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的作家
陸機
小傳︰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今江甦吳縣)人。他出身于東吳的世族大家,祖父陸遜為吳丞相,父陸抗為吳大司馬。
吳滅亡後,機入晉,退居舊里,閉門勤學,達十余年。晉武帝太康末,與弟陸雲入洛陽,以文章為當時的士大夫所推重,被闢為祭酒,累遷太子洗馬、著作郎。
後成都王司馬穎等討長沙王司馬義,任命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戰敗,被誣遇害,年四十三。
他的詩現存104首,多于同時期各作家,在當時文壇上地位較高。但作品大都內容空虛,感情貧乏,又多因襲模擬,雕琢排偶。
他的《文賦》在我國文學理論的發展上有一定貢獻。現存《陸士衡集》十卷。
陸機的主要著作︰
《擬明月何皎皎》
原文︰
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
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會無成。離思難常守。
釋義︰
對《古詩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以及陸機的《擬明月何皎皎》二首詩,一向有二種說法︰一種認為二首詩都是寫思婦閨中望夫之詞;
另一種認為二首詩都是寫游子久客思歸之詞。而歷代文人每每以思婦、游子自比仕途遭遇的情況也是很多的。
譯文參考)︰
題意︰摹擬古詩“明月何皎皎”
夜晚安臥在北堂,皎潔的月光照進窗內。
月光照在室中雖光輝有余,卻不能滿手攬取。
寒蟬在高大的柳樹上鳴叫,涼風吹進帶曲廊的屋里。
季節景物變遷,在外日久滿心躊躇,思念親人盼早日回歸。
長久遠游做官無所成就,難以不產生離思。
注釋︰
1、擬︰摹擬。 皎皎jiao絞音)︰形容很白很亮。 陸機有《擬古》詩十二首,都是摹擬《古詩十九首》的。 “明月何皎皎”是《古詩十九首》中最後一首。
2、寢︰臥。 堂︰即正室。 北堂︰房與室相連,房無北壁,故稱北堂。 有音)︰窗戶。
3、暉︰光輝。攬︰取。 盈︰充滿。
4、涼風︰指北風。曲房︰帶曲廊之室。 寒蟬︰指深秋時節的知了。
5、踟躕chi chu池除音)︰躊躇,指心神猶豫不定。 節物︰一個季節的景物。 我行永已久︰是說男人家在外日久。這兩句詩觸景生情。
6、游宦︰遠游的仕官。 會︰當。 離思︰離別後思念之情。 守︰耐、等的意思。
魏晉時期的作家
左思
小傳︰
左思250—305年?),字太沖,臨淄今山東臨淄縣)人。他是太康時代有較高成就的詩人,但由于出身寒門,仕進很不得意,因此對當時門閥世族霸持政權的現實,感到非常不滿。
在一部分詩作中,反映了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同時也表現了他蔑視權貴的反抗情緒。他的詩風格雄渾,語言遒勁,絕少雕飾,大都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詠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嬌女詩》對後世摹狀小兒女的詩作,有一定的影響,此外三都賦》也是名篇。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