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

第21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8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陸坪 本章︰第21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8

    春秋時期的第二部代表性著作,編年體史書—《左傳》

    1、曹劌論戰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參考)︰

    魯莊公十年,齊軍攻打魯國,莊公決定迎戰。曹劌求見。曹劌的同鄉說︰“有權位的人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

    劌說︰“有權位的人往往眼光短淺,未必有周全的謀劃。”于是進見莊公。

    劌問︰“我國憑什麼條件作戰呢?”

    莊公說︰“衣食這些用來養生的東西,不敢獨享,而分給大家享用。”

    劌說︰“受惠的不過是近臣,這些小恩惠,未能普惠民眾。”

    公說︰“祭神的牛、羊、玉、絲織物等,不敢以小為大,以惡為美,一定以信實對鬼神)。”

    劌說︰“對神不說謊話,這是小信,不能算是大信。”

    公說︰“大大小小的獄訟,雖然不能一一明察,可一定拿出誠心來處理。”

    劌說︰“這些都是能盡心于民的一類事情肯定民心所向是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作戰,我願意跟你同去。”

    魯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輛戰車,跟齊軍戰于長勺。

    莊公要擊鼓進攻,劌說︰“不可。”

    齊軍擂了三次戰鼓。

    劌說︰“現在可以進攻了。”

    結果以弱勝強)齊軍大敗。

    莊公要驅車追擊,劌說︰“不可追擊。”

    劌向下查看齊軍戰車的輪跡,又登上戰車扶手的橫木遠望,說“現在可以追擊了。”

    于是把齊軍逐出了國境。

    之後,莊公問曹劌為什麼這樣做指揮作戰。)

    劌答︰“作戰是要憑勇氣的,要同敵方交戰,先擊鼓進軍,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勇氣勃然而起,趁著這股勇氣進攻,就可以戰勝對方。

    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衰竭了。

    對方衰竭之時,我方勇氣充盈正盛),因此可以克敵制勝。

    追擊時要防止敵軍的伏兵埋伏)。我看到敵方戰車的輪跡已亂,敵方的指揮旗已經倒下兵敗的跡象),因此下令追擊,進而取得了勝利。

    釋義︰

    這篇文章選自《左傳》莊公十年。記的是春秋時代,公元前684年魯莊公十年),齊、魯長勺之戰中的一件事。

    當時齊國是大國今山東中部),魯國是小國今山東南部),兩國相鄰。

    長勺之戰發生的原因是這樣的︰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糾等恐怕被連累,想離開齊國避禍。

    公元前686年,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國。這年齊國的大臣殺死了齊襄公,立公孫無知為國君。變亂發生後,管夷吾奉公子糾出奔魯國。

    公元前685年,齊國大臣又殺死了齊君公孫無知。這時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都回齊國做國君。小白從莒國先回到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

    魯國派兵送公子糾回齊國,沒有成功。後來齊國雖然殺死了公子糾,但是齊桓公還是以此為口實,攻打魯國,因此發生了長勺之戰。

    齊國進攻魯國,是強國欺凌弱國。曹劌看到情勢危急,看到那些有權位的人,未必能應付這種局面,于是積極地向魯莊公子詢問,有沒有作戰的有利條件,自己還參加了戰爭。

    從《左傳》的記事來看,曹劌持重而機警,頗有將才。魯莊公采納了他的正確的戰略見解,終于造成了我國戰爭史中以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

    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曾引用《左傳》這篇文章,並加以分析。

    注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左傳》據說是根據《春秋》敘述當時史實的。《春秋》是魯國的史記。

    兩書記每年的事,都是先寫出這一年是魯國哪一個國君在位的第幾年;並且稱魯國為“我”,稱魯國國君只用一個“公”字。例如下句“公將戰”的“公”,就是指的魯莊公。

    2、伐︰攻伐,討伐。我,指魯國。

    3、曹劌gui貴音)︰有的書上說,曹劌就是《史記?刺客列傳》中劫齊桓公歸還侵佔的魯國土地的曹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4、其︰這里指曹劌。肉食者,吃肉的人,指那些有權位的人。間,參與。焉,表示疑問語氣。下文“懼有伏焉”的“焉”表示陳述語氣,和這里的“焉”有區別。

    這兩句說,有權位的人自會計劃,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

    5、鄙︰鄙陋,眼光短淺。

    6、乃︰副詞,于是。

    7、何︰疑問代詞,什麼。以,介詞,用。文言里疑問句以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這個賓語一般放在介詞的前面。

    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麼條件作戰呢?

    8、衣食所安︰衣食這些來養生的東西。安,“養”的意思,前面加助詞“所”,構成“所安”這樣一個具有名詞性質的詞組,在句中充當動詞“專”的主語。

    專,專有,獨享。必以分人,一定拿這些東西分給別人。

    文言里,介詞“以”的賓語往往可以省略,如果補充起來,一般可用代詞“之”。這里的“以”就是介詞,省略了“之”。

    這里的“分人”,中間就是省去了介詞“于”。所以“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于人”。

    對介詞“于”的省略應該特別注意,如果認為“分”是他動詞,“人”是“分”的賓語,那就講不通了。

    9、這句意思說︰受惠的不過是近臣,這是小恩惠,未能普及眾人。

    10、這句說︰人民不會跟你去作戰的。

    11、犧牲玉帛︰都是祭神的東西。犧牲,指祭神的牛、羊、豕shi始音)之類。帛bo薄音),幣。又,絲織物的總稱。

    弗fu副音)敢加也,祭神的祝辭中),不敢以小為大,以惡為美。

    必以信,一定以信實對鬼神)。

    12、孚︰大信。

    這句意思說,對神不說謊話,這是小信,還不能算是大信。

    福︰賜福,保佑。

    13、獄︰文言里也指訴訟案件,不像現代語只指“監獄”。

    察︰仔細考查。情︰誠。

    這三句說︰大大小小的獄訟,雖然不能夠一一明察,可是一定要拿出誠心來處理。

    14、忠︰盡己之心。

    這句說︰這是能盡心于民的一類事情。

    15、則︰就。

    這句說︰如果)作戰我)就願意跟你去。

    16、這句說︰魯莊公同他曹劌)共坐一輛車。

    17、長勺︰魯國地名。在那一縣,不祥。

    18、鼓之︰擊鼓進軍。

    19、三鼓︰擂了三次鼓。這里鼓是動詞。

    20、敗績︰作戰大敗;語出《左傳》莊公十一年︰“大崩曰敗績”。

    21、馳之︰驅車追趕。

    22、其轍︰那車轍指齊國戰車的輪跡。)

    軾︰古時車廂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登軾可以望遠。

    23、這句說︰作戰是要憑勇氣的。

    夫︰提起一句話的助詞。

    24、作氣︰振作士氣。

    這句意思說︰將要同對方交戰,先擊鼓進軍。)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勇氣勃然而起趁著這股勇氣進攻,就可以戰勝對方)。

    25、再︰第二次,和現代語中“再”表示動作重復可能不止二次)的意思不同。

    而︰這句的兩個“而”字都相當于“則”。

    26、盈︰充沛,旺盛。

    這句說︰他們的勇氣已盡,我們的勇氣正盛。

    <i米音)︰倒下。旗靡,指揮旗已經倒下,兵敗的跡象。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1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8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21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8並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