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路大軍皆取得輝煌勝利,眼見即將對華西國的都城完成合圍之勢時,在汴梁城宋錦文卻開始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安木王朝那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金鑾殿內,宋錦文端坐在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目光凝重地凝視著對面那位來自鑌堅王朝的使者。整個大殿一片寂靜,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宋錦文終于打破沉默,開口說道︰“你剛才所說,竟是伊狸延寧那小子要我退兵,並將已經吃到嘴里的地盤拱手相讓?否則就要發兵攻打我的安木王朝?”他的聲音因憤怒而微微顫抖著。
這位鑌堅王朝的使者面無表情地點點頭,接著回應道︰“沒錯,陛下。西華國乃是我鑌堅王朝的朝貢之國,一直以來都向我國稱臣納貢。此次事件,還望您能高抬貴手,不看僧面也看看佛面啊。”
听到這話,宋錦文氣得渾身發抖,怒不可遏地吼道︰“豈有此理!你你你……伊狸延寧這個家伙簡直是欺人太甚!”他猛地拍案而起,嚇得周圍的大臣們皆是一顫。
隨後,宋錦文稍稍平復了一下情緒,轉過頭去看向站在一旁的中書令景萊,問道︰“景愛卿,對此事你有何看法?”
景萊輕捻著自己下巴處的胡須,略作思考後緩緩答道︰“依微臣之見,或許我們可以考慮給他們一個面子,選擇和談解決此事。
畢竟現在與鑌堅王朝交惡並非明智之舉。”說話間,他不動聲色地向宋錦文使了個眼色。
宋錦文當即心領神會,清了清嗓子,故作鎮定地說道︰“嗯,景愛卿所言不無道理。不過此事關系重大,尚需從長計議。
明日早朝之時,朕定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說完,他揮揮手示意使者退下,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博弈就此暫時落下帷幕。
待那鑌堅王朝的使者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于視野盡頭後,宋錦文方才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今日暫且退朝吧!
景愛卿且留步,朕有些事情欲與你商議。”說罷,他輕輕揮了揮手,示意眾人散去。
于是乎,景萊便跟隨著宋錦文一同移步至那莊嚴肅穆的勤政殿內。
踏入殿中的瞬間,宋錦文先是環視了一圈四周,目光掃過幾個恭立一旁的小黃門,又落在正專注整理著文案的鄭芸莞身上。
稍作停頓後,宋錦文轉頭看向身旁的景萊,輕聲詢問道︰“景老哥啊,依你之見,此刻是否還有必要將這些人也都屏退下去呢?”
景萊略一思索,隨即回應道︰“官家,就這般即可,無需再行屏退他人了。”
得到肯定答復後的宋錦文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緊接著,他穩步走到御座前,穩穩當當地坐下。
坐穩之後,宋錦文面色凝重地看著眼前的景萊,直接發問道︰“今日朝堂之上,你曾向朕暗遞眼色。不知究竟所為何事,竟需如此私密相談?”
聞听此言,景萊不禁重重地嘆息一聲,隨後伸手輕輕地捋了捋自己那早已變得雪白如銀的胡須,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沉默片刻後,他才終于緩緩開口說道︰“官家呀,此次戰事雖說自去年秋日起,一直持續至今秋,勉勉強強算來不過一年光景而已。
然而,如今我國之財政已然難以支撐下去了,國庫更是幾近見底吶!倘若那鑌堅王朝趁勢南下入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啊?”
話音剛落,宋錦文只覺心頭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塊巨石狠狠砸中一般。
他不由得長嘆一聲,緩緩閉上雙眼,無力地擺了擺手,滿臉盡是愁苦與無奈。
他當然想滅了西華,但是怎奈財力不足。
當然安木王朝的國庫見底指的是儲備不夠,大部分王朝的國庫見底大概率是已經債台高築了。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