間的經貿往來更加緊密,那gdp不得起飛嘍?明年必然干翻東廣成為咱龍國第一經濟大省!”

    “是啊!不過咱也羨慕不來!”

    廖晨曦笑眯眯的起身端來果盤。

    “甭管漢東會不會超越東廣,反正趙瑞龍已經替咱們開了成功先例,咱們就依葫蘆畫瓢,照著弄唄!”

    “咱們要是能掀起一陣建設高鐵的基建浪潮,那絕對能大幅拉動經濟增長,這也算是振興咱大東北了!”

    “而且除了高鐵,我覺得咱們還可以效仿漢東,允許社會資本參與其他基建項目,就比如說咱們高速公路。”

    “想當年,咱們盛陽到達連的高速公路,比京州到天海的還早開建,建成之後也同樣車流量持續攀升,不得不擴容。”

    “可是同樣是擴容,他們允許社會資本參與,很快就解決了資金問題,建設進度也飛快,如今都竣工開通了,咱們呢?”

    “咱們籌謀了兩年多,上個月才舉行了擴容改造開工儀式,就算一切順利,這四改八的擴容工程,完工也得2004年去了。”

    “而且人家漢東,還不只是擴容改造了一條高速公路,還同時擴容了很多條,並招標新建了幾條,真的是一年頂咱十年!”

    說到這兒,廖晨曦拿起一顆又大又紅的荔枝。

    “我認真思考過,咱們寧遠省為啥經濟萎靡不振,不像漢東省那麼有活力?”

    “我想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都二十一世紀了、新時代了,咱們的思想依然還很僵化。”

    “過去幾十年里,機關單位和國營企業,解決大部分老百姓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大家過慣了計劃經濟下,啥也不愁的集體生活。”

    “可時代不一樣了,咱們要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事業單位用不著那麼多人,也養不活那麼多人,咱們不就得讓老百姓自己養活自己嗎?”

    “而老百姓要怎麼才能養活自己呢?我想搞高質量經濟發展試點的漢東省,已經為咱們試出經驗了,就是得國退民進、激發市場活力、發展民營經濟!”

    “還是交通為例,誰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可政府拿不出太多錢,經濟發展又需要更好的交通條件,那不就應該適當放開限制,讓社會資本來投資運營嗎?”

    “而且民間早就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他們沒什麼投資渠道,就只好把錢存銀行吃利息,你說把他們的投資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民營經濟還能搞不好嗎?”

    說罷,廖晨曦將荔枝剝了上半部分的殼,笑眯眯遞給葛鈞山。

    葛鈞山接過荔枝,輕咬了一口。

    冰甜爽口,很是舒坦。

    “荔枝不錯,你的主意也挺不錯。”

    “既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漢東試出來的好政策,那咱們效仿也沒什麼不妥。”

    “而且為了更快更好的出成績,咱們甚至可以膽子更大一點、步伐在快一點!”

    廖晨曦挪近一些,滿臉諂笑。

    “你的意思是?”

    葛鈞山一口吃掉剩下的荔枝,嚼了嚼後吐掉核。

    “漢東搞了很多方面的國退民進,除了你說的高速公路建設,在水利、航運、電力、通信等很多基建領域,都讓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他們甚至在軍民融合戰略框架下,讓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互相合作,研制民用和軍工產品,就像火爆暢銷的新能源汽車,就有不少軍工企業參與。”

    廖晨曦眉開眼笑的說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漢東能搞的,咱們也搞,自己做題是不會,抄作業難道還不會嗎?”

    葛鈞山微微搖頭。

    “漢東的作業,你沒法全部照抄!”

    “趙立春有他寶貝兒子的惠龍集團,像有花不完的錢可以瘋狂投資當榜樣,你有嗎?”

    廖晨曦果斷搖頭。

    “我兒子要是能像他一樣厲害,我就不愁很多重大項目,想做卻沒錢做!”

    葛鈞山順口就反問一句。

    “你兒子搞錢不是挺厲害的嗎?”

    “……”

    廖晨曦瞬間如遭雷擊,尷尬不已。

    不到一秒,就老臉羞紅,無地自容。

    葛鈞山笑了笑,伸手拿起荔枝。

    “好啦,開個玩笑,讓他低調點就好,咱們還是說回正題吧!”

    “你想抄漢東的作業沒問題,既然要振興東北,撥不出大筆資金,那總得讓你們大膽嘗試吧!”

    “不過漢東本就自然條件優越,在趙立春這個敢想敢干的改革派治理下,多年來經濟發展一直很快。”

    “再加上他兒子趙瑞龍,源源不斷的從國外薅了三四千億米元,大力投資高科技產業,這就更不差錢了。”

    “你想要抄作業,找不到巨額資金來源,就只能在某些方面,采取更加激進大膽的政策手段,比如教育!”

    “教育?”

    廖晨曦一臉納悶。

    想了又想後,抓耳撓腮的問道︰

    “你是想讓我在教育方面搞錢嗎?就現在的學雜費,都已經讓很多低收入家庭承擔不起,教育方面搞不到幾個錢錢啊!”

    正剝荔枝殼的葛鈞山,直接甩了個白眼。

    “我是讓你搞錢嗎?”

    “我能不知道,現在有很多家庭,臨近開學就愁學費?”

    “在廣大中西部地區,因為經濟困難導致義務教育普及率提升困難,我又不是不知道!”

    “我是讓你在教育方面,大膽的國退民進,把教育進行市場化改革,搞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不就有錢了嗎?”

    看到廖晨曦依然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葛鈞山頓時火氣上頭。

    “我都把話說這麼明顯了,你還不懂嗎?”

    “人家漢東有趙瑞龍這個財神爺瘋狂砸錢,你沒有,咋辦?”

    “要從老百姓身上搞錢,醫療肯定是不行的,現在看病難、治病貴,已經民怨沸騰了。”

    “而住房呢?整體經濟上不去,地價房價漲不動,房地產開發商沒啥積極性,你賣地也搞不到多少錢。”

    “唯一能搞的,就只有教育!因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咱們民族從古至今,都很舍得在教育方面花錢!”

    看到廖晨曦還一臉茫然的樣子,葛鈞山真的要氣得罵他廢物了。

    腦子咋就那麼笨呢?

    不過要不是腦子笨,聰明過人的改革派,也不可能追隨自己。

    暗暗嘆息一聲,葛鈞山只好耐心解釋道︰

    “我的意思是,把教育搞成一門生意,懂嗎?”

    “既然是生意,想要賺錢,就必須要制造差異化的需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從而實現牟利。”

    “比如有一所口碑不錯的公辦小學,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入讀,這個需求不就可以用來賺錢嗎?”

    “傳統的手段,是直接收家長們的建校費、借讀費之類的,但這樣搞錢太慢也太少,很容易就被下面的人分了。”

    “你劃定一片區域,說只要是這片區域戶口的孩子就能入學,暫時沒戶口也沒關系,只要去買了商品房就能落戶。”

    “你想想,為了孩子能讀好的學校,家長們能不掏錢買房嗎?而且錢不夠也沒關系,找銀行按揭貸款嘛,貸它個二三十年。”

    葛鈞山這麼一說,廖晨曦瞬間如夢初醒。

    啪的一聲。

    廖晨曦猛的一拍大腿。

    “老葛,你可真厲害呀!”

    “這一招‘無中生有’可真是太厲害了呀!”

    “買房的人多了,那房價地價想不漲都不行了!”

    葛鈞山輕哼一笑。

    將荔枝去核後,放進嘴里咀嚼。

    “這就厲害了嗎?”

    “你要是足夠聰明,你就知道多賣地、賣高價,不能只限定一個區域。”

    “最好在所有城市,都搞限制戶口入學,同時削減農村學校的投入,甚至砍掉一些學校。”

    “一旦優質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家長們為了孩子讀書,就不得不在城鎮買房,需求不就來了嗎?”

    廖晨曦點頭如搗蒜。

    “對對對,我覺得光是集中教育資源還不夠,最好把醫療資源也集中。”

    “村鎮沒法療傷治病,那老百姓不想經常往城里跑,那不就得買房嗎?”

    “而且涌入城鎮的人多了後,公辦的醫療教育資源不夠,自然就會有人投資搞民營的。”

    “要建民辦學校、民辦醫院,就必然要買地蓋樓,要招聘醫護人員和教職員工,這民營經濟不就來了嗎?”

    “而且民間資本投資辦學校和醫院,為了吸引有錢人消費,他們肯定願意下血本,提供比公辦更加優質的服務。”

    “他們大規模的挖人招人,就必然會拉動相關人才的就業需求,大學生好就業,那就必然會有更多人願意讀大學。”

    “這麼一來,就肯定有人願意斥巨資,買更大的地皮、蓋更多的樓、招更多的人,打造一所所民辦大學……”

    廖晨曦越說越激動。

    此時此刻的他,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找到了激發市場活力,發展民營經濟的絕世神功!

    葛鈞山唇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

    這世上哪有完美無缺的事物?

    給廖晨曦出的這個主意,看似能迅速發展經濟,但其實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受影響最大的,也是付出最大代價的,當然是無數的農村人。

    雖說放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從農業文明發展成為工業文明,城鎮化是必然的趨勢。

    為了獲得更多的賺錢機會,也為了過上更好更方便的物質生活,人們是會逐漸離開農村走向城市,這是大勢所趨。

    但是……

    人為的加速城鎮化,故意將醫療和教育資源集中,讓廣大農村不僅難掙錢,連讀書看病養老都難,這不就是欺負人嗎?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讓農村人自然流動到城市,打工、求學、創業、經商等等,有了足夠的能力和資本,他們自然會買房定居。

    人為的驅趕,所帶來的惡果,必然是房價房租迅猛上漲。

    土地財政收入是漲了,房地產投資商也賺到了,圍繞房地產衍生出的建材、裝修、機械、家電等行業的從業者,也能賺到一些。

    就連城市里的原住民,也能通過房屋出租和拆遷受益,即便沒被拆遷,也沒房屋出租,也能享受到房價上漲,帶來的資產增值。

    可無數被迫進城的廣大農村人,他們可就慘了。

    他們大多都沒什麼錢,往往東拼西湊才能湊出一套剛需房的首付和裝修。

    背負的房貸,會成為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讓他們如牛馬一般不得不辛勤勞作。

    而醫療和教育的市場化與產業化,又會是新的兩座大山,讓他們想要享受好的醫療和教育就得多花錢。

    這種用人口紅利,支撐起短時間經濟崛起的發展模式,就是披著合法合規外衣,明目張膽的的搶錢!

    偏偏廣大農民還根本無力反抗,因為沒有人用刀架脖子上,逼他們必須進城買房當韭菜。

    是他們心甘情願的進城買房,眼瞅著房價不斷上漲,他們只會巴不得早買多買,如此心甘情願的當房奴,又怎麼能說是搶?

    可如此軟刀子割肉,如此把廣大農民吃干抹淨,葛鈞山當然知道南寒和櫻花早就用過這招,後遺癥還很大。

    過快的城鎮化和過高的生活壓力,會導致底層民眾生存艱難,謀生都幾乎用盡全力,哪兒還能戀愛結婚生兒育女?

    趙瑞龍父子倆顯然很清楚,再想發展經濟,也不能竭澤而漁欺負廣大農民。

    農村為城市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農產品和勞動力,可以說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大後方。

    一旦經濟形勢不好,數千萬的農民還可以回到農村,還有房住、有田種、有飯吃,不至于出亂子。

    如果能切實提高廣大農民,在農村的消費能力,還能給國民經濟發展貢獻動力,並不會拖累城市。

    所以趙瑞龍父子倆,不僅不把農村地區的醫療和教育資源集中,反而想方設法振興農村,解決讀書難、看病難、出行難等問題。

    同時在城市,還出台包括限購限售、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貸款利率等在內的多種措施,嚴控房地產過熱過快發展,不讓勞苦大眾當房奴。

    葛鈞山當然也想讓廖晨曦效仿,但龍國只有一個趙瑞龍,也只有一家有技術還不差錢的惠龍集團。

    為了盡快實現經濟的迅猛發展,就算是竭澤而漁,最終會坑害不少民眾,葛鈞山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想贏,就必須不擇手段。

    至于代價……贏了再說!

    等廖晨曦講完,葛鈞山拿起一顆又大又紅的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貴妃想要吃一顆荔枝,就要勞民傷財無數。”

    “如今南方的鮮荔枝,東北民眾花不了幾個錢也能享用。”

    “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放手去干吧晨曦,給我不擇手段的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第423章 明目張膽!想贏,就要不擇手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第423章 明目張膽!想贏,就要不擇手段!並對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