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

第235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2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陸坪 本章︰第235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2

    隋朝做的第二件好事,是開鑿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它最早開鑿于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後經隋朝和元朝兩次大規模擴展,成為從北京至杭州的南北水運大動脈。

    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北京、天津、山東、江甦、浙江四省市。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全長1794千米,寬50多米。

    大運河在隋朝開鑿時間計20多年,最早始于584年,隋文帝楊堅,引水自長安,東至潼關,計300多里,開鑿了廣通渠。

    之後四次,分別于587年,隋文帝開挖了江淮段,長約300里,疏導了邗溝,引淮河水入長江;605年隋煬帝楊廣動用百余萬民工,開挖了通濟渠,自洛陽引黃河水入山陽的淮河;

    608年隋文帝又調集100余萬民工開挖了永濟渠;610年隋煬帝下令修通了南運河,從鎮江至余杭,全長800余里。

    開鑿大運河是當時經濟、政治、軍事的客觀需要,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大運河開通以後,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商旅往返,船乘不絕。

    運河兩岸的商業都市日益繁榮,杭州、鎮江、揚州、淮安、淮陰、開封等處,逐漸發展為商業大都會。

    大運河的開挖,穿越復雜的地理環境,從設計施工到運輸管理,工程涉及測量、計算、機械、流體力學等方面,一系列科學技術上的難題。

    如此浩大復雜工程的順利完成,充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才智和創新精神。

    隋煬帝揮霍無度,引發了農民大起義。

    隋煬帝喜歡出游,東西南北都去,每次出巡都勞民傷財、使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第一次巡游江都時,他下令建造了數千艘大小龍舟、樓船,金碧輝煌、極盡奢華。

    船隊出巡動用了數萬名拉船的民夫,船隊綿延二百多里,浩浩蕩蕩、無比壯觀,隋煬帝下令沿途進獻大量特色食物,吃不完就當垃圾扔掉。

    他還下令沿途興建宮殿數十處,極其豪華富麗,供他盡情享樂、奢侈腐化、荒淫無度,大量的錢財被他及其官僚貴族所耗費,百姓卻越來越窮困潦倒、災難深重。

    隋煬帝還窮兵黷武,曾三次出動數百萬人,東征遼東,無功而返,致使民不聊生、田地荒蕪。山東、河北和遼東人民受害最深,

    官逼民反,614年王薄首先在長白山起義,揭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隋煬帝不斷加強對起義軍的鎮壓。

    617年,全國形成了三大起義軍,即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李密、翟讓領導的瓦崗起義軍。

    其中瓦崗軍力量最強,並在洛口建立了政權,持續圍攻東都洛陽。但因內訌,士氣大挫。北方李淵為首的一支反軍逐漸崛起。

    李淵566年出身于官宦人家,617年被隋煬帝派到太原抗擊突厥入侵,因戰事不利,被押往江都治罪途中,在二子李世民的極力勸反下,在晉陽起兵反隋。

    李淵父子在進軍國都長安途中,過關斬將,開倉濟貧,收編各路起義軍,經數月苦戰使義軍擴大到了20萬人,遂攻破長安。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李淵在長安稱帝唐高祖),定國號為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35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35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2並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