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會結束後,夜色已深。
董遠方、沈佳慧和劉濤他們,找了家還開著門的小炒店,簡單吃了頓夜宵。
幾杯啤酒下肚,白天會議上的緊繃感徹底消散,大家聊著工作里的瑣事,倒也自在。
散場後,董遠方和沈佳慧並排往縣委宿舍走。
晚風帶著初春的涼意,吹得路邊的樹葉沙沙作響。
“董書記,你成熟了。”
沈佳慧忽然開口,語氣里帶著真誠的贊許。
一個縣長這樣直接評價縣委書記,大概也只有在道口縣這樣的地方才會出現。
董遠方笑了笑,踢開腳邊的小石子︰
“不是我成熟了,是位置不同了,不都說屁股決定腦袋嗎?”
他現在越來越能理解,為啥很多主要領導面對下屬的問題,常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曾經的他眼里容不得沙子,要是發現鄉鎮干部工作懈怠,或是涉嫌私設小金庫、挪用資金、貪污腐敗,肯定會殺伐果斷,拿典型開刀殺雞儆猴。
可現在,他不再是房山鄉的副書記,面對的也不是一個王俊。
全縣三十多個鄉鎮,真要嚴查下去,恐怕沒一個能完全干淨。
可那樣一來,農村的工作還怎麼開展?脫貧摘帽怕是真要成了天方夜譚。
經歷過這些事,他才真正明白 “做大事不拘小節” 的道理。
發展的路上,總會有人犯錯,或許該先讓發展的輪子轉起來,等跑起來之後,再慢慢想辦法糾正那些偏差。
次日一早,董遠方和沈佳慧專程驅車去了趟齊魯省泉城市,直奔空軍航空大學,拜訪甘爭新大校。
“董書記,說實話,我們學校是傾向于把機場建在道口縣的。”
甘爭新開門見山,她是沈佳慧的姐姐,又和董遠方有著特殊的過往,說話向來直接。
“但這畢竟是軍民兩用機場,而且民航局和你們江原省要承擔更多的建設和維護資金,所以他們的意見也很關鍵。”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
“上次選址踫頭會上,你們江原省主管交通的副省長杜方宇提了個意見,說高鐵站已經定在你們道口縣的兩個鄉鎮交界處,機場建議選在湯源縣。”
董遠方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他原本打算把高鐵站和機場都爭取到道口縣,這里的土地和區位優勢明明都具備,就怕省里為了搞平衡,硬生生把項目拆開。
他心里清楚,杜方宇是省委副書記譚江峰和組織部長閆和平聯合推薦上來的,一直跟省長周研不對付。
當年周研擔任濟水市委書記時,譚江峰和閆和平就已經是省委常委了,幾年後周研提拔成了省長,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司,這倆人心里自然不服氣。
可想而知,周研推動的很多工作都處處受掣肘。
省委書記秦英凱雖然入常比那兩位晚,卻能和周研抱團取暖,在重大問題上才能穩住局面。
可現在,想要把兩個項目都留在道口縣,杜方宇無疑是最大的阻力。
而通過周研去影響杜方宇,也並不現實,一時間,董遠方也沒了章法。
“甘校長,太感謝您的支持了,您給的這些信息太關鍵了。”
董遠方誠懇地說,他對那晚和甘爭新有關的事毫無印象,所以面對她時,始終保持著客氣。
“我們回去後再好好琢磨琢磨,去省里爭取一下。”
“我倒覺得,你們與其去省里硬踫硬,不如直接去京都。”
甘爭新泉城參與這次機場項目的協調,掌握的信息更全面。
“讓民航局出面跟省里接洽,或許更容易些。”
畢竟,要是上面明確建議機場選址道口縣,杜省長就算想搞平衡,怕是也無濟于事了。
董遠方听著,心里漸漸有了方向。
“書記,民航局那邊你有門路嗎?”
回去的路上,轎車平穩地行駛在高速上,沈佳慧見董遠方一直皺著眉,臉色憂郁,忍不住關切地問道。窗外的樹木飛速倒退,像極了此刻兩人紛亂的思緒。
董遠方搖了搖頭,指尖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著。
他心里清楚,陳家和岳父那邊肯定有渠道能接觸到民航局的人,畢竟他們在華夏政壇深耕多年,人脈遍布各個領域。
但與隋若雲結婚以來,他在工作上從來沒有依靠過這些關系,凡事都想憑自己的能力去爭取,這次也不例外。
“事在人為吧,”
董遠方望著窗外掠過的田野,輕聲說道。
“回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沒有道口縣人在民航局就任。”
說完這話,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
這種想從同鄉里找熟人的做法,跟農村里老百姓辦事時四處托關系、找同鄉幫忙的樣子,簡直如出一轍。
曾經他還覺得這種攀關系的方式不夠磊落,可如今真到了需要爭取項目的時候,卻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考慮起這些曾經不屑一顧的辦法。
沈佳慧听了,沒再多說什麼,只是默默拿出手機,開始翻查通訊錄里可能相關的人脈。
車廂里一時陷入沉默,只有發動機的轟鳴聲在持續作響,仿佛在為他們即將到來的爭取之路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