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里的文件重點是農業稅減免,而各鄉鎮之前的提留收取標準本就不同,所以公示里沒提及提留的內容,只是將相關文件下發到了鄉鎮。
過了好一會兒,樊敬儀才囁嚅著解釋︰
“董書記,每個村子的情況不一樣,很多村子債務繁重,鄉里也拿不出錢來填補,縣里的反哺要到年底才能下來,所以我們就讓各村子自行裁決了……”
董遠方听罷,臉色一下陰沉下來,語氣也重了幾分︰
“亂彈琴!縣里的農業農村會議,你們沒參加嗎?全縣脫貧攻堅是一盤棋,所有的惠農政策、扶貧措施,必須堅決執行落實,你們就是這樣落實的?”
話說到這兒,他看了一眼周圍圍觀的老百姓,終究還是沒讓萬虎鄉這兩位主要領導太難堪,話鋒一轉,轉身看向村里的百姓,朗聲道︰
“請大家放心,縣里會立刻了解情況。農業稅和提留款,大家都不需要交。如果發現有強制催收的情況,縣里一定嚴懲不貸。”
董遠方的話剛說完,圍觀的老百姓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交頭接耳間滿是喜悅。
要知道,這兩項費用省下來,他們一年至少能多落下五分之二的收成,這對普通農戶來說可不是筆小數目。
此時,一直緊繃著臉的張大爺默默地拿起牆角的暖壺,主動給董遠方倒了杯溫水遞過來,現場的氣氛緩和了很多。
董遠方接過水杯,看著張大爺,語重心長地說︰
“張大爺,剛才听您的話,我大概能猜到您的顧慮。一是擔心您那一畝多土地被租走後,就不歸您使用了;二是擔心租金跟您自己耕種的收成差距太大,維持不了生計,我說的對嗎?”
張大爺點點頭,嘆了口氣道︰
“大領導,我就靠著這一畝多地過活,雖然一年打不了多少糧食,但夠我一個人吃了。要是土地被收走,我以後可怎麼過呀?”
顯然,張大爺還是覺得,把土地租出去就相當于被收走了。
董遠方看看張大爺,站起身來,面向村里的老百姓,苦口婆心地解釋︰
“張大爺,各位父老鄉親,大家都曲解了政府的政策。你們的地是租給合作社,不是把地給他們。土地都是國家的,我們老百姓只有使用權和耕種權,怎麼可能隨意給出去呢?”
他頓了頓,繼續講道︰
“大家手里的地,只要國家沒收回,國家說 30 年不變,那土地就一直在大家手里。合作社租種大家的土地,給大家出租金,或者給大家糧食,只是臨時性租種。大家都把地租給他們,他們就能把所有耕地集中管理,進行機械化耕種,再加上咱縣里古教授他們培育的新小麥種子推廣開來,糧食產量肯定會更高。他們給你們的租金,絕不會比你們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少。土地還在你們手里,你們不用動手勞動,就能坐等收糧,這難道不好嗎?”
董遠方喝了口溫水,話鋒又變得輕松些︰
“我說的不用勞動,也不是真讓大家啥也不干,在家睡大覺。”
這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院子里的氣氛徹底活躍了。
“大家可以給合作社打工,掙份零錢;年輕人可以到外地打工,也能到咱朝陽市、縣里找工作。這樣一來,土地的收入沒減少,又多了其他收入,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要比現在好,而且會越來越好。”
董遠方用最樸素的語言給大家講解政策,老百姓們听著听著,終于理解了政府的真正意圖,這才發現這樣的好政策,實實在在能讓他們的錢包鼓起來。
“張大爺,您看啊,”
董遠方又轉向張大爺。
“您年紀也大了,自己還能種幾年地呢?如果把地租給合作社,您的收成一分沒少,有空還能幫合作社干點兒輕活兒,再賺一份錢,收入增加了,還比現在輕松多啦。”
村里人听完,也七嘴八舌地勸起了張大爺︰
“是啊,老張頭,這政策听著是真不錯”
“地還在自己手里,啥也不用干就有錢拿,多好啊”……
地在自己手里,還不用辛苦勞作,收入反而能增加,這樣的好事,確實沒理由拒絕。
之後,董遠方又去了其他幾個鄉鎮,發現情況跟萬虎鄉如出一轍。
基層干部沒有把政策的本質一五一十地告訴老百姓,總擔心政策實施後,沒法收提留款,村里、鄉里的收入會減少,結果造成老百姓對政策的誤解,擔心土地被收走,擔心以後的生計沒著落。
董遠方在回去的路上,跟陪同的秘書長劉濤講道︰
“我們設計的政策絕對沒問題,問題出在這幫基層干部身上,總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劉濤點點頭,補充道︰
“董書記,民主生活會上,萬虎鄉的兩個干部要做深刻檢討。”