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停業整頓後,一些商戶背後的官員坐不住了,紛紛私下活動起來。
一位平日里在京城商界頗具影響力的官員,偷偷約見了市場監督局的某位小吏。
在一間布置奢華的酒樓包間里,官員滿臉堆笑,將一個沉甸甸的荷包推到小吏面前,低聲說道︰“此次整頓,我那幾家相熟商戶也受了牽連,他們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還望你能通融通融,放他們一馬。”
小吏臉色微變,目光在荷包上停留片刻後,迅速站起身來,正色道︰“大人,此次乃陛下推行的新政,關乎京城商業的長遠發展,我等奉命行事,豈敢徇私舞弊!”
官員見小吏態度堅決,踫了一鼻子灰,只能悻悻離去。
還有些官員,試圖通過聯名上書的方式,向朝廷諫言放緩整頓的步伐。
他們在奏章中言辭懇切,聲稱大量商戶停業會影響京城的民生穩定,卻絕口不提背後的利益糾葛。
然而,這些奏章呈到御前,弘歷看完後龍顏不悅,他深知這些官員的小心思,當即下旨斥責,並重申整頓決心,要求各衙門務必嚴格執行,不得有絲毫懈怠。
面對朝廷的強硬態度,這些官員的小動作逐漸被壓制下去。
但仍有個別冥頑不靈者,試圖做最後的掙扎。
他們指使親信商戶,以原材料短缺、運輸困難等為由,暗地抬高各類商品價格。
在米市,幾家平日里與官員往來密切的糧商,一夜之間大幅上調米價。
原本平價售賣的大米,價格陡然上漲三成。
百姓們听聞消息,紛紛趕來搶購,米店門口瞬間排起了長隊。
糧商們一邊假惺惺地表示無奈,一邊催促伙計加快賣米,還不時與身旁的小廝低語,眼神中滿是得意。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手里攥著幾文錢,望著米價牌,滿臉愁容︰“這米價漲得這般厲害,往後日子可怎麼過喲!”
與此同時,布市也未能幸免。
幾家布莊老板在官員的示意下,聯合抬高布匹價格。
原本尋常人家都能消費得起的粗布,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一位準備為家人添置冬衣的婦人,看著布莊里的價格,連連搖頭,抱怨道︰“這布怎麼突然這麼貴了,這不是要逼死人嘛!”
而布莊老板卻在櫃台後,翹著二郎腿,悠閑地品著茶,對百姓的抱怨充耳不聞。
這種惡意抬高物價的行為,很快引起了市場監督局的注意。
監管人員迅速展開調查,他們喬裝打扮,混入商戶之間,收集證據。
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終于掌握了這些官員與商戶勾結的鐵證。
市場監督局聯合反貪局,迅速采取行動,對涉事商戶進行查封,對背後指使的官員予以逮捕。
當官兵沖進米店和布莊時,老板們還在為自己的“妙計”沾沾自喜,全然不知大難臨頭。
面對突然出現的官兵,他們臉色煞白,癱倒在地。
而那些暗中操縱的官員,也被弘歷嚴懲,有的被革職查辦,有的被發配邊疆。
這場由官員挑起的物價風波,在朝廷的雷霆手段下迅速平息,京城商業秩序逐漸恢復正常。
看到朝廷態度如此堅定,那些負隅頑抗的商戶終于意識到,繼續抵抗毫無意義。
曾經在官員慫恿下,叫嚷著絕不注冊的綢緞莊老板,如今滿臉懊悔,親自帶著店鋪的各類證明材料,早早地來到稅務局門口排隊。
他逢人便說︰“怪我糊涂,沒早點認清形勢,這生意還得靠著朝廷的規矩才能長久啊。”
瓷器店的老板原本還心存僥幸,如今也不敢再拖延。
他一邊在店內翻找著經營場所的契約,一邊對伙計念叨︰“趕緊把這些資料備齊,別耽誤了注冊,不然這店可就真開不下去了。”
在眾人積極行動下,注冊公司的隊伍越來越長。
市場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審核材料、頒發憑證,一刻也不敢停歇。
稅務局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在維持注冊秩序的同時,還不忘向商戶們宣傳《企業法》的重要性,解答他們的疑問。
截止十一月底,京城商業格局煥然一新,注冊公司達到了280余家,個體戶更是多達3900余家。
隨著大量商戶完成注冊,京城的商業活動愈發活躍。
有了《企業法》的保護,一些官員再也難以像從前那樣隨意干涉企業經營,營商環境有了較大改善。
隨著《企業法》實施,商業活動中的契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些商戶再也不敢輕易撕毀合同。
過去,部分商戶為了一時的利益,隨意違背合同約定,導致商業糾紛不斷,市場秩序混亂。
但如今,《企業法》明確了違約責任和懲處措施,一旦違約,必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包括高額賠償、停業整頓甚至吊銷經營許可。
例如後來,有一家經營茶葉生意的商戶,就因貪圖更高的利潤,單方面撕毀與供應商簽訂的采購合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供應商依據法律條文,將其告上衙門。
衙門依據《企業法》,不僅判該商戶向供應商支付巨額違約金,還責令其停業整改一個月。
這一案例在京城商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其他商戶紛紛引以為戒。
從此,合同不再是一紙空文,商戶們在簽訂合同前會更加謹慎地考量自身能力和市場風險,簽訂後則嚴格遵守,確保商業交易的順利進行。
如此一來,商業環境愈發穩定,商戶們得以安心擴大產業,放手去追求商業上的成功。
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掛著嶄新經營許可憑證的店鋪。
曾經因改革而略顯混亂的商業氛圍,如今已被有序、規範的新氣象所取代。
隨著大量商戶完成注冊,京城的商業活動愈發活躍。
一些原本規模較小的店鋪,憑借著規範經營和良好口碑,吸引了更多的顧客,生意蒸蒸日上。
而那些大型商號,也在新規則下不斷優化管理,與上下游企業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商業版圖持續擴大。
京城一家名為瑞錦祥的公司,世代經營絲綢生意。
在《企業法》推行前,雖小有名氣,但經營模式較為傳統,發展也受到諸多限制。
新規實施後,瑞錦祥積極響應,率先完成注冊登記,嚴格按照契約精神與上下游供應商簽訂合作協議,保障原材料的優質供應。
他們借助市場監督局倡導的公平競爭環境,專注產品品質提升。
一方面,高薪聘請經驗豐富的織工,改良絲綢織造工藝,使得綢緞的紋理更加細膩,色彩愈發鮮艷持久。
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大膽創新設計,將傳統的絲綢圖案與當下流行元素巧妙融合,推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絲綢服飾和面料。
隨著公司口碑的傳播,瑞錦祥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無論是達官顯貴身上華麗的朝服,還是富家小姐精致的裙衫,越來越多出自瑞錦祥之手。
類似瑞錦祥這樣的成功案例在京城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同德仁藥鋪,歷經數代傳承,為凸顯品牌特色,同德仁高薪聘請老藥工,依據祖傳秘方,結合當下人們的養生需求,精心研制出一系列特色丸散膏丹。
同時,藥鋪還設立坐堂醫,為患者免費問診,憑借精湛醫術和優質藥品,在百姓心中樹立起良好口碑,品牌聲名遠揚,不僅京城百姓紛紛前來求藥,外地客商也慕名前來批量采購。
還有聚源齋糕點鋪,原本只是京城胡同里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在商業改革浪潮中,老板敏銳捕捉到品牌發展的機遇。
他在保證傳統糕點口味的基礎上,投入資金改良制作工藝,引入新穎模具,將糕點打造得精致美觀。
聚源齋糕點很快成為京城百姓走親訪友的熱門伴手禮,店鋪規模不斷擴大,從一家小店發展為連鎖經營,生意愈發紅火。
眾多商戶在商業變革中,深刻領悟到品牌的魅力與力量。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