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用金當即雙膝跪地,聲音擲地有聲。
“臣領旨!定在開春前備妥貨物與船員,絕不誤了赴美洲的行程!”
弘歷看著他篤定的模樣,微微頷首,又轉向周煌與張家豪,補充細節。
“周愛卿,通知海關總署,給新公司開通‘美洲貨物綠色通道’,查驗貨物時優先放行,免得多耗時辰。”
周煌躬身應道“臣遵旨。”
弘歷又看向陳用金,語氣多了幾分叮囑。
“下次去美洲,除了運貨通商,還要多留意當地物產——比如是否有高產的糧食作物,或是能入藥的草木,若有稀罕物件,多帶些樣品回來。
還有那‘交換屋’,可擴建成帶防御的貿易據點,跟土著處好關系,別斷了後續往來的門路。”
“草民明白!”陳用金抬頭,眼底滿是鄭重,“定將當地物產、土著習俗一一記清,回來詳細稟報皇上。”
弘歷抬手揉了揉眉心,似是覺得細節已交代得差不多,便擺了擺手。
“行了,該說的都跟你們說了,抓緊時間籌備吧。”
“臣遵旨!”三人齊聲應答。
待三人身影徹底隱沒在殿外回廊,養心殿內重歸靜謐,只余炭盆里火星偶爾 啪輕響。
弘歷俯身從木匣中拈起那張最厚實的海獺皮,指尖再拂過油亮的毛面。
“小李子。”
近侍李玉輕步從偏殿轉出,躬身應道“奴才在。”
弘歷將海獺皮遞過去,指腹蹭過皮邊柔絨。
“這幾張海獺皮質地難得。你送去中華服裝公司,讓他們細下料,做些夾襖、暖手筒,給皇後和令貴妃送去。就說新得的暖物,冬日里用著貼身。”
李玉雙手托接過來,小心攏在掌心,應聲。
“奴才這就去交代。中華服裝公司的工匠手藝精細,定不會糟踐了這好東西。”
李玉得令,躬身退後幾步,方轉身疾步而出。
弘歷目光落回案頭,數份來自西洋諸國的照會函赫然在目。
金漆火漆印已被挑開,函紙厚重,措辭犀利,字句間盡是咄咄逼人之氣,稱大清控制柬埔寨有違“萬國公法”,要求即刻撤出駐軍,開放湄公河口予各國通商,甚至暗挾兵威之意。
尤其西班牙與荷蘭,言辭尤為激烈,仿佛大清觸犯了他們的禁臠。
弘歷眉峰蹙緊,將函紙擲于案上,發出一聲悶響。
此前吞並安南、朝鮮,乃至跨海擊倭,雖也觸動西洋人利益,但多以劃出些許通商口岸、許以低稅便打發了,甚或暗中慶幸大清替他們掃清了地方守舊勢力。
可此次……似是大不同。
柬埔寨雖小,卻扼守南海與暹羅灣要沖,西洋人此番聯合發難,絕非只為“公道”,分明是見大清勢力南下日深,欲聯手扼制。
“狼子野心……”弘歷低語一聲,指尖輕叩紫檀案面。
西班牙人在秘魯、墨西哥掘銀如山,動輒屠戮土著,英吉利人在北美大肆擴張,築堡拓土,法蘭西亦在加拿大與英人爭雄。
西洋人視域外之地如盤中餐,卻反誣大清“擴張”,真乃賊喊捉賊。
大清眼下新政初成,火器威力、蒸汽機技術、邊疆治理皆需時間沉澱,遠未到與西洋諸國全面抗衡之時,仍需韜光養晦,既需穩步推進軍工業,更要延續留學生計劃,讓更多學子赴西洋學技藝、探其虛實,待國力足夠雄厚,再謀長遠,而非此刻壞了全盤布局。
“眼下絕非與西洋全面抗衡之時。”弘歷低聲自語,指尖輕叩案面,
弘歷深吸一口氣,抬眼望向殿外廊下待命的侍衛,揚聲道。
“傳朕旨意,召張廷玉、鄂彌達等軍機大臣即刻至養心殿議事,不得延誤!”
侍衛躬身領命,轉身疾步而出,靴底踏過廊下積雪,留下一串急促的腳印。
不多時,一眾軍機大臣便魚貫而入,見皇上面色沉凝,皆屏息躬身立在殿中,目光不自覺地落在案上攤開的照會函上。
“諸位看看這些函件。”弘歷抬手將照會推至案沿,聲音里帶著一絲冷意,“西班牙、荷蘭領頭,英法葡暗附,竟說我大清佔柬埔寨‘違逆萬國公法’,要咱們撤兵?”
張廷玉上前一步,先取過最上面那份西班牙照會,指尖捻著函紙邊緣,緩緩道。
“皇上,老臣以為,西洋人此番發難,根源不在‘萬國公法’,而在利益版圖。
這幾年大清接連將安南、朝鮮納入治下,如今又控住柬埔寨,等于在南洋北緣扎下了樁。”
張廷玉頓了頓,抬眼看向弘歷,語氣沉緩。
“荷蘭人佔著巴達維亞、馬六甲,那是他們東印度公司的命脈,商船往來歐洲與大清,全靠這兩處補給停靠。
西班牙人在呂宋島經營上百年,銀礦、香料貿易賺得盆滿缽滿,早把呂宋當成了自家後院。
更別說英吉利人,這幾年借著東印度公司的商站,連緬甸內亂都想插手,去年雲南巡撫奏報里提過,他們給緬北土司送了不少火器,就為換翡翠和象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暹羅那邊就更不必說。”張廷玉指尖輕叩照會,“曼谷府里隨處能見到西洋商館,葡萄牙人開的鐘表鋪、法蘭西人辦的醫館。
他們在南洋盤根錯節多年,如今見大清南下,既怕咱們斷了他們的商路,更怕咱們礙了他們繼續擴張,自然要聯手施壓。”
弘歷指尖在案上輕叩,眼底森冷。
“所以他們拿‘萬國公法’當幌子,實則是怕大清成了南洋的主。西班牙人屠戮呂宋土著時,怎麼不提公法?荷蘭人佔巴達維亞時,怎麼不講規矩?說到底,還是見不得大清強。”
“皇上明鑒。”張廷玉躬身道,“但眼下他們聯手,氣焰正盛,咱們若硬頂,怕正中他們下懷,真鬧起來,新政的勢頭怕是要受影響。”
弘歷沉默片刻,目光掃過眾臣“那依諸位之見,該如何應對。”
鄂彌達上前半步,語氣干脆利落。
“皇上,此前南海水師已定期巡暹羅灣,戰船多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為補給點,此港水深能泊主力艦,又近湄公河口,調度極便,西洋船見咱們有備,近來已收斂許多。
目前港口周邊十座炮台已起,剩余二十座炮台開春可完工。
臣建議再增派人手駐防港口,劃撥水師戰船常駐,把這處支點扎穩,西洋人自會知難而退。”
禮部尚書顧廷儀隨即躬身。
“鄂大人的硬防之策穩妥,臣再補‘軟招’。臣駐英五年,知曉西洋諸國看似聯手,實則各懷算計,英吉利想擴大緬甸商埠,法蘭西盯著暹羅大米象牙制品貿易,葡萄牙人經營南洋諸島,荷蘭與西班牙還在為呂宋、巴達維亞的香料爭利。
咱們可派使臣見英法葡公使,許他們‘若不摻和西荷發難,便優先開放柬埔寨商埠,給予關稅優待’。拉來英法葡,西荷沒了靠山,氣焰必減。”
弘歷緩緩點頭,指尖在案沿輕劃“諸位所言皆有理,硬防固邊,分化破局,都是對癥的法子。只是……”
弘歷頓了頓,目光掃過案上照會,“這些終究是緩手,怕難徹底平了西洋人的心思。”
“他們鬧得凶,說到底不過是揣著兩層顧慮,一是怕大清在南洋扎下根,斷了他們的商路。
二是怕咱們繼續南下,搶了他們的利益。”
弘歷抬眼看向眾臣,語氣沉了幾分,“要解這局,得給他們一顆‘定心丸’。”
弘歷起身,踱了兩步,靴底碾過地磚的輕響里,眼底已凝出決斷。
“傳朕旨意,召西班牙、荷蘭、英、法、葡五國公使即刻來京。
朕要在養心殿親自見他們。不必繞彎子,就傳朕的話——大清願與諸國當面商議南洋事務,有些話不妨擺在明處說。”
張廷玉聞言抬頭,剛要開口,卻見弘歷抬手止住。
“張首輔不必多言。他們既拿‘萬國公法’做文章,朕便給他們‘商議’的體面。只是這商議的地兒在京城,規矩得按大清的來。”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