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
燜燒的第一批木炭出爐了。
可能還是因為潮濕,還是這里木材質地不同的原因,燒出來的木炭都比較松散,稍微一使勁就會碎成渣渣。
不過並不影響正常使用,只是沒有平常的那樣耐燒罷了。
但這也比野人們平時用的柴火強太多了。
倉庫已經建成了。
我讓野人們在倉庫地下鋪了許多石頭還有運回來的干燥海沙用來防潮,最後才把這些木炭、還有鹽巴等放在里面儲藏。
起初我還打算挖一些地窖,但這個地方離著湖泊太近了,容易挖出地下水不說潮乎乎的幾乎存放不了東西。
至此,部落又進一步提升了一個小檔次。
九月二十三日。
部落里的房子都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
在眾人合作的情況下,速度出奇的快。
幾乎每隔一天部落里就會變一個樣子。
這些房子坐南朝北,並且每棟之間都保持著一定距離,雖說房子面積都不大,但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村子一樣,規模還不小。
我數了數,不包含倉庫、廁所等建築,一共有四十五棟小屋,其中還有一些是空置的。
其中新任酋長石頭的“豪宅”坐落在部落中心的位置。
跟敖的行事風格不一樣,這座佔地大概五六十平方米的大木屋並沒有跟大伙留有很大間隔,而且石頭手下依舊還是那些人,包括他的一個兒子。
總之新建的部落里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空氣中散發著新鮮木材跟竹子的清香味道。
野人們對這新家園特別喜歡,能看出來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開心、滿足的樣子。
要是能讓野人們解決掉饑餓問題就更完美了。
他們很多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
雖然這里的各種生物數量不少,但隨著部落遷徙而來,許多動物都離開了這個地方,現在能吃的各種小動物越來越少了。
之前浸泡的那些向日葵種子已經逐漸發芽了,也是時候讓這些野人步入“農耕時代”了。
看著星星部落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我心里越來越火熱。
甚至有種想法,要幫助他們在這小島嶼上建國,並且由自己設計國旗跟政治機構。
而他們則會在國家中心的位置,給我樹立起一座雕塑供後人瞻仰。
越想越離譜。
下午,我找到石頭。
“現在營地的建設已經步入收尾階段了,我需要你找二十個人,到旁邊的草地上再清理出一片空地來。”
“啊?還要建房子嗎?”
石頭聞言眨了眨眼詢問,不過對此並沒有質疑的意思。
在見識到我的各種“神奇”手段之後,這石頭儼然已經把我認作好大哥,對于我的指令也是言听計從。
但我的本意是將他培養成一個具有“現代化思想的野人”,就算有一天我回去了,希望若干年以後真的有機會在新聞上看見,非洲某個偏遠的島嶼上成立了一個新的小國家。
“還記得之前我跟你講過的播種嗎?”
“記得,催芽,選苗,播種,澆水,防蟲,判斷…判斷成熟度,最後是什麼來著…吼!收獲!”
石頭撇著嘴角努力回憶著,這家伙記性還不錯,對于我分享的步驟一個不落。
這不過具體操作起來會不會就不知道了。
但這些工作很簡單,只要上手一次就完全沒問題。
“不錯,我讓你清理出一片區域就是在開墾,也就是清理出一片可以播種的土地。”
我耐心跟他講解,這可是新的國家主持人,必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行。
“哦…”
石頭皺眉苦思回應。
這家伙肯定在費解,為什麼要花費那麼多精力去清理空地種地,這能填飽肚子還是能用來造娃娃?
野人們的生活很簡單,理想就是有飯吃,有水喝,不受野獸侵襲,能睡個安穩覺。
再往大了想,就是能找老婆,生幾個娃娃傳播血脈。
這些幾乎就是野人們對物質需求的全部了。
我對他不理解的態度沒有表示,說的再多也不如讓他親自看到、親自吃到播種收獲的糧食來的實在。
到時候嘗到甜頭,不用我多說他們也會自己摸索著瘋狂種地。
石頭的速度依舊那樣快,我剛說完就火急火燎的跑去抓來二十多個壯丁。
他們這段時間看起來明顯精神了許多,腰板都比以前更直了。
對此我很滿意,甚至想上前拍著每個人的肩膀,說一聲︰“同志們辛苦了。”
很快,我便用四根木頭樁子在南邊剩下的空地上圈出一塊田地範圍。
由于平原上空間有限,其中一半的區域在林子里面。
這意味著要把這里的樹全部砍伐掉,連同底下的樹根也要拔掉。
這是個大工程,估計沒有個把月沒法完成。
但砍這些樹也不是無用功,沒有電器存在,部落每天都要燒掉大量柴火木炭,這工作剛好可以囤積一些平日用的柴火。
九月二十四日。
靠近營地、現在改名稱呼其為村子。
“星星部落村”。
村子附近的一片草地已經被清理出來了。
我拿著椰殼碗,里面是發芽的向日葵種子。
隨後將村子里所有人聚集起來,除了那些在外面放風、還有觀察哨上值守的那些。
“這些,是種子,里面孕育著一株植物的精華,可以理解成小寶寶。”
我當著大伙的面高聲講解。
而身邊的石頭則在用部落語言翻譯一遍。
“水分跟陽光則是食物,有了食物,小寶寶可以逐漸長大至成年。”
“嘰里咕嚕….”
“當植物順利成熟以後,則會結果,這些果實可以吃,當然也可以再次進行播種…”
“.…..”
…
我講解的很仔細,並且隨後親手帶著村民將種子種下去。
過程當中把注意事項宣布下去,比如每株植物之間需要間隔多少距離,幾天澆一次水,怎麼判斷果實成熟度等等。
野人們都听得很認真。
一張張臉上寫滿好奇,當然其中有一些是純屬好奇,對這耕種並不期待。
于是我篩選出二十幾個表現最認真的人,打算今後的耕作過程讓他們全程參與。
這些人里婦女佔了一多半,其中就有那發現向日葵那名年輕女性,我問了她的名字,叫做︰奧莉莉。
這以後就是耕地的“生產隊隊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