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作家鮑照的主要著作
2、《蕪城賦》—1)
原文︰
𣁦迤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𡓨@鑿釙 嵋岳Ж br />
重關復江之 ,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 ,人駕肩。
廛 撲地,歌吹沸天。
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靭洫,圖修世以休命。
是以板築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廣三墳,�若斷岸,矗似長雲。
制磁石以御沖,糊 壤以飛文。
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
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
澤葵依井,荒葛 涂。
壇羅虺蜮,階斗 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饑鷹厲吻,寒鴟嚇雛。
伏?藏虎,乳血 膚。
崩榛塞路,崢嶸古馗。
白楊早落,寒草前衰。
稜稜霜氣,蔌蔌風威。
孤蓬自振,驚沙坐飛。
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
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
凝思寂听,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
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
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
豈憶同輦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
歌曰︰
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
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釋義︰
蕪城,荒蕪的城,指廣陵城故城在江甦江都縣東北)。廣陵在西漢時候是藩王封國的國都所在地。
如吳王濞等藩王驕奢淫逸,並曾起兵作亂,為漢中央政府所平。劉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劉誕又據廣陵起兵反叛,孝武帝派沈慶之統帥大軍討平之,殺城中人三千多名。
鮑照登廣陵城,因為有感于廣陵的幾遭兵亂,和統治階級的驕橫奢侈,將廣陵過去的繁盛和眼前的荒涼,作了鮮明的對比,
既表現出他自己蒼涼失意的心境,也隱寓著對統治階級豪奢生活,不能久保的諷刺。
賦中,用夸張對比的手法描繪景物,形象鮮明,語言清麗,風格俊逸,是駢體抒情小賦中的名作。
譯文參考)︰
連綿傾斜的平原,南馳兩廣,北走邊塞雁門山西北部)。漕河從廣陵城邊流過,像車輪的軸一樣橫貫廣陵城下的是�崗。
廣陵有四通八達的大道,為重重復復的江河關口所環繞,處于幽深隱蔽的地方。
第一段提要︰寫廣陵城雄偉壯闊的地理形勢。)
昔日廣陵全盛之時,車輛的輪軸互相踫撞,人很擁擠,街市熙熙攘攘;
屋宇遍地,里巷交錯,城市繁華,歌吹之聲沸天響。
廣陵有盛產財富的鹽田,有可供開采的銅山,鑄錢生利,黃金萬兩。
廣陵人力雄厚,人才杰出,軍隊精銳,響當當。
一切法令制度超過周、秦時代,都因當時國力富強。
建築了高大的城牆,挖掘了深邃的溝池,圖謀永世長存,鴻福久享。
為永享鴻福,大規模辛勤築城,防守加強。
城牆高大賽五岳,地域通達至三墳兗州、青州、徐州),十分袤廣。
城牆高峻如斷岸,齊平雲祥。
以磁石為門,防御帶兵器的人沖入,用赤土涂飾成各種花紋在牆壁上。
城闕牢固強護,願萬年長存于一姓君王。
那知只經過了三代五百余年,就崩裂毀荒。
第二段提要︰寫廣陵昔日全盛時的繁榮景象及其城池的興廢。)
井邊,路上本是人跡最多的地方,現在卻長滿莓苔、蔓草,可見城市荒蕪情狀。
壇堂庭階,都成為了毒蛇怪物的活動壙場。
鬼怪狐鼠,在刮風下雨時鳴叫放蕩。
寒鷂嚇唬著小鳥,饑餓的老鷹磨著嘴角,尋覓食物,在低空盤旋翱翔。
猛虎藏伏,伺機捕食,以血肉為食償。
摧折的叢樹阻塞著大路,古老的要道上顯得幽深昏荒。
白楊早落,草枯得早。稜稜的霜氣,蔌蔌的疾風,蓬轉沙飛,情景淒涼。
草木叢生,一望無際,城濠已平,角樓倒塌躺。
極目千里,別無所有,只見塵土飛揚。
思想凝滯,听覺失靈,甚感悲傷。
第三段提要︰寫廣陵城郊的荒蕪景象,和作者憑吊蕪城後的感受。)
至于加彩飾的門,繡著花紋的帷帳,和舞閣歌堂;
玉池、碧樹,華美寶貴,建築在漁獵之地的館宮;
吳、蔡、齊、秦,各地區的音樂;魚、龍、爵、馬,各種戲法與技藝表演的華彰;
當年吳王濞的各種華美麗影,都已香消灰滅,永遠消失,沈光絕響。
洛陽的靚女,南國的儷人,心靈美善如蘭蕙,體質輕美如絲絹,玉貌紅唇,使人埋魂幽石,棄骨窮塵;
憶當年魏明帝與毛皇後同輿輦出入宮中之愉悅,冷宮中失寵後妃的苦辛!
第四段提要︰寫昔日之歌舞繁華皆已化為灰燼,滿目荒蕪,不勝今昔之感。)
天道如何,抱恨者多!取出琴來,創作歌曲,名為“蕪城之歌”。
歌中唱道︰“邊風起,城上寒,走道荒蕪,丘隴摧殘,一片荒涼。
昔日繁華,過眼雲煙,時光流逝,人生無常。”
千秋萬代,有多少說不盡的共同話語啊!
最後一段提要︰以歌作結,發抒感慨。本段思想感情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