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199章 再次開放通商口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199章 再次開放通商口岸

    傅鼐躡步出列︰“皇上,若德川吉宗抵死不從……”

    弘歷眼鋒一厲︰“不從?便讓大清水師沿著倭國海岸,把長崎港、平戶港、大板港炸個稀爛!再派戰船封鎖他們的海峽,斷了往來商路——看他是要面子,還是要全國上下喝西北風!”

    “皇上聖明!”戶部尚書甦琦眼楮一亮,連忙附和,“如此既扼住倭國咽喉,又免了大軍遠征的靡費,實乃一舉兩得!”

    傅恆忽然出列,眉頭緊鎖,“近年大清接連收復安南朝鮮,西洋諸國早對我大清心懷芥蒂。

    荷蘭人便是明證——前番拒我造船之請,如今卻與倭國勾連。

    若我施壓過甚,難保他們不會暗中扶持倭國,屆時再生變數,反倒棘手。”

    弘歷指尖一頓,臉色沉了沉,沉聲道︰“傅愛卿說得在理,南洋一帶,我大清商船往來日密,關稅日增,荷蘭、西班牙那些紅毛夷早就眼紅,自然視我為眼中釘,想借倭國牽制,也在情理之中。”

    弘歷忽然抬眼,語氣里帶著一股睥睨之氣︰“可那又如何?倭國彈丸之地,疆域尚不及我雲南一省,論物產、論兵力、論底蘊,哪一樣能與我大清抗衡?”

    “至于西洋人……”弘歷頓了頓,語氣稍顯鄙夷。

    “不過是圖些金銀罷了,待國內徹底穩固,屆時別說一個倭國,便是西洋諸國聯手,朕也能讓他們知道,這里的天,是誰說了算!”

    “至于倭國……”弘歷聲音里透著一股狠厲,“今日讓他們割地賠款,只是先收點利息。

    真到了那一日,朕定要讓這‘倭國’二字,從世上徹底除名!”

    殿內群臣听得心頭發顫,既驚于皇上的雄心,又暗覺這話說得未免太過托大。

    但見弘歷眼神決絕,誰也不敢再勸,只得齊聲應道︰“皇上聖明!”

    這時,張廷玉出列奏道︰“皇上,如今西洋諸國與我大清貿易往來日益頻繁,茶葉、絲綢、瓷器等貨物遠銷西洋,為朝廷帶來豐厚稅銀,西洋商人也從中獲利頗豐。

    臣以為,可借這份利益紐帶進一步綁定,開放更多通商口岸,鼓勵他們來華拓展生意。

    如此一來,即便他們知曉我大清要懲戒倭國,也需權衡利弊——畢竟倭國的市場與我大清的物產豐饒、商機廣闊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斷不會因小失大,明著與我大清作對、支持倭國。”

    弘歷聞言,眼中露出贊賞之色,頷首道︰“張愛卿此計甚妙,自開放廣州、福州、寧波、上海四府以來,西洋商船數量激增三倍有余,江南的茶坊、織坊、瓷窯紛紛擴產,百姓生計增多,國庫也因此充盈,這便是通商的實效。

    弘歷略一沉吟,朗聲道︰“傳朕旨意,開放山東省青島府、江甦省連雲港府、浙江省溫州府、福建省廈門府、廣西省防城港府五處為通商口岸,與原有廣州、福州、寧波、上海四府呼應,形成沿海貿易網絡。

    允許西洋商人上岸暫住,開設洋行。”

    甦琦連忙附和︰“如此南北貫通的通商布局,西洋諸國在華利益遍布沿海,從青島到防城港,處處皆有厚利可圖。

    他們在我大清賺得的白銀,遠超與倭國貿易的蠅頭小利,若再想扶持倭國,就得掂量掂量會不會砸了自己的飯碗,斷不會因小失大。”

    弘歷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笑意︰“利益能讓他們趨之若鶩,也能讓他們投鼠忌器。

    朕要讓他們清楚——跟著大清,從北到南的口岸都能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但若敢勾結倭國、壞我大事,朕能讓這些口岸的生意瞬間化為泡影,讓他們一夜之間從富甲一方淪為一無所有。”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領命。

    次日,海關總署衙門的鎏金銅鈴剛響過卯時,傳旨太監便帶著明黃聖旨踏入大堂。

    署長鄭伍賽接旨時,手指撫過“新增五口通商”的字句,忍不住低聲驚嘆︰“皇上魄力,古今罕見!”

    鄭伍賽望著聖旨上青島、連雲港、溫州、廈門、防城港五個地名,想起康熙、雍正兩朝對通商的謹慎——那時連廣州一口都設下重重限制,生怕百姓與洋人接觸生亂。

    如今聖上不僅主動開放五口,更明言“鼓勵西洋人來華”,這份胸襟,的確非尋常帝王所有。

    鄭伍賽自執掌海關總署以來,親眼見關稅從每年數十萬銀元漲至如今的上千萬,家中因他屢獲聖上賞賜,門楣都添了三分光彩。

    這份知遇之恩,讓鄭伍賽對弘歷的新政向來傾力推行。

    “傳我令,”鄭伍賽收起聖旨,轉身對屬下道,“即刻召集關稅司、稽查司、口岸辦的同僚,半個時辰後議事廳會合。

    新增五口的口岸規劃、稅卡設置、稽查路線,必須今日拿出初步章程。”

    屬吏剛要退下,鄭伍賽又補了句︰“告訴各位大人,聖上既給了這開疆拓土的商機,咱們就得把籬笆扎緊——走私稽查的章程,要和通商細則一並議,半點馬虎不得。”

    不多時,總署各司官員齊聚議事廳。

    鄭伍賽將聖旨懸于堂中,開門見山︰“聖上新增五口,是要讓西洋人的銀子流進大清的口袋,可不是讓他們鑽空子的。

    關稅司先核各口岸的基準稅率,稽查司擬出沿海巡查路線,口岸辦統計需增派的人手——三日後,我要見到具體章程,不得有誤!”

    ……

    廣州府英吉利大使館,檀香木長案上鋪著攤開的遠東海圖。

    禮部侍郎顧廷儀手持明黃聖旨,立于案前高聲宣諭。

    “奉大清中華皇帝陛下旨意,即日起,青島、連雲港、溫州、廈門、防城港列為通商口岸,所有通商條例、關稅征收、商區治理,一概參照廣州等四口舊制,一體施行。”

    公使喬治的眼楮瞬間亮了——他手指在海圖上快速點過五處口岸,語速都快了幾分。

    “五口同開?這可真是意外之喜!青島通華北,連雲港接內陸,廈門連南洋,每一處都能讓英商的貨走得更順!

    喬治二世國王若是知道,定會格外高興。”喬治語氣里的急切藏都藏不住。

    但興奮勁兒稍過,喬治還是從抽屜里取出一疊安南土民橫尸遍野的彩繪圖,輕輕推到顧廷儀面前,語氣帶著幾分斟酌。

    “只是……安南、朝鮮的傳聞總讓我國商人們心里打鼓。

    倫敦那邊反復來函,說若是這些地方的安穩沒個準信,怕是連溫州、廈門的商隊都不敢輕易動身。

    畢竟新開的口岸越多,商人們越怕後院不穩啊。”

    顧廷儀看著喬治眼底未褪的喜色,心里明鏡似的——這是既想佔全五口的利,又想拿傳聞討些便宜。

    顧廷儀拿起彩繪淡淡一笑︰“公使是做大事的人,該知傳聞當不得真。

    安南、朝鮮本是大清藩屬,平叛後免賦稅、分田畝,百姓安穩得很。

    貴國年初國書已認下兩地為大清領土,如今五口商路正要鋪開,糾結這些反倒耽誤生意。

    青島的準入文書今日便可簽發,還能允貴國在青島開設新使館,連雲港、溫州的商區勘定也能優先安排。

    但前提是,英吉利不得與倭國開展任何軍務合作。這一點,還需公使給個準話。”

    喬治眼中閃過一絲權衡,隨即爽朗應道︰“這有何難!倭國之事與英商無關,不賣便是。

    顧大人放心,五口的商路要緊,我這就給倫敦寫信,讓東印度公司的船隊趕緊備起來!”

    顧廷儀頷首一笑︰“如此甚好。公使若信朝廷,便讓商隊盡快動身,免得被別家佔了先。”

    喬治終是笑得暢快︰“顧大人說得是!生意人講究個趁熱打鐵。

    安南、朝鮮的事,我信貴國自有章程。

    青島開設使館的事,還請顧大人多費心——英商的船隊,怕是等不及要揚帆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99章 再次開放通商口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99章 再次開放通商口岸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