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5)
2、勾踐棲會稽3)
注釋︰
1、棲︰息。鳥類止息叫棲,引申用于人或其他動物,也叫棲息。
這里意謂勾踐暫棲會稽作根據地,艱苦奮斗,發奮圖強。
2、號︰乎。號令︰傳告。
古時用傳呼的辦法傳令于大眾,所以叫號令。
3、昆︰兄。昆弟︰兄弟。
國子姓︰與王同姓的宗族。
4、知︰管理,參與。
共知越國之政︰共同治理越國的政事。意謂叫他居卿相之位。
5、大夫種︰文種,楚國人,曾為楚國的宛令宛︰今河南南陽市),後為越國大夫,和範蠡同助勾踐滅吳。功成後,文種為勾踐所忌,賜劍自殺。
6、賈人︰商人。資︰蓄積。
這句說︰商人夏天就要準備冬天用的皮貨。
7、 chi痴音)︰細葛布,夏布。
8、待乏︰準備缺乏的時候可以應用。
從“賈人夏則資皮”起五句,都是說要早作準備的意思。
9、四方之憂︰指四鄰入侵的憂患。
10、爪牙之士︰勇敢的將士。
11、無乃︰意思是“只怕”。推測性的問句前面,常用“無乃”這個詞。
後︰遲,晚。乎︰表示疑問的語氣,這里相當于“吧”。
這句說︰恐怕太遲了吧?
12、子大夫︰指文種。這是雙重稱呼。子︰你的敬稱。大夫︰文種的官職。
13、行成︰要求停戰議和。成︰和。
14、乏無所使︰缺乏人材,沒有別人可以派遣。
15、徹聲︰高聲直達。徹︰達。
天王︰指吳王。
這句說︰不敢高聲講話直達于吳王。
16、這句說︰低聲私語于你手下執事的人。
以上兩句都是表示卑謙的語氣。
17、師徒︰指軍隊。
18、辱︰謙詞,有屈辱尊駕的意思。
這句說︰不足以屈辱您親來討伐了。
19、賂君之辱︰奉獻給國君,酬謝國君的辱臨。
20、女于王︰在吳王那里作女奴。
這句說請允許把勾踐的女兒作吳王的婢妾。
21、畢從︰全部帶來。
22、這句說︰听憑您使用調遣他們)。
23、這句說︰如果以為越國的罪行是不可寬恕的話。
這以下各句是越方從反面表示強硬態度。意謂吳如不許越求和,那麼越將同吳作殊死的斗爭。
24、系︰同“系”。孥nu奴音)︰女兒。
這句說︰把妻子兒女都拘囚起來,以求生死同命,不為吳所擒虜)。
25、沈︰同“沉”。
26、致死︰拼命死。
27、偶︰一對,加倍。
這句意思是︰戰士拚命戰斗,一人可當兩人之用。所以下句說“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
28、事君︰伺候君王。這是委婉語,實在是說同你夫差作戰。
29、傷君王之所愛︰恭維吳王的話。
這句意思是,吳王若能推恩于越,則越國的人民、財物都屬吳王所有所鐘愛)。
如果進行決戰,必然遭到損失,就不免傷吳王之所愛。
30、寧其︰有“寧可”、“不如”的意思。
“與其……寧……”,表示二者之中有所選擇的時候,放棄前者,取其後者。
這兩句說︰與其殺這些人帶甲萬人),不如得越國。
31、孰利︰和與戰)哪一種有利。
第一段提要︰寫越王勾踐戰敗,使文種求和于吳,指出許和、不許和兩方面的利害,任吳國選擇。語氣卑謙,意志堅決。
32、子胥︰五員yun雲音),字子胥,楚國人,其父兄都為楚平王讒言所殺死,因而被迫投奔吳國。吳王闔閭用他為“行人”,主管朝覲jin近音)聘問等事,共謀國事。
33、仇讎chou酬音)︰仇敵。讎︰與“仇”同義。
34、這兩句說︰長江、吳淞江和錢塘江把吳越兩國環抱在中間,兩國的人只能在這個環境里生活,無法外移。
35、這句說︰這種勢不兩立的局勢是不能改變的了。
36、上黨︰原為地名。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韓國,今山西太原一帶地方。
上︰高;黨︰毗鄰。意謂地高與天相鄰,故名上黨。這里的上黨,泛指中原地勢較高陸多水少的國家,如晉、鄭等國。
37、已︰同“矣”。
38、納︰致送,與現代語“交納”相近。
太宰︰官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