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主要著作—2︰
2)《觀滄海》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
本詩通過對大海的寬闊和雄偉的,壯麗景色的描寫,吐露出作者立志改革社會,叱 風雲的胸懷,抒發他決心消除邊患,統一祖國的雄心壯志。
在這首詩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曹操當年躍馬揚鞭,馳聘天下的形象。此詩氣魄雄偉,想象豐富,是寫景的佳作。
毛主席詞《北戴河?浪淘沙》︰“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這里說的“遺篇”,即指此作。
譯文參考)︰
站在東邊的碣石山上,蒼茫大海遠遠觀看。
極目遠望,水波動蕩,明亮奪目,海濤之中,礁嶼聳立,更呈壯觀。
樹木叢生,百草豐歡。
秋風吹動樹木蕭蕭瑟瑟,掀起海浪滾翻。
在大海之中,日月運行,銀河燦爛。
我心情十分高興,寫歌來表達自己志向的深遠。
又改寫成了一首現代自由詩。)
注釋︰
1、這是屬《相和歌?瑟調曲》的《步出夏門行》篇中的一章。《步出夏門行》共分五個部分,最前是《艷》,以下是《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章。207年建安十二年)夏五月,曹操北伐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勝利班師,經過碣石山,登山望海寫了這首詩。
2、碣石︰山名。這里指的是《漢書?地理志》所載,右北平郡驪成縣今河北樂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
3、以︰憑借的意思。滄海︰大海。海水色蒼,所以說滄海。
4、何︰多麼。澹澹dan淡音)︰水波動蕩的樣子。
5、竦峙︰聳立的樣子。連上句是寫遠景。
6、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7、樹木以下四句,詳寫近景。
8、之︰助詞,的。
9、若︰好像。
10、星漢︰銀河。
11、“日月”以下四句是寫滄海包含之大。
12、末兩句是合樂府時所加,跟正文沒有什麼關系,意思是我心情十分高興,寫歌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3)《龜雖壽》
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
這首詩首先對“神物”進行大膽的否定,提出神龜雖能長壽,騰蛇雖能升天,但終究逃脫不了新陳代謝這個自然規律。
中間“老驥伏櫪”四句,是全詩的中心部分,反映了詩人奮發有為,老當益壯的思想。當時曹操已53歲,但他還是“志在千里”,“壯士不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努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後四句進一步強調了事在人為的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對自己的前途充滿著自信感。全詩運用對照、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闡明了深奧的哲理思想。
譯文參考)︰
神龜這種動物雖然壽命很長,但仍有死亡之時。
那種乘霧騰空的神蛇,最終也要死亡化為塵灰。
良馬因年老力衰,伏在馬槽中,但它的志向仍是在千里之外奔馳。
那些烈士即使到了晚年,他的壯志也不會消失。
壽命長短不全是受天命的支使。
只要自己保養得法,也可以年延壽益。
我心情十分高興,寫歌來表達自己的心志。
又改寫成了一首現代自由詩)
注釋︰
1、神龜︰龜的壽命很長,古人將它作為長壽動物的代表。神龜是龜類中最靈的一種。猶︰尚。竟時︰終了的時間。
2、騰蛇︰是傳說中的神物,和龍同類,能乘霧而飛。變︰變為。
3、驥︰一日能行千里的良馬。櫪︰馬槽。
4、烈士︰指剛正無畏、重義輕生、有雄心壯志的人。不已︰不止。
5、盈︰長。縮︰短,指壽夭。期︰期限。但︰只。
6、怡︰和。養怡︰保養身心健康。福︰這里指得法。永年︰長壽。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