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拜過嫡母甦氏,就回宜春殿歇著了。
李承乾陪甦氏用過晚膳,將李覺哄著睡下,又去看了李弼,同房側妃閑聊了幾句,這才拐去宜春殿見李象。
李象正在研究圖紙,爐子里炭燒的火紅,茶壺咕嚕嚕冒著煙霧。
看到父親進來,李象慌忙放下筆,眸底可見的泛起了光彩。
“阿耶,你來了。”
“快一年沒見你了,想死阿耶了。”
李承乾含笑走上前,一把抱起李象,成功將李象羞得滿臉通紅。
“阿耶,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李象十一歲了,在未來這個年紀才五年級,不過封建時代人平均壽命低,人被迫早熟,李象也算半個大人。
李承乾將人放下,徑自走到茶案前落座︰“錢塘同長安氣候差異頗大,這一路風塵僕僕,你受苦了。”
“坐車是累,睡一覺已經好多了。”
李象走過去,挨著父親落座︰“阿耶管著尚書省,白日里抽不出時間,陪母妃用過晚膳,看過幾位弟弟,過來時日,必定不會早。”
李承乾含笑看著李象︰“所以七寶擂茶,只有七寶,沒有茶葉。”
“阿耶精通藥理,怎會不知,惜福養身,莫過于寢有時。”
李承乾听明白了,李象不僅在算學上頗有天分,醫道也在涉及。
“一年不見,阿耶,你憔悴了許多。”
李承乾撫上李象的鬢發,父子久別重逢,他以為有千言萬語,此刻竟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當年受我之累,弘文館的師傅對你多有怠慢,我知道,你並非不通文字。”
李象心下一痛,思及過往,差點兒沒控制住落淚。
“父親,當年和現在,我只能是文字不通,所以偏愛算學等偏門。”
今日他拜見皇祖時,看出了皇祖眼底的冷意,剛開始他還不明其意,直到李覺出現,他瞬間了然。
皇祖經了玄武門兄弟鬩牆,又因自己寵溺李泰,險些造成父親和李泰重走當年玄武門的路。
父親疼他雖未在封賞上蓋過李覺,情義上卻是不相上下,皇祖為李覺憂慮,皇祖怕自己一旦閉眼,父親犯了糊涂,想要用他換掉李覺。
他知道,父親不會,父親疼愛他,不會願意拿他冒險,將他置入險境。
父親的情感不太多,但絕對有情,太子妃是父親糟糠之妻,父親不可能背棄太子妃,毀掉李覺。
可是,皇祖不信一切枉然。
李覺聰慧,皇祖寄予厚望。帝王多疑,他和父親,眼下都承擔不起皇祖的雷霆手段。
李承乾伸手攬過兒子,緊緊抱在懷里。
李象出言安慰父親︰“常言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阿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李承乾松開李象,緩和了一下自己不怎麼平和的情緒︰“象兒,找你回來,是要你給我幫忙。”
李象道︰“這個父親在信中已經講過,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李承乾揉揉兒子腦袋,笑著說︰“就是一些數值計算,操作流程比較麻煩。原本我要自己做,可尚書省那邊實在忙得很,就只能把你叫過來了。”
李象笑道︰“我和師傅在錢塘的事情早就結束了,師傅說回長安事多,出去一趟,自是要好好松快一陣子。”
李承乾輕笑,李淳風還挺會享受,不過能理解,朝廷掏錢,自個兒在外旅游,不用點卯,時間支配完全自由,他要是李淳風,他也這麼干。
“李先生隨性而為,讓我好生羨慕。”
李象看著父親臉上的艷羨,不由得心痛,父親也是隨性的,又是從那樣好的時代而來,被困在這一方世界,父親心中應該也是苦澀的。
“父親,你要上早朝,快些回去休息。”
“陛下給你和穆穆封王,你回來了,要擇日在太極殿行冊封禮,明日尚衣局的人過來給你裁衣裳,你也早些睡下。”
離開宜春殿,李承乾有些悵然若失,孩子長大了,不似小時候那般親密無間了。罷了,生在李唐皇族,早些醒事,是幸事。
李承乾失眠了,熬夜畫了一夜的漫畫,翌日走路都有些飄。
李世民看了眼承乾,覺得有些腦殼疼。
“昨夜跟你兒子徹夜長談了?”
李承乾搖頭︰“臣把需要計算的東西,以及相關實驗步驟給象兒送過去之後,就回顯德殿了。”
“那你怎麼憔悴成這樣了?”
“失眠了。”李承乾不好說兒子長大了,同他不似從前親近了,隨便找了個借口︰“孩子回來了,開心啊!”
開心到失眠,李世民能夠理解,畢竟當年得知頡利被擒獲,他也開心的夜不能寐。
“大臣們問起,可不關我的事情。”
李世民覺得他背的黑鍋實在是太多了,那日承乾不吃午膳,他呵斥了幾句,大臣們那個目光,就差沒說他嚇得承乾不敢進膳。
說出來,李世民還能辯解幾句,問題是大臣們不約而同的閉嘴,搞得被“冤枉”的人也不好爭辯,顯得欲蓋彌彰,這種刻板印象,李世民郁悶的不行。
“父親放心,趁會給大臣們解釋清楚原因。”
李承乾不好吐槽,他剛開始來的時候,處處跟皇帝對著干,刀刀往皇帝心里捅,搞得皇帝破防,不止一次對他動手,他丟了顏面,皇帝也背上了“毆打”太子的鍋鍋,以至于他稍微出點兒什麼事情,大臣們下意識就是皇帝又把太子給打了。
他很努力的解釋,盡全力的澄清,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大臣們的第一想法,大多都是皇帝打了太子,還要強迫太子出來作偽證,不用說我們都懂。
早朝李承乾才落座,蕭 第一個開口詢問起了李承乾的憔悴,李承乾照例解釋︰“昨夜睡不著……”
不能是李象回來了,開心的睡不著,也不能是惆悵兒子長大了,跟他不親近了,思來想去,李承乾道︰“左右無事,就把《詩經》畫成畫本子。”
“殿下給陛下的壽禮不是《莊子》嗎?怎麼又加了《詩經》?”
李承乾腦袋轟隆一聲,蕭 老爺子想象力有點兒豐富,誤會大了。
“宋國公誤會了,《詩經》是給穆穆看的,認字啟蒙。”
高士廉一听這話,直接出列。
“殿下,臣斗膽要一份,給家中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