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遠方一回到道口縣,便立刻讓秘書長劉濤安排下去︰
“你組織人到各個鄉鎮和縣城街道摸排一下,看看有沒有道口縣人在民航局就職的,哪怕只是個小領導也行。”
與此同時,縣長沈佳慧也沒閑著,她迅速組織國土、規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整理道口縣承接軍民兩用機場和航空大學中原分校的優勢資料。
從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土地資源的豐富性,到周邊交通的便利性,再到近年來縣域經濟的發展潛力,都一一詳細梳理、匯總,力求全方位展現道口縣的實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天的奔波和多方聯系,還真有了好消息。
劉濤匆匆走進董遠方的辦公室,臉上難掩興奮︰
“董書記,找到了!有道口縣人在民航局就職,擔任財政司副司長一職。更巧的是,他就出生在白崗鎮,上了大學才離開道口縣,對高屯鎮和白崗鎮的情況肯定熟悉。”
听到劉濤的匯報,董遠方頓時喜出望外。
連日來,因機場選址問題而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些。
他當即對劉濤吩咐道︰
“你代表縣里,去看望一下他的家人,一定要想辦法拿到他的聯系方式。如果有可能,提前讓他家人打個電話,在他面前幫咱們美言幾句,說說道口縣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
劉濤連忙點頭應下︰
“好的董書記,我這就去辦,一定把事情辦妥帖。”
看著劉濤匆匆離去的背影,董遠方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縣委大院里那棵枝繁葉茂的老槐樹,心里暗暗思忖。
這或許就是爭取機場項目的關鍵突破口,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
道口縣這邊緊鑼密鼓地行動著,湯源縣也沒閑著。
原本,湯源縣對機場項目已經不抱希望,覺得道口縣無論是區位還是資源,都更具優勢。
可當副省長杜方宇傾向于把機場建在湯源縣的消息不脛而走後,湯源縣委書記曲一平的腦子又活絡了起來。
他心里清楚,要是能拿下這個機場項目,絕對是一大亮眼政績,明年提任朝陽市副市長的希望就會大大增加。
這幾天,曲一平也開始組織人手,到處活動起來。
只不過,他們活動的重點放在了省里,主攻方向是省民航管理局。
曲一平親自帶著縣發改委、交通局的負責人,頻繁往返于湯源縣和省城之間。他們先是備了厚厚的資料,詳細闡述湯源縣承接機場項目的 “潛力”—— 從所謂的 “更靠近省內其他重要城市”,到 “土地征用成本更低”,甚至連 “周邊群眾對機場建設的期盼度更高” 這類听起來有些牽強的理由,都被寫進了匯報材料里。
到了省城,他們更是變著法子接觸省民航管理局的相關領導。
從安排飯局,到 “偶遇” 送些家鄉特產,再到 “匯報工作” 時反復強調湯源縣對項目的重視和誠意,忙得不可開交。
“咱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
曲一平在車里對隨行人員說道,“杜省長既然有這個意向,咱們就得把工作做到位,讓省民航管理局的領導們也看到咱們的決心。”
車里的幾人連連點頭,眼神里滿是干勁。
他們都清楚,這個項目對湯源縣,對曲一平,乃至對他們自己,都意義非凡。
一時間,省城和湯源縣之間的公路上,湯源縣的公務車往來愈發頻繁,與道口縣在京都和本地的動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場沒有硝煙的競爭,悄然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