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縝的主要著作
《神滅論》
注釋︰
第一段)
1、神︰指精神,同時含有“靈魂”的意思。
2、即︰這里指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形︰形體。
3、事︰事實、實際。 理︰這里指不反映客觀存在的、永恆的、抽象的“真理”。
4、質︰指物質實體,這里也有主體的意思。 用︰指作用,引申來說也有派生的意思。
第二段)
5、故︰同“固”,本來。 義︰理由。
6、體︰本體的意思。
7、質、用︰範縝前面講︰形體是精神的“質”,精神是形體的“用”。這里講的“質”即指形體,“用”即指精神。
8、何以言之︰為什麼這樣說呢?
9、以為︰作為。
10、復︰又。
11、而︰如果。
12、骸︰骨骼。 形骸︰軀體。
第三段)
13、區︰別。 革︰改變,不同。
14、由︰從,從……而來。
15、榮木︰活著的樹木。
16、縷︰紡成的絲線。
17、凋零︰衰敗零落。
18、同時︰即同實。
19、豁然︰一下子。 綿歷︰延續。
20、次︰次序,過程。
21、噔xu虛音)︰同“忽”,突然。 漸︰逐漸。
22、飄驟︰狂風暴雨。 動植︰動物、植物。
23、物之理︰事物的常理,指變化的規律。
第四段)
24、分︰一部分,一方面。
25、慮︰指思維。
26、知︰指感覺。
27、得︰能。
第五段)
28、司︰主管; 用︰功能。 司用︰這里作職能講。
29、無方︰指不受空間的局限。
30、乖︰失常,差錯。 思乖︰思維作用失常。 本︰根本,基礎。這里是指作為物質基礎的生理器官。
31、寄︰寄托。 眼等分︰眼楮等部分。
32、“眼何故不寄托于耳分耶”一句中的眼,指眼的作用,意即視覺。
33、假︰憑借,依附。
第六段)
34、金︰金屬,這里指銅鏡。 精︰這里指鏡之潔淨明亮。 穢︰污穢。這里指含有雜質。
35、八彩重瞳︰傳說堯的眉毛象“八”字而有光采,舜的眼楮有兩個重疊的瞳孔。 勛︰放勛,堯的名字。 華︰重華,舜的名字。 龍顏馬口︰傳說黃帝的前額隆起象龍額,皋陶的口形象馬嘴。 軒︰軒轅,黃帝的名字。 ︰同“皋”,即皋陶,傳說中舜的獄官。 形表︰形體外表。
36、比干︰殷紂王的叔父。在有些古籍中,把比干描繪成聖人,說他的心有七個竅孔。 伯約︰三國時蜀大將姜維的字。傳說姜維被魏兵殺死後,發現他的膽象拳頭那樣大。
37、區分︰區別。這里作“特殊”講。 絕︰超越。 品︰類。 常品︰通常的人。 革︰變,不同。 道革群生︰道德不同于一般人。 萬有︰萬物。
38、陽貨︰即陽虎,春秋時魯國人,當時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傳說他的相貌與孔丘很相似。 仲尼︰孔丘的字。 項籍︰項羽的名。傳說他的眼楮也有兩個瞳孔,和舜一樣。 虞帝︰即舜。
39、 ︰一種象玉的石頭。 ju居音)︰鳥名。 誠︰確實。 宜︰應該。 爾︰這樣。
40、聖人圓極︰聖人圓滿無虧,完善到了極點。這是儒家對“聖人”的諛詞。 丘︰孔丘。 旦︰周公,名旦。 殊姿︰不同的相貌。 湯︰商湯王。 文︰周文王。 神不系色︰精神不依賴于形體。 系︰依賴。 色︰色相,這里指人的形體,外貌。
41、逸︰奔跑。 齊逸︰同樣跑得快。
42、晉棘、楚和︰指古代有名的美玉。等價連城︰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昭王考慮用15座城池來換取趙文王所藏的“和氏璧”。由此,“等價連城”就常被用來形容極為貴重的東西。 驊騮、盜驪︰古代駿馬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