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119章 內閣改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119章 內閣改革

    九月的京城,暑氣混著街巷蒸騰的人煙,前門大街的幌子與檐角飛檐競高。

    百姓圍聚在糧棧前,指尖戳著安南運來的雪白米粒,又捏起朝鮮人參上的紅繩端詳,笑談聲里滿是“天朝上國”的底氣。

    騾車碾過新鋪的水泥路面,車輪與地面摩擦出細碎的“沙沙”聲。

    西四牌樓的十字路口,商賈們袖著手圍成半圈,目光緊盯著一輛晉商貨車。

    車輪碾過水泥路面時,車廂里的瓷器箱竟紋絲不動,待卸貨查驗,青花瓷瓶連一道冰裂紋都未顛出。

    晉商王老板蹲下身,粗糙的掌心反復摩挲路面,指腹掠過細密的防滑紋路︰“咱走南闖北三十年,頭回見這等神物!”

    王老板扭頭看向同行,胡子上沾著的芝麻粒隨著話音抖落,“去年從山西運瓷器進京,碎了三成,如今能全須全尾進庫房,這水泥路簡直是金瓖玉!”

    周遭響起一片嘖舌聲,有精明的商人已經摸出算盤, 啪聲里算著來年要多囤的貨量。

    街角的施工現場,莊親王允祿正戴著草帽蹲在路基旁,帽檐下的目光緊盯著工匠手中的銅尺。

    陽光穿過允祿斑白的鬢角,在凝固的水泥面上投下蛛網般的陰影。

    “這邊低了三分。”允祿用拐杖輕點路面,“雨水聚在百姓家門口,成何體統?”

    工頭慌忙用木楔調整模板,汗滴落在水泥漿里,洇開小小的漣漪。

    幾個腳夫扛著印著“中華水泥”的麻袋走過,粗布縴維被汗水浸透。

    此刻,中華水泥公司廠內,莊有恭踩著仍帶余溫的水泥粉末,在窯爐群間駐足。

    技術人員捧著圖紙匯報工藝改良進展,耐火磚更換方案與黏土配比數據不斷刷新,他的筆記本邊緣卷著焦痕——那是調試窯溫時不慎被火苗燎過的印記。

    在工藝與設備迭代下,水泥日產量較初期翻了十倍不止,五十斤裝的麻袋價格也從兩銀元降至一點五銀元。

    充足的水泥供應讓京城道路施工按下快進鍵,從每月五里的試探性鋪築,到如今每月三十里的全速推進,如今灰白色的平整路面已在京城街巷間蔓延近兩百里,京城面滿煥然一新。

    紫禁城太和殿內。

    穿越八載,弘歷幾乎每日神經緊繃,唯恐行差踏錯。

    如今朝政安定,自己威望日盛,便覺是時候抬升內閣地位、稍減肩頭重擔了。

    待朝事退盡,弘歷忽然開口,語氣里難得帶了幾分難得的松弛。

    “朕登基八載,與諸位披荊斬棘,方得這世道安穩。”

    殿內浮起此起彼伏的“皇上聖明”。

    “今日只論一事——內閣為何而存?張首輔,你最通典章,且先講。”弘歷看向張廷玉說道。

    張廷玉出列,沉穩開口︰"啟稟皇上,內閣肇始于明成祖,初為顧問協理,至仁宣朝漸掌票擬批答之權。

    我朝定鼎以來,雖沿明制設內閣,然聖祖爺置南書房、世宗帝立軍機處,軍國重務盡歸樞機,內閣漸成"例行政務之樞紐、禮儀典章之淵藪"。”

    話音剛落,監察御史趙啟銘猛然出列。

    “張首輔大談票擬舊制,莫不是想學嚴嵩借青詞攬權?

    本朝自軍機處掌樞要,內閣安守例政已是正途,何需重提‘票擬權重’?”

    “張首輔別忘了——”兵部尚書傅鼐重重拍下笏板,玳瑁笏頭撞在丹陛上發出脆響。

    “聖祖朝明珠、索額圖皆以內閣為根基結黨營私,若再抬升內閣,恐復蹈‘明季東林、浙黨’之爭!”

    傅鼐的話如火星濺入火藥桶,文華殿大學士徐本立刻揮舞象牙笏板跟進。

    “萬歷朝張居正以首輔之職代帝攝政,終致 大權旁落,皇權式微!我朝祖制重軍機處而輕內閣,正是防此弊端!”

    吏部侍郎趙杰則叩擊笏板,援引雍正朝“內閣鎖院”舊例︰“世宗爺設‘親軍督查房’監察閣臣,正為杜絕結黨之患,皇上不可不察!”

    殿內言官群起響應,笏板撞擊聲與銅鶴香爐的輕煙共舞,恍若掀起一場文臣間的“金戈鐵馬”。

    弘歷抬手止息紛爭,目光落在莊親王允祿身上︰“莊親王曾游歷西洋,見多識廣,且以‘他山之石’論道。”

    允祿上前時,朝靴發出清亮回響︰“臣在英吉利訪問期間,見其朝會分上下兩院,政事由議員辯論而決,雖無內閣之名,卻有分權之實,小事由議員票決,大事呈君主定奪。

    今我朝版圖日擴、塞北茶馬、南洋互市,每日折片堆積盈尺,若事事待皇上朱批,恐延誤農時、滯塞商路。”

    莊親王指向殿外延伸的水泥路。

    “臣以為內閣非攬權之器,當為皇上分憂之具——譬如這水泥路,需得千萬粒沙礫聚而成勢,方能任車碾馬踏。”

    弘歷微微點頭,目光掃過階下神色各異的群臣,沉聲道︰“沙礫聚而成路,內閣聚而成政。莊親王此言,正合朕意。”

    隨著弘歷一錘定音,殿內反對聲浪驟然消弭。

    “著內閣掌票擬之權,吏、禮、戶、工、兵五部及都察院、理藩院主官入閣,統攝政事票擬。

    刑部獨立而設,大清中央銀行自戶部剝離,專司錢法。”

    弘歷頓了頓,龍袍袖口拂過御案︰“至于軍務,仍由軍機處統管。”

    “皇上聖明!”張廷玉率先高呼,朝珠撞擊聲中帶頭跪地。

    階下群臣緊隨其後,山呼聲震得檐角鐵馬叮咚作響。

    弘歷目光掃過群臣,一一念出名字︰“第一任內閣首輔由張廷玉擔任,戶部尚書甦琦、禮部尚書楊名時、兵部尚書傅鼐、吏部尚書陳大受、工部尚書周明遠、都察院左都御史孫嘉淦、理藩院尚書來保,均入閣協理政務。”

    話音未落,傅鼐身形驟震——方才他還在激烈彈劾內閣權重,此刻聖諭中入閣名單竟赫然有自己之名。

    殿下群臣再次山呼“皇上聖明”,聲浪撞得鎏金殿柱嗡嗡作響。

    弘歷恍若未見階下諸臣心思翻涌,目光徑自轉向莊親王允祿,指尖輕叩御案。

    “至于英吉利兩院之制,朕甚感興趣。”

    “著你率翰林苑學士、以及在京大學學子,將其政制源流、議事規程整理成冊,詳陳可鑒之處。”

    允祿俯身叩首︰“臣遵旨,必當窮盡西洋典籍,細究利弊,供皇上參詳。”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19章 內閣改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19章 內閣改革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