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齊齊躬身行禮,臉上皆露贊色。
張廷玉率先開口,聲音沉穩有力“皇上聖明!設總督穩軍政、遷百姓實邊地、通商路足財用、興教化融民心,四策環環相扣,既顧眼下安穩,又謀長遠根基,實乃周全之策!”
傅恆、鄂彌達等一眾軍機大臣緊隨其後,紛紛頷首附和。
弘歷听著眾人所言,眼底漾開幾分暖意。
“你們能懂就好。南洋這盤棋,得慢慢下,每一步都得踩實了。
下去吧,各自把差事領了,莫要辜負了朕的一番苦心。”
“臣等遵旨!”眾人再躬身,齊齊退下。
養心殿內只剩弘歷望著窗外,目光落向遠方,似已望見南洋安穩、邊地太平的景象。
李玉輕步上前,躬身回稟“皇上,方才中華醫藥公司總經理陳司成求見,稱新藥物研發有了進展,想當面奏報詳情。”
弘歷聞言微怔,指尖在御案上頓了頓,他倒沒想到會這般快。
此前雖將《藥物輯要》交予陳司成,冊中青霉素、青蒿素等藥物的提取步驟寫得詳盡,可這畢竟是18世紀,缺了精密儀器,又無成熟工藝,真要將紙上步驟落地,難度何止分毫。
“哦?倒有些出乎朕的意料。”弘歷眼底掠過一絲亮色,方才議完南洋政務的沉凝散去幾分,“傳他進來吧,朕倒要听听,他這難關是怎麼闖過去的。”
不多時,陳司成便與一身素色長衫的徐壽並肩而入,徐壽身為中華醫藥公司副總經理,連日來扎在研發工坊,長衫袖口沾著些淺褐色的柳樹皮碎屑,指縫里還嵌著點未洗淨的草木渣。
二人行至殿中,齊齊躬身叩拜“臣陳司成、徐壽,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歷抬了抬手,目光落二人身上,帶著幾分期待。
“免禮。听說新藥有進展,是哪樣成了?”
陳司成直起身,從懷中取出個素木盒,雙手捧上。
“回皇上,是醋柳酸(阿司匹林)。臣與徐大人領著人,照著《藥物輯要》里‘柳樹皮取鎮痛物’的法子試了多回,總算摸出了能成的路數。”
徐壽接過話,聲音里帶著點試驗成功的雀躍。
“皇上,這提取的難處,先是‘得汁’再是‘提純’。起初我們直接煮柳樹皮,煮出來的汁渾得很,里頭雜七雜八的東西多,喝著又澀又苦,給匠人試了,頭疼半天才輕了些,藥效不穩。
後來想著草木里的‘精魂’怕受猛火,便改了法子——先把柳樹皮曬干了碾成末,用溫水泡上一日,讓汁慢慢滲出來,再用細麻布濾掉粗渣。
濾出來的汁倒在陶甕里,不蓋嚴,留著縫讓它微微發酵三日,里頭的濁物便沉底了。
最後把上面清的汁倒在銅盤里,放在陰涼處晾著,等水分收干,盤底就結出這白晶晶的東西來。”
徐壽說著,李玉已把木盒打開,里頭鋪著棉紙,放著一小捧細白的晶體,看著倒像粗鹽,只是更透亮些。
“昨日給工坊里牙疼的老木匠試了,取指甲蓋大一點,混在溫水里喝下去,不到一個小時,他就說牙不脹了。
還有個學徒磕腫了膝蓋,我們把這晶體研成粉,調了點麻油敷上去,今早看,紅腫真消了大半。”
弘歷指尖沾了一點,觸感微涼,听著徐壽的話,點頭道。
“倒是實打實的用處。軍中將士練操作戰,磕踫腫痛是常事。
民間百姓頭疼腦熱、牙疼腰酸的,也少不得這能鎮痛的東西。
你們能把這不起眼的柳樹皮,提成這般干淨的藥,是樁實在功績。”
陳司城道“臣等不敢自夸。只是眼下產量還少,一日也就提個兩三斤,陶甕發酵、銅盤晾曬都慢。
再者這晶體雖比原先的樹汁干淨,喝著還是帶點苦,若是能做成丸劑,或許百姓更易接受。
至于青霉素、胰島素、青蒿素這類藥物,目前已尋得原料,正嘗試進行提取。
只是《藥物輯要》里記載的金雞納樹,到現在還沒找到。”
弘歷指尖捻著那細白的晶體,沉吟片刻後開口。
“醋柳酸的提取工藝先弄清楚。朕讓工部給你們送些厚實的陶甕,再打幾個大些的銅盤,讓他們琢磨著能不能做個帶夾層的,底下通涼水,好讓汁干得快些。
至于口感,看能不能摻點甘草粉之類的,調得順口些。
還有金雞納樹,你們也不必太過急著尋。《藥物輯要》里提過它生在大洋彼岸,想來不是本土能輕易找著的。”
弘歷抬眼看向陳司成與徐壽,語氣緩了緩。
“這事朕記著了。待會兒朕便讓人去知會外貿司,讓他們多跟往來的西洋商人打听。
那些西洋人常年在海上跑,通著幾大洲的商路,海貿做了數百年,見識的風物多,說不定就有人見過這金雞納樹,或是知道它長在哪個國度。”
陳司成與徐壽聞听此言,忙一同躬身長揖,恭聲道“臣等叩謝皇上聖恩!”
弘歷微微頷首,將指尖的晶體輕輕放回木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醋柳酸的事你們盯緊些,金雞納樹這邊有了消息,朕會立刻讓你們知曉。
藥物研發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穩住心神,慢慢往前挪,便是正理。”
陳司成與徐壽齊聲應道“臣等記下了,定不負皇上囑托!”
弘歷看向二人,眼中帶了贊許。
“你們領著頭把這醋柳酸做出來,解了多少人的痛癢,功不可沒。
參研人員每人賞百兩銀子,讓他們也沾沾這份光。
你們二人,除了這團隊賞銀,朕再各賞白銀千兩、錦緞十匹。”
陳司成與徐壽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難掩的激動與感激,連忙再次躬身叩拜,聲音里帶著幾分顫意。
“臣等叩謝皇上隆恩!”
弘歷抬手示意他們起身“去吧,賞銀三日內會由內務府送到,莫要因封賞耽擱了工藝改良。”
“臣等遵旨!”二人再躬身,捧著木盒輕步退去。
幾乎同一時間,倭國長崎港。
碼頭上密密麻麻立著清國商船的桅桿,“大清商船”的旗號在風里獵獵作響,搬運工們扛著絲綢、瓷器穿梭,偶爾還有清國派駐的官員往來調解,維持著秩序。
遠處海平面上,一根熟悉的桅桿終于刺破晨霧,緩緩出現在長崎外海。
正是歷經數月跨洋航行的“探索號”,船身斑駁,帆布上還沾著太平洋海域的海鹽結晶,甲板上堆放著用粗布遮蓋的美洲海獺皮與金銅礦石,與港內規整的清國商船截然不同。
了望手看清港口旗號,當即高聲稟報。
“東家!是長崎港!滿是咱們大清的船,正好能補給!”
艙內,陳用金正低頭擦拭航海羅盤,這羅盤陪著“探索號”闖過美洲海域的驚濤,盤面刻度已有些磨損。
听聞了望手的喊聲,他緊繃多日的肩頭驟然放松,指尖懸在羅盤上的力道也輕了幾分。
返程雖無大風大浪,可船上淡水只剩桶底殘液,雜糧也僅夠支撐半月,早將長崎港記在返航路線圖上,視作不可或缺的補給節點。
陳用金快步登上甲板,海風卷起他肩頭的船帆碎屑。
他眯眼望向港口,見清國駐港官員正手持文書,在碼頭間巡查核驗,當即沉聲道。
“老周,穩住航向,別偏了泊位!”又轉向身旁水手,“把‘大清’的旗號升起來,讓岸上看清咱們的身份!按原定計劃來——優先補淡水、雜糧,再尋木匠買些船用木料,修補甲板的裂縫!”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